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父母沒有多少文化,也沒有任何手藝,就靠幾畝薄田維持生計,因此,小的時候我受了許多別的孩子沒有受過的苦。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懂事早,這句話一點也不錯,我六歲時就明白了生活的艱辛,並暗暗發誓,將來長大後一定要掙很多很多的錢,讓父母都過上幸福的生活。
蒼天不負有心人。大學畢業後,經過幾年奮力的拚搏,我終於有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公司、有了一套寬敞的別墅、有了一輛豪華的轎車,我過上了有錢人的生活。有了錢,我當然不會忘記生我養我的父母。每月,我都會給他們寄去一大筆生活費,這些錢足夠父母過上想要的生活。我默默地猜想,父母在家鄉一定很榮耀、很自豪,生活一定過得很滋潤、很開心。
有了自己的事業後,我的應酬多了起來,回老家的次數越來越少。起初,父母的生日或過年時,我還能象征性地回家看看,有事無事還會給父母打個電話,閑聊幾句。
後來,隨著業務的增多,我的工作越來越忙。每次父母讓我回家,我都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搪塞。即便有時父親或母親放心不下我,打來電話問候,我也會不耐煩地說:“有什麽事嗎?”要是他們說沒有什麽重要的事,我則匆匆掛斷電話;要是他們說有比較重要的事,我則催促他們長話短說,因為我正忙著。
轉眼到了父親六十大壽,母親打來電話說:“孩子,你父親辛苦一輩子,這次你一定要為他辦個熱熱鬧鬧的生日。”我無法推脫,隻好提前數天將公司的一切安排妥當。可是就在我快要登機時,秘書突然打來電話,說公司裏出了點事,必須要我親自去處理。沒辦法,我不得不從機場趕回了公司。我沒能為父親辦一個熱熱鬧鬧的壽宴,隻是在電話中向父親祝賀了幾句。表麵上父親並沒有責怪我,還讓我安心地處理好公司的事務,但從父親說話的語氣中,我知道他一定很生氣、很失望。為了彌補自己的愧疚,我又給父親補寄了一筆錢。
誰知好景不長,不到兩年的時間,公司營業額大幅度下降,虧損十分嚴重,資金鏈也出現了問題。為此,我四處奔走,籌集資金,以求渡過難關。父親不知從哪裏聽說了我的情況,匆匆忙忙地從家鄉趕來,並為我帶來了一大筆資金。我簡直難以置信,在我遇到困難時竟是父親幫了我的忙。原來,這些年我給家裏匯的錢,他們分文未動,並且還將這幾年養魚賺來的錢全部給了我。
這麽多年來,無論有多苦、多累、多委屈,我都沒有掉過淚,但那一刻,我擁著父親哭了。事後,我深刻地認識到,家不是一個用來放錢的地方,而是一個用來盛愛的地方。錢不能使父母快樂,隻有愛,才會讓他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