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鄰舟祁門王氏昆季
雙舞青真遇水濱,湖山輝映好人兒。屏風雨泊初三夜(1),燭本衣香係我思。
箋注:(1)屏風:山名,山下有避風港,在湖口與都昌交界的濱鄱陽湖處。
此詩疑歸家後在正月,憶與鄰舟王氏兄弟(安徽祁門縣人)同在屏風交談情景。
彭百庭招往小集(1)
相思正壓桃花雨,開露幽懷走麴塵(1)。幾日傭書鄰灶養(2),萬錢沽酒愧情人。患餘薄海羹麋(1)沸(3),愁似當筵縷膾陳。莫侈江南風味好(4),郊原青翠不成春。
作者自注:(1)春分客省垣。
校:(1)“麋”,當為“糜”。
箋注:(1)麴塵:酒麴上所生菌,色淡黃如塵,因稱淡黃色。(2)傭書:受雇為人抄書。灶養:灶下養,古舊奴仆製對庖丁廚工的稱呼。羹麋沸:粥湯在鍋中沸騰,喻動亂不已。詩曰:“如沸如羹。”(4)侈:誇大。
春日再往南昌,為人抄書謀生。縱有佳肴,無法銷愁,不僅生計艱難,且因國事靡爛。故愁人看郊外青翠,恨不成春色。
三村看桃花竟日,口占四首(1)
一溪煙水漾春晴,舟近疏林舍棹行。便羨林間村豎子(2),臥餐花露起調鶯。
莎軟塵香曳履輕,揀花矜慎女兒情。可憐一二三村路,鬟佩春來照眼明。
村南村北鬥穠姿,絕好芳菲掩映時。十日層城九風雨?亂紅吹遍我遊遲。
世外仙源此問津,護花雞犬足娛貧。荊榛漸滿知先避,不管當家漢與秦(4)。
箋注:(1)南昌西南郊,撫河、贛江之間洲地有桃花村。春日桃花盛開時,乘舟而往,舍棹泊岸而行,步履輕快,放縱天性,有如世外桃源行,流連終日。(2)豎子:童子。《莊子山木》:“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層城:高大的城闕,言南昌城。(4)當家:猶言當朝。
灌城春晚,嚴吾招定山、愛棠集飲紀興(1)
銷春客裏命屠蘇(2),誌墜愁城酒興粗。渴別音書頒異寶,饑年文字賣殘珠。荒庭坐誤鶯花約(3),舊壑追摹笠屐圖(1)。猶喜尊前眉鬢綠,更成何事始歡娛。
作者自注:(1)嚴兄柬有憶蘇麓舊遊語。
箋注:(1)灌城:南昌城,西漢初灌嬰鎮守豫章郡,命章文築南昌城,故南昌別稱灌城。(2)屠蘇:即酒。(3)鶯花約:鶯鳴花開時的踏青之約。
劉嚴吾即劉肅,都昌人,此時在南昌法院任職。春晚時分,邀約彭春庭、李定山集飲。“渴別”句言李定山出示海上吳端任來信,“舊壑”句言劉肅邀柬上有憶蘇山馬鞍山舊遊語。
感北京法源寺留春雅集,投寄飲席諸公(1)
丁香豔過北燕支(2),婪尾傷春異昔時。慘綠山河環一醉,精藍水木繞相思(3)。空無現蜜陀華相(4),世界添新掌故詩。聞道風呼金粟鳥(5),有人勤補萬年枝(1)。
作者自注:(1)指梁節庵。
箋注:(1)法源寺:在北京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始建於唐貞觀年間。(2)燕支:草名,葉似薊,花似蒲公,可作染顏料,以之染粉潤麵,稱燕支粉。婪尾:婪尾春,芍藥的別稱。(3)精藍:寺舍。空無:佛教以世界萬物為空無。(4)蜜陀華相:佛經上所說的如來現身。(5)金粟:桂花。
寫環境用“慘綠”,將與席圍坐說是“環一醉”,煉字避俗求奇。第三聯用三四句法,更見奇崛。末句指梁鼎芬(號節庵)往河北易縣為光緒帝陵墓種樹一事。
午節憶家
湔裙日午到村南(1),湖上新晴水蔚藍。宛轉牽裾勞望遠,撩愁莫奈女兒憨。
箋注:(1)湔(jian):洗滌。
在端陽節憶及家人,想見故裏。恍見女兒牽裙憨態狀。
午日憶女弟若
蕙纕榴絡競時新,別有當筵感舊人。應擁小鬟談故事,曹家孝女楚靈均(1)。
箋注:(1)曹家孝女:東漢曹娥,會稽上虞人,父溺死江中,她沿江哭號十七夜,投江而死。楚靈均:指戰國時代的楚國大夫屈原,字靈均。
贈王曉湘、瘦湘昆季並題其詞卷
入洛年華稱此才,聯襟耦佩照蒿萊(1)。信翻柳七秦郎曲(2),疑喚湘靈海若回(3)。秋雨蘇痕捫石鼓(4),夕陽槐影吊金台(5)。新聲莫縱窮途哭(6),會有鈞天樂府開(7)。
箋注:(1)蒿萊:草野。(2)柳七秦郎:柳永,秦觀,均北宋著名詞人。(3)湘靈:湘水之神,海若:傳說中的北海神。屈原《遠遊》:使湘靈兮鼓瑟,令海若舞馮夷。捫:撫摸。(4)石鼓:周宣王時製鼓形石十塊,上刻史籀所作紀功碑。(5)金台:黃金台:戰國時燕昭王築以招人才。(6)窮途:西晉阮籍,嚐乘車獨往,窮途而哭返。(7)鈞天樂府:指天上的樂府之聲,鈞天,上帝所居。
此年夏天,結識南昌王易、王浩兄弟。王易號曉湘,京師大學堂畢業生,在南昌心遠中學教書;王浩號瘦湘。首聯言二王兄弟早年隨父宦居中州時即已詞采驚人。次聯言其詞確實是從柳永、秦觀變化而來,疑能喚湘靈海神俱來。第三聯言其在京城訪勝懷古。末乃振起,勸不必效阮籍窮途之哭。
無題寄語黃樵隱四首(1) 錄三
青鳥殷勤巧見招(2),琴心處處試三挑(3)。玉顏故自傷憔悴,狂出花前鬥舞腰。
翻新雲雨古來無,自詡新吾勝舊吾。容有下山相見日,妾身香已襲蘼蕪(4)。
貴壽佳期佇盼時,醉時勻靨作輕紅。祝郎長命還長健,日日雲房宛轉通(5)。
箋注:(1)黃樵隱:黃錫朋,時自京師返故裏凰山隱居,號樵隱。(2)青鳥:《漢武故事》說七月七日忽有青鳥飛來,停在殿前,東方朔告訴漢武帝,西王母到,三隻青鳥夾侍其旁。後因借稱愛情信使為青鳥。(3)琴心:寄心思於琴聲。《史記司馬相如傳》:“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4)蘼蕪:香草。(5)雲房:隱者所居之室。
此詩為祝壽之詞。
袁三兄南園避暑即事
名園富館榭,古壁森紋斑。鄉賢老狀頭,袞舄渺難攀(1)。
袁侯襲餘跡,點綴彌幽嫻。瓊樹喜並立,秀綠絕人寰。
十洲求異卉(2),香色雜夷蠻。蟠蟠鬆柏姿,屈伏罍沼間。
眾芳互蜷媚,散影諸華鬟(3)。餘情眷馨逸,乞作消夏灣。
品瓷複讀畫,舫室饒溪山。晨襟蕩蟣虱,夜枕夢鷗鷳。
仰君心好賢,使我竊蕭閑。誼真情始契,交舊禮自刪。
冰壺寫玉露,四座共輝顏。倚石成短歌,乍引薰風還(5)。
箋注:(1)袞舄:公卿所穿禮服與鞋。(2)十洲:祖洲、瀛洲等十洲,傳說都在八方大海中,神仙所居。(3)華鬟:古印度人的裝飾品,穿花成串,懸於身上。(4)蕭閑:清幽暇逸。(5)薰風:和風,初夏時的東南風。
袁三表兄在南昌購有南園,經承襲修理,建構古雅幽致。園中廣植自異域羅致的花木。邀雪抱在此園避暑作消夏灣。
閱四妹詩,附有桂伯華和作,次韻寫致東京二首(1)
萬壑響風徐,《楞》《華》靜獨描(2)。心燒秋柏樹,夢打海山潮。
大願盈悲苦(3),靈修感曠遙(4)。玄洲魂可接(5),旛蓋望空招。
箋注:(1)四堂妹胡磊,號鐵笛,時在日本東京女子大學教育係讀書,寄詩給雪抱,並附有桂伯華和作。桂伯華名念祖,九江人,參加維新變法,失敗後東渡日本習梵文,通密宗。雪抱步韻賦此,寄往東京。(2)《楞》《華》:指《楞嚴經》《華嚴經》。(3)大願:大的宏願。(4)靈修:喻君王,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5)玄洲:亦十洲之一,傳說在八方大海中,神仙所居。
幽念耿虛清,思親萬裏情。逃空憂亦到,轉世累才輕。
拂豎狂花碎(1),燈垂老穗明。今來誰正覺(2)?滄海數群英。
箋注:(1)拂:拂塵,除去塵垢的工具。(2)正覺:佛十種名號之一,梵語三菩提的義譯,佛教徒以洞明真諦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為正覺。
中秋夜南園醉起
一院秋馨夜獨親(1),畫廊殘醉繞行頻。微雲淡月藏心事,安得花叢忽現人。
箋注:(1)秋馨:秋日花香。
曉湘昆季餞淩天石之湘,初擬泛湖未果(1)
高秋惜別酒微醺,行篋應珍白練裙。一勺蓮波不成意,深情留語洞庭君。
箋注:(1)曉湘昆季:王易、王浩兄弟。王易號曉湘,王浩號瘦湘。淩天石:號堅白,彭澤縣人,抗戰時任永新縣長,離任後任省農業院主任秘書,主批全院公文。
秋日隨喜諸寺雜詠(1)
穆穆神風動廣寒,天香微度嫋龍鸞。何當並蔭雲廊曲,夢引梅徐證膽肝(1)。
作者自注:(1)青雲觀木樨一株,老幹脫胎,俗傳梅福所植,其地距徐孺子墓十裏。
箋注:(1)隨喜:佛家以行善布施可生歡喜心,隨人為善為隨喜,後謂遊覽佛寺為隨喜。杜甫《望兜率寺》:“隨喜給孤園。”
南昌南郊青雲觀,即今八大山人紀念館。“天香”句言觀內一株桂樹,老幹脫胎,狀如龍鸞嫋上,俗傳東漢道人梅福所栽植。詩人以為八大山人之肝膽精神可與梅福、徐孺子相印證。
黃冠縞袂想精魂,自榜清虛眾妙門。擲筆哀號震天地,寫經羞死趙王孫(1)(2)。
作者自注:(1)(青雲)觀有八大山人題榜,為“眾妙之門”四字。
箋注:(1)黃冠:道士所戴帽。縞袂:白絹色衣袖。(2)趙王孫:趙孟頫,趙宋王室,宋亡後降元。
讚頌八大山人之節氣,諒其當羞死降元的趙孟頫之流。
不藏岩壑亦全天,佛國婆羅望儼然。翠蓋雙垂煙四繞(1),風流老筆頗能禪。
作者自注:(1)清泰寺雙羅漢鬆,蔣藏園題六字額,儼然雙樹之間。
箋注:(1)婆羅:婆羅門,梵語,意譯淨門。
蔣藏園即清乾隆間著名詩人蔣士銓,號藏園,鉛山縣人。
秋院幽芳鎖洞扉,粲然玉齒小玄機。老鬆修到真羅漢,頑坐千年無是非(1)。
作者自注:定慧尼庵蘭盛開,古羅漢鬆一株甲於諸寺。
題黃樹齋先生仙崖采藥人六十寫真像(1)
茹芝絕壑還真我(1),一疏千秋壽世功。鬆石隻今涵逸響,恨遲六甲禮黃公(2)。
作者自注:(1)先生孫傳炯索題,即餘七堂妹婿明之也。卷內有陳少香純燦、馮子良詢、何連昉栻諸名人題詠,皆明之父時泉姻伯所屬。(2)先生道光中奏禁鴉片疏,為世所重。其六十為鹹豐壬子,距今又六十年。
箋注:(1)茹芝:猶言飲食靈芝草。
黃傳炯為黃爵滋之孫。黃爵滋在道光年間倡禁鴉片,名震都下。能詩擅畫,畫有《仙崖采藥人六十寫真像》存傳炯家,有宜黃人陳偕燦等名人題詠。傳炯囑雪抱題詩,雪抱遂欣然命筆以表崇敬之情。以為在仙崖采藥人的形象即黃爵滋,以醫國事,寓意深微。
黃百我戶部寄書並詩感次見懷原韻
開函見岫壑,結想暫心娛。浩浩樵叟歌,逸籟天風俱。
凰山白雲滿(1),采蕨若忘劬(2)。鵷鴟信異量(3),所好亦懸殊。
寒陰凝八極,靈曜倏雲阻(4)。攜手念東華(5),秋煙籠畫圖。
寄憂在豪素(6),回視盡珠璣。黃冠續前遊,可勝魂斷無?
箋注:(1)凰山:在都昌縣春橋鄉,與湖口縣相鄰。(2)采蕨:商亡,伯夷采薇為食。此用其典。忘劬:忘卻勞苦。(3)鵷:鳳凰之類鳥;鴟:貓頭鷹的一種。(4)靈曜:謂天。(5)東華:東華門,在紫禁城東,代指京城。(6)豪素:豪當為毫,毫素猶言書信。
秋後,接到已回到家鄉的黃錫朋來信並詩,步其原韻賦此詩以回贈,寫其回歸大自然的自在胸襟,表達想望之情,盼望同遊之意。
熊圜橋年丈招飲賦贈並柬同座艾畦(1)
完形太璞如公少(2),珍重飛符款款招。直欲酒尊追北海(3),相憐辭筆走南朝。廣寒秋夢傷心問(4),芳禊春遊隔歲邀(5)。難得鵷雛商嗜好(6),雲華吞吐豁神霄(7)。
箋注:(1)熊圜橋號譯元,南昌縣月池人,熊純如之弟。熊純如字元鍔,是嚴複弟子,為南昌自治會總董,江西教育總會副會長。年丈,對年長者的尊稱。其侄熊冰,號艾畦,亦工詩,此年二十一歲。(2)完形:保全形體。璞:未經琢磨的玉石。(3)北海:李邕,唐代江都人,曾官北海太守,好交接,擅書法。(4)廣寒:月亮。(5)芳禊:春日花開時的禊集。(6)鵷雛:鸞鳳之屬,《莊子秋水》:“南方有鳥,其名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7)神霄:道家謂天的最高層,《宋史林靈素傳》:(林靈素見徽宗)曰:“天有九霄,而神霄為最高。”
熊圜橋知雪抱詩名,招邀宴飲。此詩自謂如鵷雛之有大誌,難得二熊看重,樂意與之切磋詩文。
題劉嚴吾兄白石紫藤館詩
低眉《妙法蓮華》頃,袖手王風蔓草餘(2)。遁向小園談樹石,坐傷儒雅困曹胥(3)。生兒幸寫絲欄熟(4),學道因拈綺語疏(5)。百丈藤蘿蹊徑老,商量傳本待山居。
箋注:(1)《妙法蓮華》:佛經名,簡稱《法華經》。(2)王風蔓草:王風棄於蔓草叢中。李白《古風》:“王風委蔓草。”王風,王者之風,王者之教化。(3)曹胥:下層小吏。(4)絲欄:有墨線格子的卷冊之類書。(5)綺語:藻飾不實之詞。
歐陽女公子為三妹書聯語,字體工秀因賦
日輾鬆腴仿昔賢(1),率更家法女郎傳(2)。琅玕剪出清如許,更願《黃庭》寫十年(1)(3)。
作者自注:(1)尊人笠儕觀察,故善書,與餘談詩頗契。
箋注:(1)鬆腴:墨塊,以鬆墨所製,故雲。(2)率更: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官率更令。此用以比譬歐陽笠儕。笠儕早以擅長書法聞名。(3)《黃庭》:道經名,傳說為王羲之所書。
此次在南昌,見到歐陽述三女兒為雪抱三堂妹胡若所書寫聯語,大為讚歎。歐陽述,號笠儕,彭澤人,曾任觀察使,後為江西師範監督,於清季來南昌時,與之談詩,甚為相投。歐陽述於清末時已逝。
石鍾山半即事
亂餘榛莽鎖煙霞,樓觀飛空一徑斜。雲影天光看未足,貪誕山半指梅花(1)。
作者自注:(1)時山上樓觀藏有軍械,禁人遊覽,徒悵然返耳。
箋注:時屆年底,雪抱自陸路經九江回家,過湖口石鍾山。石鍾山乃湘軍將領彭玉麟攻破太平天國守軍之地,彭玉麟在戰亂後於山上建飛捷樓、昭忠祠,留百首梅花詩。山上樓觀藏有軍械,禁人遊覽,雪抱被守衛攔住,悵怏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