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學士李德裕乃李吉甫之子,因中書舍人李宗閔曾在對策時指責李吉甫,李德裕由此懷恨在心。李宗閔又因與翰林學士元稹爭權奪利產生過節。
李德裕像,圖出自《三才圖會》。
唐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右補闕楊汝士與禮部侍郎錢徽負責科考之事,西川節度使段文昌、翰林學士李紳分別寫信拜托錢徽錄取自己的好友為進士。公布榜時,段文昌、李紳拜托的人都落榜了。被錄取為進士的人中有:鄭覃的弟弟鄭朗、裴度的兒子裴撰、李宗閔的女婿蘇巢、楊汝士的弟弟楊殷士。
段文昌對穆宗說:“今年禮部很不公道,錄取的進士都是公卿子弟,並無真才實學,是靠賄賂走關係上榜的。”
穆宗詢問翰林學士,李德裕、元稹、李紳都說段文昌所言極是。於是,穆宗下令讓中書舍人王起等主持複試。
四月十一日,下詔廢除鄭朗等10人進士出身,將錢徽貶為江州刺史、李宗閔為劍州刺史、楊汝士為開江令。
有人建議錢徽把段文昌、李紳寫給他的信交給皇帝,穆宗一定會了然於心。錢徽說:“我問心無愧,得失沒有關係,為什麽把別人的私信拿出來,這並不是君子應該做的!”把那些書信拿出來燒了。當時此事被傳為佳話。
之後,李德裕、李宗閔各分朋黨,傾軋延續了40年。
戶部侍郎牛僧孺一向為穆宗賞識。以前韓弘的兒子右驍衛將軍韓公武為他父親謀劃,用錢財交結朝內外人士。
韓公武死後,韓弘不久也隨之而去,幼孫韓紹宗繼承家業,他家主藏奴和吏人到禦史府訴訟財產問題,穆宗很同情,命人拿來韓弘家的全部賬簿,親自審閱。
朝廷內外有權的人中好多人接受了韓弘的賄賂,隻見有一行紅字這樣寫道:“某年月日,送給戶部牛侍郎1000萬錢,牛侍郎沒有接受。”
穆宗高興地拿給人看,說:“我真是沒看錯人啊!”
唐穆宗長慶三年(公元823年)三月七日,穆宗下詔讓牛僧孺擔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這樣,牛僧孺和李德裕都有望做宰相。
李德裕調任浙西觀察使,8年一直處於這個職位,由此以為是李逢吉排斥自己,援引牛僧孺為相。
因此牛、李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
敬宗繼位後,不務政事,沉迷娛樂,親近小人,愛好踢球,喜歡徒手搏鬥,禁軍及各道爭相推薦力士,還把1萬緡錢交給內園令招募力士,時令侍奉在敬宗左右;敬宗又喜歡夜裏獨自打獵捉狐狸。他性情暴躁,氣量狹小,有的力士仗著敬宗的寵愛而不恭敬,便流放出去,財產沒收入官;宦官犯了小錯誤,常被鞭棍痛打,大家對他既恨又怕。
唐敬宗寶曆二年(公元826年)十二月八日晚,敬宗打完獵回宮,與宦官劉克明、田務澄、許文端以及擊球軍將蘇佐明、王嘉憲、石從寬、閻惟直等28人飲酒。敬宗酒喝得很痛快,到屋子裏換衣服,殿上的燭火忽然熄滅,蘇佐明等人在宮中刺殺了敬宗。
劉克明等假傳敬宗聖旨,命翰林學士路隋起草遺詔,以絳王悟暫管軍事。九日,宣布遺詔,文武百官在紫宸殿外的小屋拜見絳王。
樞密使王守澄、楊承和,中尉魏從簡、梁守謙共同決定,用衛兵迎接江王李涵入宮,調集左右神策、飛龍兵討伐亂黨,將他們全部斬殺。劉克明投井未遂,被撈上來斬首,絳王也被亂兵殺害。
當時事情發生得很倉猝,因翰林學士韋處厚通曉古今之事,王守澄於是與他商量當晚的安排。王守澄等想要對宮內外發布號令,但一時找不到借口。韋處厚說:“名正言順地討伐亂黨,在道理上沒有講不通的地方;怎麽能夠猶豫,有所逃避忌諱!”
王守澄又問:“江王準備以什麽樣的程序登基?”
韋處厚說:“明天早晨,當以王室敕令的名義向朝廷內外宣內亂已被平定,然後群臣幾次上表勸進,由太皇太後下令冊封江王即位。”
當時,完全按照韋處厚的辦法進行,來不及再向主管部門征求意見,所有的儀法,全由韋處厚安排,沒有不妥之處。
十二月十日,由裴度代理宰相。江王在紫宸殿外的小屋接見百官。次日,把敬宗時寵幸的小人及趙歸真等術士全部流放到嶺南或邊遠地區。
十二日,文宗即位,將名字改為李昂。十五日,尊母蕭氏為皇太後、王太後為寶曆太後。
文宗還沒有即位的時候,已深知穆宗、敬宗二朝的弊政。即位之後,勵精圖治,提倡一切從簡。主管部門供奉宮內每年的開銷,一律按照貞元年間的舊例辦。裁減了教坊、翰林、總監的冗員1200餘人。停止供應給各司新加的衣服糧食。禦馬坊場和近年另外貯藏錢穀所占的陂田,全都退還給主管部門。以前要求征集的織繡、雕鏤等物品,全都不再征集。
敬宗時代,每月臨朝不過一兩次,文宗開始恢複舊製,每月逢單日必定上朝,與宰相和大臣們共商國是,每次都商量好久。以前雖然設立了待詔官,從來也沒有召問過,現在經常向他們谘詢。朝廷內外一致慶賀,認為天下有希望了。
元和末年以來,宦官日漸囂張,他們控製天子,權傾天下,沒有人敢說什麽。
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文宗親自主持製舉策問。
賢良方正劉鞍在對策中極言宦官專橫的危害,其大意是:“陛下首先要憂慮的應該是宮闈的政變、社稷的危殆,要防止篡弑的隱患,應該居正位而近正人,遠離宦官,親近忠善的大臣,輔相得以專任職事,臣僚得以安心奉職;為何要重用那幾個宦官,用他們總領天下大政!忠賢沒有被作為親信,宦官卻擁有廢立的權力,致使敬宗不得善終,而陛下也不能開始得光明正大。”又說:“皇帝的權力日漸衰落,藩臣跋扈,那樣,政事、刑賞不由天子控製,隻能由諸侯來決定是否征伐。陛下為什麽不堵塞陰邪者的道路,擯斥褻狎的宦官,以此粉碎他們掌控政權、威脅皇帝的圖謀,使他們知道該恪守本分!以前秦滅亡於強暴,漢則毀於微弱。強暴導致賊臣懼死而謀害皇帝,微弱導致奸臣竊權而淩駕人主。陛下如果真能把國家大權交給宰相、把兵權交給將領,那麽,所有人就會順暢地執行陛下的命令,眾人就會信服您的所作所為。現今兵部不理兵籍,隻能做奉朝請;六軍不主兵事,隻能空拿勳階俸祿。觀軍容使全由中官執掌,諸監軍使納入內臣的職司。頭戴盔弁的武將都把文臣視為仇敵;軍中士兵都輕視手無寸鐵的農民。沒有剪除凶逆的智謀而有作威作福的狡詐,沒有保衛社稷的勇力而有侵暴閭裏的殘忍。指揮藩臣,勢淩宰相,無視王法,違綱亂紀;培植軍隊的勢力上以限製皇帝,盜用天子名義以駕馭英豪,他們有篡弑謀反的野心,卻沒有報效朝廷的抱負。這恐怕不是先王治理國家的本意吧?”
閏三月,賢良方正裴休、李郃、李甘、杜牧、馬植、崔璵、王式、崔慎由等22人中了進士,都被授予官職。
考官左散騎常侍馮宿等見到劉對策,都打心眼裏佩服他,但因畏懼宦官,不敢他錄取為進士。
詔命公布之後,人們議論紛紛,都認為公平。諫官、禦史準備向文宗報告,執政阻攔了他們。
李郃說:“劉落榜,我們這些人登科,真是太慚愧了!”於是上疏,認為:“劉的對策漢魏以來無人能及。因為劉指責了大臣,主管部門不敢報告,這樣隻怕忠良之臣再也沒有辦法,朝廷綱紀將因此而受到破壞;況且臣下的對策比起劉的真是差得太遠,請求收回已經授予臣下的進士出身,以此來表彰劉的忠直。”
這個上疏也沒有向文宗報告。
劉因此沒能進入朝廷做官,最後也隻能是節度使幕府裏幕僚所帶的寄祿官。
唐文宗大和四年(公元830年)正月十六日,文宗下詔讓牛僧孺擔任宰相、兵部尚書。從此,牛僧孺、李宗閔兩人共同排擠李德裕的同黨,慢慢地將他們驅逐出朝廷。
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十一月十九日,任命前西川節度使李德裕為兵部尚書。次年又任命李德裕為宰相。李德裕入宮道謝,文宗同他談到亂黨謀反的事情,李德裕說:“現在1/3的朝中之士為朋黨。”
當時,給事中楊虞卿與堂兄中書舍人楊汝士、弟戶部郎中楊漢公、中書舍人張元夫、給事中蕭浣等互相勾結,依附權要,上冒犯執政,下阻撓有關衙門,橫行霸道。文宗知道以後怨恨在心,所以和李德裕談話一開始就說起朋黨。李德裕借機排擠他自己所不喜歡的人。
以前,左散騎常侍張仲方曾經對誇讚李吉甫的言辭不屑一顧,李德裕一擔任宰相,張仲方就裝病不再出來。
三月五日,任命張仲方為賓客分司。
唐文宗大和八年(公元834年)十月十三日,任命李宗閔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十七日,任命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李德裕為山南西道節度使。
李德裕向文宗上表請求留在京城長安。於是二十九日任命李德裕為兵部尚書。
李宗閔說:“任命的詔書已經發下去了,不應再按李德裕的請求把他留在京師。”
十一月二十九日,文宗重新任命李德裕為鎮海節度使,不再擔任宰相一職。
這時,李德裕、李宗閔各有朋黨,同一個黨的互相援應,不是同一個黨的互相排擠,文宗非常擔心這種情況,常常歎息說:“鏟除河北的亂賊容易,消滅朝廷的朋黨就難啦。”
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此前,宋申錫獲罪,宦官囂張跋扈;文宗雖然表麵上寬容他們,內心卻不堪忍受。李訓、鄭注得到文宗寵幸之後,體會到皇帝的內心想法。李訓借著進講的機會,經常含蓄的言辭來打動文宗。
文宗看重他的賢能,心想將重任交付給他,而且因為李訓、鄭注都是王守澄推薦而後提拔的,宦官不會懷疑,所以暗中向他們透露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李訓、鄭注從此便把鏟除宦官作為自己的使命。
二人彼此援應,日夜商談;他們的話,文宗沒有不聽的,因此一時很有聲勢。鄭注多在宮廷裏麵,有時休沐放假,送禮的門庭若市,禮物堆積如山。局外人隻知李訓、鄭注倚仗宦官的勢力作威作福,不知他們和文宗已有密謀。
文宗即位,右領軍將軍仇士良有一份功勞;王守澄百般壓製,兩人積怨已久。李訓、鄭注為文宗出主意,提拔仇士良以削弱王守澄的勢力。
五月二十一日,文宗任命仇士良為左神策軍中尉,王守澄心中很是惱怒。
人們都說是宦官陳弘誌謀害了憲宗。這時陳弘誌擔任山南東道監軍,李訓建議文宗召陳弘誌進京。
九月二十一日,陳弘誌在清泥驛途中被杖殺。
鄭注請求任鳳翔節度使,門下侍郎、宰相李固言表示反對。
二十五日,文宗任命李固言為山南西道節度使、鄭注為鳳翔節度使。
李訓雖靠鄭注得官,但等他權勢地位盛極一時,心裏就很猜忌鄭注。他打算聯合朝廷內外的力量誅滅宦官,所以,他攛掇鄭注出任鳳翔節度使,其實想等到宦官誅滅以後,連鄭注也一並除掉。
二十六日,皇帝下詔讓右神策軍中尉、行右衛上將軍、知內侍省事王守澄擔任左、右神策觀軍容使,同時擔任十二衛統軍。李訓、鄭注為文宗出謀劃策,表麵上授予王守澄各種官職,實際上是在逐漸奪去他的權力。
李訓、鄭注暗中建議文宗,請求除掉王守澄。
十月九日,文宗派宦官李好古到王守澄家中,賜給他毒酒一杯,追贈他為揚州大都督李訓、鄭注本來是通過王守澄而被提拔的,最後反而謀殺了王守澄。人們都為王守澄被李訓等害死而高興,也痛恨李訓、鄭注的凶狠歹毒。
至此,元和年間的逆黨幾乎都被鏟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