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是五月,陽光明媚,空氣清新。20歲的高恩芹,是陽都第一大戶家的女兒。此時,她正在繡樓後花園裏與自己的丫環切磋武藝。
丫環小紅天真地問:“小姐,要是像現在這樣,一絲風也沒有,那怎麽辦?”
“什麽怎麽辦?”高恩芹一時沒聽明白。
“我是說,你練的武功不是叫攢風劍嗎?沒風的時候怎麽攢啊?”
小姐笑了笑:“人不是動嗎?一動不就有風了?”
正說著,起了一陣風。隻見高恩芹突然轉為麵向南方,身體直立,兩臂自然地下垂了,左手像握著劍的樣子,兩腳尖自然分開約90度,右大拇指挑起,中指與食指伸直並攏,虎口撐圓,其餘兩指屈於手心,握成劍指,兩臂緩緩抬起,平舉到胸前,好似手裏真攥著一把劍。接著潛龍出海、仙人指路、倒退連三劍幾招連續使出。隻見高恩芹身邊風在狂叫,指向哪裏,哪裏就迎劍而傷,幾棵樹上像被真劍刺中一樣,出現了幾個被刺傷的窟窿。
小紅在一邊,隻是感到空氣中略有一絲風,待高恩芹停下來,就說:“明白了,就是有一點風,哪怕是人略一動弄出的一點風,你也能把它使成攢風劍,殺死壞人。”
小姐笑著點點頭:“那是當然的,不過,關鍵是內力得大,內力不大是攢不成的。”
就在這時,她倆聽到城外響起一片噪雜聲。
這是女匪首趙嬤嬤率土匪血洗郯城縣店頭鄉東八裏巷村後,又來搶掠陽都了。
“你在家別動,我去看看就來。”
高恩芹抬腿就走,急得小紅大喊:“我跟你去,我是照應你的。”
“去你的吧,還照應我,你去給我添亂啊。”高恩芹已出去了幾十丈遠。
高恩芹來到城門口,看到守城的衛士正哆嗦著。她就飛身從城牆上跳到外麵,輕身落在土匪們麵前,麵不改色心不跳:“你們要幹什麽?”
幾個土匪見從城裏飛出個這麽漂亮的年輕女子,就不正經起來:“喲,給我們送天鵝肉來啦。”
她氣得麵色都變了,恨恨地說:“送的是劍!我們在安定的生活,誰叫你們來攻打我們的。”
“趙嬤嬤啊,我們缺東西,也缺像你這樣的漂亮女人啊。”
她不再搭話,迅速逼上前去,並施展開了她的攢風劍法。隻聽到在呼呼的風聲裏,隨著哭爹叫娘聲,土匪已倒地一大片。有的傷了胳膊和腿,有的胸口正往外冒血,有的被刺傷了脖子。不管傷到哪裏,人都已經被強大的風力震死了。
活著的土匪再無人敢向前,倒退著,倒退著,然後轉身飛跑到匪首趙嬤嬤跟前,趙嬤嬤一聽,站起身看了一眼高恩芹,就命令土匪們撤走了。
高恩芹在城門外,雙手空空,靜靜地站著。直到看不見土匪的影子了,她才轉身往家走去。
在路上,碰到了丫環小紅領著家人正急急的往這走:“你沒事兒吧,小姐?”
“哪有什麽事兒,家走吧。”
父親陰著臉:“一個姑娘家,隨隨便便地出什麽風頭?傳出去像什麽話兒?”
就這樣,在民國12年,從江蘇躥入山東的土匪趙嬤嬤,正要來陽都燒殺搶掠,並引起一片驚恐的時候,是陽都女俠高恩芹用自己獨創的武功攢風劍,趕走了這夥土匪。從那以後,很少有土匪再敢來騷擾。
可是,也正因為這件事,高恩芹聞名遠近的同時,任多麽有水平的媒婆來給她找婆婆家,也說不成,她逐漸變成了一個老姑娘。
過了15年,侵華日軍占領陽都。他們最害怕的人是高恩芹,就到處尋找她。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日本人怎麽也沒能找到她。倒是日軍官兵經常神秘死亡,傷口均為攢風劍所傷。
此時的高恩芹已經35歲了,她的家庭也在戰亂中敗落了,父母均已去世,家中再無其他親人。因為她作為一個女人出頭露麵過,這時還是一直無人願意娶她作老婆。她隻好痛苦地隱居在陽都西山裏,有機會就去用攢風劍殺死作惡作端的日軍。
遺憾的是,抗戰勝利後,高恩芹再沒露麵,並一直下落不明。從此,人們再也無緣一睹攢風劍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