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原名公孫鞅,祖上是衛國國君庶出的分支,公孫氏,因此又稱衛鞅,由於他後來的封地在商,所以又稱商鞅。
秦獻公去世後,他的兒子即位,是為秦孝公。彼時六大強國虎踞在黃河、崤山以東,另有十幾個小國星散在淮河、泗水間,所有的國家都把秦視同夷狄,排斥秦國,不讓它參加中原諸侯的會盟。於是秦孝公發憤圖強,治理國家,說秦君商鞅變法整頓政治,希望盡快增強秦國的國力。
周顯王八年(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在全國張榜求賢。榜文篇首,先是追念秦先祖開創之功和建設國家的諸般努力,然後說:“臣屬中,不論高低,不講尊卑,隻要能夠出謀劃策,幫助秦國強大的,我就讓他做大官,還封給他土地。”
公孫鞅知道秦孝公張榜求賢的消息後,就向西進入秦國。
公孫鞅推崇法家的學說。他曾在魏國國相公叔痤府上做門客,公叔痤非常賞識他的才幹見識,想把他推薦給魏王。可惜公叔痤突然病重,推薦的事情就因此而擱置下來。
魏惠王來探病的時候,問公叔痤:“萬一您的病有個三長兩短,該由誰來接替您的重任呢?”
公叔痤回答說:“我門下便有一個合適的人選--衛國公孫鞅,他雖然很年輕,卻是一位奇才。希望主公把國家大事都交付給他!”
當時公孫鞅還是初生牛犢,沒有名氣,所以魏王不以為意,沉默不語。
公叔痤又說:“主公如果不聽我的建議,不任用公孫鞅的話,那就不要把他留在世上了,不要讓他走出我國的國境,為別國效力。”魏王回去之前還是勉強答應了。
魏王走後,公叔痤把和魏王的談話情形告訴了公孫鞅,然後對他說:“我以君主為先,以臣下為後,所以先替君主考慮,然後才告訴你。你趕快逃走,逃得越快越好、越遠越好。”
公孫鞅說:“魏王既然不願意聽你的話而用我,還怎麽肯聽你的話而殺我呢?”結果最終沒有走。
魏王回去後,對身邊的人說:“公叔先生已經無藥可救了,真不幸啊!他先讓我把國家大事都交給公孫鞅,一會兒又央求我一定殺了公孫鞅,這不是自相矛盾、病得糊塗了嗎?”
公孫鞅到秦國後,通過秦國的寵臣景監求見孝公,把自己的一套治國方略講給孝公聽。秦孝公聽了隻覺相見恨晚,當即和公孫鞅談論起國家大事。
公孫鞅想實行變法,卻遭到了秦國高層的一致反對。經過激烈的爭論,秦孝公最終同意了變法的主張,公孫鞅被授以左庶長之職,實行變法。
於是下令:按五家一伍、十家一什的什伍組織法給老百姓重新編戶,讓他們互相監督,有事揭發,一家犯法,幾家連坐;告發奸邪和隱匿不報分別視同斬敵首級和降敵予以相應賞罰;立下軍功的人,按軍功大小封賞上等爵位;私下械鬥的人,各視情節處以相應的懲罰;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勤於農桑,從而增加土地、紡織產出的予以封賞;經商以及因懶惰而貧窮的,全家收為奴婢;就算是宗室出身,若沒有立下值得稱道的軍功,也不能夠錄入族譜;為了更加明確等級差異,不同等級的人,用不同的名號稱呼他們的田宅、臣妾和服飾。軍功在身,光耀門楣;沒有功勞的人再富有也不能封賞上等爵位。
在頒布法令之前,公孫鞅為了取得百姓的信任,就在國都的南門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樁,並宣稱:如果有人能把木樁搬到北門,就賞給他十斤黃金。
老百姓起初隻是好奇地圍觀,卻沒人動彈。
公孫鞅又下令把賞金提高到黃金50斤。
有一個人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就走上去把木樁搬到了北門,果然得到了公孫鞅許諾的賞賜。公孫鞅就用這個方式,來向人民表示賞罰必行。隨後秦國便開始了史上有名的“商鞅變法”。
變法令施行一年,上訪抱怨、抨擊指摘新法的老百姓有幾千人。這時候太子也觸犯了法令,公孫鞅說:“王子犯法,卻不加處罰,法令將失去公信力,就更難推行了。王子都犯法,還指望誰來遵從法令呢?”就要處罰太子。因為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隻能找替罪羊接受刑罰了,於是就處罰太子傅公子虔,又在太子師公孫賈的臉上刻了字以示懲戒。這樣一來,第二天,全國上下人人都敬畏新法了。
新法施行10年後,秦國道不拾遺,盜賊匿跡,百姓為國家戰鬥時表現得很勇敢,但卻不敢在私下裏鬥毆,舉國上下秩序井然,欣欣向榮。
起初上訪抱怨變法的那批老百姓中,又有重新來國都誇獎新法好的。公孫鞅說:“這些都是擾亂法治的奸民!”就把他們全部流放到邊疆去。從此以後,議論法令的聲音都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