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石敬瑭立後晉

  潞王李從珂和石敬瑭都因為力大善鬥而成為後唐明宗的左膀右臂,但他們心中彼此不服,素來不能友善相處。

  潞王李從珂即位為唐末帝,石敬瑭不得已入朝,明宗安葬完畢,也不敢提起回藩鎮去的要求。這時,石敬瑭長期生病導致身體虛弱,太後和晉國長公主(明宗之女,石敬瑭之妻)屢次為他說情,希望讓他回去;但很多鳳翔的將領卻勸末帝不要讓他走,隻有韓昭胤、李專美認為趙延壽在汴梁,不應當猜忌石敬瑭,不然會引起趙延壽的懷疑。

  末帝見到石敬瑭骨瘦如柴,就不把他當回事了,便說:“我和石郎不但關係親密,而且從年輕時起就在一起共同患難;如今我為天子,不依靠石郎還依靠誰呢!”便又將河東節度使的職位委任給石敬瑭了。

  公元935年(後唐末帝清泰二年)六月,河東節度使、北麵總管石敬瑭回到藩鎮之後,就開始製定保全自己的計劃。

  石敬瑭有兩個兒子均任職於宮中,曹太後是石敬瑭妻子晉國長公主的母親。石敬瑭賄賂曹太後身邊的人,讓他們監視末帝的密謀,他事無巨細地了解宮中的一切事情。石敬瑭經常在客人麵前自稱身體瘦弱,不能勝任統帥職務,言外之意是希望避免朝廷的猜忌。

  到了第二年的正月二十三日,後唐末帝大辦生日宴會,晉國長公主祝完壽,告辭回晉陽。末帝喝醉了,說:“就暫且留下吧,趕著回去,要和石郎謀反嗎?”

  石敬瑭知道後,更加恐慌。

  石敬瑭在洛陽和各道的財物都被他收回晉陽,借口是用做軍費,但人們都知道他有叛變的意圖。

  末帝在夜裏和親近的大臣從容地說:“朕最親近的親戚是石郎,沒有必要猜疑他;但謠言不消除,萬一關係惡化,怎麽解決才好呢?”沒有大臣敢吭聲。

  當初,石敬瑭想試試後唐末帝的想法,多次上書說自己衰弱有病,不想再帶兵,想調往其他藩鎮。

  末帝和執政大臣商量之後,準備同意他的請求,將天平節度使的官職授予他,調他至鄆州。李崧、呂琦等人都竭力規勸,認為這樣做不對,末帝也十分猶豫。

  五月初二的夜裏,李崧請假在外,薛文遇獨自值班,末帝拿河東的事情來和他商量。

  薛文遇說:“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在道路旁邊建房子,總是聽路人的話,沒有主見,那就會三年也建不成。’這件事要由皇上自己下決心,大臣們以自己的利益為核心,哪裏肯盡心竭力地為朝廷講話!據臣觀察,無論是否調離石敬瑭,他都早晚會謀反,不如事先設法除掉他。”

  在此之前,占卜的術士說今年有德才的人將出奇謀平天下,輔佐國家。末帝以為薛文遇就是這個人,聽了他的話,非常高興,說:“我的思路因你的話而開闊,無論成功或者失敗我都一定要實行。”

  他立即擬定任免名單,交學士院起草命令。初三,將天平節度使的職位授予石敬瑭,河東節度使的職位反而授予曾經的馬軍都指揮使、河陽節度使宋審虔。命令宣布時,站在朝堂兩邊的文武官員聽到念石敬瑭的名字,左右環顧,臉上的表情都改變了。

  初六,任命建雄節度使張敬達為西北蕃漢馬步都部署,命令石敬瑭趕快到鄆州去上任。

  石敬瑭心中懷疑恐懼,和將佐謀劃說:“我再次來河東時,皇上當著我的麵保證決沒有第二個人來替代我的職位;這項命令如今突然公布出來,是不是就像今年皇上生日時對公主所講的那樣?我不發動叛亂,朝廷卻在逼我,怎能把自己的手捆起來死在路上呢!如今暫且送上因病而無法赴任的奏章來觀察皇上的意圖,如果他寬恕我,我就會侍奉他;如果他派軍隊進攻我,我就要采取其他行動。”

  幕僚段希堯堅持認為絕對不可以到鄆州去,石敬瑭鑒於他樸實耿直,而沒有責怪他。節度判官趙瑩則勸石敬瑭去鄆州複命。

  都押牙劉知遠說:“明公統率軍隊很久,受到士兵的愛戴;如今在地形如此優越的地方盤踞著,兵強馬壯,如果起兵征伐,發布檄文聲討,帝王的事業可以成功,憑什麽因為一紙皇帝的任命狀就自絕生路呢!”

  掌書記桑維翰說:“皇上剛即帝位,明公就到朝廷謁見,蛟龍放入深潭的害處難道皇上還不清楚嗎?然而卻又任命明公為河東節度使,將兵權歸還給您是上天的旨意啊。明宗皇帝的仁愛是遺留給他的後人的,而皇上卻以庶子的身份取而代之,所以人們不願意歸順他。您是明宗皇帝的愛婿,現在皇上對待您如同對待謀逆的罪人,這不是自己承認錯誤請求原諒就可以免除懲罰的,隻有努力想法保全自己。契丹皇帝一直和明宗皇帝締約結為兄弟,現在近在雲州、應州就有契丹的部落,您真能推心置腹、卑躬屈節地侍奉它,緊急的情況一旦發生,早上呼喚晚上就會到來,何必擔心不會成功!”

  石敬瑭便下決心謀反。

  初十,昭義節度使皇甫立將石敬瑭謀反的事情上秦。石敬瑭的奏章說:“皇上是養子,不應當繼承皇位,應該讓許王繼承王位。”

  末帝親手把奏章扯碎扔到地上,用詔書答複他說:“卿的確沒有疏遠鄂王,衛州那件事,天下的人都知道;許王的話,卻沒有人會相信!”

  十四日,末帝下令將石敬瑭的官職、爵位一並剝除。十八日,任命張敬達為太原四麵兵馬都部署,副部署交給義武節度使楊光遠來擔當。

  七月,石敬瑭派使者到契丹求救,讓桑維翰起草了向契丹皇帝稱臣的奏章,而且請求用父親的禮儀來侍奉他,約定在事情成功時,割讓給契丹盧龍全道和雁門關以北各州的土地。

  劉知遠規勸石敬瑭說:“稱臣可以,以對待父親的禮節來侍候他就不合適了。用豐厚的財物來賄賂他,就完全可以使他出兵,不必答應送給他土地。不然的話難保日後的中原不會麵臨更大的災患,到時後悔都來不及了。”石敬瑭不聽從。

  契丹得到了奏章,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非常高興,便寫信回複他,答應等到八月出動全國兵力前往救援。

  八月,端明殿學士呂琦接受後唐末帝的派遣到河東行營犒勞軍隊,楊光遠對呂琦說:“希望順便稟奏陛下,不要過於操心勞累。賊軍如果沒有外援,消滅他們不需要很多時間;如果招來契丹軍隊,應當放他們入境,可以一仗把他們都擊潰。”

  末帝十分滿意。

  末帝得知八月契丹將前往增援石敬瑭後,屢次督促張敬達加緊進攻晉陽,都未能得手。每次修築工事,都會遇到風雨,雨水常常將已修好的圍城工事浸壞,始終不能合龍。

  一天又一天過去,晉陽城的困境日益嚴重,糧食儲備逐漸缺少。

  九月,5萬騎兵在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的率領下,號稱30萬,經揚武穀南下,50餘裏旌旗連綿不絕。

  代州刺史張朗、忻州刺史丁審琦據城自守,契丹騎兵從城下經過,沒有以威脅利誘的方法對付這兩座城池。

  十五日,契丹大軍到了晉陽,在汾水北麵的虎北口排兵布陣。石敬瑭收到耶律德光事先派人傳來的消息說:“我能夠今日就將敵人擊敗嗎?”

  石敬瑭派人告訴契丹皇帝說:“不能輕視南麵來的強大的軍隊。等到明天商議後再打也不晚。”

  使者還沒有到,後唐騎兵將領高行周、符彥卿已經同契丹混戰在一起了,石敬瑭便派劉知遠出兵相助。

  張敬達、楊光遠、安審琦以城西北的山下為陣地安置步兵,契丹派輕騎兵3000人,不穿鎧甲,徑直衝向後唐陣營。

  契丹士兵的瘦弱被後唐軍隊看在眼裏,便爭著進攻他們,趕到汾水的轉彎處,契丹士兵渡河而去。

  後唐軍隊沿著河岸前進,契丹的伏兵從東北出來,後唐軍隊被他們截斷為前後兩部分,在北邊的步兵大都被契丹殺死,在南邊的騎兵逃到晉安寨。後唐軍隊被契丹的乘勝攻擊打得大敗,被打死的步兵近萬人,沒受大損失的隻剩騎兵。

  張敬達等人為保衛晉安而搜集殘兵遊勇,契丹也帶兵回了虎北口。

  石敬瑭得知後唐士兵有1000多人投降了他,劉知遠勸他全部殺掉。

  十六日,石敬瑭帶兵和契丹會師,圍攻晉安寨。

  在晉安寨的南麵安營紮寨,長100餘裏,寬50裏,設置了很多繩索、鈴鐺和守夜犬,人連半步也不能通過。張敬達等人還有5萬士兵和1萬馬匹,環視四周,沒有可以去的地方。

  十八日,張敬達派使者回朝廷報告打了敗仗,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了消息。

  後唐末帝十分恐懼,命令洛陽的步、騎兵在彰聖都指揮使符彥饒的帶領下到河陽駐防,魏州的兩萬軍隊在天雄節度使兼中書令範延光的領導下從青山口開赴榆次,盧龍節度使、東北麵招討使兼中書令北平王趙德鈞率領幽州的軍隊插到契丹軍隊的後方,西路的守衛部隊由耀州防禦使潘環來集結,從晉州、絳州的兩乳嶺開赴慈州、隰州,共同援助晉安寨。

  耶律德光把營帳移到晉安寨南的柳林,巡邏騎兵經過石會關,後唐軍隊仍舊沒有被發現。

  二十一日,後唐末帝下令要親自前往前線。

  十月初七,不但民間的馬匹在後唐末帝的命令下被搜集出來,百姓也被征集來當兵,每七戶出一個人,自備鎧甲兵器,稱為“義軍”,限定在十一月集中,作戰陣法由陳州刺史郎萬金負責教授,這是采用張延朗的建議。總共得到兩千餘匹馬,應征士兵5000人。這種做法沒給戰爭提供多少幫助,而讓民間受到很大侵擾。

  十一月十二日,耶律德光對石敬瑭說:“我為了解救危難而從3000裏外趕來,必定成功。觀察你的容貌、見識和度量,中原真正的君主非你莫屬。我想立你為天子。”

  石敬瑭推辭了三四次,將領們又勸他做皇帝,他才同意了。契丹皇帝寫了冊封命令,大晉皇帝的名號就被封給了石敬瑭。

  石敬瑭登基之後,把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媯、儒、武、雲、應、寰、朔、蔚十六州割給契丹,還保證每年把30萬匹綢緞送給契丹,改長興七年為天福元年,大赦天下。命令、法律和製度,都同後唐明宗時的規定相同。

  閏十一月,契丹皇帝對後晉高祖石敬瑭說:“桑維翰對你竭盡忠誠,應當把宰相的職位授予他。”

  十一日,任命趙瑩為門下侍郎,桑維翰為中書侍郎,都為同平章事;知樞密使事也由桑維翰來代理。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的職位被授予楊光遠,劉知遠為保義節度使、侍衛馬步軍都虞侯。

  後晉高祖和耶律德光將帶兵向南進發,想留一個兒子守河東,向契丹皇帝征求意見,後晉高祖所有的兒子都被契丹皇帝叫出來,讓他親自選擇。

  高祖哥哥有個兒子叫石重貴,他父親石敬儒很早就死了,他被高祖收養為義子,容貌類似高祖而身材很矮。

  契丹皇帝指著他說:“這個大眼睛的人可以。”石重貴就被高祖任命為北京留守、太原尹、河東節度使。

  前鋒由契丹將領高謨翰來擔任,他與降卒一起前進。

  十二日,到達團柏穀,與後唐軍隊交戰,最先逃跑的將領是趙德鈞、趙延壽,符彥饒、張彥琪、劉延朗、劉在明接著遁去,士兵大規模地潰逃,踩死了上萬的人。

  十四日,劉延朗、劉在明逃到懷州,後晉高祖已即帝位的消息才被後唐末帝所知,楊光遠已經投降。大家商議認為:“天雄軍軍府還堅固,契丹一定害怕到山東,不敢南下,到魏州去是皇上最好的選擇。”後唐末帝由於李崧素來和範延光友好,便拿這件事同李崧商議。李崧勸末帝南歸,末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符彥饒、張彥琪到河陽,秘密報告末帝說:“如今數量巨大的契丹部隊正向南開進,黃河水淺,人心離散,這裏無法守衛了。”

  後唐末帝下令馬軍都指揮使宋審虔、步軍都指揮使符彥饒、河陽節度使張彥琪、宣徽南院使劉延朗帶領1000餘騎兵到白馬阪巡視陣地,投奔後晉軍隊的有50餘個騎兵。

  將領們對宋審虔說:“要打仗在哪兒都可以打,誰肯站在這裏為他賣命?”都憤憤地回到營中。

  二十五日,末帝又提出再次回到河陽去的意見並同宋審虔等四位將領商議,但將校們都已著急送奏章迎接後晉高祖石敬瑭,沒人理他的茬兒。

  高祖怕後唐末帝西逃,在澠池之地派了1000名契丹騎兵扼守。

  二十六日,後唐末帝李從珂和曹太後、劉皇後、雍王李重美並同宋審虔等人,攜帶傳國玉璽在玄武樓上自焚。

  當晚,後晉高祖進入洛陽,劉知遠依照高祖命令負責防衛京城。劉知遠把漢族士兵分出來讓他們回到營房去,把天宮寺當做契丹士兵的住所,城中秩序嚴整,沒有人敢違犯命令。因躲避動亂而逃到城外藏起來的人,幾天之內就又回到城裏從事之前的營生了。

  公元937年(後晉高祖天福二年)正月二十五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的職位被授予李崧,桑維翰兼樞密使。這時天下剛剛被後晉奪取,很多藩鎮不服從命令,或者表麵雖然服從心中卻很不安。戰爭過後,國庫空虛,民間窮困,而契丹又毫無節製的索取。

  桑維翰勸高祖要安撫藩鎮就要以誠相待,拋開怨恨,用恭敬言辭和豐厚禮物來侍奉契丹,用訓練士兵、修造兵器來加強軍備,要使倉庫充實就要發展農業和養蠶業,以開展貿易來豐富貨物。

  幾年之間,中原就漸漸恢複了安定。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