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一節 諸葛誕困死孤城

  魏司馬氏專權,誅殺了夏侯玄等人。征東將軍諸葛誕平日與夏侯玄等交好,因此也誠惶誠恐,覺得自己地位不穩。於是諸葛誕拿出府庫錢糧施舍濟困,想辦法赦免囚徒,並募集揚州輕生重義的勇士數千人,訓練他們做死士。並借口吳人要來攻打,請求朝廷增派10萬大軍鎮守壽春,又請求淮河沿岸構築城牆以防備東吳襲擊。

  司馬昭破諸葛誕

  司馬昭剛剛執掌朝政,長史賈充建議派部下慰問諸葛誕並觀察其動靜。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四月,司馬昭派賈充到淮南慰勞諸葛誕。

  賈充見到諸葛誕,就同他暢淡天下,說:“洛陽各賢人,都盼望皇帝禪讓,您認為怎麽樣?”

  諸葛誕嚴厲地說:“你不是賈豫州的兒子嗎?魏恩澤你世代,你怎麽能背信棄義呢?如果洛陽有難,我願為國家而死。”賈充沉默無語。

  回去後,賈充對司馬昭說:“諸葛誕鎮守揚州,士兵們都很高興。如今征召他,他一定不會來,而且馬上會造反,但這樣禍患較小;不征召他,以後也會反叛,那樣禍患更大。不如征召他。”司馬昭采納了他的建議。

  二十四日,下詔任命諸葛誕擔任司空,召他往赴京城。諸葛誕接到詔書,更加惶恐不安,懷疑揚州刺史樂詆毀自己,就殺了他。又征調在淮南與淮北郡縣裏10多萬屯田的官兵,以及揚州新近歸附能夠打仗的四五萬人,同時積蓄足夠的糧食,做閉門自守的準備。並派遣長史吳綱帶著小兒子諸葛靚到吳,向吳稱臣求援,而且把各將領的子弟作為抵押以表誠意。

  吳綱到達東吳,吳人聞訊大喜,派將軍全懌、全端、唐谘、王祚率領3萬軍隊,同時派遣魏降將文欽一同前往救援諸葛誕。任命諸葛誕為東吳左都護、假節、大司徒、驃騎將軍、青州牧,封壽春侯。

  六月二十五日,司馬昭率領大軍26萬進駐丘頭,讓鎮南和鎮東將軍王基統領揚州、豫州等地軍事,與安東將軍陳騫等一起圍困壽春。王基才抵達前線,還沒來得及部署圍城的計劃,文欽、全懌等率領軍隊從城東北借助險惡的山勢,突入城內與諸葛誕會合。

  司馬昭命令王基穩定軍隊堅守陣地。王基屢次要求進軍攻打,正好吳朱異率領3萬軍隊進駐安豐,作為文欽的外部接應。司馬昭於是命令王基率軍遷移,占據北邊山頭。

  王基對將領們說:“現在包圍圈越來越穩固,兵馬也聚集得差不多了,正應該精心整頓力量,等待敵人突圍逃跑,現在卻變化策略,命令我們轉移去把守險要,那麽敵軍就輕鬆自如了。這樣一來,就算智謀超群,也無法收拾以後的局麵了。”

  於是王基按照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規則堅持圍城,同時上書說:“現在與敵人對峙,我們應當像山一樣巋然不動,如果轉移去守衛險要,軍隊士氣就會受到影響,形勢將很危急。現在各軍都已占據有利地形,軍心穩定,這是領兵打仗的要領。”奏章上去之後,回複說同意他的主張。

  於是王基四麵合圍,一連圍了好幾重,建造了滴水不漏的防守圈。文欽等人多次進攻包圍圈,都被魏軍打退。司馬昭再指揮監青州諸軍事石苞統領兗州刺史州泰、徐州刺史胡質率輕裝精銳部隊作為機動兵力,以防不測。州泰在陽淵戰勝朱異的軍隊,朱異敗逃,州泰追擊,敵兵死傷兩千人。

  秋,七月,吳大將軍孫率領大軍進擊。再派朱異帶領將軍丁奉、黎斐等五人前去解壽春之圍。朱異把輜重留在都陸,進駐黎漿水,被石苞、州泰戰敗。

  魏泰山太守胡烈派出奇兵5000人,襲擊都陸,焚燒朱異的輜重、裝備等物資,朱異帶領剩下的軍隊逃回孫的大本營。

  孫命令朱異再次拚死出戰,朱異以士兵沒有糧食為由,不願出戰。孫發怒,九月初一將朱異處死。初三,撤回建業。

  司馬昭說:“朱異不能到達壽春,而吳人把他處死,不是因為他的過錯,而是想對壽春方麵表示歉意,並以此堅定諸葛誕守城的信念,讓他仍然等待援兵。如今應當加固包圍圈,防備他們突圍逃跑,並想各種辦法去混淆他們的視聽。”

  於是魏軍派遣間諜到處宣稱:“東吳救兵馬上就要到了,魏大軍已沒有糧草,要分派老弱殘兵到淮北取食,看樣子他們一定不能堅持多久。”諸葛誕等人更加放心,放縱士兵隨意吃存糧,沒過多久城中就開始缺糧,而救兵還未到。

  將軍蔣班、焦彝,很受諸葛誕的信賴,他們對諸葛誕說:“朱異等人帶來那麽多軍隊卻無法前進,孫殺掉朱異回到江東,假裝要出戰,實際上是想坐等我們自生自滅。如今應該趁眾人追隨的心思還沒有動搖,士兵還願意為您效力,速戰速決,進攻包圍圈的一個方向,盡管不能全殲他們,也還能保全相當一部分實力。坐以待斃,是沒有出路的。”

  文欽說:“諸葛公現在率領10萬軍隊歸附東吳,況且我將親自掛帥,跟你們同生共死,更何況我們的家都在東吳,就算孫不想來,君主和我們的親屬難道願意我們去死嗎?而且中原地區沒有一年不起戰事,人們都已疲憊不堪,現在包圍我們一年,國內就將發生變亂,我們為什麽要舍棄城池而僥幸冒險呢!”

  蔣班、焦彝堅持勸說諸葛誕,文欽十分惱怒。諸葛誕想殺掉蔣班、焦彝,他們惶恐不安,於是拋棄諸葛誕,越過城牆,投降了魏軍。

  全懌哥哥的兒子全輝、全儀在建業,與家人有矛盾,就帶著他們的母親率領部曲幾十家來投奔魏軍。這時候,全懌、加上全端的弟弟全翩、全緝,都帶兵待在壽春城裏。

  司馬昭采用黃門侍郎鍾會的計策,偷偷以全輝、全儀的名義寫了封信,派其心腹送進壽春城內交給全懌,說:“東吳朝廷因為全懌等人不能解救壽春,非常惱怒,準備誅他們的家族,所以我們都投奔魏了。”十二月,全懌等人率領部下幾千人打開城門投降,城內一片驚慌,不知所措。

  魏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正月,文欽對諸葛誕說:“蔣班、焦彝覺得我會死守,不會突出重圍,全端、全懌又率領部眾投降,這剛好是敵人鬆懈的時機,可以戰鬥了。”

  諸葛誕與唐谘等人都認為有道理,於是準備器械,馬不停蹄地攻擊包圍圈的南麵,連續攻打了五六天。包圍圈上的軍隊居高臨下發射石車、火箭,毀了他們的武器裝備,弓箭、石塊像雨點一樣落下,屍體堆積如山,諸葛誕隻好重新撤回城裏。

  城內糧食漸漸吃完,人們紛紛降魏,多達數萬人。文欽想把北方人都趕出城去以節省糧食,隻與東吳軍共同防禦敵軍。諸葛誕不同意,從此兩人互相怨恨。文欽本來就與諸葛誕有矛盾,隻是由於共同的利益才走到一起,現在形勢危急,也就愈發互相猜疑。文欽進去與諸葛誕商議事情,諸葛誕就趁機把他殺了。

  文欽的兒子文鴦、文虎帶領士兵駐防壽春小城,聽到父親的死訊,想去找諸葛誕為父報仇,但部下不肯服從。兩人無奈,隻有自己躍過城牆,向司馬昭投降。

  軍吏請求殺死他們,司馬昭說:“文欽罪當處死,他的兒子也應該殺掉;但文鴦、文虎確實是走到絕境來投降我,而且壽春還沒攻下,殺了他們反而讓守城者更加謹慎。”於是赦免了二人。

  司馬昭讓他們二人帶領幾百名騎兵繞著城跑,邊跑邊喊:“文欽的兒子都沒被魏軍殺掉,你們還怕什麽,快投降吧!”又上表任命文鴦、文虎為將軍,賜爵關內侯。城內守軍心裏偷偷地高興,加上日益饑餓疲倦,都有投降的想法。

  司馬昭走近城牆,看到城牆上弓箭手並不射箭,就說:“可以進攻了。”於是四麵軍隊一起發動,攀爬城牆。二月二十日,攻克壽春城。

  諸葛誕情急窘迫,一個人騎馬帶領親兵突擊小城想要逃走,大將軍司馬胡奮殺了他,後來又滅他三族。諸葛誕親兵幾百人還是嚴陣以待,不肯投降。魏軍每殺一個,就勸剩下的投降,還是沒人改變心意,就這樣他們全部被殺。

  吳將於詮說:“大丈夫接受君主的任命,帶兵前來救援,已經沒有勝算,還將被敵人俘虜,我不能這樣。”於是脫去盔甲衝入敵陣戰死。唐谘、王祚等人都向魏軍投降。魏軍俘虜了1萬多東吳士兵,繳獲的兵器堆得像山一樣。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