s 閱讀頁

第四節 野生動植物資源

  縣林業公司各基層林場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品種繁多。

  野生植物

  永新縣屬於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部亞地帶的井岡山森林亞區和吉泰盆地丘陵森林亞區以及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部亞地帶的一部分。長期受東亞季風氣候的孕育,兼有古老植物保存繁衍的山嶽環境,植物區係中含有大量古老成分。其裸子植物起源於石堊紀、二疊紀;被子植物起源於侏羅紀或三疊紀。因而境內保留了許多孑遺樹種。

  縣林業公司各基層林場除了前麵第三節敘述的常見、引進和珍稀瀕危樹種及竹類中的野生植物外,還有許多野生植物,有桂花、雪鬆、柃木、烏藥、黃梔子、杜基山、山香園、草珊瑚、珠砂根、赤楠、狗脊、嶺毛蕨、山薑、苔草、大葉土麥冬、黑沙草、蝴蝶花、蘇鐵蕨、金毛狗、香花崖豆藤、土茯苓、石子藤、石鬆、杞木、烏飯樹、柏木、側柏、野古草、芒、五節芒等。

  野生動物

  縣林業公司各基層林場森林資源豐富,特別是三灣、象形、曲江等林場的天然林比較多,非常適宜各種野生動物棲息和繁育。綜合各林場的野生動物資源,主要有獸類、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等。其中國家1級保護的珍稀動物2種,國家2級10種,省級45種。

  獸類野生的有刺蝟、蝙蝠、穿山甲、華南野兔、鬆鼠、豺狗、花麵狸、竹鼠、豪豬、野豬、水鹿、麂子、果子狸、獼猴、山羊、香獐、九節狐、山貓。

  鳥類主要有竹雞、山雞、喜鵲、野雞、鳳雞、斑鳩、杜鵑、錦雞、畫眉、麻雀、翠鳥、布鵒、野鴨、大山雀、鴛鴦、老鷹、白鷺、貓頭鷹、啄木鳥、烏鴉等。

  爬行類主要有竹葉青、烏梢蛇、蝮蛇、眼鏡蛇、銀環蛇、金環蛇、壁虎、蜥蜴、灰鼠蛇(黃金條)、尖吻蝮(五步蛇)、王錦蛇等。

  兩棲類主要有石蛙、蟾蜍、大樹蛙、娃娃魚、甲魚、田雞、虎蚊蛙。

  珍稀動物

  穿山甲別名鮫鯉,屬哺乳綱,鱗甲目,穿山甲科。體長37厘米~48厘米,尾長24厘米~34厘米,體重2.2公斤~3.7公斤。除腹部外,全身披以覆瓦狀硬角質鱗片。胸部無甲,有毛。吻細長,口呈管狀,能伸出口外很長處舔取蟻類。四肢短,爪長。棲息在山麓、丘陵雜灌叢中,多單獨活動,晝伏夜出,爬樹,會遊泳,善打洞。主食蟻類及其他昆蟲。4~5月間交配繁殖,每胎1隻~2隻。飼養壽命最長131年。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列入CITES附錄2,較稀少。

  水鹿俗稱山牛,國家2級保護動物。屬哺乳綱,偶蹄目,鹿科。體長170厘米~200厘米,尾長22厘米~30厘米,肩高120厘米~150厘米,體重100公斤~250公斤。雄鹿有角分三叉,長於額角的外側。體毛粟棕色,頸部有長而蓬鬆的鬃毛,表麵粗糙,尾長粗大。生活於樹林和山間草地,活動範圍大,無固定棲息地,夜間活動,善奔跑。主食青草、樹葉、樹皮、竹枝及竹筍等。秋季發育,4~5月產仔,妊娠期246天,一年1胎或三年2胎,壽命20年,林場境內均有。因其為肉食商品,角、骨可入藥,常被偷獵,因而數量逐漸減少。

  黑耳鳶別名老鷹,國家2級保護動物。屬鳥綱,隼形目,鷹科。體長約65厘米,尾略顯分叉,飛行時初級飛羽基部具明顯的以次端斑紋。耳羽黑色,翼上斑塊較白。虹膜褐色,咀灰色,腳灰色。多棲於村莊山地森林地帶。主食小型鼠類、鳥類、蛙、小蛇等。林場各地均有分布,稀少。

  白頸長尾雉又名錦雞,國家1級保護動物。屬鳥綱,雞形目,雉科。雄雉體長約81厘米,頭色淺,棕褐色尖長尾羽上具銀灰色橫斑,頸側白色,翼上帶橫斑,腹部及肛周白色。黑色的額、喉及白色的腹部。臉頰裸皮猩紅色,腰黑,羽綠白色。雌雉體長45厘米,頭頂紅褐色,枕及後頸灰色,上體其餘部位雜以栗色、灰色及黑色斑,喉及前頸黑色,咀黃色,腳藍灰色。中國東南部特有,棲於海拔800米~1600米的雜灌及竹林中。性機警,膽小善潛伏,小群活動,主食花瓣、苔蘚、昆蟲等。4~5月繁殖,產卵10枚左右,三灣、曲江等林場的天然闊葉林山場有分布,特稀少。

  小靈貓又名香貓,屬哺乳綱,食肉目,靈貓科。體長48厘米~58厘米,尾長29厘米~35厘米,體重2.2公斤~2.5公斤。全身灰黃或淺棕色,體背有棕褐色縱紋,側麵有棕色斑點,尾有棕褐色環6至8個。棲於密林山地,夜行性,白天隱於土穴、石隙、灌木叢中或草叢中,能上樹,獨棲,很少成對活動。雜食性,但以動物性為主,每胎4隻~5隻幼仔,林區各地均有分布。其香囊分泌物可製香料,可以人工飼養,數量稀少,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虎紋蛙又叫水雞,它的個頭長得魁梧壯實,有“亞洲之蛙”之稱。雌性比雄性大,體長可超過12厘米,體重250克~500克。皮膚極為粗糙,頭部及體側有深色不規則的斑紋。背部呈黃綠色略帶棕色,有十幾行縱向排列的膚棱,膚棱間散布小疣粒。腹麵白色,也有不規則的斑紋,咽部和胸部還有灰棕色斑。前後肢有橫斑。由於這些斑紋看上去略似虎皮,因此得名。趾端尖圓,趾間具全蹼。前肢粗壯,指墊發達,呈灰色。雄蛙具外聲囊一對。已列為國家2級重點保護動物。三灣等林場有分布。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