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參加工作時,母親嚴肅地對我說:“孩子,我和你爸辛辛苦苦將你養大,供你讀書,現在你能掙錢了,我們也該享享清福了。所以,你必須每月按時給我們寄五百元錢的生活費。”我爽快地回答說:“媽,您就放心吧,您和爸為了我,辛勞了大半輩子,兒子孝敬你們是應該的,不需您叮囑,我也知道。”
領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後,我履行了自己的承諾,除留下少許生活費外,我全給父母寄了回去。母親收到匯款後十分高興,還專門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讓我有錢省著點用,將來還要買房子,娶媳婦。隨後,每月的28號,我都會準時去郵局給父母匯寄生活費。每次母親收到錢後,都會給我回個電話,告訴我錢收到了,並問問我的近況。
大約過了一年多,我交了一個女朋友。因為約會,吃飯,看電影,買禮物,樣樣都得花錢,我的囊中變得越來越羞澀,於是,我停止了給父母匯錢。誰知過了不久,我就接到了母親興師問罪的電話:“孩子,你是不是有了媳婦忘了娘?怎麽把這麽重要的事情都忘記了?你有空抽個時間把我們上個月的生活費補上吧!”放下電話,我的心裏很不是滋味,埋怨母親不近人情,不考慮我的難處,不就一個月的生活費嗎?你們隨便想想辦法就能解決,況且你們也不缺錢花呀!父親在老家種了幾畝地的檸檬,每年都有兩三萬元的收入,按理說他們的日子很好過,根本不在乎我每月所寄的這五百塊錢。但母親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我也不好意思再拖,隻得跟同事借了點錢,然後給母親寄了去。
那年春節,我回到老家,村裏人都誇我有孝心,說像我這樣的年輕人現在很少了。原來,母親每次收到錢後,都要將匯款單拿給村鄰看,並說:“你瞧,我兒子又寄錢回家了。”村裏的其他老人都很羨慕母親,說她有福氣,養了一個孝順的好兒子。這時,我理解了母親的“虛榮”,也原諒了她那次催款。
不知不覺,十年過去了。前些日子,我計劃買房,可是拿起存款折子一看,還差一大筆錢。正當我一籌莫展時,母親聽說了這件事,她匆匆忙忙地從鄉下趕到城裏,將一張存有15萬元的銀行卡遞到我的手上說:“孩子,拿去吧,這些都是你平常給我們寄的生活費和逢年過節孝敬我們的,我們一分錢都沒有動,全給你存了起來,現在你有困難,正好可以解決眼前的燃眉之急。”
細細算來,在這十年中,我給父母寄了六萬餘元生活費,加上逢年過節所寄的兩萬多元,合在一起,也不過八萬元左右,而母親不但全還給了我,還多給了我七萬塊錢。拿著那張銀行卡,我的眼裏噙滿了淚水。原來,這些年,母親要我給他們寄生活費,並不是為了他們自己,而是為了幫助我應對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