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統治末期,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唐中宗李顯重登皇位。以前受武則天寵愛而執掌朝政的人中,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以及他們的黨羽全被誅殺,隻有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未受懲罰。
上官琬兒
中宗被幽禁時與韋氏共過患難,兩人之間的感情十分深厚。中宗曾私下對韋氏發誓:“日後若能重見天日,不論你想怎麽做,我決不阻攔。”因此等到中宗複位,韋氏重新當上皇後,就像武則天在高宗朝那樣,韋氏逐漸無師自通地學會幹涉朝政了。
當年,高宗朝的西召侍郎、同東西台三品上官儀,受高宗委托,寫了廢黜武則天的詔書。後來廢黜一事沒有實行,武則天對上官儀卻懷恨在心,設計誣陷,將他連同兒子上官庭芝一起殺死,查抄家產,孫女上官婉兒也被納入後宮。
上官婉兒性格聰慧,口齒伶俐,富有文采,熟悉官府事務。武則天對她十分喜愛,從聖曆年間開始,經常讓她參與處理各部門的事務。唐中宗即位以後,又讓她專門負責起草詔令,封她為婕妤,負責管理宮中事務。
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而上官婉兒與武三思有私情,所以偏袒武氏,她向韋後推薦武三思,將武三思引薦入宮。唐中宗於是開始與武三思共議政事,張柬之等人從此受到武三思的製約。
唐中宗讓韋後與武三思玩雙陸(遊戲名),自己卻在一旁為他們數籌碼。武三思於是又與韋後私通,從此武氏的勢力死灰複燃。
武三思忌憚敬暉、張柬之、桓彥範等五位大臣,與韋後天天在中宗麵前說他們的壞話,說他們恃功專權,野心膨脹,架不住三人成虎,中宗最後還是相信了。武三思又出主意,封敬暉等五人為王,免去他們的宰相職務,隻要求他們每月初一、十五定期朝見天子。
接著,武三思又建議讓百官恢複武則天時的政策,對那些不肯依附武氏的人全都罷免,起用當初被敬暉等五王貶謫的人,結果朝廷大權又落到武三思手中。
神龍二年(公元706年),武三思設計陷害敬暉等五王,最後將他們全部害死(其中張柬之、崔玄已先死)。武三思殺死五王後,權勢蓋過中宗,常常說:“我不知道世上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壞人。我隻知道,對我好的人就是好人,對我壞的人就是壞人。”
中宗立李重俊為太子。韋後因為李重俊不是自己親生的,十分討厭他;武三思尤其嫉恨李重俊。因為武三思的緣故,上官婉兒在她擬定的製書敕令裏,經常誇讚武氏。
安樂公主與駙馬、左衛將軍武崇訓經常淩辱李重俊,有時候甚至把李重俊叫做奴才。武崇訓又教安樂公主向唐中宗進言,請求廢掉太子,立自己為皇太女。李重俊十分不滿。
景龍元年(公元707年),七月初六,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將軍李思衝、李承況、獨孤禕之、沙吒忠義等人,假托詔令發動羽林千騎的士兵300多人,將武三思、武崇訓父子與親戚十幾人全部於武三思家中殺死。
李重俊又讓左金吾大將軍、成王李千裏,和他的兒子天水王李禧各自帶兵守住宮城的各個城門,自己則和李多祚帶領士兵從肅章門砍斷門閂入宮,到處搜查上官婉兒的下落。
上官婉兒大聲說:“看來他們想要先抓住我,然後抓住皇後,最後才要抓住皇帝。”唐中宗與韋後、安樂公主、上官婉兒一起登上玄武門門樓躲避搜捕,派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率領羽林飛騎100多人屯兵樓下進行保衛。
楊再思、蘇瑰、李嶠與兵部尚書宗楚客、左衛將軍紀處訥帶領兩千多士兵集中在太極殿前,閉門堅守。李多祚率先來到玄武樓下,企圖登上城樓,但被衛兵阻攔。李多祚與李重俊猶豫不決,按兵不動,希望唐中宗召見他們。
宮闈令楊思勖站在唐中宗身後,請求允許他帶兵進攻。李多祚的女婿羽林中郎將野呼利是前鋒總管,楊思勖拔出佩刀斬殺了他,李多祚手下的士兵立刻失去了鬥誌。
唐中宗扶著欄杆,俯下身子對樓下李多祚帶領的千騎士兵說:“你們都是朕的衛士,為什麽要跟隨李多祚謀反?如果能殺掉謀反的人,你們就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於是千騎士兵斬殺了李多祚、李承況、獨孤禕之、沙吒忠義,其餘的人都四處逃散。
李千裏、李禧父子攻打太極宮右延明門,想把宗楚客和紀處訥殺死,未能攻克,自己反而戰死。李重俊帶著100多名騎兵逃奔終南山,到達戶西時身邊隻有隨從數人;在樹林裏休息的時候,被左右侍從殺了。
唐中宗把李重俊的首級獻到太廟,並用以祭祀武三思和武崇訓的靈柩,最後懸掛在朝堂上示眾。
另外,中宗又改成王李千裏的姓為蝮氏;李重俊他們的同黨全都被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