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47年(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正月初一,在大梁城北,後晉的官員們遠遠地向出帝辭行,然後為了迎接遼太宗,更換了素服紗帽,俯伏在路旁請罪。遼太宗頭戴貂皮帽,身穿鎧甲,外套貂皮大衣,勒馬於高崗之上,命令後晉官員起來,更換衣服,並撫慰了他們一番。
左衛上將軍安叔千從隊列中一個人走了出來,用契丹話對遼太宗講了一通。遼太宗說:“你是安沒字吧?你擔任刑州節度使之時,已多次上書表示忠誠,我沒有忘記。”安叔千叩頭道謝,遵照契丹禮節叫著跳著退了下來。
出帝石重貴和太後李氏這時已經到了封丘門外來迎接遼太宗,遼太宗推辭不見。
遼太宗進入城門,民眾都驚呼逃走。他登上城樓,派通事官安撫民眾說:“我也是人,你們不要害怕!你們將會得到休養生息的。我本無心南來,是漢人士兵引我到這裏來的。”到了明德門,遼太宗下馬行禮,然後入宮。任命樞密副使劉密代理開封府尹。傍晚,遼太宗出城,駐紮於赤崗。
初二,高勳向遼太宗控告張彥澤殺害他的家人,張彥澤搶掠京城的行為遼太宗也不喜歡,便把他和傅住兒一起抓起來。然後向官員們曆數張彥澤的罪狀,問:“該不該處死?”都說:“該處死。”老百姓也爭著控訴張彥澤的罪行。
初三,遼太宗下令在北市處死張彥澤和傅住兒,並命令高勳監斬。以前被張彥澤殺害的士大夫,他們的子孫現在都腰係麻帶手執喪棒痛哭,然後辱罵,並用喪棒抽打張彥澤的屍體。
景延廣被遼太宗下令送回遼國,住在陳橋鎮。初四,夜裏,守衛的人稍為鬆懈,景延廣自勒而死。
初五,遼太宗將後晉出帝石重貴封為負義侯,把他安置在黃龍府。黃龍府就是北燕慕容氏的首都和龍城。
初七,契丹把出帝全家遷到封禪寺,派大同節度使兼侍中崔廷勳領兵駐守。遼太宗幾次派使臣前往問候,出帝每當知道使臣到來,全家都十分害怕會被契丹殺害。此時下了幾十天雨雪,出帝全家沒有人供給他們所需要的食物,都在受凍挨餓。太後使人對和尚說:“我曾經在這裏向幾萬個和尚施舍過食物,今日難道沒有一個人記得?”和尚用“契丹人心意難測,不敢進獻食物”的話來搪塞。出帝偷偷地請求看守的人,才得到一些吃的。
這一天,遼太宗帶兵自赤崗入宮,派契丹兵把守所有的城門和宮門,日夜手持武器,以防發生變故。遼太宗對大臣們說:“今後不再製造鎧甲兵器,不買戰馬,減輕賦稅,減少勞役,天下太平啦!”同時,撤銷東京,把開封府降為汴州,改府尹為防禦使。初九,遼太宗換上中國的衣帽,官員們遵照舊的禮製朝拜皇帝。
十七日,出帝和李太後、安太妃、馮後以及弟弟石睿、兒子石延煦和石延寶,一行人遷往北方,妃嬪、宮女等100多人隨從。由300契丹騎兵護送,又讓後晉中書令趙瑩、樞密使馮玉、馬軍都指揮使李彥韜跟隨出帝一同北遷。
出帝在途中得不到正常供給,有時和太後都沒有東西吃。昔日的大臣沒有一個敢來問候,在途中迎接他們的隻有刺史李穀,君臣二人相對流淚。李穀說:“我沒有本事,對不起陛下。”於是把自己的所有財物都獻給了出帝。
出帝到達中度橋,看見杜重威的營寨,歎氣說:“天呀!我家愧對了誰呀?竟因這個賊子滅亡了!”說罷,痛哭流涕。
遼太宗接受了各地大量的貢品,恣意飲酒作樂,契丹騎兵得到遼太宗的縱容,以牧馬為由,輪番四出劫掠,稱之為“打草穀”。中原的壯年男子被刀殺死,年老體弱的人則餓死溝壑之中,洛陽、大梁周圍地區和鄭、滑、曹、濮各州,方圓數百裏內的財物、牲畜都被擄掠一空。
遼太宗對掌管三司的劉昫說:“晉已被我契丹30萬軍隊所平定,應該豐厚地賞賜士兵,你趕快去辦理。”此時倉庫空虛,劉昫不知該從何處弄到財物,就請求以“借”的名義聚斂京城官吏民眾的財物,將相以下所有人都不能幸免。
遼太宗又派出幾十個使者到各州用嚴厲的手段搜刮百姓的財物,逼得人們無法生活下去。
其實,搜刮來的財物並沒有發給士兵,都在宮中的倉庫裏儲存著,準備運回契丹。京城內外人人對契丹人充滿了怨恨,都想把他們趕走。
之前,出帝石重貴與河東節度使、中書令、北平王劉知遠彼此都不信任對方,雖然石重貴任命劉知遠為北麵行營都統,實際上隻是一個虛職,各軍的進退也不讓他過問。因此,劉知遠大量招募士兵。陽城那一仗,他聚得了各軍被打散的士兵幾千人,又獲得吐穀渾的許多財物和牲畜,於是河東日益富強,超過了所有藩鎮,有多達5萬的步、騎兵。
出帝和契丹結下仇怨,劉知遠知道他必定要遭殃,但沒有提醒出帝。契丹屢次深入國境,劉知遠開始沒有出兵阻擊或增援後晉部隊的意思,後來知道契丹攻入京都大梁,才分兵把守四方,以防契丹侵擾。
他派遣客籍將領王峻把三份奏表給遼太宗送去:一,祝賀占領汴梁;二,因為太原是各族雜居、邊防軍聚集的地方,自己無法離開;三,本來應該送上貢品,正好遇到契丹將領劉九一率軍自土門開往南川駐防,城中軍民擔憂恐懼,等到召回此部隊,路途暢通,才能送去。
遼太宗下詔褒獎劉知遠,收到劉知遠敬獻的圖畫後,又親自在褒獎詔書中劉知遠的名字上加了一個“兒”字,並賜給一根木手杖。根據契丹的習俗,木手杖隻賜給受到特別優待和敬重的大臣,就像漢朝送小桌子和手杖一樣。
劉知遠又派北都副留守白文珂貢獻名貴絲織品和馬匹到汴梁去。遼太宗知道劉知遠抱觀望態度,不願到汴梁來,臨行前,要白文珂告訴劉知遠:“你不為南朝服務,也不為北朝服務,還想等待什麽呢?”
蕃漢孔目官郭威對劉知遠說:“契丹非常忌恨我們了!王峻說契丹貪婪殘暴,已失去民心,必然不會長久占據中國。”
有人勸劉知遠起兵去奪取天下,劉知遠說:“現在契丹改編了後晉投降的10萬軍隊,占據了京師地區,在沒有發生其他突然事件時,怎麽可以輕舉妄動呢!看來他們貪圖的利益僅僅限於財物,財物既然滿足了,必然要回北方去。那時我再起兵奪取天下,確保可以萬無一失。”
遼太宗把後晉官員全部召集到大殿上,問道:“我國廣大,方圓數萬裏,有君長27人。如今中國的習俗不同於我國,我想為你們選擇一個君主,如何?”
後晉的官員都說:“天無二日。契丹人和中國人都衷心擁護陛下。”大家說了一遍又一遍。
遼太宗於是說:“你們既然要我做皇帝,那麽現在首先應該做什麽呢?”
官員們說:“帝王初有天下,應該大赦。”
二月初一,遼太宗戴著通天冠、穿著絳紗袍,登上正殿,在殿堂設置了樂隊、儀仗和衛士。官員們上朝祝賀,漢人都穿著禮服,文官在東,武官在西。契丹人仍然穿著本民族的服裝,站在漢人文武官行列的中間。遼太宗發布命令,稱當年為大遼會同十年,大赦天下。
燕王趙延壽因遼太宗沒有履行讓他做皇帝的諾言而怏怏不樂。他讓李崧對遼太宗說:“我不敢盼望做漢人的天子,隻求做契丹的皇太子。”李崧不得已為他轉達了這個意思。
遼太宗說:“對於燕王,即使是割我的肉,隻要對他有用,我也不吝惜。但是我聽說皇太子應當由天子的兒子來做,難道是燕王可以做的嗎?”便下令提升趙延壽的官職為中京留守、大丞相,原有的樞密使不變。
劉知遠知道雄武節度使何重建投降了後蜀,歎氣說:“如今戎狄侵犯,中原無主,致使藩鎮依附外國,我為一方的長官,真是慚愧呀!”
於是,將領們勸劉知遠自稱皇帝,以便向四方發號施令,觀察各個藩鎮的動向。劉知遠不答應。當他聽說契丹將出帝石重貴遷往北方的消息,便公開表示要出兵井陘,把出帝接回晉陽。
二月十一日,劉知遠命令武節軍都指揮使史弘肇把各軍召集起來,告訴他們出兵的日期。士兵們都說:“現在契丹攻陷京城,捉去天子,天下無主。能做天下君主的人,除了我們北平王還有誰呢!應當先稱帝,然後出兵。”人們不停地爭呼萬歲。劉知遠說:“敵人的勢力還很強大,我們的軍威尚未振奮,應當首先建功立業。士兵知道什麽!”命令左右去阻止他們。
十三日,行軍司馬張彥威等人三次上書勸劉知遠做皇帝,劉知遠仍然猶豫不決。
郭威和都押牙楊邠又對劉知遠說:“人們的想法不謀而合,天意呀!大王不趁此機會奪取天下,老是謙讓不肯稱帝,恐怕人心會變,變則反受其害!”劉知遠於是依了他們。
十五日,劉知遠即皇帝之位。他不忍心改變後晉的名稱,但又討厭“開運”這個年號,便改稱當年為天福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