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很守時在GRM國際谘詢公司的首席職業顧問師Tony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下午2:30,沒多一分鍾沒少一分鍾,一身正裝的Tony出現在何魚麵前。在張勇的引薦下,兩人禮節性地握了握手。“你們聊。”張勇親自給Tony倒了一杯水後便退了出去。
Tony雙手呈上自己的名片,印有中文那麵朝上。
“謝謝。”何魚接過名片的同時發現自己忘記帶名片,“不隻好抱歉地說,好意思,我的名片……”
“沒關係。”沒等何魚說完,Tony便理解般地說,“你的聯係方式我已經有了。來,我們坐下說。”
Tony非常紳士地等何魚先坐好後才坐下來。Tony看上去像個混血兒,高鼻長臉,個頭很高,何魚需要仰著臉和他說話。
“可以開始了嗎?”Tony問。
何魚知道他們是按小時收費的,並且價格不菲:“當然。”
“何小姐,希望在今天的溝通中我能給你的職業規劃提出一些建議或者幫助。”Tony打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說,“你的資料,包括之前做過的職業培訓以及你的工作曆程我都認真地看過了,下麵還有一份試題需要您填寫。”
說完,Tony把筆記本轉個頭,推向何魚,微笑著說:“放心,都是比較簡單的問題。”
“嗬嗬,我從來不怕考試的。”何魚說的是實話,估計很多80後都是在試卷中成長出來的。
“是的,你說得對。很多人不怕考難題,越難越能引起他的興趣,但是往往會栽在最簡單的試題上。我的問題都是比較簡單的,沒有標準答案,要填第一印象。”
“直接在上麵填嗎?”何魚問。
“是的,你直接在上麵填寫吧。”
試題的確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題量不大,但比較雜,都是一些暗示性比較強的問題。
“沒有唯一的答案。你選好後點一下‘保存’就行了。”
10分鍾後,何魚選好點擊了一下“保存”,然後屏幕上立即就跳轉出來一份分析報告。這份全英文的分析報告十分準確地將何魚的職業性格以及職業建議都呈現了出來:職業性格較為溫順,對工作的期待值並不是太高等等,這份報告和之前做的職業分析報告並沒有多大的變化。
“我對Hedy的這份報告並不意外。”Tony不再稱呼“何小姐”而是“Hedy”,“人的職業意識分為兩類,一種是主動性職業意識,一種是防禦性職業意識。大部分的職業意識是防禦性的,防禦性的職業意識在工作中並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本意。Hedy,你之前做的報告都體現出你是在防禦性職業意識中進行工作。目前的工作並不是你真正喜歡的主動性工作,你的職業性格也不全是這份報告上寫的那樣,或許在你的內心會有另外一個不同的職業性格,隻不過不被我們所知罷了。你說呢?”
何魚有點雲裏霧裏,她第一次聽說職業意識這個東西,朦朦朧朧中感到Tony說得有道理,便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或許你不明白你的主動性職業意識到底是什麽,其實它並不是一個抽象的東西。如果你願意,我建議你做一次完全放鬆狀態下的測試。這期間,或許會把你催眠。當然了,催眠後我不會問你的私人問題,比如銀行卡密碼什麽的,嗬嗬。你不要笑,催眠是我工作的一個道具,要不要做,聽你的。另外,我們的談話會被這個東西錄下來,以便我們進行查閱。”說完,Tony從自己的包中掏出一台小巧的攝像機,放在桌麵上。
何魚第一次聽說職業谘詢要用催眠這種方式,這也太特別了吧。何魚用懷疑的眼神望著Tony。
“催眠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Tony似乎明白了何魚的意思,“如果你不樂意,我們可以換其他的方式。你說呢?”
何魚猶豫了一下,說:“為什麽不呢?我來試試。”
“那好,謝謝你的配合。我們現在不談這些煩亂的工作了,如果你願意,請把你的眼睛閉上。”
何魚配合地把眼睛閉上。
不知過了多久,何魚仿佛從睡夢中醒來,睜開眼睛,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放鬆。
何魚看見對麵的Tony,一片茫然。Tony正在電腦上寫著什麽,見何魚醒來,便停下來問:“Hedy,感覺如何?”
何魚依舊一片茫然。
“先喝杯水吧。”Tony說完又埋頭敲擊著鍵盤。
何魚這才聞到了咖啡香,低頭一看,一杯咖啡不知道什麽時候已擺放在自己麵前。何魚喝了一口,思維漸漸清晰起來。
頭腦清晰後的何魚嚇了一跳,連忙放下杯子問:“我真的被催眠了?”
115“嗯,談不上催眠。”說,隻是潛意識裏的對話。
Tony敲擊了一下鍵盤,“你的職業分析報告我寫完了。一會兒我抄你一份,剛才就是你在不設防下的潛意識表現。事實證明,你的主動性職業意識並不是我們看到的那樣,在你的主動性職業意識裏,你是希望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人。現在在你的職業意識裏需要丟掉一些東西,強化一些東西。”Tony停頓了一下,看了看何魚,接著說,“你需要丟掉的便是你職業性格中的猶豫不決,這對你的職業生涯很不利。當然了,這也是你的優點,你之所以猶豫不決,是因為你考慮得太多。你善於替別人著想,這原本是好事,但在職場中就變成了優柔寡斷,就變成了職業敏感。這是你對你目前工作環境不滿意的主觀因素。有些話該說的一定要說,有些道理該講的一定要講,有些利益該爭的一定要爭。被動性職業性格,就是被迫地接受某項工作,長期以往,既得不到工作中的快樂,又找不到訴說的對象,悶在心裏,便對工作環境感到壓抑。很多人都是這樣,這是一種職業病。另外,你之所以被催眠,是因為你意誌力還不夠堅定,雖然你是在配合我做這個測試。不過在某些關鍵問題上的回答你潛意識裏還比較堅定,總體來說,目前較為程序化的工作讓你的思維和意誌比較僵化了。說到具體層麵上來,我比較讚成你換個工作環境的想法,這就是你應該丟掉的。”
“另外,需要強化的,也就是你的主動性職業意識。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兩麵,這在你身邊表現比較突出。在外人看來,你較為溫順、平靜,其實越平靜的人內心越強大,隻不過沒有表現出來。在你之前的職業測試中,大部分結論都傾向你比較適合這種較為穩定的職業方向,其實今天看來,你對職業的掌控欲望更強烈一些,這是你應該強化的。你的職業性格裏抗壓性更強,思維更縝密,主動性創造性長期被壓抑,所以我建議你可以去嚐試一些挑戰性壓力大的崗位,比如市場銷售類的崗位。這些我都寫進了報告裏,供你參考。”
如果說何魚剛才還震驚在被催眠的神奇之中的話,那麽現在Tony所說的這席話就徹底把何魚拉進對自己職業的思考中了。
“是不是很為難?”Tony笑了,“剛才我說的猶豫不決並不是指你目前的狀態,轉崗畢竟不是件小事,要做好各方麵的準備。建議你好好想想。”
“謝謝。”何魚說。
“那好,今天就到這兒吧,你的這次職業報告我一會兒會發給你們人事的張經理,他會轉發給你。放心,這裏不涉及任何私人問題。另外,剛才拍下的視頻資料,我現在會刪除掉,你需要備份一份嗎?”
想起剛才被催眠的經曆,何魚啞然失笑:“算了,我不備份了,刪掉吧。”
送走Tony後,何魚感覺剛才像做了一場夢。不過,棘手的問題已經真真切切地擺在何魚麵前:是辭職還是轉崗?若是轉崗,又轉什麽樣的崗位?
留給何魚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張勇樂嗬嗬地對何魚說:“你去休息一下,10分鍾後我在會議室裏等你。”
何魚有點茫然地來到樓梯處,這個時候她想征求一下爸媽的意見。剛要撥號,手機震動了起來,是朱莉的辦公號碼。
何魚摁了接聽鍵,話筒裏傳來朱莉的聲音:“Hedy,在哪兒?”
“在公司裏。”
“在公司哪裏?這麽長時間了,怎麽沒見到你?”
何魚不想告訴朱莉她剛才的事情,便反問道:“有什麽事情嗎?”
朱莉笑了:“什麽事情?Hedy你還沒離開ICE呢。”
何魚知道,朱莉輕易不笑,一笑就說明是生氣了。“我一會兒就回去。”
何魚掛斷了電話,來不及和父母通電話,便匆匆忙忙地回到了辦公區。朱莉在低頭看文件,看不出什麽表情。何魚走到她身邊,輕輕地問:
“Julie你找我?”
朱莉頭也不抬地說:“等一會兒。”
何魚隻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腦子裏亂極了。她晃動了一下鼠標,屏幕上出現了幾個對話框,大都是經常和何魚有工作聯係的同事。大家不約而同地問:“Hedy你離職了?”
何魚沒想到這個事情這麽快就傳播開來,何魚給其中一位關係不錯的同事回複道:“你怎麽知道啊?”
對方很快就有了回複:“是你們的那個新同事說的,她讓以後把工作交接給她。你走怎麽也不說一聲?找到好去處了吧?”
何魚哭笑不得,自己還沒辦理離職手續呢,艾米就迫不及待地走馬上任了。轉念一想,艾米可不敢擅自做主,肯定是朱莉讓艾米這麽做的。想到這,何魚的心中不由暗笑,同時也下定了留在ICE的決心,自己不能就這麽不明不白地走了。
下定決心的何魚忽然感到有了一種力量,然而轉崗去什麽崗位呢?何魚想起Tony給出的建議,點開一封即時未讀郵件,正是Tony發來的關於何魚的職業規劃的分析和建議。香港人辦事效率真高。何魚點開再次細細看了一遍,然後又點開張勇發來的內部招聘崗位表,邊看邊給自己的職業找尋方向,再看的時候才發現,固然這個表格上麵有很多職位可供選擇,但是真正適合自己的並不多,這個崗位招聘表也是按照ICE中國區的組織構架來分布的。中國區的組織構架是典型的矩陣式結構,總體分為兩個體係,一個是業務體係,一個是綜合支援體係。業務體係又分為渠道銷售和商業大客戶銷售;在以業務為導向的ICE裏,除了銷售之外的所有崗位都被列為了綜合支援體係內,包括何魚所在的內部控製部門,以及人事、財務、法務、研發等都屬於支援體係。何魚再次瀏覽了招聘職位,發現目前急招的崗位大都來源於業務體係,綜合支援體係的招聘人數很少。想想也是,剛剛經曆大裁員的ICE中國,高層領導一定會削減綜合支援體係內的人頭,盡量保證業務體係不要瘦身,畢竟銷售是為公司掙錢的部門,而綜合支援部門是花錢的部門。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綜合支援部門尤其是行政管理部門的某某領導被裁,勢必會順藤摸瓜地牽涉出業務部門的一些人,不管這些人是主動離職的還是被動離開的,每次人事變動在業務體係內反應更為明顯。盡管領導想極力保證業務體係的穩定性,可惜並非所願,所以何魚會看到這麽多來自業務體係的急招也就見怪不怪了。
在公司內部轉崗這個問題上,如果說首先要考慮這個崗位是否適合自己的話,那麽緊接著要考慮的問題便是,這個崗位的上下級關係如何,也就是說這個崗位所在的團隊氛圍是否適合自己,尤其是你的直接上司是誰,是什麽風格的一個人,這將決定著你工作時的狀態和心情。轉崗就像結婚,崗位就是你的對象,崗位所在的團隊就是你的婆家,至於嫁過去後受不受氣,還要好好打聽打聽。何魚在這方麵吃過虧,找了一個像朱莉這樣的上司,受了一年多的氣;眼看著要脫離狼窩,不能再入虎穴了。之前進公司時是沒機會也沒權利選擇上司,現在有這個機會了,她一定要好好想一下,找一位“情投意合”的老板。
何魚在心裏盤算了一下,Tony的分析報告給出的建議是做市場銷售類的工作。其實在何魚的內心深處,也對銷售類的工作充滿著好奇和衝動,就像在一線的戰士,奮勇殺敵才會有切實的成就感。一個管糧草分配的後勤怎麽能和衝鋒陷陣的戰士同日而語?想到這兒,外表平靜的何魚內心已經風起雲湧,做一名女銷售或者會讓周圍的人大跌眼鏡,但為什麽不呢?
那麽若是選擇做業務,那麽現在站在ICE中國區業務體係之巔的便是中國區主管銷售的副總裁楊謙了。何魚一下子想起那天在咖啡館撞見楊謙和朱莉的情景,由此可見兩人之間有著非同尋常的關係。現在自己去業務部,不就是又往火坑裏跳嘛!
再往下分析,沙光輝坐上ICE中國區銷售總監的位子時,看得出來,朱莉是沒少幫忙。那麽兩人的關係自然不錯,所以就更不能往業務部門轉了。不能往業務部門轉,那還能往哪兒轉呢?其他部門對專業的要求、對工作經驗的要求都很強,何魚心中沒底。不過,轉念一想,自己轉到業務部門,也就是一名基層銷售,還夠不上和楊謙、沙光輝說話,應該不用看他們的臉色;況且,業務部門是靠業績說話的,有一個具體的量化的東西,考核也比較公開透明。
就在何魚迷茫的時候,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何魚拿起話筒,傳來了張勇的聲音:“Hedy,我在3號會議室等你。”
何魚這才想起和張勇約好了時間,忙說:“好的,我現在就過去。”
放下電話後,何魚看了朱莉一眼。朱莉似乎還在專心做某件事情。何魚站起身,輕輕地說:“Julie,我先出去一會兒。”
朱莉沒有反應,不知道是沒聽到還是在裝糊塗。
何魚隻好再次重複了一遍:“Julie,你找我什麽事情?不著急的話我先出去一會兒。”
朱莉終於抬起頭,說:“先等一會兒吧,我找你有事。”
何魚麵露難色:“我和別人約好了時間。”
朱莉生硬地說:“那就等等。”
何魚知道肯定是辭職信中提到的對工作環境的不滿意讓朱莉心生怨氣,故意在刁難自己。何魚終於發出了在朱莉麵前的第一次正麵的反抗:“可是我已經約好了時間。你有什麽事情,等我回來後再說吧。”
何魚說完扭頭就走了。她沒有回頭,但相信朱莉的臉色肯定不那麽好看。
何魚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