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九節 桓溫枋頭兵敗

  晉太和四年(公元369年)三月,大司馬桓溫懇請和徐兗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衝、豫州刺史袁真等共同征伐前燕。

  牛馬牆,在城外壕岸邊上,可供防禦

  以前郗愔在北府的時候,桓溫經常說:“京口酒可飲,兵可用。”意思是十分不想郗愔住在北府。

  郗愔卻糊裏糊塗,寫信想跟桓溫一起扶持皇室,請求率領自己的部隊渡過黃河北上。郗愔的兒子郗超是桓溫的參軍,拿來信看過以後就撕了,重新寫了一封,信中說自己沒有智謀,不勝任行軍打仗,而且年老多病,懇請隱居於一個安寧的地方,勸說桓溫把自己的部隊一並統領了。

  桓溫收到信很欣喜,立刻把郗愔調任為冠軍將軍、會稽內史。桓溫自己兼任徐、兗二州刺史。

  四月初一,桓溫率領了步、騎兵共5萬人,從姑孰出發。

  郗超說:“路途遙遠,汴水河道又淺,隻怕運送糧食的水道阻礙重重。”桓溫沒有聽從。

  六月,桓溫到達金鄉,由於大旱,河道裏沒有水,桓溫就讓冠軍將軍毛虎生在巨野開鑿300裏的水道,引來汶水和清水會合。

  桓溫帶領水軍從清水進入黃河,船船連接,有幾百裏長。

  郗超說:“從清水進入黃河,運輸難以暢通。倘若敵人不跟我們交鋒,運輸河道又被斷絕,僅僅倚仗敵人的東西,而且又一無所得的話,就很危險了。

  “不如讓部隊全部開往鄴城,他們畏懼您的威望,必定會聞風喪膽,紛紛逃竄,回到遼東、碣石。如果他們出來迎戰,那也是可以馬上分出勝負的。

  “如果他們在鄴城修築城牆防守,則正值盛夏酷熱,很難征發勞役,獲得好的效果。而散布在野外進行收割的百姓,就都容易掌控了。這樣,易水以南的人一定會爭著向我們請求歸順的。

  “隻怕明公認為這個辦法過於激進冒險,勝負沒有把握,想有個萬全之策,那就不如在黃河、濟水之間駐兵,控製水路運輸,等到儲備充足,到明年夏天再進軍。盡管時期較長,但要勝利就應該這樣。

  “不采用這兩個辦法,而讓軍隊北上,倘若不能一招製敵,後退就一定會拖延匱乏。敵人乘機和我們周旋,等到了秋冬季節,水路就更難暢通了。況且北方冬天來得很早,將士中有冬衣的很少,隻怕那時要擔憂的,就不僅僅是沒有糧食了。”

  桓溫又沒有采納。

  桓溫派建威將軍檀玄攻打湖陸,抓獲了前燕寧東將軍慕容忠。前燕國主慕容任命下邳王慕容厲為征討大都督,率領步、騎兵2萬人在黃墟迎戰,結果失利,慕容厲獨自一人敗逃回去。不久,高平太守徐翻又領全郡歸順東晉。

  晉軍前鋒鄧遐、朱序在林渚戰勝了前燕將領傅顏。慕容又派樂安王慕容臧率領軍隊抗衡桓溫,慕容臧自覺不敵,就派散騎常侍李鳳請求前秦援助。

  七月,前燕過去的兗州刺史孫元率領他的宗室起事呼應桓溫,桓溫抵達枋頭。慕容和太傅慕容評十分害怕,商量準備逃奔到故都和龍。吳王慕容垂說:“我請求出戰。如果戰敗,你們再逃奔和龍也還來得及。”

  慕容便指定慕容垂替換慕容臧為使持節、南討大都督,統率征南將軍範陽王慕容德等人的士兵5萬人去抵禦桓溫。慕容垂奏請讓司徒左長史申胤、黃門侍郎封孚、尚書郎悉羅騰統統前去。

  慕容又派散騎侍郎樂嵩去前秦請求援救,承諾贈給他們虎牢關以西的地方作為答謝。前秦王苻堅召集群臣在東堂商議,大臣們都說:“過去桓溫討伐我們,到達灞上,前燕袖手旁觀;現在桓溫討伐前燕,我們憑什麽要大發善心支援他們呢?而且前燕又不向我們稱臣,我們為什麽要去援救呢?”

  王猛偷偷勸諫苻堅說:“前燕雖然強大,但慕容評不是桓溫的對手。如果桓溫占據了崤山以東,進軍駐紮在洛邑,召集幽州、冀州的兵力,調來並州、豫州的糧食,於崤穀、澠池調兵遣將,壯大兵力,那前燕就危險了。不如先和前燕會合兵力打退桓溫。等桓溫撤退,前燕也精疲力竭了,我們以逸待勞,再討伐他們,不是很好嗎?”苻堅聽從了王猛的建議。

  八月,苻堅派將軍苟池、洛州刺史鄧羌率領步、騎兵兩萬人去支援前燕,從洛陽出發,駐紮在潁川。又派散騎侍郎薑撫出使回報前燕。又任命王猛為尚書令。

  太子太傅封孚問申胤說:“桓溫兵強馬壯,軍紀嚴明,順著河流進軍。如今大軍卻無所事事地在岸上停留,並不與敵人交鋒,看不到勝利的跡象。將來會發生什麽呢?”

  申胤說:“以桓溫今天的聲勢,好像能有所作為,如今我卻以為他們必不能成大氣候。為什麽呢?晉室衰弱,桓溫專權,晉王室的朝臣不一定與他一條心。所以桓溫得誌,是他們所不願看到的,一定會從中作梗阻撓。

  “還有,桓溫倚仗士兵眾多而驕傲,不善於應變。大軍深入以後,正好可以乘勢追擊,他卻讓部隊在中途停頓,不出擊爭取勝利,指望相持下去,坐等大獲全勝。倘若糧盡,士兵疲倦,就一定會衰落,不戰而將自敗,是肯定的啊。”

  桓溫讓前燕降將段思當向導,悉羅騰與桓溫交戰,活捉了段思。桓溫讓趙國的舊將李述帶兵偵察趙、魏之地,悉羅騰又攻擊殺了他。桓溫士氣受挫。

  當初,桓溫讓豫州刺史袁真攻打譙、梁,鑿通石門是為了使水路暢達。結果袁真攻克了譙、梁卻沒能打通石門,於是水路堵塞,依舊無法行船。

  九月,前燕範陽王慕容德率領騎兵1萬人、蘭台治書侍禦史劉當率領騎兵5000人於石門駐守,豫州刺史李邦率領本州士兵5000人破壞桓溫運糧的道路,讓他糧食斷絕。慕容德派將軍慕容宙率領1000騎兵做前鋒,與東晉的軍隊交戰。

  慕容宙說:“晉人浮躁,害怕攻入敵陣,但勇於乘勝追擊,應當設局騙他們陷入埋伏。”於是就讓200騎兵上前挑戰,其他的騎兵分別埋伏在三處。去挑戰的騎兵並無戀戰之意,隻是一觸即潰,晉兵追擊,慕容宙率領埋伏的騎兵殺出,晉兵損失慘重。

  桓溫數次都失利了,糧食儲備也快用完,又聽說前秦的軍隊就要到來。十九日,桓溫的軍隊燒毀舟船,從陸路撤退逃跑。

  桓溫從東燕取道倉垣,一路上怕追兵在上遊下毒,讓士兵挖井喝水,一口氣走了700多裏。前燕眾將領紛紛表示要抓住桓溫,吳王慕容垂說:“不行,桓溫剛剛敗退,誠惶誠恐,必定會更加小心謹慎,選擇精銳士兵殿後,追擊他不一定能成功。還是靜觀其變,他肯定僥幸我們沒有乘勝追擊,一定會晝夜行軍。等他的士兵疲憊不堪,士氣低落,我們以逸待勞,必定能擒獲他。”於是慕容垂就率領8000騎兵跟在桓溫後邊慢慢走,桓溫果然馬不停蹄趕路。

  過了幾天,慕容垂對將領們說:“可以攻打了。”於是馬上出擊,於襄邑追上桓溫。慕容德先已率領4000精銳騎兵埋伏在襄邑東麵的山澗裏,與慕容垂夾擊桓溫;桓溫損失慘烈。

  前秦人苟池在譙迎擊桓溫,打敗了他,又殺死上萬人,桓溫元氣大傷。孫元乘機占據武陽,與前燕對抗,被前燕左衛將軍孟高抓獲。

  十月,桓溫聚集逃散士兵,駐紮在山陽。桓溫因慘敗而倍感可恥,於是歸罪於袁真,上奏要求將袁真免除職位,貶為庶民;另外還免除了鄧遐的官職。袁真由於遭桓溫誹謗,心裏不服,便上書羅列桓溫的罪行。朝廷沒有回音,袁真就占據壽春反叛,投降了前燕。

  秘書監孫盛撰寫《晉陽秋》,再現了曆史事件的本來麵貌。桓溫看到以後,大怒,對孫盛的兒子說:“我確實是在枋頭戰敗,但也不至於像你父親寫得那麽慘吧?如果這本史書流傳出去,你們要被滅族!”孫盛的兒子趕緊叩拜道歉,請求修改。

  當時,孫盛已經很老了,在家裏居住。他剛正不阿,做事嚴謹,子孫有的也已頭發斑白了,孫盛對待他們卻更加嚴厲。這時候,兒子們一起號哭叩頭,懇請老父親為家室著想,修改史書。孫盛大怒,沒有同意,兒子們就偷偷把它改了。

  但孫盛料知他們會這樣做,因此,事先抄寫了副本,送到其他國家去了。孝武帝司馬曜購求珍稀圖書的時候,從遼東人那裏買到了這個版本,發現跟從前的不同,於是將兩個版本都保存下來。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