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一節 李隆基誅韋氏

  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安樂公主希望韋後臨朝,自己便有機會成為皇太女,就與韋後的一些黨羽謀劃,在糕餅中放上毒藥讓中宗吃掉。六月初二,中宗在神龍殿駕崩。

  韋後先沒有公布消息,自己總攬朝政,偽造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太子,政務由皇後主持、相王李旦參謀。初四,韋後召集群臣為中宗發喪,同時自己臨朝攝政。初七,年僅16歲的李重茂即位。

  中書令宗楚客夥同韋後同黨,勸說韋後效仿武則天稱帝。宗楚客還想謀害李重茂,隻是非常忌憚相王李旦及太平公主,便與韋溫、安樂公主密謀將他們除掉。

  相王李旦的兒子、臨淄王李隆基,暗中在京師聚集智勇雙全的人,謀劃匡複李唐社稷。羽林軍中有一支精銳部隊,名叫“萬騎”,李隆基和其中的豪傑之士都有深厚的交情。

  兵部侍郎崔日用一向依附韋後及武氏,與宗楚客的關係十分密切,他得知宗楚客的陰謀以後,擔心災禍會牽連到自己,權衡利弊之後,派寶昌寺僧人普潤向李隆基告密,並勸李隆基迅速發動。

  李隆基於是和太平公主及公主的兒子衛尉卿薛崇暕、西京苑總監鍾紹京、尚衣奉禦王崇曄、前任朝邑尉劉幽求、利仁府折衝麻嗣宗等人策劃,決定先發製人,鏟除韋氏集團。

  韋播、高嵩二人為了在萬騎軍中樹立威信,經常鞭笞士兵,使得萬騎士兵都很怨恨他們。果毅葛福順和陳玄禮進見李隆基,到他那裏發牢騷,李隆基暗示他們要誅殺韋氏,兩個人都踴躍請求,願盡全力。萬騎果毅李仙鳧也參與了具體謀劃。

  有人建議李隆基應當將此事告知父親李旦,李隆基說:“我們是為了社稷效力,如果成功,福分歸相王;萬一失敗,我們自甘受死,不會連累相王。如果告訴他,他同意的話,那麽他也參與了謀劃;如果他不同意,就會壞了大事。”最終也沒告訴李旦。

  二十日申時,李隆基身穿便服與劉幽求等人一同潛入禁苑,到鍾紹京住的地方會合。鍾紹京有些後悔,正欲拒絕,他的妻子許氏對他說:“為國獻身,老天一定會保佑的。而且你平時一直與他們謀劃,現在即使不參加,也脫不了幹係。”鍾紹京於是開門拜見李隆基,李隆基拉著他的手與他一起坐下。

  當時,左、右羽林軍將士在玄武門駐紮,等到夜裏,葛福順和李仙鳧都到李隆基的住處,詢問起事的信號,準備行動。將近二更,夜空中劃過陣陣流星,劉幽求說:“天意如此,時不可失!”

  葛福順拔出佩劍闖入羽林營,先把韋璿、韋播、高嵩三人斬殺,說:“韋後毒死先帝,圖謀社稷,今晚應當一起鏟除韋氏,比馬鞭高的人一律處斬。擁立相王為帝以定天下。如果敢有二心、幫助叛逆的,罪過牽連三族。”羽林軍的士兵全都服從命令。

  於是把韋璿等人的首級送到李隆基那兒,李隆基拿過燈驗查之後,就和劉幽求等人一起出禁苑南門,鍾紹京率領工匠200多人,拿著斧頭、鋸子緊隨其後。

  李隆基讓葛福順率領左萬騎攻負責進攻,派李仙鳧率領右萬騎攻打白獸門,約定在淩煙閣前會合,隨即大聲鼓噪。葛福順等人一起殺了守門的衛士,衝入宮門。李隆基率領士兵守在玄武門外,三更時分,聽見喧嘩聲起,立刻率領總監及羽林兵入宮,在太極殿守衛中宗靈柩的南牙衛兵聽到喧嘩聲之後,全都披甲上陣,共同響應。

  韋後趁亂倉皇逃入飛騎營,被一個飛騎兵斬首,首級進獻給李隆基。安樂公主正在對鏡梳妝,也被士兵斬殺。

  上官婉兒本已聽從其母鄭氏的話依附李唐,與安樂公主同床異夢。所以中宗駕崩後,上官婉兒起草遺詔,讓相王李旦輔佐李重茂,但是宗楚客、韋後把遺詔內容改掉。

  李隆基率軍入宮的時候,上官婉兒拿著燈籠帶領宮人急忙上前迎接,把她起草的詔書草稿給劉幽求看。劉幽求請求免她一死,李隆基沒有答應,在旗下把她斬了。當時李重茂住在太極殿,劉幽求說:“大家約好了今天晚上擁立相王,應該速速定下來呀!”李隆基急忙阻止他,把守宮門,收捕宮內的韋氏族人,並把韋後所有親信之人一一鏟除。天快亮的時候,宮內宮外已經平定下來。

  二十一日,李隆基出宮拜見父親李旦,因事先未通知父親而叩頭謝罪。李旦流著淚抱住他說:“宗廟社稷得以保全,全賴你的功勞呀!”於是大家迎接李旦入宮輔佐李重茂。

  李隆基下令關閉宮門以及京城城門,派萬騎士兵分頭搜查韋氏餘黨。宗楚客身穿喪服,騎著一頭黑毛驢出逃,剛到通化門,看門的就說:“你不是宗尚書嗎?”說完摘掉他的布帽,將他抓起來就地斬殺了。

  二十三日,太平公主傳達李重茂旨意,將皇位傳給李旦,李旦堅決推辭。

  二十四日,李重茂在太極殿麵西而坐,李旦立在中宗靈柩旁。太平公主與劉幽求商定,要依李重茂的製書把皇位傳給李旦。

  當時李重茂坐在禦座上,太平公主上前對他說:“天下人心已經歸附相王,你這個小孩子也該讓位了。”說完把他拉下來。當天,睿宗李旦即位,李重茂恢複溫王爵位。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