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

  魏青龍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諸葛亮率全國10萬大軍從斜穀出發前去伐魏,並派遣使者前往東吳商議聯合進攻。

  孔明病死五丈原

  諸葛亮到達郿縣,大軍駐紮在渭水南麵。魏軍司馬懿率軍過河,並沿河築營抵抗諸葛亮。司馬懿對將領們說:“諸葛亮如果從武功出發,依山往東進發,那麽形勢危險;如果向西前往五丈原,我們就高枕無憂了。”諸葛亮果然在五丈原駐軍。

  雍州刺史郭淮對司馬懿說:“諸葛亮肯定會爭奪北原,我們應先取此地。”許多人不認同此議,郭淮說:“如果諸葛亮跨過渭水登上北原,和北山連兵,斷絕長安與隴西的通道,會導致民情不安,不利穩定大局。”司馬懿便派郭淮駐防北原。塹壕和營壘尚未築成,蜀軍就已殺來,郭淮帶兵迎戰,擊退了蜀軍。諸葛亮以前出兵,都因為糧草不足才未成功,此次讓部分部隊實行屯田,作為長期駐軍的基礎。屯田的士兵和渭水之濱的百姓相安共處,百姓安居樂業,軍隊不生私弊。

  司馬懿同諸葛亮對峙百來日,諸葛亮屢次挑戰,司馬懿就是不出戰。諸葛亮就把婦女用的服飾贈予司馬懿,以示羞辱;司馬懿惱羞成怒,請求應戰。

  魏明帝派遣衛尉辛毗去節製司馬懿的行動。薑維對諸葛亮說:“辛毗持符節到來,敵人定不迎戰了。”

  諸葛亮說:“司馬懿無意迎戰,因而才向朝廷請求出戰,是要向部下表示自己不害怕出戰而已。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如果他真能夠打敗我,哪裏還需要向魏帝請戰呀!”

  諸葛亮遣使司馬懿,司馬懿向使者詢問諸葛亮的睡眠、飲食和事務多寡,而不打聽軍事的消息。使者回答說:“諸葛先生早起晚睡,事事親為;吃的飯食不到幾升。”司馬懿對別人說:“諸葛孔明進食少而事務煩勞,身體堅持不了多久的!”

  諸葛亮病重,後主派遣尚書仆射李福來軍營探病,並谘詢國家大事。李福和諸葛亮談完話,離去幾天後再次回來。

  諸葛亮說:“上次我們雖然談了一整天,有些事卻還沒有交代,所以你又回來詢問,以後凡事詢問蔣琬。”

  李福道歉說:“請問您百年之後,誰可以擔當重任;再請問蔣琬之後,誰可擔當重任?”

  諸葛亮說:“費禕可以繼任。”

  李福又繼續詢問,諸葛亮沒有回答。

  這個月,諸葛亮在軍中去世。長史楊儀整頓軍馬撤退,有人將此消息泄露給了司馬懿,司馬懿率軍追趕。薑維讓楊儀調轉戰旗順序,擂響戰鼓,像是要向司馬懿進攻。司馬懿見狀,命令軍隊後退,駐紮原處,於是楊儀結陣離去,進入斜穀之後才發喪。百姓為此事編了一句諺語說:“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仲達是司馬懿的字)。”

  司馬懿聽後,說道:“我隻能猜測活著的諸葛亮,不能夠猜測死了的諸葛亮。”司馬懿前往蜀軍軍營察看,感歎說:“真是天下的奇才啊!”追到赤岸沒能追上蜀軍,於是率領軍隊返回。

  大軍返回成都。朝廷宣布大赦,賜諸葛亮諡號“忠武侯”。以前,諸葛亮曾和漢主說:“我在成都有桑樹800株,薄田15頃,供給家人衣食完全沒有問題,我也不另置產業來增加收入。我死的時候,家中僅夠小康,決不置辦家產而辜負陛下。”最後真的就像他說的那樣。

  丞相長史張裔曾稱讚諸葛亮說:“先生行賞不會不留意生疏之人,處罰不寬恕熟悉人,封爵不亂給無功之人,刑責不因為權貴而免除。這正是無論賢愚都能夠忘身報國的原因啊!”

  蜀地民眾請求為諸葛亮建廟祭祀,後主沒有準許。百姓就常在路邊祭祀。步兵校尉習隆等人向後主建議:請在沔陽諸葛亮的墓邊修建祭祀之廟,使百姓不必再私下祭祀,後主同意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