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三章 唐宋僧侶使清隱古寺生輝--黃庭堅《清隱禪院記》讀析

  餘星初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晚號涪翁。北宋洪州分寧(今修水)人。著名詩人、大書法家、江西詩派始祖。

  黃庭堅雖然才華出眾,因處於王安石變法時代,新舊兩黨鬥爭激烈,政局不穩,雄才難展。先後任餘幹主簿、葉縣縣尉、國子監教授、泰和縣令、秘書省校書郎,死後追贈龍圖閣學士、加太師,諡號文節。

  黃氏盡管仕途坎坷,卻是北宋詩文書法大家,名冠朝野,盛極一時。元豐元年(1078),他寫信並作詩兩首寄知徐州的蘇軾,表示傾慕之意。

  蘇軾讀黃詩,認為“超逸絕塵,獨立萬物之表,馭風騎氣,以為造物者遊,非今世所有也”。由是詩名大震,京師士大夫盡知其名,從此蘇黃定交,心心相印。黃庭堅和秦觀、晁補之、張耒並稱“蘇門四學士”,黃氏居首,世稱“蘇黃”,成為江西詩派始祖。黃庭堅書法,享譽宋代,他和蘇軾、米芾、蔡襄,並稱北宋“四大家”,後人推黃氏為四大家之首,獨領風騷。黃庭堅歿後,世人爭購其字,一紙千金。

  據同治版《都昌縣誌》載:黃庭堅,治平進士,蘇軾見其詩文,以為超逸絕塵,由葉縣尉累官秘書丞。紹聖初,被議謫涪州別駕,黔州安置,既又除名,編管宜州。遂放浪山水,傳食南北數十年,最愛縣之南山,嚐因清隱禪院之修作記,以紀其勝。

  黃庭堅紹聖三年(1096)遊覽都昌,作《清隱禪院記》,全文如下:

  發豫章下流,略波陽之封,據彭蠡上遊,距南康軍之落星灣,輿行一舍,舟行百裏,有大聚落。是為古之鄡陽,今為都昌縣治所。山悠而水遠,能陰而善晴,升南山而望之,如李成、範寬(注)得意圖畫。蓋南山之於都昌,如娟秀人,直其眉目清明處也。其東則謝康樂經台,其西則石壁精舍,見於康樂之詩,石壁之灣洄古木怪石,又陶桓公之釣台也。野老岩之下,盤折為隈隩,其上泉甘而繁鬆竹,曰清隱寺者,唐泰陵皇帝所賜名也。其後縣令陳杲,用鹹通赦書,改築於南山之陽,自爾餘百年閱廢興多矣。守者非其人,至無,用芘風雨以食。熙寧甲寅令王師孟,初得廬山僧建隆主之,遂為南山清隱禪院。乙卯丙辰而隆卒,長老惟湜自廬山來,百事權輿,願力成就,而僧太琦實為之股肱,於今八年宮殿崇成。凡所以安眾作佛事者,靡不斬新鬆竹,欣欣安樂雨露,而無斧斤,引高泉以致日用,器械奇巧,如人血脈周流於百體也。陰房蘚壁,戶牖通達,昔者蟲蛇之寢廟,虎豹之燕居,無不畚築丹堊,糞其寬衍,以為園蔬,老者有所休,壯者有所遊,少欲而常足,無聚祿而果人之腹。餘得意於山川以來,隨食南北二十年矣,未嚐不愛樂此山之美,故嘉歎清隱之心,賞風月而同歸。清隱曰:吾與子同與不同,付與五湖雲水,惟是艱難,以至燕樂,強為我記之。清隱出福清林氏,飽諸方學,最後入浮山、圓鑒、法遠之室。浮山,臨濟之七世孫,如雷如霆,觀父可以知子矣。

  筆者粗讀黃庭堅《清隱禪院記》,感歎其寫了都昌、南山、清隱禪院的方方麵麵:

  都昌地理位置之顯--“發豫章下流,略波陽之封,據彭蠡上遊,距南康軍之落星灣,輿行一舍,舟行百裏,有大聚落。是為古之鄡陽,今為都昌縣治所。”(一舍(三十裏),百裏,均為約數。)

  自然景觀之美--“山悠而水遠,能陰而善晴,升南山而望之,如李成、範寬得意圖畫。蓋南山之於都昌,如娟秀人,直其眉目清明處也。”如詩、如畫、如娟秀人,真是美不勝收。

  人文景觀之重--“其東則謝康樂經台,其西則石壁精舍,見於康樂之詩,石壁之灣洄古木怪石,又陶桓公之釣台也。”寫出謝康樂經台、石壁精舍、陶侯釣磯,這是都昌獨有之名勝。謝詩有雲:“春晚錄野秀,岩高白雲屯,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娛人,遊子澹忘歸。出穀日尚早,入舟陽已微。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多好的詩,多美的景!

  清隱成寺之初--“野老岩之下,盤折為隈隩,其上泉甘而繁鬆竹,曰清隱寺者,唐泰陵皇帝所賜名也。”最初清隱寺建於野老岩之下,茂林修竹之中,唐泰寧皇帝賜名,可見當時影響不一般。

  清隱寺移位--“其後縣令陳杲,用鹹通赦書,改築於南山之陽。”陳杲縣令考慮到廟址陡峭,香客擁擠,於是改建於“南山之陽”,受到香客歡迎。陳杲是都昌立縣第三任縣官,縣誌“名宦”有載:“陳杲,字可大,鹹通中令邑,苦水患,築長堤以障之,民賴以安,名其堤曰‘陳公堤’,亦名‘陳令塘’,後人稱為‘官塘’。”

  宋稱清隱禪院--過了二百多年,廟宇老化,急待修茸。“熙寧甲寅(1074)令王師孟,初得廬山僧建隆主之,遂為清隱禪院。乙卯丙辰而隆卒,長老惟湜自廬山來,百事權輿,願力成就,而僧太琦實為之股肱,於今八年宮殿崇成。”曆時二百多年,廟宇破敗,由縣令王師孟牽頭,惟湜和尚為主,太琦和尚協助,化齋籌資,八年過後,廟宇重光,更名清隱禪院,煥然一新。

  眾僧努力,廟務興旺--廟宇掛牌清隱禪院,“凡所以安眾作佛事者,靡不斬新鬆竹,欣欣安樂雨露,而無斧斤,引高泉以致日用,器械奇巧,如人血脈周流於百體也。陰房蘚壁,戶牖通達,昔者蟲蛇之寢廟,虎豹之燕居,無不畚築丹堊,糞其寬衍,以為園蔬,老者有所休,壯者有所遊,少欲而常足,無聚祿而果人之腹”。一座“蟲蛇寢廟,虎豹燕居”之衰敗廟宇,依賴眾僧努力,自力更生,自修門窗,自種菜園,森嚴廟宇掩映在嶄新的鬆竹之中,佛事興旺,蓬壁生輝。清隱禪院迎來香火鼎盛新局麵。

  山穀道人感歎--“餘得意於山川以來,隨食南北二十年矣,未嚐不愛樂此山之美,故嘉歎清隱之心,賞風月而同歸。”黃氏欣欣然,他假設清隱仍在,仿佛在說:“吾與子同與不同,付與五湖雲水,唯是艱難,以致燕樂,強為我記之。”清隱在請他作記,遂成斯文。

  關於清隱其人--“清隱出福建林氏,飽諸方學,最後入浮山、圓鑒、法遠之室。浮山,臨濟之七世孫,如雷如霆,觀父可以知子矣!”

  也就是說,觀父知子,名師高徒,清隱非常人也。

  清隱寺,清隱禪院,是都昌最早建成的寺廟之一,有泰陵皇帝賜名,黃庭堅作記,使其聲名遠播;賴縣令陳杲、王師孟的重視,賴眾僧--清隱、建隆、惟湜、太琦……等努力,“南寺曉鍾僧起早”,成為都昌八景之一;使得南寺曉鍾長鳴,千年香火不斷。

  有人問:“南寺曉鍾僧起早”這一古景,還能再現嗎?我們這一代人能見到、聽到嗎?

  都昌八景、八景詩,是曆來受到全縣人民喜愛的傳統文化和景點,是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都昌遊子,無論天涯海角,想到八景,默誦八景詩,鄉情油然而生。“西河晚渡”已被現代化履帶碾碎,蕩然無存。

  曆史和時代在呼喚,願有識之士愛護八景,重視八景,修複八景,再現八景,使這些曆史文化得到傳承和複蘇,同新興的文化景點相映成趣,交相輝映,讓都昌更可愛,更美麗。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