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節 聞雞起舞

  範陽人祖逖,年少時就有宏圖大誌。他和劉琨一起擔任司州主簿,與劉琨一起睡覺,夜半時聽到雞叫,就把劉琨踢醒,說:“多美妙的聲音啊。”於是起床舞劍。

  逢亂渡江以後,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谘祭酒。祖逖住在京口,招募勇猛健壯的士兵。

  他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使百姓怨恨反叛,而是因為皇室內部爭權奪利,自相殘殺,結果讓戎狄鑽了空子,殃及中原。

  “現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殘害以後,個個都想振興中原朝廷,大王如果真能夠派遣將領調動軍隊,讓像我這樣的人統率他們來光複中原,各地的英雄豪傑必定會追隨的!”

  司馬睿向來沒有打算北伐,他聽了祖逖的話後,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但隻撥給他1000人的口糧、3000匹布,不供給兵器,讓他自籌。

  祖逖帶領100多戶人家過長江,到江心的時候,斬槳發誓,說:“我如果不能廓清中原,再渡江回來,就以死謝罪!”於是駐紮在淮陰,建造熔爐冶煉兵器;又招募了兩千多人後繼續前行。

  當初,流民張平和樊雅在譙地都有幾千名手下,自任塢堡堡主。司馬睿擔任湣帝丞相的時候,曾經派遣行參軍桓宣前去勸說張平、樊雅,於是,二人歸順了司馬睿。豫州刺史祖逖出兵以後,派遣參軍殷義拜見張平和樊雅。

  殷義輕視張平的貧寒,看著張平的房屋,說:“可以當馬房。”看見大鍋,又說:“可以鑄鐵器。”

  張平說:“這是帝王的鍋,隻有等到天下太平,它才會發揮作用,怎麽能毀壞它!”

  殷義說:“你小命都不保,還吝惜鐵鍋嗎?”

  張平很生氣,在座位上斬殺了殷義,率領軍隊固守。

  祖逖攻打了他們一年多,也沒拿下他們。祖逖於是誘降張平的部將謝浮,讓他殺掉張平,然後進軍占據太丘。

  當時樊雅還占據著譙城,抵抗祖逖。祖逖久攻不下,故此請求南中侍郎派兵增援。桓宣當時擔任王含的參軍,王含派遣桓宣率領500人援助祖逖。祖逖對桓宣說:“對方已深知你的深明大義,這次請再為我勸說樊雅。”

  桓宣於是一個人騎馬,隻帶兩個隨從,前去見樊雅說:“祖逖正打算討平劉聰、石勒,要倚仗你為後援。上次殷義傲慢輕率,祖逖並沒有要他如此。”樊雅立即前去拜見祖逖,請求歸降。

  祖逖進入譙城以後,石勒派遣石虎圍困譙城,石虎由於王含派桓宣解救譙城,隻有離去了。祖逖上表懇請任命桓宣為譙國內史。

  晉大興三年(公元320年),陳川舊城被一分為二,西台由後趙將領桃豹占領,東台由祖逖的部將韓潛占領。桃豹出入經由南門,韓潛出入經由東門。雙方對峙了40天。

  祖逖把土放到布袋裏,好像盛滿糧米的樣子,派1000多人運到台上。又讓一些人挑著真米在路邊休息,桃豹的士兵追他們,他們就丟下擔子逃走。桃豹的士兵已經饑餓了很長時間了,得到糧米,以為祖逖糧食充足,心中更為害怕。

  後趙將領劉夜堂把軍糧用1000頭驢子運送前去以支援桃豹,祖逖派遣韓潛和別將馮鐵在汴水截擊,全部繳獲。桃豹連夜潛逃,駐紮於東燕城。

  祖逖讓韓潛進軍駐紮在封丘來威脅桃豹。陳川舊城的東、西二台由馮鐵占領,祖逖則鎮守雍丘,經常派遣士兵截擊後趙軍隊。有無數後趙鎮守邊界的士兵歸順祖逖帳下,國土也日漸縮小。

  七月,司馬睿下詔加授祖逖鎮西將軍。祖逖在軍中與將士們同舟共濟、遵紀守法,鼓勵農業生產,安撫新歸附的士民,即使是無身份、無關係的人也用恩惠禮貌去結交他們。黃河流域的許多塢堡,此前有人質被扣留在後趙,便唯後趙馬首是瞻,並且不時派遣機動部隊假裝抄掠,以顯示自己並未歸附他們。

  塢堡主人們都感恩戴德,一旦後趙有異常行動,就秘密報告祖逖,因此祖逖經常勝利。黃河以南地區,多半拋棄後趙而歸附東晉。

  祖逖訓練士兵,積蓄糧食,打算收複原來屬於東晉的黃河以北的地方。後趙王石勒為此擔心,於是下令讓幽州守吏為祖逖修葺祖父和父親的陵墓,而且安排兩戶人家守墓。然後寫信給祖逖,要求互通使節和開放貿易。祖逖沒有回信,但聽任邊界貿易,所以贏利很多。

  祖逖的牙門童建殺死新蔡內史周密,投降後趙。石勒把童建的腦袋給祖逖說:“我無比厭惡的是叛徒。將軍憎惡的人,也是我所憎惡的。”

  祖逖很感激他,從此凡是從後趙叛歸祖逖的人,祖逖都不接納。不準士兵騷擾後趙老百姓,邊境之間,逐漸得以恢複。

  晉大興四年(公元321年)七月,司馬睿任命尚書仆射戴淵為征西將軍,其任務涵蓋豫州在內的六州軍事。

  豫州刺史祖逖認為戴淵是吳人,雖然有才能和名望,但沒有宏圖大誌和遠見卓識。而且自己披荊斬棘,收複河南失地,而戴淵卻坐享其成來領導自己,所以心中鬱鬱不樂。而且耳聞朝廷內部鉤心鬥角,爭權奪利,國家將有內亂,知道統一北方的大業難以成功,受到很大刺激,因此臥病不起,九月在雍丘去世。

  祖逖死後,豫州百姓就像失去避風港灣一般,譙、梁二地的人們都為祖逖建立祠堂。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