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廣陵散絕千秋 竹林七賢領袖

  [百科名片]嵇康(224——263,一說223——262),字叔夜,漢族,譙郡銍縣(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嵇康在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釋私論》),成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之一。嵇康是著名的琴藝家和哲學家,他精通音律,“廣陵散絕”體現的是嵇康作為一個偉大音樂家的悲劇。

  (一)

  世上有一支高處不勝寒的千古絕唱,你知道是什麽嗎?

  《忐忑》?NO,知道你們就要這麽人雲亦雲地搶答,錯了不是。《忐忑》盡管被趨之若鶩者膜拜為神曲,但離絕唱尚有一定的距離。

  絕是什麽,摳摳字眼兒,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

  《忐忑》不是絕的,不信你稍微留一下神,隻要有母雞下蛋、公雞打架、殺雞待客的場合,你的雙耳便能免費欣賞到《忐忑》這首歌的雛形。

  聰明的作曲家充分借鑒了人們吃要原味的,喝要原汁的,玩要原生態的心理,來了個聽要原聲的。把草堆裏母雞的咯噠聲、公雞的打鳴聲、雛雞的啄米聲、肯德基的抹脖子聲深情並茂地融合在一起,然後再加上音樂和鼓點的伴奏,觀眾們便以為聽到了什麽天籟之音,於是乎就自然而然驚為神曲了。

  這倒也沒錯,非常符合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這一亙古不變的真理。

  同時還以鐵的事實證明,藝術在民間。

  浩瀚的民間究竟隱藏了多少藝術,最終又隕落了多少絕活?這是個值得發人深省的問題。

  夜空中隕落的流星,總是讓人覺得無限的美好和唏噓。

  消失的,才是最完美的。

  這讓我想起了曆史上的那個生如閃電之耀芒死如彗星之迅忽的嵇康,是的,嵇康。這個男人就像七月的流星一樣璀璨,在魏晉朝代的黑暗天空上呼嘯著一閃而過。

  嵇康臨終前,手撫古琴一曲,仰望天空留下悲愴的遺言:“《廣陵散》今絕矣。”

  隨後,摔琴,弦斷音消;受刑,血濺五步。

  《廣陵散》一曲自此隨著嵇康的逝去,成為了天地間永遠的絕響。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一書中,也零零星星地穿插著《廣陵散》的有關言論。

  這本洋洋灑灑的武俠名著中,有關《廣陵散》的信息雖然很模糊很淩亂,或三言兩語,或一筆帶過,但仍令武林中人血脈賁張。想一想,何等的誘惑。

  比如,向問天道:“在下有一部《廣陵散》琴譜,說不定大莊主……”他一言未畢,黑白子等三人齊聲道:“廣陵散?”禿筆翁搖頭道:“自嵇康死後,《廣陵散》從此不傳,向兄這話,未免是欺人之談了。”

  ……黃鍾公道:“聽說少俠有《廣陵散》的古譜。這事可真麽?倘若此曲真能重現人世,老朽垂暮之年得能按譜一奏,生平更無憾事。”說到這裏,蒼白的臉上竟然現出血色,顯得頗為熱切。

  《笑傲江湖》中的《廣陵散》曲譜,是由一代大俠曲洋耗費了數十年光陰,挖盜了數十個古墓才終於有緣覓得。當然,這些隻是小說中虛構出來的情節。事實上,《廣陵散》早已隨著嵇康乘風歸去不再瓊樓玉宇了。

  正是如此,才讓天下人發出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之無盡向往的感歎。

  毋庸置疑,《廣陵散》就像一個謎一樣的美人,已在人們的視野中如花一般遠隔雲端;然而,與之緊密相連的嵇康,卻猶如在水墨畫中峻峭挺拔的高山,似乎隻消幾根線條便能清晰地勾勒出他凸顯的個性。

  (二)

  再犀利的哥碰到嵇康都會甘拜下風。

  嵇康不僅相貌長得英俊,身材也很魁梧,氣質更是出眾。若他步行在香港的繁華大街上,慧眼的星探們、美女們一定都會蜂擁而上搶著搭訕的。如果他的音樂天賦被伯樂們發掘了,那麽整個文藝界的偶然派、實力派的才子帥哥們全部都會黯然失色的。

  不,不,這樣說似乎太過於淺薄了,是對嵇康的大不敬,嵇康壓根就不屑於把自己歸類於才子帥哥的範疇。

  穿著寬衫大袖的嵇康行走在山林間,偶遇的山民們見到他都驚呼見到了天上的神仙。

  瞧見沒,飄逸如仙不入凡塵的嵇康那個滿腹經綸之下氣自華到什麽境界?簡直就是一種可以媲美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氣場啊。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指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在一九七三年的瑞典曾發生過一起這樣的特殊案例。

  而我國魏晉時期的嵇康案件,是否也引發了一次類似於斯德哥爾摩的症候群?

  如果,嵇康真的是犯罪者的話。

  據說,罪犯嵇康被押赴刑場那天,三千太學士聚集在刑場周圍,齊聲為嵇康請命,現場一片悲聲。

  是什麽樣的情感讓三千太學士甘願冒著對抗朝政的危險,想要挽救嵇康的性命?

  嵇康外形像神仙不假,但是在三千太學士的眼中,嵇康的內在更是超然物外。

  風骨超然,正直不阿。是他的精氣神所在。

  他,不僅是“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更是魏晉文人們心目中崇尚自由的英雄。

  其實,嵇康並不想做一個領袖或是英雄,對於那些高尚的虛名,他似乎更熱衷於養生和音樂。

  嵇康喜歡養生,他堅持喝“五石散”這種藥方。魏晉時期,服用“五石散”像喝咖啡一樣,風靡開來便成了一種品位。一旦服用便麵色發赤,渾身發熱。嵇康在“五石散”的作用下如夢如幻地彈琴作歌,如癡如醉地研究著深愛的哲學,追尋著精神上的淨土。

  不知是不是“五石散”的幻覺催生了《廣陵散》的神秘。

  據嵇康宣傳,在一個月高風急的夜晚,他獨自在房間裏彈琴,突然從外麵飄來了一位神秘的古人,傳授了他《廣陵散》後,又飄走了。

  注意,是會飄來飄去的古人哦。

  這是穿越?恐怖?懸疑?還是科幻。

  總之嵇康成功地吸引住了人們的眼球,賦予了《廣陵散》一個風華正茂的開端。

  (三)

  嵇康的怪論讓人感到神奇,行為讓人感到稀奇。

  在小消我的想象中,音樂家和哲學家們都應該是學者的模樣,大部分時間都在創作或思考。

  然而嵇康不是,嵇康最喜歡的運動,是打鐵。

  莫非他要把鐵一般的意誌融進《廣陵散》中?

  燒起火紅的鐵爐,拉起炙熱的風箱,掄起粗重的錘子,伴著身勢的一仰一合,鐵錘一下一下猛烈地擊打在發紅的鐵塊上,清脆渾厚的撞擊聲伴著四冒的火星一閃一爍地在竹林裏震開,震動得竹葉都情不自禁載歌載舞起來。

  隻有淬過火的好鐵才能成鋼,同樣的,隻有淬過火的曲調才能流傳千古。

  司馬昭跟前的紅人鍾會慕名來拜訪嵇康時,嵇康正在打鐵。

  嵇康知道,鍾會是為他的《廣陵散》淬火來了。以另外一種方式。

  鍾會還記得很多年前——當時他還是無名小卒,他拿著自己精心寫下的文章,在嵇康的竹林門前徘徊了良久,卻不敢貿然去敲門。思慮再三,他隔著院牆將文章丟了進去。

  嗬嗬,鍾會這一舉動,無疑成為中國文人最早期的“投”稿鼻祖啊。

  初次投稿大多數會杳無音訊,投稿鼻祖鍾會也不例外,嵇康對鍾會的文章未做隻字點評。

  是不值得,還是不屑?鍾會始終沒勇氣前去一問。

  他是那樣祈盼得到嵇康的指點,渴望沾到點名人的光環。

  像月亮一樣,自己不能發光不要緊,可以反射太陽的光啊。

  文章雖如爛泥一般沉入了大海,鍾會的前途卻靠自己破釜沉舟揚起了風帆。

  若幹年後,自卑的鍾會背叛父親,投靠司馬昭。他在政海中沉浮,終於在政壇界熬得了一席之地。

  今天的鍾會大權在握,殺伐氣十足,衣飾華貴。自卑已成為了過去,他鍾會驕傲地殺回來了。

  哼哼,此一時彼一時。

  誌得意滿的鍾會在門前整了整衣衫,終於神情倨傲地跨入了嵇康的竹林。

  嵇康在他的心目中曾經像神聖一樣令他不敢親近,而今天,他大可以平起平坐地跟嵇康一起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了。

  打鐵要趁熱,交朋友也要趁熱。鍾會認為以他現在如日中天的身份地位,足以令嵇康虛位以待了。

  洋洋不可一世的鍾會趟入竹林時,赤膊的嵇康正聚精會神掄著鐵錘打鐵,確切點說是沉浸在對《廣陵散》創作的旋律中,對於鍾會的到來視而不見。

  場麵很尷尬,鍾會內心很糾結。

  嵇康一不抬眼瞧瞧自己,二不起身倒杯熱茶。讓他的勇氣遭到來自心底的質疑。是不值得,還是不屑?鍾會腦海再一次浮上這個令他苦苦思索很久不得其解的問題。

  嵇康回應客人鍾會的,隻有一下一下不疾不徐的打鐵聲。當哐、當哐,挾帶著狂熱與激昂,如同萬馬奔騰中的烈馬蹄聲,迅疾無比但又節點分明。

  也許,在嵇康耳中,打鐵本身也是一種音樂。那是一種最原生態的節奏。

  難道嵇康打鐵也是為了像《忐忑》一樣,要用鐵的事實來證明藝術的確來源於生活嗎?

  一直以來,嵇康都沉浸在如何體現種勞動人民反抗精神的藝術構想裏,他打鐵的節奏清晰分明、立場堅定,傳遞出來的衝天的豪情,獨具的匠心。

  這種高深的音樂,獨特的行為藝術豈是鍾會之流能夠領會的?

  被視若無物的鍾會麵帶慍色地站在嵇康旁邊,看到鐵爐裏藍色的火焰像金蛇,一邊舔舐鐵塊一邊在鏗鏘有力的擊打聲中婆娑狂舞。

  他的心因為憤怒而扭曲。

  人,究竟是因為什麽而驕傲?是因為外在的富有,還是因為內心的高貴。

  (四)

  原來,在鍾會心中,嵇康高不可攀;在嵇康眼裏,鍾會卻是俗不可耐。

  冰火兩重天的兩個極端啊。這是。

  嵇康不喜歡虛偽奸詐的司馬昭,更不喜歡趨權附勢的鍾會。

  趨權附勢能夠富裕自己的物質,但會貧瘠自己的精神。

  嵇康是個理想的精神主義者。

  朋友們追隨嵇康,就是因為他真誠率性,從不委屈自己的心靈,還與他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獨特的藝術特色,期冀在《廣陵散》裏揉進自己的思想內涵分不開。

  受到冷遇的鍾會準備撤退。

  嵇康的態度讓他極不痛快,鍾會又一次感受到了很多年前,在嵇康竹林前徘徊時的渺小和自卑。

  這一次更慘,兼有無地自容的感覺。

  都說人生隻若初見。

  可鍾會和嵇康的初見卻並不美好,彼此留下的,隻有不愉快的回憶。

  突然,嵇康抑揚頓挫的打鐵聲靜止了,鍾會隻聽到周圍竹葉顫動時傳來的沙沙聲,鐵爐裏的火苗騰地變得半明半暗。

  半晌,鍾會聽到嵇康的聲音在徐徐發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

  鍾會緩緩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你聽到什麽而來?見到什麽要走?

  ——聽到了該聽到的而來,見到了該見到的而走。

  從此,這兩句摸不著頭腦的對話在曆史上出了名,被錄自《世說新語》。如同高手過招在比拚內功,外人是瞧不出端倪的。

  藝術之美,在於讓人一頭霧水。

  嵇康玩音樂順帶連說話都帶有了藝術性,讓小消我不得不服。

  原來,能讓人走火入魔的不止是武功。

  嵇康也研究玄學,玄學研究深了,說話也如此玄乎。

  不肯甘拜下風的鍾會心懷怨懟,回去後就將他見到嵇康的情形添枝加葉地轉述給了司馬昭,更加將沒有見到的猜想也添油加醋地匯報了一通。

  對那一問一答來了個有取有舍。

  鍾會說,嵇康是條臥龍。臥龍相當於是諸葛亮的近義詞。

  自己領地的竹林裏穩居著一個像諸葛亮一樣的人物,那還得了?

  更重要的事,從鍾會摻雜大量水分的話裏司馬昭得知,嵇康喜歡打鐵,僅僅打鐵那麽簡單?那是有打造兵器的嫌疑啊。

  鍾會單單不提嵇康的《廣陵散》裏有著金屬一般的音質。

  這樣的人物,不得不防。司馬昭眼裏露出寒光。

  有一個童話,大象因為瞧不起老鼠,便被老鼠鑽進象鼻子裏把它吃了。

  現實遠比童話殘酷,嵇康正是因為這次對鍾會的小冷淡,引發了他日後人生中的大悲劇。

  (五)

  早早地為嵇康的命運做出預言者,是隱士孫高。

  孫高對嵇康說,你呀,才華出眾,性情剛烈,哪裏能幸免啊。

  一個人才華出眾,性格也鋒芒畢露的話,難免會遭人妒忌。

  阮籍也有才華,但他懂得變通。阮籍不喜歡司馬昭,就借酒裝糊塗,偶爾還服一下軟。於是司馬昭對阮籍來了個不理會,最終阮籍以自己白眼看天下的方式活到了五十三歲。

  嵇康和阮籍一樣有才,但他的性格比阮籍要剛硬。

  如果說阮籍是牆頭疾風中可起可伏的勁草,那麽嵇康就是一根山雨欲來時寧折勿彎的剛竹。

  所以,當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背叛,投靠了司馬昭時,阮籍隻是麵無表情地在家裏搖頭翻白眼,嵇康卻性情剛烈地立馬給山濤寫了一封絕交信。

  山濤離開竹林時,心情是複雜的。

  他喜歡竹林的這一幫朋友們,尤其是嵇康。

  那時大家都遠離朝政,朋友們性情相投,意氣風發。

  山濤不服藥,也不夢幻。他年齡最長,最終慢慢地向現實低下了高貴的頭。

  司馬昭已掌權,非一己之力能夠反抗,再這樣虛無縹緲地隱居下去是不現實的。

  以前,山濤也像嵇康一樣,是個理想的精神主義者。

  可是,理想終究要向現實低頭,權衡再三,山濤的理性終於戰勝了感性。

  好男兒當然都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治國平天下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的,那就退而求其次吧,齊家。

  成熟起來的山濤離開了竹林,不再參與朋友們不現實的精神討論。總的來說山濤還是有道德底線的人,苟富貴了還勿相忘,積極幫朋友嵇康推薦工作,山濤認為像嵇康一樣有才華的人,不應該在竹林中埋沒,嵇康應該過上更理想、更有質量的生活,這樣才有可能向治國平天下的理想靠近。

  最起碼,他嘔心瀝血創作的《廣陵散》有機會成為國歌吧。

  驕傲的嵇康豈是能拾人牙慧之徒,嵇康憤怒了。

  山濤你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但你不能觸及我的尊嚴。包括《廣陵散》的尊嚴。

  衝動是魔鬼。尊嚴呢,是引魔鬼上身的誘餌。

  為一己尊嚴而衝動的嵇康給山濤寫了一封言辭激措的絕交信,山濤你自己沒有高尚節操也就算了,居然還想拉我趟這樣的渾水。算我瞎了眼,交錯了你這個朋友。

  嵇康的絕交信不僅刺痛了與他結交二十年的好友山濤,還得罪了另外一個人——司馬昭。

  原因很簡單,絕交信中有一句話赤裸裸地把矛頭直接指向司馬昭,非湯武而薄周孔。

  司馬昭正在以儒家之道粉飾自己的篡位奪權,而嵇康將儒家的湯武、周公、孔子統統抨擊了。

  湯武是以武力平定天下的,周公是輔佐成王的,孔子呢,是崇尚堯舜的,要知道,堯舜時期是禪讓製。這些人嵇康都說不好,那讓篡位的司馬昭,用什麽高尚的理由去欲蓋彌彰呢?

  總得給司馬昭留一塊遮羞布吧。

  名士嵇康作為魏晉的公眾人物和文人的精神領袖,說話一點兒也不謹慎。

  一句話激起了千層浪。嵇康也沒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經成為那個時代的風向標了。

  曾被嵇康鄙視過的鍾會一聽到了這句反動言論,那個如獲至寶啊,一溜煙地跑去給司馬昭打了小報告。

  像嵇康這樣帶頭反儒的所謂氣節之士,應該當爛白菜一樣砍掉。

  司馬昭聽聞後一聲冷笑搖手製止,嵇康是魏晉文化人的精神領袖,不是不殺,時機未到。

  (六)

  對主子司馬昭心領神會的鍾會終於瞅到了讓嵇康入獄的好時機。

  自從山濤背判了友情,曾經的竹林七賢跟隨著土崩瓦解。嵇康頻服“五食散”,在藥物的催發下,嵇康愈發顯得脾氣暴烈,尤如脫了韁的烈馬。

  《廣陵散》是不是非得依賴五石散才能激發嵇康的創作激情,或者靈感?不得而知。人們隻知道,《廣陵散》的旋律日趨激昂,大有鶴飛衝天之勢,其間夾雜著金戈鐵馬的雄渾氣魄。

  烈馬再怎麽脫韁,也跑不出政權者的統製範疇。鶴再怎麽衝天,也飛不出一彎蒼穹。

  事件本來與嵇康無關,但耿直的嵇康偏要出頭,不然世間沒有公理。

  呂安是嵇康的朋友,呂安的漂亮老婆與弟弟呂巽叔嫂私通。奸情敗露後,呂巽惡人先告狀,一張狀紙反告呂安不孝。

  倒黴的呂安被投入大牢,奸夫呂巽反而逍遙法外。

  有朋走遍天下,呂巽其實是托了朋友的福。事不湊巧,還記恨著嵇康的鍾會就是呂巽的朋友。

  其實隻要用頭發梢琢磨一下,便知道在這起桃色事件裏,是鍾會在袒護呂巽。

  21世紀的河北撞車事件,讓大家知道了有人的爸爸是李剛;魏晉的呂巽偷情事件,讓大家了解到還有一種人的朋友是鍾會。

  但是,我們的周圍還存在著一種朋友。

  他的名字,叫嵇康。

  呂安的朋友嵇康再次憤怒了。在《廣陵散》愈發成熟的旋律中,一身正氣的嵇康又向呂巽寫了一封絕交信。

  有一種動口,其實比動手還狠。

  那是正直文人手中尖銳的筆,如魯迅。如嵇康。

  嵇康的這封絕交信很短,不足五句話:“無心複與足下交也。古人絕交不出五言,從此別矣。臨書恨恨。”

  臨書恨恨,道不盡對黑暗交易的鄙夷。

  他曾經給山濤寫過絕交信,那封信寫得洋洋灑灑,還殘存著對友情的追憶和眷念。

  如果說山濤的選擇是對現實的迫不得已,那麽呂巽倒打一耙的行為就是純粹地齷齪不堪。

  這次,嵇康懶得多說話。

  鍾會一直都記恨嵇康。

  在嵇康的正直光芒照射下,鍾會永遠像陰暗角落裏滋生的細菌,見不得天日。

  多年前,鍾會去竹林拜會嵇康時,嵇康打鐵爐裏舔舐的火苗,還有打鐵時響亮的敲擊聲,已深入骨髓深處成了鍾會的心病。

  嵇康打的不是鐵,他打磨的是做人的骨氣。

  鍾會害怕再次聽到嵇康的打鐵聲,更不希望聽到嵇康《廣陵散》琴聲裏那飛揚的旋律。他固執地以為,那裏麵隱藏著嵇康對他從不曾間歇的冷嘲與熱諷。

  其實,小人鍾會誤會君子嵇康了,坦蕩蕩的嵇康哪有閑心常戚戚這些小肚雞腸的瑣事啊。

  《廣陵散》一曲裏更多的傳遞的是嵇康對那些傳世久遠、名目堂皇的教條禮法不以為然,對那些烏煙瘴氣、爾諛我詐的官場仕途的深惡痛絕。擺脫約束,釋放人性,回歸自然,享受悠閑是他人性最完美的表述。熊旺的爐火和剛勁的錘擊,正是這種境界絕妙的闡釋啊。

  然而這次,嵇康給呂巽的絕交信中的一字一句又鏗鏘有力地在鍾會的耳邊敲打,導致民意對呂安案件浪潮一般波濤洶湧起謗議和沸騰。

  嵇康的嘲弄,尤如法海除妖時日夜敲擊不停的木魚聲,在鍾會耳邊縈繞不止。

  法海除的是人間的妖,嵇康除的是人間的惡。

  嵇康讓鍾會感到頭痛,要想眼不見為靜,耳不聽為明,很簡單。鍾會以觸犯禮教之名將嵇康關入了大牢。

  在牢中,嵇康寫詩,睡大覺,唱歌,就是不向惡勢力屈服。嵇康打從出生,他的處世哲學就沒容他長出一顆可以屈服的心。

  大牢內外傳開了,嵇康視死如歸。嵇康的錚錚風骨激活了太學生們的熱血。

  嵇康儼然成為了道德的領袖。

  太學生們四處遊行、上書,要求盡快釋放嵇康。

  鍾會沒辦法,跑到司馬昭處捏造罪名,嵇康想要造反。

  司馬昭看到了太學生們擁戴嵇康的陣勢,忍不住想起了鍾會對嵇康的評價,嵇康是一條臥龍。

  嵇康的確具備了給民眾洗腦的潛質,他那套哲學思想太可怕了。

  哪天嵇康五石散服多了,覬覦起自己的位置來,那還不是振臂一呼應者雲集啊。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司馬昭動了殺機。

  嵇康,非死不可。

  (七)

  嵇康平靜地飲下了人生中的最後一壺烈酒。

  他一向不修邊幅,今天卻身著幹淨的衣衫,緩慢安靜地走向刑場。

  他的身材還是那樣地挺拔,相貌還是那樣地清晰。

  牢裏的陰暗與潮濕並沒有讓嵇康發黴,在太學生們的眼中,嵇康的周圍正散發著五彩一樣的光芒。

  刑場邊,三千太學生在喧嘩、在沸騰、在抗議。

  朋友阮籍為嵇康送來了古琴。

  嵇康坐在刑場上,撫著古琴的弦,憶起了竹林七賢們曾經圍繞著古琴談笑風生。

  而如今,有的背判了、有的出走了、有的沉寂了、有的投靠了。

  就連自己,也馬上要被處決了。

  嵇康默默地看著刑場周圍群情激動的太學生們,右手一揚,輕輕地撫響了手中的琴弦。

  弦聲一響,刑場上的喧鬧聲漸漸小了。

  在激昂的弦聲中,太學生們仿佛看到了勇士聶政攜琴而來。

  韓王將聶政的父親殘酷殺害了,多年以後,為父報仇的聶政歸來了。

  滿懷仇恨的聶政已學到一手好琴藝,他毀掉自己的容顏,砸碎自己的牙齒,弄啞自己的聲音,易容接近了韓王。聶政在宮外彈著琴,圍觀者都水泄不通,連馬和牛都停住了嘶叫。

  正如此時此刻,嵇康在刑場上旁若無人地、激昂地撫弄著古琴。

  太學生們止住了喧嘩,沉默地看著刑場上風姿綽約的嵇康,傾聽著向強權怒吼而悲憤的琴聲。

  琴師聶政已混入宮中,他正將匕首藏在琴腹。聶政彈著琴,他趁韓王聽得忘神,一刀刺進了韓王的心窩。

  弦聲忽然從激烈轉向悲情,聶政自刎了。

  嵇康的琴聲戛然而止,激昂的琴聲久久地回蕩在刑場周圍。

  這首具有戈矛殺伐戰鬥氣氛的樂曲,音樂旋律激昂、慷慨,氣勢如虹、聲勢奪人,直接表達了被壓迫者反抗封建暴君的不屈精神。

  太學生們開始輕輕悲泣。

  跟太學生們的悲泣恰恰相反,嵇康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謝謝司馬昭,謝謝鍾會,給了他這麽一個絕佳的機會,提供了這麽一個偉大的平台,讓自己潛心譜寫的《廣陵散》這千古絕唱有走出竹林開在大庭廣眾之下的機會。

  末了,在太學生心醉神迷在音樂帶來震撼中,嵇康仰天長歎:“《廣陵散》今絕矣。”

  隨後嵇康站起身,奮力摔斷了古琴。

  曲終人散後,是血濺五步。

  (八)

  嵇康死了,《廣陵散》絕了,魏晉的風尚卻因此走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騷客熱情追捧著魏晉風尚。

  那是一個人唱響的時代旋律,一個時代旋律奏響的高音符啊。

  人,要活得像嵇康一樣活出自我,像嵇康一樣個性鮮明。

  做人要分辨黑白,做事要精彩絕倫。

  在自然環境人文精神被大麵積汙染的今天,人們的道德感、價值觀也被逐漸模糊。物質和精神哪一個更需要人堅守?

  呼籲道德和自我保護哪一個更為重要?

  人類的精神淨土已經被遭襲了一場又一場的狂風驟雨,被溶解在世俗的物質裏隨波逐流。

  而嵇康一樣的精神卻宛如廣陵散的琴聲,在人們的記憶中千年不絕縈繞不散。

  嵇康一生都愛好服食“五石散”,希望通過“五石散”的藥力取得養身和精神上的淨土。

  殊不知,在很多時候,借助外力隻是一廂情願之舉,稍有不慎,人就會被外力所侵蝕。

  淨土就在每個人心中。

  隻是,我們不自知而已。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