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清談誤國

  晉惠帝時,王衍擔任尚書令,南陽人樂廣擔任河南尹,他們都喜好清靜無為,把心思寄托在事務之外。他們當時聲名遠播,朝廷內外的人都爭相效仿他們。王衍與弟弟王澄喜好品評人物,當時的人都喜歡聽他們的評論。

  石勒命儒生讀史

  王衍機靈聰慧,容貌秀美。他小的時候,山濤見到他,讚歎了很久,說:“什麽樣的婦人,竟然生下這樣好的孩子!但是他未必不會禍國殃民。”

  樂廣性情淡泊簡約,與世無爭。他每次談論,總是用簡略的語言辨析事理,讓人心滿意足;而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事情,他就保持沉默。他議論別人,首先表揚其優點,那麽這人的短處不用他說,無疑也就顯現出來了。

  王澄以及阮鹹、阮鹹的侄子阮修、泰山人胡毋輔之、陳國人謝鯤、新蔡人畢卓等人,都放蕩不羈,甚至喝醉了酒發狂赤身裸體,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對。

  胡毋輔之曾經痛飲,他的兒子胡毋謙之見到了,一本正經地叫著他的字說:“彥國,你是上了年紀的人,不應該做這樣的事了!”胡毋輔之放聲大笑,讓他也來飲酒。

  畢卓曾經擔任吏部郎,鄰居家釀造的酒好了,畢卓借著酒勁,趁夜跑到隔壁放酒甕的房間裏去偷酒喝,不小心被捉住了。第二天早晨鄰居一看,原來是吏部郎畢卓。樂廣聽說以後笑他說:“名教之中自有歡樂之處,不必這樣做!”

  當初,何晏等人繼承老莊學說,他們創立的觀點認為:“天地萬物,都以‘無’作為根本。所謂‘無’,就是滋生萬物,成就萬事;陰陽依賴它而變化相生,賢者依賴它而成就德行。所以‘無’所到之處,即使貧賤也照樣富貴。”

  王衍他們都很崇拜何宴。從此,朝廷的士大夫都把虛浮放誕看成美好的行為,荒廢了自己的正業。

  侍中裴霫認為崇尚虛無有害無益,就寫了一篇論文《崇有論》,來糾正這個錯誤認識,認為崇尚虛無其實是一種消極的人生態度。然而風氣習俗已經形成,裴霫的論文也不能夠拯救了。

  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四月,石勒大敗晉軍,包圍他們並射擊,10多萬晉朝官兵相互踐踏,屍體堆積如山,無一人幸免。

  石勒擒獲太尉王衍等人,善待他們,並詢問晉朝的虛實。王衍詳細陳說了禍患衰敗的原因,聲稱計策不是自己製定的,並且推脫說自小清淡無為,不參與俗世的事務。又借這個機會勸石勒稱帝,希望能得到赦免。

  石勒說:“您年少時就已身居重任,聲名遠播,憑什麽說自己沒有當官的欲望呢?天下之所以變成這樣糟,還不都是因為你!”命令隨從將王衍架了出去。

  石勒對手下孔萇說:“我見過無數人,還不曾見過這種人,應該讓他們活在世上嗎?”

  孔萇說:“他們都是晉朝的王公大臣,終究不會效命我們。”

  石勒說:“那就殺了他們。隻是因為他們好歹也是有名望的人,就不要讓他們死在刀刃之下了。”

  於是當天晚上,石勒派人推倒牆壁,把王衍他們全都壓死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