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不通,媽媽為什麽不能讓父親的日子好過一點,讓自己的孩子也幸福開心,總是那麽飛揚跋扈、蠻橫不講理地麵對家人。
車老師:
我一直想不通,媽媽為什麽不能讓父親的日子好過一點,讓自己的孩子也幸福開心,總是那麽飛揚跋扈、蠻橫不講理地麵對家人。才53歲的年紀,就把身體弄得那麽糟,高血壓、糖尿病集於一身,卻不知道自己好好調理一下。
老年人應該早睡早起,多加鍛煉,可是她卻每天晚上必看影碟,必看韓劇,每每淩晨一兩點才睡覺。早上非得9點以後才起床,從不吃早飯。正餐喜歡吃肉,菜放很多的鹽。父親好歹也55歲年紀了,每天晚上還去上班,那麽辛苦的工作,生活規律完全被打亂,身體也是一天天衰弱。就這樣,媽媽還老跟他生閑氣,數落他窩囊,抱怨自己嫁錯人,讓父親的耳根子不得清淨。很多時候,我都忍不住同情我的老父親,幾十年的婚姻,那麽踏實本分,卻被母親貶得一無是處,這真是身為男人的悲哀。
現在,她又把矛頭對準我了,我自認為是個挺懂事、挺能幹的女孩,卻總被老媽的冷言冷語折磨得要發瘋。找男朋友,這個這兒不好,那個那兒不行,我喜歡的老媽永遠看不上,她喜歡的好像都是有家有業的已婚男人,我能接受嗎?真是超鬱悶啊!忍不住在你這兒發發牢騷,隻是發發牢騷……
生活中無事生非,把家人和子女當作自己不良情緒的垃圾筒,對子女的人生橫加幹預,跟配偶和子女拚命叫勁,弄得家裏雞飛狗跳,不得安寧的父母還是很多的。這類父母是比較典型的“窩裏橫”。
“窩裏橫”的父母之所以喜歡在家裏製造事端,毫無顧忌地傷害家人,是因為他們缺乏良好的素養,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家門之外缺乏成就感和自我價值感,終日困守鬥室,無所事事,不知道如何打發漫漫長日,滿腔的熱情和精力無處發泄。所以,將矛頭對準家人,在家裏由著性子恣意妄為,將好端端的家變成戰場,把家人折磨得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因為父母的無法選擇性和無可替代性,遭遇“窩裏橫”的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大不幸,因為“窩裏橫”的父母最容易將家變得混亂不堪,帶給家人深重的傷害,尤其恐怖的是:他們很多人根本意識不到這種傷害的存在,還非常享受這種在家中說一不二、作威作福的感覺。殊不知,這種沾沾自喜的感覺是建立在踐踏家人尊嚴、扭曲孩子性格的基礎上的,帶給孩子的是斑斑血淚和難以負荷的人生。
年幼的孩子很難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大都被動而無奈地承受著這種傷害。對此,我們不能隻寄望於父母的良心發現和自行收斂,也應該有強有力的法律保護和製約機製。關於這一點,我非常讚同一位博友的建議,她在我的博文《父母不好,我隻能做自己的再生父母》下跟帖說:
我的父母比她的父母過分一百倍都不止,他們生活得不順利,在社會上得不到認可,就通過在家裏打罵我來發泄他們在工作中的怨恨。這個女孩隻是媽媽打,我是父母一起打。通常是我媽挑起事端之後,爸爸跟著她一起打我,起因僅僅是我沒有及時給他們拿去他們要的勺子或報紙。
為什麽要孝順這樣的父母?我也是自己的再生父母,我一直堅強地活著,漸漸擺脫了他們給我的陰影。但是,陰影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我缺乏安全感造成了自己的婚姻失敗。不過沒關係,我還年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人都具備生育能力,但不是所有人都會做父母!更可怕的是那些不會做父母還不肯學會做父母的人!
我隻想在這裏呼籲中國盡快建立兒童保護機製!對這種不合格的父母就讓他們失去監護權!不要再毒害下一代了!
她的關於“建立兒童保護機製,取消不合格父母監護權”的建議,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有非常成熟的經驗可供借鑒,希望能引起有關職能部門的重視和深思。
成年子女要避免“窩裏橫”父母繼續作威作福地禍害自己的人生,最明智的選擇是跟父母分開居住,保持距離,也保留各自的生活空間。因為“遠香近臭”的道理,往往隔著距離,禮尚往來,更能顯出親情的可貴。
假如必須生活在一起,互敬互諒尤為重要。對於父母來說,應該意識到子女在社會上打拚不容易,對他們最好的支持是尊重子女的生活方式,給他們創造出一種寧靜和睦的家庭氣氛。在子女忙於工作,無暇照顧他們時,學會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多參加一些社區活動,看看書報,主動與同齡人交往,並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使自己的生活豐富而充實。千萬不要老邁昏聵,困守鬥室,專門跟子女過不去,讓子女談父母就色變,視家為雷區。
對於子女來說,應該體諒父母晚年的孤寂,抽空多陪陪他們,懂得“老人靠哄”的道理。能用耐心和愛心,哄老人開心;能根據老人的特長,鼓勵他們走出家門,發揮餘熱,充實自我;或者在家中進行學習和娛樂,擺脫精神上的頹廢和無助感。
總之,尊重是相互的。作為長輩,想贏得小輩的喜歡和信賴,就要有長輩的樣子,為老要尊;不要因為退休之後無所事事,就把家變成戰場,弄得子女無處存身。希望父母和子女之間,相互給予的是愛與溫暖,而不是傷害和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