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史家存絕唱 司馬獨無韻

  [百科名片]司馬遷(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後人尊稱為“史聖”。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影響巨大。

  (一)

  空氣中濕漉漉的,似乎帶著一種鹹濕的味道,讓人心裏發冷發潮。

  司馬遷恍恍惚惚中,仿佛又聽到了腳鐐拖動在地上的碰撞聲、鞭子抽打在裸露肌膚上的摩擦聲、酷吏的嗬斥聲、自己的頭不停磕在地上的沉悶聲……他的四肢好像遭到了傳說中的鬼壓身,一分都動彈不得;他的喉頭如同塞滿了棉花,一絲聲音也發不出;他的心髒裏塞滿了像亂麻一樣的恐怖、羞恥、緊張……他正赤身裸體的被綁在蠶室裏;感覺到有人往他身體上淋了涼水;被人像牲口一樣冷漠地擺弄著生殖器……倏忽間,寒風掠過,手起刀落。

  一陣劇痛疼徹心扉,司馬遷猛地夾緊了雙腿。睜開了雙眼。崩直了身體。

  眼前一片黑暗。

  房屋裏的黑暗空氣漸漸吞沒了司馬遷的喘氣聲,司馬遷驚覺後背的衣衫已被冷汗浸濕了,涼津津的頭發一縷縷地貼在頭皮上。司馬遷抱著最後一線希望用顫巍巍的手往襠下探去,不出所料,他探到的是——一片虛無。

  像被夢魘了一般,任司馬遷怎麽張大著嘴,都發不出一絲呐喊。

  這不隻是個惡夢那麽簡單,這是血淋淋的事實啊,殘酷的事實。

  因為李陵事件的牽連,司馬遷已遭受到了宮刑。他成了一個令祖宗蒙羞、令世人恥笑的閹人。

  閹人司馬遷躺在床榻上,陷入不能自拔的傷痛中。

  對於無端遭遇到這種慘絕人寰的暴力事件的司馬遷,該用怎樣的語言才能夠安慰他呢?

  貌似沒有可供安慰的語言。

  如果有人死了,你可以為他燒炷香,寄希望於下一生說,十八年後你又是一條好漢。

  如果有人折胳膊了,你可以為他寬心,沒關係,這不還有腿嗎?

  如果有人失去了工作,你還可以鼓勵他,不要緊,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可是對於失去了生殖器而苟活於世的司馬遷,你能對他說,沒事兒,命根子斷了,還會再長的嗎?

  又不是壁虎尾巴,蚯蚓身體,有再生功能。

  司馬遷的命根子沒了,司馬家族也從此因他失去了血脈。

  古訓說得再明白不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啊,司馬遷注定是無後的了。

  被斷子絕孫的司馬遷若能料到有今天,他絕不會隻生下了一個女兒。他一定會生一個足球隊的兒子,來繼承他未盡的事業。

  他如何會想到,他司馬遷會有現在的下場呢?司馬遷,一個木訥耿直的知識分子,一直兢兢業業地為他的領導漢武帝當秘書,勤勤懇懇地記載著漢武帝的一言一行,盡量做到多動筆少說話。怎麽會。就因為偶爾說了幾句大實話,便被漢武帝將他的命根子連根拔去呢。

  司馬遷痛苦的手緊攢著,他就像天空中一隻斷線的風箏,一頭猛栽下來,再也抓不到自己的根源。

  (二)

  原來人背時了,不止是喝口涼茶塞個牙縫這麽簡單。

  司馬遷不敢回憶,那段令他禍起蕭牆的李陵事件。一旦他不小心碰觸了記憶的雷區,連腸子裏的蛔蟲都要恐懼得像黃河一樣九曲十八彎般回轉盤旋。

  若幹年後,當在痛苦中九死一生的司馬遷堅持著完了《史記》,在他與好友任少卿的書信中,才心有餘悸地披露了這段閹割內幕的始末。而那時,離李陵事件已經很久了,久得若司馬遷當年沒被閹割的話,司馬家的子孫們早就會排著隊打醬油了。

  可經過了如此漫長的歲月沉澱,當司馬遷提著筆,艱難地向任少卿敘述著這段往事時,寫出的每一個字,仍在顫抖著流淚啼血:

  少卿足下:

  ……受過宮刑的人,不能同正常人相提並論……我現在形體已經殘缺,當了一名打掃台階的差役,身處下賤之輩的行列……唉。唉。像我這樣的人,還說什麽呢?還說什麽呢?

  ……

  我與李陵,同在侍中曹任職,素來不是好朋友。彼此的好惡不同,所以未曾在一起喝酒,盡情地歡樂。然而,我觀察李陵的為人,的確是一個奇士,他孝順父母,誠實守信,廉潔奉公……常奮不顧身地去排解國家的急難。他這些長期養成的好品德,我以為有國士的風貌。

  李陵寧肯萬死而不求一生,奔赴國家的危難之地,去攻打匈奴,這已經很難得了。而現在,他一打了敗仗,那些隻顧著保全自己的大臣緊跟著就誇大他的短處,我私下實在感到痛心。

  況且李陵帶領的步兵不足五千人,就敢深入敵方陣營,到達匈奴王駐地。在虎口垂餌誘敵,氣勢淩厲地向強悍的匈奴挑戰。向群山之間的匈奴大軍發起進攻。他們與匈奴王接連戰鬥了十多天,殺傷敵兵遠遠超過了自己將士的人數,以致敵寇救死扶傷都來不及。匈奴的君主、長官們都感到震驚和恐怖,於是全數調集了左、右賢王的軍隊,征發擅長弓箭的百姓,全國一起進攻和圍困李陵。李陵轉戰數千裏,箭矢用盡,兵退絕境,而援軍遲遲不至,死傷的士卒堆積遍地……但隻要李陵振臂一呼鼓舞士兵,士兵沒有誰不強撐起身體,流著眼淚,以血洗臉,以淚解渴,拉開沒有箭的空弓,冒著寒光閃閃的鋒刃,爭著向北拚死殺敵。

  ——當小消我讀到這段有關李陵亮劍的曆史時,我便被司馬遷逼真的文字帶到了殘酷的匈奴戰場。這一隊勇敢的士兵,讓我想起了董存瑞。想起了黃繼光。想起了李雲龍。我在內心裏製造出了無數英雄的勳章,金光閃閃地灑向李陵和他的士兵們。然而,當我接著讀了司馬遷下麵闡述的文字,心裏的英雄勳章一下子變成了六月的冰雹,稀裏嘩啦地在心口上,那是拔涼拔涼的啊。

  司馬遷在信中描述:當李陵的軍隊還沒有遭受覆沒時,有信使來報捷,朝中的公卿王侯便紛紛向皇上祝賀勝利,大讚李陵的英勇。然而幾天後,李陵兵敗的消息傳來,整個朝廷馬上變成了川劇戲台,群臣集體表演了一場變臉秀。眾人倒戈痛斥李陵的失職。唉,英雄李陵此時又在我的心中被六月的冰雹凝固成了一塑冰牆。

  牆倒眾人推啊。

  此時,卻還有一個人沒有從眾參與推牆,此人就是傻乎乎的司馬遷了。

  (三)

  當群臣在漢武帝跟前跳梁時,司馬遷的心裏卻另有著一番想法,千萬別以為這些是我小消杜撰的,有司馬遷致朋友的書信為證:

  我卻以為李陵雖因兵敗而身陷匈奴,但看他的用意,是想要尋找一個適當的機會,來反撲匈奴報效漢朝。兵敗的事已經無可奈何,可他曾擊敗強敵,功勞也足以頒布天下了。我心裏想陳述給皇上聽,但卻沒有機會。正逢皇上召見,我就用這些話來推崇李陵的功勞,想以此來舒解皇上的胸懷,堵塞那些怨恨李陵的言辭。

  然而我沒能徹底表達清楚,以致皇上反以為我是有意為李陵說好話,於是就把我交司法官審判。

  耿耿忠心,終於無法自我表白。——因此而指責我欺蒙皇上。

  ……皇上終於聽從了獄吏的判決。我家境貧困,錢財不足以為自己贖罪,朋友無力救援,皇上的左右親信也不曾為我說一句求情的話……

  我不是木塊、石頭,卻偏讓我同執法的酷吏一起相處。我被關押在重重監獄裏,心中的痛苦可以向誰訴說……手足交叉,戴著木枷、繩索,肌肉、皮膚暴露在外,遭受竹鞭和棍棒的抽打……見到獄吏就叩頭觸地,見到獄卒就戰戰兢兢不敢喘息……

  我因為多說了幾句話遭到了這次災禍,深深地被故鄉人恥笑,侮辱了祖先,從此我再也沒有顏麵給父母親上墳。即使百代之後,這種侮辱也隻會加重。我天天痛苦之極,在家則恍恍惚惚、若有所失,出門則不知要到哪裏去。每當我想起那種恥辱,冷汗就從背上滲出、浸濕了衣衫……

  司馬遷在信中,栩栩如生地向世人披露了這段閹割事件的始末,使讀信的人猶如身臨其境。唉,這可真是件人間慘劇啊。司馬遷同誌用血的經驗教育我們:脫離群眾有危險。與領導談話需謹慎。

  (四)

  出獄後的司馬遷整日以淚洗麵,他已不再是當年的那個意氣風發的司馬遷。他的身高仍是堂堂七尺的男兒之軀,他的精神卻已萎縮到了塵埃下的三尺。

  皇上漢武帝不僅閹割了司馬遷的命根,更活剮了他的自信。腰斬了他的尊嚴。淩遲了他的人格。撕票了他的精神。

  司馬遷比弱勢群體更弱勢,他有冤哭不出。

  他不能去找漢武帝打官司。不能到長安去上訪。更沒膽找漢武帝私了。

  他隻是個老實木訥、不苟言詞的知識分子啊,跟別奢望他以暴製暴了。設若司馬遷行事衝動的話,那麽在中國的曆史上將增添一位與荊軻齊名的武夫——刺客司馬遷。他們行刺的,可都是盛極一時的皇帝啊。

  屈辱,就是明知道你的敵人就在你的麵前耀武揚威,你卻無能為力,而且還要謝恩領受。

  司馬遷既然不能對漢武帝以牙還牙,隻好打落了牙齒和著血,將所有的痛苦和恥辱腐爛在了肚子裏。萬般無奈的司馬遷痛苦之時便以頭碰壁,直撞得牆壁上留下了斑駁的血跡。

  悲情啊。假如碰到這樣的悲慘遭遇、而導致嚴重自殘行為的心理病人,可能連現代最高級的心理醫師也束手無策。

  肉體上殘疾、精神上涉死的司馬遷恍惚中仿佛看到了臨死前的老父親。

  父親的眼睛已經看不見了,他的眼眶中流淌著渾濁的淚水。病中的老父親拉著青年司馬遷的手,說,我死了以後,你一定要接著做太史,千萬不要忘記我一生都想寫出一部通史的願望。你一定要繼承我的事業,不要忘記啊……

  寫一部通史,這是父親留給司馬遷的遺願。如今,父親的遺願還沒有完成,兒子的身體卻殘廢了,成了令人恥笑的閹人,從此斷子絕孫。

  這讓司馬家的列祖列宗蒙羞。讓死去的父親不能瞑目。讓司馬遷連想自殺而死,去陰間見老父親的勇氣都沒有。

  他實在無顏麵對父親於泥土下無處不在的關詢啊。

  司馬遷的手指上,似乎還殘留著老父親交待遺願時,緊握住他一雙手時的力度;父親眼眶中渾濁的淚水,已通過司馬遷的眼睛流淌在他的心間。

  那淚水,是那奔騰不止的黃河、更是那豪邁寬闊的長江。

  (五)

  黃河的源頭在哪裏?長江的盡頭在何方?曆史的根源在何處彷徨?

  這是年輕時候的司馬遷背著包裹,坐在黃河邊上經常思索的問題。

  父親為司馬遷準備足了盤纏,告訴他好男兒誌在四方。二十歲的司馬遷風華正茂,他已讀破了萬卷書,決意去踏遍萬裏路。

  旅途中的司馬遷大步流星,江山是如此美好,大地如此多嬌。

  司馬遷徒步到了汨羅江畔,這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的地方。屈原一生顛沛流離,一腔熱血卻遭遇放逐。司馬遷佇立在江邊,大聲朗誦著屈原在逆境時詠下的《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司馬遷在汨羅江畔邊徘徊,感受屈原的堅毅,痛斥楚王的糊塗。

  司馬遷又渡過長江,跋涉來到了淮陰,這裏曾是開國功臣韓信的故鄉。司馬遷纏著鄉間的百姓不斷追問,七尺的男兒韓信真的鑽過市井潑皮的褲襠嗎?他真的窮得衣不敝地、沿街討飯嗎?世人的侮辱哄笑聲他真的能置若罔聞嗎?司馬遷在奇人韓信的故地一步三歎,歎這英雄的胸襟,悲這奇人的境遇。

  感性的司馬遷,此時是一位深入民間、走遍基層體驗生活的好記者。

  載著曆史記錄的筆不停地隨著旅途舞動,似司馬遷心中無限的澎湃激情。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反敗為勝、文王姬昌被幽禁撰寫《周易》、左丘眼睛失明寫《國語》、韓非被囚秦國寫《孤憤》、孫臏被挖膝蓋寫《兵法》……司馬遷寫下這一個一個的故事,司馬遷的血液已和這些英雄文人們親近並溶解其中,他理解他們、尊敬他們、愛戴他們。

  司馬遷的理想如駿馬一樣在大地上奔騰,記下這些人物吧。寫史記。這不僅是父親的遺願,也是自己的理想。

  小消我在這裏,真想為當年在路上風塵仆仆、意氣風發的司馬遷激情澎湃地插播歌曲一首: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六)

  然而,激情卡帶了。

  如駿馬一般不可羈絆的司馬遷,活到四十七歲時卻被皇上漢武帝閹了。

  俗話說,馬失前蹄。這匹憂傷的馬失的卻並不止是前蹄,這還真是讓人無語。

  司馬遷卻在沉默中漸漸複活了。

  如同冬眠的蛇被驚蟄一聲雷驚醒,慢慢蘇醒過來。

  宮刑,於司馬遷來說,不啻於驚蟄那一聲驚雷啊。

  他想起了父親的寄望,他想起了屈原、韓信、勾踐、孫臏……,想起了流淌在血液裏奔騰不息的理想。他,仍在路上。

  這些人能忍辱負重立成大業,我司馬遷為什麽不可以。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命根子不能再長,理想卻可以複活。

  漢武帝殘暴閹割了司馬遷的身體和尊嚴,卻閹割不了文人的骨氣和理想。

  司馬遷再次拿起了手中的筆。

  筆成了他的武器。

  他開始沒日沒夜的摘錄資料,整理筆記。他從此的生活目標隻剩下了一個,吃飯,睡覺,寫作。

  隻有不停的忙碌,他才能暫時忘卻身體上的殘缺。

  隻有沉浸在這些曆史當中,他才有勇氣激起內心的愛憎。

  司馬遷不再跟漢武帝明著對抗了,他選擇了迂回,因為曲徑是可以通幽的。

  太史公司馬遷愈發地沉默寡言,他像一隻壁虎,牢牢地順著漢武帝的血脈,追溯到了華夏三千年,追溯到了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

  (七)

  漢武帝死了,但他的種種言行被司馬遷記下來了,並且還直言不諱地記下了漢武帝的祖宗劉邦——他做皇帝之前其實是個流氓。

  你可以讓我斷子絕孫,但我也能夠讓在史記上將你祖宗打回原形。

  漢武帝在身體上閹割了司馬遷的一個器官,司馬遷卻在曆史上閹割了大漢皇室所有的陰暗麵,並和盤端出大白於天下間。

  小消在這裏忍不住一聲長歎:文化人,真的是惹不起啊。

  世界偌大無邊,司馬遷的屈辱和血脈已被消失在這虛無中,然而,無根的司馬遷,忍住內心的恥辱、身體的殘疾,堅持完成了自己的理想,為中華民族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曆史根源——《史記》。

  從此,中華民族找到了自己的源頭。

  司馬遷有個習慣,他在每個史記故事背後,都要注上“太史公曰”,這已屬於司馬遷獨創的寫作方法,別人記曆史隻講事,司馬遷除了講事,還要挑明自己的想法。

  既然漢武帝不準他當麵講,他就在史記上講。

  講著曆史的不公。講著帝王的昏庸。

  一個人,要有自己的立場,不可以不堅定。要有自己的觀點,不可以不鮮明。要有自己的聲音,不可以不響亮。

  司馬遷在史記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寫漢武帝如何在各地封禪想當神仙,但隻花了區區六十個字來介紹漢武帝的功績。

  對漢武帝的功績,太史公司馬遷不想曰。

  沉默,也能成為一種反抗。

  司馬遷還有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在這篇文章的背後,容小消也來學一次“太史公曰”所趨異吧。——太史公司馬遷一生,雖然沒有留下後人的韻律,卻在史家存下了千古絕唱。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