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景德元年裏的人和事

  一直感覺北宋是我們這個性情溫良的民族生活得最舒展愜意的時代。從皇宮到民間,都彌漫著一股散漫而疏放、優雅而閑適的生活基調。這種基調,沉靜在宋詞小令中,也沉靜在月魂雲魄般的景德鎮青白瓷中。

  無論是讀宋詞,還是品賞那些有著若隱若現刻花紋飾的青白瓷茶盞,我都會由衷地羨慕生活在北宋年間的人們,他們能夠如此熱情地將閑情滲進生活的每個空間。如果沒有外族的侵擾,這種東方文化的優雅和瑰麗將最終開出什麽樣的文明之花?它們會擁有什麽樣的天空?翻遍古籍,也無人可找到答案。

  隻知道北宋年間江西出了一位著名的文人宰相晏殊,他不僅是一代名相,也是中國文學史上宋詞最早的開拓者之一。他作的小令堪稱一絕,有很多首至今讓我百讀不厭。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裏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晏殊《破陣子燕子來時》)

  地生百草,原本是讓人親近的。當來自北方的外族總是想點燃大火燒盡青草,舉起刀劍擄掠財富時,中國北宋的皇帝和百姓,想得更多的是生命之“輕”,是對性靈的重視,並將它們實實在在地帶入充沛豐滿的生命空間。

  南方的土地,因為多水多雨多霧,從來就是彌漫著水一般靈動的性靈和雨霧一般夢幻的色彩。正是從這樣的時代這樣的民間中,從江南走出了晏殊。他以詞人的身份躋身朝堂,出仕真宗、仁宗兩朝,成為一代名相,並為宋詞的興盛作出貢獻,與兒子晏幾道並列北宋詞壇。

  有意思的是,晏殊得以入朝,緣於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的一次大臣私訪。那一年,江南大旱,朝廷委派安撫使張知白來江西察看災情。這年秋後,張知白賑災事畢,在民間訪得臨川有一年僅十四的少年,小小年紀便才高八鬥,滿腹經綸,詩詞文章超出常人。張知白考察屬實,便向朝廷推薦了這一名叫晏殊的鄉間少年。宋真宗愛才,次年三月便召見晏殊,命他與進士一千多人並試於廷中。雖是廷試命題臨場而作,十五歲的晏殊卻是毫無怯場之心,援筆一揮,字字珠璣,讓真宗大為嘉賞,特賜同進士出身。

  然而景德元年,對於江西文化的意義,卻遠不止這一段文學史上的佳話。

  北宋的文人士大夫們對韻高致靜的茶事情有獨鍾。宋代茶事大盛,茶已成為“舉國之飲”,深入到社會各個階層,滲透到百姓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並形成了以品飲為中心的飲茶藝術。宋代大詩人蘇東坡、黃庭堅等都寫下了大量的詠茶詩詞。甚至以風格豪放著稱的北宋詞人範仲淹,也有“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的茶詩。

  品茶將口腹之欲轉化為具有藝術審美品味的生活行為,恰恰與當時景德鎮青白瓷沉靜素雅、清新溫潤的審美意蘊趨向一致。在二十世紀陸續發現的江南宋初墓葬中,常見有點茶時盛沸水用的青白瓷執壺和青白瓷茶盞茶托,可見當時人們已開始了對青白瓷的喜愛。

  青白瓷之前,中國隻有青瓷和白瓷,北方地區白瓷一度成為時尚,尤以定窯“類銀”、“如雪”名噪一時;南方地區青瓷生產占主導地位,以浙江越窯最為時人喜愛。從唐末至五代,景德鎮製瓷窯場的匠師們,也燒造出了青瓷和白瓷。但是,那畢竟是與五大名窯比肩而行,難以出類拔萃。結合二者之長,景德鎮工匠開始創造一種介於青、白釉色之間的新型品種,這個瓷種,後來被人們稱作青白瓷,也叫影青、隱青、映青。北宋初年,青白瓷的燒製在景德鎮湖田窯已日趨成熟,饒州昌南所產之青白瓷已在民間享有盛譽,長江以南很多地區出現仿燒,最終形成以景德鎮為中心的青白瓷係。由於青白瓷白中閃青,青中閃白,瑩潤如玉,特別是釉色沉澱在瓷胎刻下的精美紋飾處,呈現出深深的水綠,使得薄釉處如萬裏無雲的晴天,積釉處如碧溪深潭,在當時即被人們稱為“饒玉”,也因此引起宋朝廷對它的重視,有了上命進貢。公元1004年,當青白瓷最初到達真宗皇帝手中時,上貢的器皿是茶具、文具還是祭器,曆史上並無記載。難得的是,在北方定窯白瓷和南方越窯青瓷早已成名且盛行天下,並一再被詩人們寫進詩作中稱譽之際,宋真宗能一眼品出昌南所製的青白瓷非同尋常的美學價值,並賜予它至高無上的榮譽,也算是一位具有相當藝術感覺的君主了。殿堂之上,宋真宗觀賞再三,實在是愛不忍釋吧,又不知如何表達內心的欣喜,於是一道聖旨從皇宮裏飄然而下,詔令在浮梁縣昌南鎮燒造和進貢的青白瓷禦器,器底均書“景德年製”款識,並將昌南鎮改名為景德鎮。

  從此,景德鎮名聲大振,地名沿用至今。

  用皇帝的年號作地名的,在宋代還有兩處:一是以造酒業聞名的紹興,用的是南宋高宗的“紹興”年號;另是重要的貿易港口慶元(今寧波),用的也是皇帝年號。但這兩地都是人口眾多、地域廣闊的“府”。而當時昌南隻是饒州府浮梁縣下屬的一個小鎮,青白瓷成了曆史上贏得以皇帝年號命名城鎮的唯一瓷種。

  在皇權至高無上的中國古代社會,這是絕無僅有的一次特例。

  真宗朝代,是宋代的治世,有很多生動的故事流傳民間。例如寇準,民間把強迫宋真宗率軍親征的這位宰相親切地喚作寇老西兒。例如楊延昭,人稱楊六郎,至今還在傳統戲劇中威風凜凜地唱著主角。真宗率軍北上抗擊遼軍的時間正是景德元年秋月。所以,真宗皇帝在景德元年其實麵臨著更多更重要的國事。舉國崇尚文雅的北宋,正被朝野崇尚刀劍的遼兵不斷侵擾。這一年,遼兵直逼澶州,邊境上的戰事可歌可泣;這一年,真宗用主戰的寇準為相,而寇準采用軟硬兼施的計謀,終於讓這位在深宮長大的儒雅皇帝親自率軍北上征討遼軍。在那個年代,皇上親征,是鼓舞士氣的法寶,宋軍因而大勝。可真宗卻不想再打下去,與前來議和的遼朝蕭太後簽下了澶淵之盟,創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以歲幣求和的先例。宋朝每年資助遼國三十萬銀的財物,而遼兵不可再來侵擾宋的疆土。這是一紙被曆史學家視為喪權辱國的條約,可我更願意相信這是文化對血腥的妥協。正是澶淵之盟,為北宋換來了一百餘年的和平。如果遼朝不是過於貪婪和崇拜兵器,在今天的國際社會是不是可以視為強國有義務幫助發展中的國家?一百餘年的和平,對生存其間的百姓來說,意味著什麽?我們可以從文化在北宋的大發展中略見端倪。我感到真宗是一位充滿了人情味的皇帝。他與出身卑賤貧寒卻溫柔聰慧、通曉書史的劉氏相知相愛二十餘年,並在郭皇後去世以後,不顧眾人反對(隻有寇準支持),將劉氏立為皇後,也是一例。而從晏殊入朝到昌南改名,景德元年讓真宗這位皇帝有了更多的人文色彩。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