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出師表

  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師北伐。三月,大軍向北挺進,駐軍漢中,長史張裔、參軍蔣琬留守以管理內政。出發前,諸葛亮上書後主劉禪說:

  諸葛亮像

  “先帝劉備創立大業,宏誌未成而中途去世。現在天下分而為三,就數益州的蜀國最為弱小,現在是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然而陛下身邊的近臣仍然兢兢業業在朝廷內盡職,忠誠的將士依舊奮不顧身在戰場殺敵,他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追念先帝不同尋常的禮遇,而想報答給陛下您。陛下應該虛心聽取臣下意見,光大先帝遺留下的美德,振奮有誌之士的氣節;不應該妄自菲薄,出言不慎,以致阻塞忠臣進諫的渠道。

  “宮廷和相府理應一致,提拔、貶黜、表彰、批評,都不應該有什麽區別。如果有作奸犯科或者盡忠立功的人,應該交給有關部門按法律進行處罰、獎賞,以示公正;不應該偏心護短,使宮廷內外執法標準不一。

  “侍中郭攸之、費禕和侍郎董允等人,善良誠實、忠心耿耿,因而先帝讓他們來輔佐陛下。我認為宮中的事務,不論大事小事,都應當先向他們谘詢一下再去施行,一定能夠彌補缺漏,獲益良多。

  “將軍向寵,生性善良而不偏頗,精通軍事,因而被大家推舉為掌管禁兵的中部督。我想軍中之事,都應該向他谘詢,就一定能使將士相處和睦,任人以能。

  “親賢臣,遠小人,這是前漢興盛的原因;親小人,遠賢臣,這則是後漢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當提起此事,常歎息痛恨桓帝、靈帝兩位昏君。侍中、尚書、長史、參軍,他們都是正直賢良、舍身報國的忠臣,如果皇帝能親近並信任他們,那麽漢室的興盛,就無可憂慮。

  “我本是平民百姓,在南陽耕田,隻求能在亂世保全性命,並不想飛黃騰達、聞名天下。先帝不嫌棄我地位卑下、見識淺鄙,竟三顧茅廬來拜訪我,詢問我當今天下的大事。我由此感激萬分,從此為先帝奔走效命。後來軍事上遭遇失利,我在兵敗之時承擔重任、在危難之際接受使命,至今已有21年了。先帝了解我為人謹慎,所以臨終前將輔佐之事托付給我。

  “我自從接受先帝遺命,擔心辜負重托,而損害先帝的知人之明。因此前年五月我率軍渡過瀘水,遠赴荒涼的不毛之地。現在南方已經平定,武器、兵馬也已充足,正應當激勵將士,統率三軍,北伐平定中原。我願意竭盡全力,鏟除奸賊,興複我大漢皇室,重返故都,這是先帝的心願,也是我盡忠的職責與本分。

  “至於處理朝政,進諫忠言,則是郭攸之、費禕、董允之職。請陛下把征伐國賊、興複漢室的重任交付給我,如果我沒完成使命,則請您將我治罪,因為我辜負了先帝;責備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疏忽職守,以表明他們的過錯。陛下您也應多聽多看多想,征詢好的治國方略,聽取群臣的意見,認真體會先帝的遺詔,我將受恩匪淺、不勝感激。眼看就要遠離陛下,我極為不舍,眼含淚水,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些什麽。”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