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失街亭

  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諸葛亮計劃攻魏,與屬下共商對策。

  孔明揮淚斬馬謖

  丞相司馬魏延說:“長安長官夏侯楙是曹操的女婿,此人膽小也無智謀。現在如果我能率領5000精兵5000口糧,直接從褒中出發,沿著秦嶺向東進發,到子午道後折向北方,不出10天,就能抵達長安。

  “夏侯楙聽說我蜀軍到,一定會棄城逃跑。這樣長安城中就隻剩下禦史、京兆、太守這些文官了。長安的糧食,足以供我的軍隊取食。等魏在東方集結起軍隊,還需20日,但那時我軍可從斜穀出來接應,也夠時間抵達。這樣,一下子就可以平定鹹陽以西各個地區。”

  諸葛亮認為這個計劃過於冒險,想采取穩妥的方法,可以順利奪取隴右地區,成功的機會大而沒有風險,所以沒有采用魏延的計策。

  諸葛亮揚言從斜穀道進攻郿城,讓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做疑兵,防守箕穀。魏明帝則派遣曹真統率關右諸軍,駐紮在郿城。諸葛亮親率大軍攻打祁山,行軍整齊,號令嚴明。

  開始,魏由於先帝劉備死後,蜀漢幾年來都沒有什麽動靜,因此幾乎沒有做什麽防備;結果突然聽說諸葛亮出兵,朝野上下都非常恐懼,並且天水、南安、安定都紛紛歸降蜀漢,朝野震動,大臣都不知道該采取什麽對策。

  魏明帝說:“諸葛亮以前憑借天險進行固守,現在自己前來,正合兵書所說的誘敵出動的策略,我們定能取勝。”於是統領步兵、騎兵共5萬大軍,派右將軍張郃監管軍務,向西抵禦諸葛亮。

  越嶲太守馬謖才華橫溢,喜好談論軍事謀略,諸葛亮十分器重他。劉備臨終前曾對諸葛亮說:“馬謖為人浮誇,超過他的實際才能,不能委以重任,希望你明白。”

  諸葛亮卻不這麽主為,任命馬謖為參軍,時常召他來議論,從白天一直談到夜晚。等到從祁山出兵,諸葛亮任命馬謖統率各路軍隊在前麵,與張郃在街亭交戰。

  馬謖不聽諸葛亮的指揮調度,竟舍棄水源到山上駐紮,而不在山下據守城池。張郃切斷馬謖水道,發動進攻,馬謖大敗,蜀軍潰散。諸葛亮失去了前軍的據點,於是攻取西縣1000多戶人家返回漢中。回到漢中後,下令斬殺馬謖。諸葛亮親自前去吊喪,痛哭流涕,養育其子女,恩待如馬謖生前一樣。

  蔣琬對諸葛亮說:“過去晉楚相爭,楚王下令殺賢臣,晉文公喜形於色。現在天下尚未平定卻殺掉有智謀的人,是不是不合適?”諸葛亮流著淚說:“孫子之所以能夠無往而不勝,是因為執法嚴明;因此有人觸犯法令,魏絳就殺了他的仆從。如今我國北伐,如果置法度於不顧,如何討伐賊寇呢!”

  馬謖尚未戰敗時,裨將軍王平一再規勸馬謖,馬謖不肯聽從;等到失敗,兵眾四下逃散,隻有王平率領1000人擊鼓守營,張郃懷疑他設有伏兵,所以不去進逼,於是王平召集殘部,率領人馬返回。

  諸葛亮誅殺馬謖與將軍李盛以後,還廢除了黃襲等人的兵權,而王平的功勞則尤其突出,於是提拔他為參軍,統領五軍兼管軍中大小事務,官位晉升為討寇將軍,封亭侯。諸葛亮自降三級,蜀漢後主任命諸葛亮為右將軍,兼理丞相事務。

  當時趙雲、鄧芝也在箕穀戰敗,趙雲堅守不降,所以損失不大,但也被牽連貶為鎮軍將軍。

  諸葛亮問鄧芝說:“街亭兵敗撤退,全軍潰散。箕穀兵敗撤退,兵將還能夠聚集,這是什麽原因呢?”

  鄧芝回答說:“趙雲親自負責斷後,各種軍需物資都未遺失,兵將沒有理由散亂逃失。”

  諸葛亮準備將剩下的軍用物資以及絹帛等物品賞賜給眾將,趙雲說:“戰事失利,哪有賞賜!請先行入庫,等到十月作為冬季慰問品再行賞賜。”諸葛亮對他的回答極為讚賞。

  有人勸說諸葛亮率大軍再次出征,諸葛亮說:“上次大軍在祁山、箕穀兩個地方的兵力都超過敵人,但卻都沒打勝,這說明問題不在兵力不夠,在於缺少良將。現在我想精簡兵將,明令賞罰,反省過錯,再謀未來取勝之道。如果能做到這些,士兵多或少影響就不那麽大了!從今以後,凡是要為國家謀劃效忠的人,希望多和我提意見,那麽大事就能夠成功、敵人就被打垮,功業隻需蹺著腳等它到來了。”

  於是有功之人,一定加以獎賞;對壯烈之士加以選拔;引咎自責,把自己的過失在國境內公開宣布;砥礪將士,宣揚武道,以備他日之用。結果兵將精練,百姓也忘記了以往的失敗。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