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恢複以前的名字杜威,率領後晉士兵向契丹投降後,契丹國主耶律德光把繳上來的幾百萬件鎧甲兵器儲藏在恒州,並派人趕著幾萬匹軍馬回到契丹國,然後讓杜威率領他的部下跟隨自己南征。
到了黃河岸邊,耶律德光看到投降的後晉士兵太多,為防他們發生叛變,想用契丹騎兵把他們統統淹死在黃河。
有人勸諫說:“其他地方還有很多後晉軍隊,他們聽到投降要被殺死,一定都會抵抗到底,不肯投降了。不如先安撫這些俘虜,再想應對之法。”耶律德光就派杜威帶領他的部下在陳橋駐紮下來。
正碰上天一直下雪,官府又沒有後勤供給,士兵們又冷又餓,都怨恨杜威,聚在一起哭泣。路邊的士兵一見到他走出營帳就都罵他。
耶律德光還是想殺掉後晉降兵。趙延壽就對耶律德光說:“您親自冒著危險奪取後晉,是想自己擁有它呢,還是想讓別人占有它?”
耶律德光變了臉色,說:“我發動全國國民向南征伐,五年來沒有停止打仗,才勉強奪得後晉,怎麽會是為了別人了?”
趙延壽說:“後晉的南麵、西麵分別有南唐、後蜀,常常與我們為敵,您是否也知道?”
耶律德光說:“知道。”
趙延壽說:“後晉東起沂州、密州,西至秦州、鳳州,地域遼闊,方圓幾千裏,跟吳、蜀兩地接壤的邊界,得常常派兵戍守。而契丹無法居住在炎熱潮濕的南方。
“將來您車駕回到北方,如果沒有充足的軍隊防守遼闊的後晉,吳、蜀之人一定爭著相繼乘虛入侵,這樣的話,後晉江山不就是替別人奪取的嗎?”
耶律德光說:“我還真沒有想到這些。既然這樣,我該怎麽辦呢?”
趙延壽說:“可以把陳橋的降兵分別去守衛南方邊境,那麽吳、蜀就不能為患了。”
耶律德光又說:“當初我在上黨,做了錯誤的決定,把後唐的士兵都交給了後晉。等到後晉與我反目為仇,這些士兵就到北邊來跟我打仗,我曆經艱辛,用了好幾年才打敗他們。幸而現在他們落在我手上,如果現在不鏟除他們,難道還把他們留做後患嗎?”
趙延壽說:“以前把後晉兵安置在黃河以南,沒有把他們的親人做人質,所以才導致這種麻煩。在恒、定、雲、朔各州安置他們的家庭,每年輪番讓他們戍守南部邊疆,哪裏還用得著擔心他們叛變呢?這是萬全之策啊。”
耶律德光高興地說:“對!就依此辦理!”
因此陳橋的降兵幸免於難,分別被遣回各自的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