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震卦
--匕鬯不驚,臨危不亂
“原文”
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裏,不喪匕鬯。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身。
彖曰: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震驚百裏,驚遠而懼邇也。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
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
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於九陵,勿逐,七日得。
象曰:震來厲,乘剛也。
六三:震蘇蘇,震行無眚。
象曰:震蘇蘇,位不當也。
九四:震遂泥。
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六五:震往來厲,億無喪,有事。
象曰:震往來厲,危行也。其事在中,大無喪也。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凶。震不於其躬,於其鄰,無咎。婚媾有言。
象曰:震索索,未得中也。雖凶無咎,畏鄰戒也。
“字詞義”
虩虩(xixi):形容恐懼的樣子啞啞(ya):歡笑聲。
匕鬯(bichang):匕:古代的一種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廟祭祀用物。
則,法則、規範也。
億喪貝,謂大量喪失財幣。億,大也,多也。貝,古代貨幣。
九陵,謂高峻之山陵。九為陽數之極。
蘇蘇,謂萬物蘇醒。
遂,通“墜”。陷落也;泥(ni):沉滯也。遂泥,為連義詞,謂陷落而沉滯不前。
索索,謂精神消索沮喪之狀。
矍矍(jue):雙目左右張望,神情不安之貌。
婚媾,謂謀求陰陽之應合;有言,謂因意見不合而有言語上之爭執。
“釋義”
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裏,不喪匕鬯。
《序卦傳》說:“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前一卦,“鼎”是祭器;祭祀祖先,應由長子擔任;所以,震卦象征長子,含義是動。
震卦是象征大地的坤卦,由最下方發生一陽,使大地震動,陰陽交合,發生雷電;又有純陰的母親的坤卦,與純陽的父親的乾卦,首次交媾得子的形象。所以,象征地震、雷震、震撼、震動或長子。
震動,本身就能亨通。當地震來時,人人恐懼,惟有記取教訓,知道戒懼,以後才能談笑嘻嘻;也可以解釋成當災難來臨,恐懼萬分,過後就忘記,談笑自若,不知警惕,將不會得到任何益處。當地震來時,使百裏以內震驚,但虔誠祭祀的人,手中的酒匙,卻沒有掉落;以比喻平時戒慎恐懼,當突然遭受震驚時不會驚慌失措,而能從容鎮定。
《彖》曰: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震驚百裏”,驚遠而懼邇也。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
震動,就能亨通。震動來臨,戰戰兢兢,因恐懼而知戒備,後來就會幸福。笑談嘻嘻,因為能夠記取教訓,以後有了法則可循。震驚百裏以內,是說遠方受到震驚,而使近處恐懼,提高警覺。凡事能夠戒懼的人,就可以出頭主持祭祀,擔當保衛國家的重任了。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震卦是兩個雷重疊,象征天怒,雷聲轟轟。君子應當效法這種精神,以戒懼的態度,致力於進修德業,自我反省。
《論語,鄉黨篇》中,孔子說:“迅雷烈風,必須使人變色。”所用的比喻,與這一卦相同。
初九:震來枕,嫵,後笑言啞啞,吉。
《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這一“爻辭”的“象辭”,與“卦辭”的“象辭”相同。“初九”是下卦的主爻,也是震卦的開始;相當於震驚來臨,記取教訓,能夠戒慎恐懼,使以後得福,所以吉祥。
一說,“震來”是指周文王被囚禁在羨裏;“笑言”是指以後周代建國。
這一爻,說明記取恐懼的教訓,提高警覺,以後才能平安。
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於九陵,勿適,七日得。
《象》曰:“震來厲”,乘剛也。
“六二”陰柔,在“初九”陽剛的正上方。“初九”是震驚的人主體;所以,當震驚來臨時,“六二”首當其衝,最危險,以致喪失億萬家財,逃往九重的山陵去上避難。不過,“六二”柔爻柔位,又在中位,柔順中正,因而,喪失的財物,不必去追尋,在短短的七天裏,就會失而複得。
這一爻,說明遭受震驚,堅持中正的原則,就能迅速複原。
六三:震蘇蘇,震行無眚。
《象》曰:“震蘇蘇”,位不當也。
“六三”陰爻陽位,離開中位,不中不正,地位不當,而地震是人類的天譴,以致“六三”恐懼不安。但如果因恐懼而能改過遷善,仍然不會有災難。
這一爻,說明因恐懼而知反省檢討,即可避免災難。
九四:震遂泥。
《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九四”雖然陽剛,但不中不正,上下又被兩個陰爻狹持,因而力量衰弱,不夠強大,就像被雷震驚墜落在泥淖中,不能動轉。
這一爻,說明必須發揮剛毅的力量,才能經得起震撼。
六五:震往來厲,意無喪,有事。
《象》曰:“震往來厲”,危行也。其事在中,大“無喪”也。
“六五”陰爻陽位不正,當天譴發生地震時,想往上走,卻是震驚極點“上”位;要往下行,又是震驚主體的剛爻,都有危險。不過,“六五”在上卦得中,雖然遭遇重大事故,但不會有大的損失。
這一爻,說明當震驚發生時,堅持中庸原則,不偏不激,可使損害減少到最低程度。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凶。震不於其躬,於其鄰,無咎。婚媾有言。
《象》曰:“震索索”,未得中也。雖“凶”“無咎”,畏鄰戒也。
“上六”陰柔,不中不正,又在震驚的極點,以致在地震中,驚恐沮喪,目興閃爍,心神不定;在這種狀態下,任何行動,必然危險。不過,當地震發生在鄰近,還沒有到達自己身上以前,知道戒慎恐懼,就能夠避免。然而,“上六”在最上位,身為領袖,鄰居遇受災難,而自己卻得以避禍,難免就要聽到親戚們的怨言了。
這一爻,說明他處遭受震驚,自己知道警覺,就可防患未然。
“總結”
震卦,闡釋震驚的應對法則。在發展進步的過程中,難免不發生意外的重大事故,以致震驚。然而,麵對突發事件時,唯有鎮定從容應對,不驚慌失措,才能使損害減少到最低限度,並能迅速複原。所以,我們需要以堅定的信心,鎮靜的頭腦慎思熟慮,那麽,就可以輕鬆應付各種意外事變了。
匕鬯不驚,臨危不亂
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後,非常想占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種方法去討好,文夫人卻無動於衷。於是他想建立功業,顯顯自己的能耐,以此討得文夫人的歡心。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親率兵車六百乘,浩浩蕩蕩,攻打鄭國。楚國大軍一路連下幾城,直逼鄭國國都。鄭國國力較弱,都城內更是兵力空虛,無法抵擋楚軍的進犯。
鄭國危在旦夕,群臣慌亂,有的主張納款請和,有的主張拚一死戰,有的主張固守待援。這幾種主張都難解國之危。上卿叔詹說:“請和與決戰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鄭國和齊國訂有盟約,而今有難,齊國會出兵相助。隻是空談固守,恐怕也難守住。公子元伐鄭,實際上是想邀功圖名討好文夫人。他-定急於求成,又特別害怕失敗。我有一計,可退楚軍。”
鄭國按叔詹的計策,在城內作了安徘。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來,不讓敵人看見一兵-卒。令店鋪照常開門,百姓往來如常,不準露一絲慌亂之色。大開城門,放下吊橋,擺出完全不設防的樣子。
楚軍先鋒到達鄭國都城城下,見此情景,心裏起了懷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誘我中計?不敢妄動,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趕到城下,也覺得好生奇怪。他率眾將到城外高地眺望,見城中確實空虛,但又隱隱約約看到了鄭國的旋旗甲士。公子元認為其中有詐,不可貿然進攻,先進城探聽虛實,於是按兵不動。
這時,齊國接到鄭國的求援信,已聯合魯、宋兩國發兵救鄭。公子元聞報,知道三國兵到,楚軍定不能勝。好在也打了幾個勝仗,還是趕快撤退為妙。他害怕撤退時鄭國軍隊會出城追擊,於是下令全軍連夜撤走,人銜枚,馬裹蹄,不出一點聲響。所有營寨都不拆走,族旗照舊飄揚。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說道:“楚軍已經撤走。”眾人見敵營族旗招展,不信已經撤軍。叔詹說:“如果營中有人,怎會有那樣多的飛鳥盤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計欺騙了我,急忙撤兵了。”
2.豫卦
--居安思危,方可長保
“原文”
豫:利建侯行師。
彖曰:豫,剛應而誌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初六:鳴豫,凶。
象曰:初六鳴豫,誌窮凶也。
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也。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誌大行也。
六五: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貞疾,乘剛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長也。
“字詞義”
豫:是和樂的意思。
殷:是盛大的意思。
上帝:是天帝的意思。
配:是祭祀的意思。
考:指的是已經亡故的父親。
介:是猖介,孤高的意思;於:當做如解釋。
盱(xu):是仰視的意思。
由:是由來的意思。
盍:與合同;簪是假借、急速的意思。
渝(yu):是改變的意思。
“釋義”
豫,利建侯行師。
這一卦,與謙卦的形象相反,彼此是“綜卦”,謙使他人也使自己喜悅,有交互作用。
《序卦傳》說:“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富有而有謙虛,當然愉快。在這一卦,惟有“九四”是陽爻,其他的陰爻都服從他,因而得誌,心中喜悅。此卦以人事比擬,人人都樂於追隨行動,必然可以建立公侯的基業,有利於用兵。
《彖》曰:豫,剛應而誌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裁!
豫卦惟一的“九四”剛爻,有五個陰爻響應,因而得以遂行誌向;上卦“震”是動,下卦“坤”是順,能夠順應時機而行動。所以愉快,命名為“豫”。
豫卦順應時機行動,正如同天地,天地尚且如此,更何說建立公侯基業,或動用武力呢?天地順應時機行動,所以日月運行,不會有錯誤,四季循環,不會有偏差;聖人順應時機行動,所以賞罰公正,人民悅服。豫卦所顯示的時間意義,太偉大了!
《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這一卦,上卦“震”是雷,下卦“坤”是地,雷在地上爆發,產生雷鳴,使大地振奮,這是陰陽最和樂的現象,所以稱作“豫”。古代聖明的君王,效法這一精神,創造音樂,就是仿效雷的聲音,與和樂的意義,用來崇敬盛德,並盛大地獻給天帝,一並祭祀祖先的亡魂。
《孝經》中說:“周公在冬至這一天,到郊外祭祀始祖後稷;九月在明堂,一並祭禮亡父文王與天帝。”祭禮中使用音樂,是為了使人、神喜悅,有將他們召喚到地上的效用。
初六:鳴豫,凶。
《象》曰:“初六鳴豫”,誌窮“凶”也。
“初六”陰爻陽位不正,是小人。但“初六”與“九四”陰陽相應,在上層有強大的援助,能夠隨心所欲,得意洋洋,不知不覺的高聲唱了起來,這種自鳴得意的態度,當然結果凶惡。
《象傳》說:這是得意忘形,所以凶惡。
“豫”是和樂的意思,應當吉祥,但這一“爻辭”所以說凶,是指自己一個人快樂,而不是大家和樂。因而,愉快也是有條件的,並不一定完全吉祥。這一爻,強調不可獨樂樂,應當眾樂樂。
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在豫卦中,隻有“六一”居中位,陰天陰位得正,象征上下各爻都沉溺於歡樂中,惟獨他保持清醒,堅守中正,像石頭般堅定不移,在一天中,隨時都慎思明辨,看破吉凶,由於純正,因而吉祥。《大學》中說:嘖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就是這個意思。這一爻,強調在安樂中不可沉溺,應保持警覺。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
《象》曰:“盱豫有侮”,位不當也。
“六三”陰爻陽位不正,又不在中位,象征不中不正的小人;又接近這一卦的主體,最強的“九四”;因而,仰視“九四”的臉色,迎合其心意,自己得到安樂。然而,這種態度,不久就會後悔。所以,必須立即悔改,遲疑就真的要後悔了。這一爻,說明安樂應得自正當。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誌大行也。
“九四”是這一卦惟一的陽爻,“四”又是大臣的地位,與上下各陰爻呼應,成為朋友、同誌;便得到“六五”君王的信任,成為安和樂利的中心人物,所以大有所得。然而,“六五”柔弱,重責的大任寄托在他一人身上,必須誠信,不可猜疑,同誌才會前來聚合,得到協助。
這一爻,說明必須誠信,精誠團結,才有安樂。
六五: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貞疾”,乘剛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六五”陰爻柔弱,雖然在至尊的地位,但下方有剛強的“九四”,所以情勢危險,像有重病的人。不過,“六五”在上卦的中位,還沒有喪失權威,不致於滅亡。處在這種奄奄一息不死不活的狀態下,就必須謹慎,堅守中庸的原則,保持純正,才能避免滅亡。
這一爻,強調樂而不可忘憂,中庸、堅守純正,可避免滅亡。
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長也?
《象傳》說:不顧天錯地暗地沉迷享樂的人高居上位,又怎麽能長久呢?
“總結”
豫卦為大家所展示的是一幕和美歡樂的場景,並且,重點講述了通往和樂之途的方法,那就是--正確的對待勞逸關係,且不可縱情恣肆,沉湎燈紅酒綠。縱觀古今曆史,凡是好逸惡勞之徒,無一幸免都走上了萬劫不複之地。所以,我們應該切記,在適當的時候,學會適當的放鬆自己,但是,萬不可樂以忘憂,樂不思蜀,須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才是人生成功之道。
居安思危,方可長保
春秋時候,晉厲公被弑,悼公即位。晉悼公是一位政治天賦超群的英主,年僅26歲時,就稱霸中原,匡複晉國霸權。
晉悼公在位期間,禮賢納士。他有一個部下叫司馬魏絳,也是一個執法嚴明的好官。有一次,晉悼公的弟弟楊幹,他的座車擾亂了軍陣,魏絳就把替楊幹趕車的仆人斬首示眾。楊幹跑去向晉悼公哭訴:“兄長,魏絳實在欺人太甚了,連王室都敢侮辱。”晉悼公聽了很生氣:“這個魏絳太無禮了,居然讓寡人的弟弟受到侮辱,我一定要殺了魏絳,替你出這口氣,來人呀!去把魏絳抓來。”
另一個大臣羊舌赤聽到了,馬上向晉悼公說:“大王,魏絳是個忠臣,如果是他做錯了,他絕對不會逃避責任的。”話還沒說完,魏絳就到了宮外,他呈給晉悼公一封奏書,然後就拔出佩劍準備自刎。衛兵看到了,立即勸魏絳:“您先不要自殺呀!等大王看了奏書再說。”晉悼公看完了魏絳的奏書:“原來是我弟弟楊幹不對,我錯怪魏絳了。”晉悼公連鞋子都來不及穿就急忙跑出宮外,把正準備自殺的魏絳扶起來:“都是我的過失,不關你的事呀!”從此以後,晉悼公對魏絳更加地信任。
有一天,北方的戎族來向晉國獻禮,請求晉國能和戎族和睦相處。晉悼公說:“戎族沒什麽情義,又貪心,不如把它攻下來吧!”魏絳馬上勸晉悼公說:“戎狄既然來求和,就是我們晉國之福,何必去攻打它呢?”晉悼公聽了魏絳的話,和戎族合平相處,從此斷了北方的外患,專心的治理國事。過了幾年,晉國在魏絳的輔助下,愈來愈強大。
有一次宋、齊、晉、衛等十二國聯合出兵攻打鄭國。鄭國國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國中最大的晉國求和,得到了晉國的同意,其餘十一國也就停止了進攻。鄭國為了表示感謝,給晉國送去了大批禮物,其中有:著名樂師三人、配齊甲兵的成套兵車共一百輛、歌女十六人,還有許多鍾磬之類的樂器。
晉國的國君晉悼公見了這麽多的禮物,非常高興,將八個歌女分贈給他的功臣魏絳,說:“你這幾年為我出謀劃策,事情辦得都很順利,我們好比奏樂一樣的和諧合拍,真是太好了。現在讓咱倆一同來享受吧!”可是,魏絳謝絕了晉悼公的分贈,並且勸告晉悼公說:“咱們國家的事情之所以辦得順利,首先應歸功於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們齊心協力,我個人有什麽貢獻可言呢?但願您在享受安樂的同時,能想到國家還有許多事情要辦。《書經》上有句話說得好:‘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晉悼公聽罷,高興地接受了魏絳的勸諫,並立刻更改主意,把鄭國送來的歌女全部送還了回去。之後,晉悼公在魏絳的幫助下,順利地完成了晉國的霸業。
3.隨卦
--隨勢而為,以成大器
“原文”
隨:元亨利貞,無咎。
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無咎,而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
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響晦入宴息。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從正吉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六二:係小子,失丈夫。
象曰:係小子,弗兼與也。
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象曰:係丈夫,誌舍下也。
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隨有獲,其義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五:孚於嘉,吉。
象曰:孚於嘉,吉;位正中也。
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於西山。
象曰:拘係之,上窮也。
“字詞義”
隨:是隨從、隨和得的意思。
下:是謙卑的意思。
說:通“悅”,指的是高興,開心。
響:通“向”;晦:是日暮;宴:與安相同。
小子:指年輕人。如《論語》中孔子稱弟子們叫小子。
丈夫:是與兒童相對的成年人的意思。《穀梁傳》文公十二年記事中有:“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說文》中解釋:“身高一丈的男人,稱丈夫。”
明:是建功立業,創建功勳的意思。
嘉:是善的意思。
拘:指的是拘束。
“從”是重疊,“維”是束縛。
亨:與享相同,祭祀的意思;西山:指岐山,在周都西方,即今天陝西省寶雞境內。
“釋義”
隨,元亨利貞,無咎。
《序卦傳》說:“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安和樂利的社會,必定人人都來追隨。
這一卦,主要在闡釋怎樣使人追隨的原則;同時,也是舍棄己見,隨和眾人。隨卦是困卦的“九二”,降到“初位”;也是噬嗑卦的“上九”,降到“五”位的變卦;又是未濟卦的“九二”與“初六”,“上九”與“六五”變換而來。以上都是剛爻下降,在柔爻之下的隨從形象;所以,命名為“隨”。
再將上下卦分開來看,下卦“震”是動,上卦“兌”是悅;此動而彼悅,就成為“隨”的意思。總之,自己虛心隨和他人,他人也會來隨和自己,能夠相互隨和,當然任何事都可以成功;所以,占斷說元始、亨通、有利、堅貞,沒有災禍。不過,元始、享通、有利,是以堅貞為條件;否則,就不能避免災禍了。《左傳》襄公九年的記載中,有一貴婦人穆薑,想要嫁人,前去問卜,就得到這一卦。卜者說:“隨卦有出的含意,元、亨、利、貞,四德齊備,吉祥,可以出嫁。”但穆薑說:“這四德我一項也沒有,與隨卦的條件不相當。”她的這一見地,道出了卜筮的真髓。
《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無咎”,而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
這一《彖傳》的解釋,已沒有多加解說的必要。《易經》六十四卦所要表示的,就是在宇宙不間斷的轉變中,某一時間的某種現象的橫斷麵;因而,各卦都各有不同的時間與意義,所以常用“時義”這兩個字。
《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響晦入宴息。
下卦“震”是雷,上卦兌是澤,所以說:“澤中有雷。”雷潛伏在澤的深處,是安息不動的形象。另外,“震”的方位在東方,象征日出;“兌”的方位在西方,象征日落;又象征春天與秋天;也都有隨著時序轉換,進入安息時期的含意。生是息的開始,息是生的轉機,宇宙萬物,在時間的消長中生生不息,所以說:君子應當效法這一大自然的法則,白天勤奮工作,夜晚就要回到家中安息。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從正“吉”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隨卦的“卦辭”,主要在說明使他人追隨的原則;但“爻辭”,則解說如何追隨他人。“初九”是下卦的主體,凡是一陽二陰的卦,以陽為主體;二陽一陰的卦,則以陰為主體。下卦“震”,是動,有動才會隨。“初九”追隨他人,有時自己的主張就不得不變通,但能違背原則,以人事比擬,當出任的官位有變動時,不可憤慨,仍然要堅守正道,才會吉祥。又說,應當走出門外,與他人交往,擴大接觸麵,才會有利。也就是說,破除私見,以群眾為依歸,隨以大眾的利益,才會有功效。這一爻,說明追隨應以群眾的利益為依歸,變通而不違背原則。
六二:係小子,失丈夫。
《象》曰:“係小子”,弗兼與也。
“六二”與“九五”陰陽相應,但距離過遠;而且“初九”就在下方;因而,“六二”的陰,有與“初九”的陽,親近的可能。大凡在追隨時,多半會追隨靠近的人,“六二”陰爻柔弱,不能堅守貞節,等待正當的配偶“九五”,卻因追隨身旁的“初九”,以致失去了丈夫。雖然不能說是凶險,但明顯的,這是惡事,與“小子”發生關係,必然失去“丈夫”,難以左右逢源。這一爻,強調不可貪圖近利,喪失了本分。
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象》曰:“係丈夫”,誌舍下也。
“丈夫”指“九四”,“小子”指“初九”,在上方的陽爻是丈夫,在下方的陽爻是小子。大體上,陰不能單獨存在,“六三”在上方沒有相應,就會依附靠近的陽爻“九四”。下方雖然有陽爻“初九”,由於親近“九四”的緣故,就舍棄了。就像沒有丈夫的婦人,心中喜愛壯年人因而失去了年輕的男友。“九四”陽剛,在握有實權的大臣位置,所以,“六三”追隨這一可靠的成年人,與“六三”不同,是在追隨比自己優秀的人,因而有利。但與“六三”相應的對象,應當在“上”位,與“九四”親近,難免就有意圖不良的嫌疑。所以,追隨剛強有力的人,雖然有利,但動機必須純正。這一爻,強調追隨的動機應純正。
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隨有獲”,其義“凶”也。“有孚在道”,“九四”陽爻剛毅,接近尊位的“九五”,實力與君位相當,有能力,又在君王近側,當然可以達到願望。然而,“九四”的聲勢,如果淩駕君王,就難免被猜疑,即或忠貞,也有危險。不過,心存誠信,不背離正道,了解哲明保身的道理,能夠使在上者放心,在下者心服,就不會有任何災禍了。這一爻,說明追隨者應當誠信、守分,而且明辨進退的道理。
九五:孚於嘉,吉。
《象》曰:“孚於嘉吉”,位正中也。
“九五”陽爻,象征善,陽爻陽位得正,在上卦的中位,又與下卦的“六二”陰陽相應,而且“六二”也是陰爻陰位得正,在下卦的“中”位;亦即中正與中相應,善與善隨和,當然可以信賴,非常吉祥了。這一爻,強調應當擇善追隨。
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於西山。
《象》曰:“拘係之”,“上”窮也。
“上六”陰柔,已經到達追隨的極限,向上再也找不到出路,就被“九五”“九四”重重束縛,難以擺脫。關係所以這樣鞏固,必然是出自誠信;所以,用周王祭祀西山的至誠來象征。
誠可以通神,更何況是人。《象傳》說:這是因為到達隨和的極致,所以關係才會如此鞏固。
這一爻,強調至誠為團結的根本。
“總結”
隨卦,闡釋追隨、隨和的原則。人與人之間,個人利益往往會有衝突,有時必須舍棄個人的私見、私利,隨和眾意、眾利,才能維係安和樂利的社會。所以,在自己的人生事業生涯中,應該虛心地隨和他人他人也會隨和自己,大家相互隨和,順勢而為,事業才能成就。且不可,固執己見,貪圖近利,唯有相互選擇,精誠團結,才能共創美好未來。
隨勢而為,以成大器
有人說,他是沒有骨氣的虛偽小人;有人說,他是包羞忍辱的真君子。但是,無論曆史對他的評價如何,製定和規範禮儀,使得儒家禮儀之學得以延續和發展,卻是不爭的事實。那麽,他究竟是誰呢,他就是--叔孫通。
叔孫通是薛縣(今山東省滕州市)人,因有文才而被秦朝朝廷征召,選為待詔博士。
幾年後,陳勝、吳廣他們在大澤裏舉旗造反,消息傳到鹹陽後,秦二世征集所有儒生,商討對策。叔孫通也奉旨晉見。
“陳勝等人已攻入陳郡,建立張楚政權,諸公對此有何看法?”
有三十多個博士一起上前,說道:“那些人身為臣子,卻要謀反,希望陛下馬上發兵鎮壓。”
秦二世聽罷,一臉的不悅。他用目光掃了一下叔孫通,問道:“愛卿意見如何?”
叔孫通,拜倒在地,回稟道:“先皇早就六合一統,殺豪傑、毀兵器以示不用,那裏還會有什麽謀反的事件呢?更不必說什麽楚人,而今天下盡為黔首,再無齊楚燕趙。況且,我們的朗朗天宇,上有無比聖明的天子,下有嚴明的律法,官吏司職於下,就算有些小小的雞鳴狗盜之徒,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陛下不必為這樣的事情掛上金口玉齒。微臣想,這會兒,那些小小盜賊可能已經被縣丞守尉抓繩之以法了。”
秦二世聽見叔孫通的話,非常愉快,立時是龍顏大悅。他賞賜了叔孫通,封他做了司禦博士,還給他許多的金銀錢財。而那些說有人謀反的博士統統被下了大牢。
回到館驛,那些叔孫通帶來的人一起都責難叔孫通,先生怎麽這樣不仗義執言而去拍馬屁呢?
“仗義執言,哪得看對誰?我們是楚人,天下現在歸了秦國,我們還得幫秦國嗎?況且,我要是按你說的那樣,我們這三十多人是一個也別想走,全都得下大牢。秦朝遲早會完蛋的。”
於是,當晚他便帶領學生連夜逃亡回家鄉薛縣。
前205年,劉邦率軍攻入彭城,叔孫通向漢軍投降。叔孫通一向都是儒服儒冠出入的,而到漢王這邊,他知道漢王不喜歡儒生,就把自己的衣冠全部夠改變了,以逢迎漢王。在漢王帳下的時候,他接二連三地像漢王舉薦驍勇善戰的兵將,而跟隨他的學生,他一個也沒有舉薦,因此他的學生便滿腹牢騷地說道:“我們這些人,跟隨先生好多年了。先生在漢王那裏高官厚祿,也給大王舉薦了幾十個人才了,但是我等,卻依然是布衣白丁!”
叔孫通聽罷,言道:“我們是一起來的,要榮俱榮、要毀俱毀,你們耐心一點。我現在舉薦的都是豪俠勇士武夫謀臣。而你們對於軍旅又不擅長,現在不是時機啊。等江山已定,武功就會讓位給文略的,你們等著吧。”
前202年,劉邦打敗項羽,被擁立為皇帝,是為漢高祖。漢高祖初次上朝的時候,隻見朝堂上鬧哄哄的,有的飲酒爭論、醉後喧嘩,甚至拔劍擊打宮殿的支柱。漢高祖對這種情況漸漸感到不滿,於是,叔孫通向漢高祖建議製訂宮廷禮儀,得到漢高祖的同意。叔孫通到魯國故地征召約三十名儒生到長安,協助製訂及演習宮廷禮儀。一個多月後,叔孫通邀請漢高祖觀禮。漢高祖認為有關禮儀可行,於是命令大臣進行彩排。
三個月之後的一個早朝上,皇帝端坐在高高的寶座上,各司賓官員各司其職,他們大聲地演習著過去宮廷裏已經習慣了的禮儀。先是各路諸侯王,他們身穿王服、手執牙板、排成兩隊,齊刷刷地跪倒在地,衝上山呼萬歲。而這個時候,堯樂齊鳴、鍾鼓大作,朝堂上一派肅穆。諸侯王參拜後是關內侯、然後是列侯、然後是將軍,按照品次延續下去。這個時候,劉邦才真正感覺到了皇帝的威風。
演禮完畢,劉邦悄悄地對叔孫通說:“朕這才知道了當皇帝的真滋味啊,還是皇帝顯貴哦。你要什麽封賞,朕給你。”
“陛下,為陛下小老師臣子應盡之職。陛下不要封賞微臣,還是請陛下任用我帶來的三十個博士吧,另外,微臣一直為陛下養著一百多個飽學之士,他們可以為漢朝的地方官。馬上得來的江山還得交給文臣去打點啊。他們都是過去秦朝時候優秀的地方吏員,都是清廉奉公之輩,請陛下任用。”
劉邦準了他的奏請,並委任叔孫通為太常,並賞賜黃金五百斤。隨叔孫通入京的儒生也因此獲得了封賞。
4.噬嗑卦
--依法治國,倡導和諧
“原文”
噬嗑:亨。利用獄。
彖曰:頤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剛柔分,動而明,雷電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雖不當位,利用獄也。
象曰: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
初九:履校滅趾,無咎。
象曰:履校滅趾,不行也。
六二:噬膚滅鼻,無咎。
象曰:噬膚滅鼻,乘剛也。
六三:噬臘肉,遇毒;小吝,無咎。
象曰:遇毒,位不當也。
九四:噬幹胏,得金矢,利艱貞,吉。
象曰:利艱貞吉,未光也。
六五:噬幹肉,得黃金,貞厲,無咎。
象曰:貞厲無咎,得當也。
上九:何校滅耳,凶。
象曰:何校滅耳,聰不明也。
“字詞義”
噬嗑(shihe):“噬”是咬;“嗑”是上顎與下顎合攏,“噬嗑”是上下顎咬合,將吃的東西咬碎的意思。
校:是枷。“履校”是穿在腳上的刑具;滅:是傷害的意思。
膚:是柔軟的肉,例如:將柔軟的肉盛在鼎中的祭品,稱“膚鼎”。
毒:是味濃的意思。
胏(zi):是有骨頭的肉。
何:同荷,負荷的意思。
聰:是聽覺敏銳的意思。
“釋義”
噬嗑,亨。利用獄。
《序卦傳》說:“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了。”能夠使人人仰慕,才能鞏固領導中心,產生向心力,促成團結。
這一卦的卦象,與頤卦相似,是張大口,上下顎相對,中間是空的形象;噬嗑卦,則在上下顎中間,加了一個陽爻,成為咬合咀嚼的形象,所以才這樣命名。
這一卦的占斷,是亨通。凡事不能亨通,必然中間有障礙;這一卦,將中間的障礙咬碎,當然就亨通了。這一含義,象征刑罰;刑罰就是要鏟除構成障礙的不良分子。
這一卦,下卦“震”是雷,上卦“離”是明,以雷霆萬鈞的威勢,足以明察秋毫的光明,象征刑罰必須具備的條件。《論語子路》中說:“刑罰不能中肯,人民將手足不知所措。”因而,刑罰必須公正。這一卦的主體“六五”,柔爻剛位,在外卦的中位,象征剛柔兼備,具備威嚇、明察、適中的條件;所以,有利於執行刑罰。
《彖》曰:頤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剛柔分,動而明,雷電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雖不當位,“利用獄”也。
這一卦的想象,是口中咬著物;所以稱作“噬嗑”。由於咬合嚼碎,所以亨通。這一勢,陰陽各有三爻,各占一半,象征剛柔相濟。下卦“震”是動,上卦“離”是明,象征有行動力,而且能明察是非。加以下卦“震”是雷,上卦“離”是火,雷電交鳴,產生震撼力與光明,象征刑罰的威嚇與明察。
由卦變來看,噬嗑卦是由益卦變化而來。益卦的“六四”柔爻上升,到達“五”的中央位置;同時,原來在“五”位的剛爻,下降到“四”的位置,就成為噬嗑卦。雖然“噬嗑”的“六五”,陰爻陽位不正,位置不當;然而,在上卦得中,對執行刑罰來說,仍然適當,所以有利。
《象》曰: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
上卦“震”是雷。下卦“離”是電,雷電交合,所以稱作“噬嗑”。雷具備威嚇力,電發生光明;古代的帝王,效法這一精神,使刑罰明顯,法律端正。
初九:履校滅趾,無咎。
《象》曰:“履校滅趾”,不行也。
“初”與“上”,多指沒有地位的人。在這一卦,“初”與“上”是指受刑的人;“二”到“五”指有爵位的人,亦即施刑的人。《禮祀曲禮》中說:“刑不上大夫。”古代的刑罰,是隻以庶民為對象。
“初九”相當於刑罰的開始,罪行不嚴重,刑罰也輕,所以隻罰帶腳鐐,傷到腳趾。受刑罰為什麽說“無咎”?《係辭傳》解釋說:“小的懲罰,使人戒懼,不敢犯大惡,對小人物來說,這就是福。”亦即,惡行應及早製止,以免擴大,就可以避免災禍。《象傳》說“不行也”是指不再犯法的意思。這一爻,說明對小罪要加以懲罰,以免蔓衍成大惡。
六二:噬膚滅鼻,無咎。
《象》曰:“噬膚滅鼻”,乘剛也。
“六二”陰爻陰位得正,在下卦中位,因而裁判公正,刑罰適切,處置罪犯,就像咬柔軟的肉那樣容易。在“六二”的下方,是剛強的“初九”,犯錯如果不給以相當重的懲罰,將收不到懲誡的效果。所以,刑罰像咬到自己的鼻子,沒人肉中那樣深,也不會有錯。這一爻,說明重罰意義。
六三:噬臘肉,遇毒;小吝,無咎。
《象》曰:“遇毒”,位不當也。
“六三”陰爻柔弱,不在中位,又陰爻陽位不正,所以《象傳》說“位不當”。象征優柔寡斷,裁判不能公正適切的順利進行,就像咬堅硬又味道濃烈的幹肉,困難不易不咽,會有小的挫折。但經過咬碎以後;就能排除障礙;最後還是不會有過失。這一爻,說明刑罰須排除挫折。
九四:噬幹胏,得金矢,利艱貞,吉。
《象》曰:“利艱貞吉”,未光也。
“九四”接近君位,相當於斷案的大臣;而且卦已經過了一半,罪惡擴大,必須施以嚴刑,當然反抗也加強。所以,用咬“幹胏”來比擬。在這種困難的狀況下,必須像金屬一般剛強,像箭一般正直,堅守正道,最後才會吉祥。“九四”陽爻剛毅,又在象征明的離卦中,剛而且明,就難免過分果斷,因而必須警惕,不可輕率。“九四”又剛爻在陰位,容易動感情,因而,以固守正道告誡。
在這一卦中,這是最好的一爻,但卻以“艱貞”為條件,並不完全順利。所以《象傳》說:“未光也。”這一爻,強調刑罰的困難,必須冷靜果斷,堅守正道,不可輕率。
六五:噬幹肉,得黃金,貞厲,無咎。
《象》曰:“貞厲無咎”,得當也。
“六五”陰爻柔順,位於外卦至尊的中位,是以君權刑罰,又能適中,自然容易使人信服,所以用“噬幹肉”比擬。又,“黃”是土的顏色。土在五行的中央,黃色代表中央,以象征中庸。“金”象征剛強,指“九四”,亦即裁決能夠適中,又有剛毅的“九四”輔佐。不過,刑罰畢竟是不得已的手段;所以,必須堅守正道,而且謹慎用刑,才不會發生過錯。《象傳》說:這是由於運用得當,所以才會“無咎”。這一爻,說明刑罰為不得已的手段,必須剛柔並濟。中而且正。
上九:何校滅耳,凶。
《象》曰:“何校滅耳”,聰不明也。
“上九”已達到刑罰的極限,惡大罪極,正如《係辭傳》所說:“累積的惡行,已經不可掩飾;罪狀的重大,已經不可能消解。”所以說,頸上帶枷鎖,磨傷了耳朵,占斷凶險。《象傳》說:這是由於平時不聽忠告,終於犯了大錯。這一爻,告誡犯罪到了泛濫的程度,必然凶險。
“總結”
法治是政治的根本,為排除障礙,保障善良,建立及保持秩序,往往不得不采取不得已的刑罰手段。罪惡必須及早加以阻止,以防止蔓延。應當采重罰主義,以“小懲大戒”。刑罰為不得已的手段,難免使人猶豫,遭遇挫折,然而,卻又不能不刑罰,所以必須是中庸、正直、明察、果斷,剛柔並濟,堅持原則,公正執行。否則,一旦泛濫,就不可收拾了!
依法治國,倡導和諧
韓昭侯,戰國時代韓國國君。公元前358--333年在位。韓昭侯前期,韓國政治混亂,法律、政令前後不一,群臣吏民無所適從。前355年,韓昭侯實行改革,任用申不害為相,施行“法製”,使韓國致治,諸侯不敢侵韓。
韓昭侯是依法治國的積極推動者,在他當政的時期,就非常重視法製,而且,他還身體力行,為全國百姓做好了表率作用。
據說,韓昭侯因飲酒過量,不知不覺便醉臥在床上,酣睡半晌都不曾清醒。他手下的官吏典冠擔心君王著涼,便找掌管衣物的典衣要了一件衣服,蓋在韓昭候身上。韓昭侯終於睡醒,感到睡得很舒服,不知是誰還給他蓋了一件衣服,他覺得很暖和,他打算表揚一下給他蓋衣服的人。於是他問身邊的侍從說:“是誰替寡人蓋的衣服?”
侍從回答說:“是典冠。”
韓昭侯臉立即沉了下來。他把典冠找來,問道:“是你給寡人蓋的衣服嗎?”
典冠說:“是的。”
韓昭侯又問:“衣服是從哪兒拿來的?”
典冠回答說:“從典衣那裏取來的。”
韓昭侯又派人把典衣找來,問道:“衣服是你給他的嗎?”
典衣回答說:“是的。”
韓昭侯嚴厲地批評典衣和典冠道:“你們兩人今天都犯了大錯,知道嗎?”典冠、典衣兩個人麵麵相覷,還沒完全明白是怎麽回事。韓昭侯指著他們說:“典冠你不是寡人身邊的侍從,你為何擅自離開崗位來幹自己職權範圍以外的事呢?而典衣你作為掌管衣物的官員,怎麽能隨便利用職權將衣服給別人呢?你這種行為是明顯的失職。今天,你們一個越權,一個失職,如果大家都像你們這樣隨心所欲,各行其是,整個朝廷不是亂了套嗎?因此,必須重罰你們,讓你們接受教訓,也好讓大家都引以為戒。”於是韓昭侯把越權者斬首示眾,失職者施以重責。從此,韓國上下再也沒有越權行事的現象存在了。
還有一次,申不害憑藉相國的身份,向韓昭公說情,為他的一個堂兄謀求官職。韓昭公不準,於是申不害麵“有怒色”。韓昭公就生氣地說:“我施行你的變法主張,是為了治理國家。現在是聽從你的請求而敗壞你的治國之術,還是施行你的治國之術而廢去你的請求呢?你曾經叫我任人要‘擁功勞,視次第’,現在你有所私求,我究竟該怎麽辦呢?”申不害見勢不妙,隻得避席請罪,慚愧地說:“您真是嚴守法令的人啊!”
由於韓昭侯對法製的積極推廣,使得韓國無論在農業生產,還是城市經濟方麵,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繁榮。而韓國也由原來的弱小,一躍成為,大國不敢小覷的國家。
5.恒卦
--精衛填海,矢誌不渝
“原文”
恒: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
彖曰:恒,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恒。恒亨無咎,利貞;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象曰:雷風,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初六:浚恒,貞凶,無攸利。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九二:悔亡。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
象曰:不恒其德,無所容也。
九四:田無禽。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六五: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
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夫子製義,從婦凶也。
上六:振恒,凶。
象曰:振恒在上,大無功也。
“字詞義”
浚(jun):意思有疏通、深、掘取,榨取。此處作深來用。
“釋義”
恒,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
將鹹卦倒過來,成為恒卦。彼此是“綜卦”,感應短暫,恒久長遠,暫與久相互為用。
《序卦傳》說:“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恒”是恒常、永久的意思。下卦“巽”,象征長女;上卦“震”,象征長男。鹹卦是男在女的下方,女尊男卑,象征男女、陰陽相互感應的道理,所以,命名為“恒”。占得這一卦,隻要有恒,堅持自己的意誌,就能夠串通。但動機必須純正,而且持續,才能無往不利。
《彖》曰:恒,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恒。“恒亨無咎,利貞”;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己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恒是久的意思。上卦“震”是“陽卦”,下卦“巽”是“陰卦”,所以說,剛上而柔下,亦即男尊女卑,是夫婦的常理。又,上卦“震”是雷,下卦“巽”是風,雷與風相互助長,雷乘風而行,風因雷增強;另外,下卦“巽”是順,上卦,“初”與“四”、“二”與“五”、“三”與“上”,都剛柔相應,這也是常理,都象征恒久。
有恒必然有成,所以亨通,不會有災難。但必須以堅持純貞為前提,才會有利;這是說,堅持的必須是正道,就像天地的道理,由於純正,因而恒久,持續不已。所以說無往不利,就像日月,依循自然法則,而能長久普照萬物;四季依循自然法則,而能變化永久,生成萬物;聖人永久堅持正道,而能教化天下,建立秩序。隻要觀察這一恒久的道理,就可以發現天地萬物的真情了!
《象》曰:雷風,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上卦“震”是雷,下卦“巽”是風,雷與風,經常不停活動,相互助長,象征恒久。君子應當效法這一精神,日常行動雖然可以臨機應變,但自立立人的大原則,必須堅持,不能改變方正的準則。
初六:浚恒,貞凶,無攸利。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初六”與“九四”相應,陰陽相應是常理。下卦“巽”是人;所以,“初六”必定會深入追求。但“九四”是上卦中唯一的陽爻,亦即上卦的主體,而且上卦“震”是動,所以,剛強的“九四”,一心力爭上遊,不會理會“初六”。何況“初六”在最下方,中間又有“九二”“九三”兩個陽爻阻擋。在這種情勢下,雖然與“九四”相應,但如果不顧一切,強求深入,即或動機純正,也有凶險,前進不會有利。也就是說,正義也不能強迫使他人接受,過度要求,就會凶險。
《象傳》說:這是“初六”在開始的位置。開始就要深求,所以凶險。這一爻,說明正義也不可強迫他人接受的道理。
九二:悔亡。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九二”陽爻陰位不正,本來會後悔。但“九二”在下卦的中位,態度中庸;所以,會使後悔消除。
《象傳》說:這是能夠堅持中庸的緣故。這一爻,強調中庸原則的重要。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
《象》曰:“不恒其德”,無所容也。
“九三”陽爻陽位得正,但過於剛強,而且離開中位,又與“上六”相應,以致不滿現狀,一心上進,不安於位,不能堅守固有的德性,也許會蒙羞;即或動機純正,也難免恥辱。
《象傳》說:這是沒有恒心,以致不被人容納的緣故。《論語子路篇》中,孔子也說:“不恒其德,或承之羞。”當是由此外引用。這一爻,說明自立立人的大原則,不可違背。
九四:田無禽。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九四”陽爻陰位不正,所以,獰獵不會有任何擒獲。《象傳》說:不論怎樣有恒心,由於長久地位不正,又怎麽會有擒獲呢?這一爻,強調正義的重要。
六五: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
《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夫子”製義,從婦“凶”也。
“六五”陰爻柔順,在中位,又與下卦居中的“九二”陽爻相應;象征堅守柔順服從的德性,永久不變。不過,柔順服眾是妻子的正道,堅持這一純正的德性,會吉祥;但對丈夫來說,卻不是應有的德性,因而凶險。
《象傳》說:妻子永久堅守順從的德性吉祥;由為妻子一生應當順從一個丈夫。但身為丈夫的人,衡量事理,應當以正當與否為依據,長久聽從妻子的話,就會有凶險。這一爻,說明立場不同,所應堅持的德行也不同。
上六:振恒,凶。
《象)曰:“振恒”在上,大無動也。
“上六”已經到達這一卦的極點,又是上卦最上方的一爻,象征極端恒久,也違背常理。上卦“震”是動,因而經常動蕩不安;這一爻又陰柔,難以堅持,所以凶險。
《象傳》說:在上位,就應當具備恒久的德行,經常動蕩不安,缺乏恒心,就不能成就大事。
“總結”
荀子《勸學篇》曰:“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可見,堅持一顆勇往直前的恒心,是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尤其,在我們麵對複雜多變的環境,或是,屢遭坎坷磨難之際,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在整體戰略上,樹立一個恒久的計劃目標,努力的奮進。正所謂: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
精衛填海,矢誌不渝
傳說,炎帝有一個女兒,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黃帝見了她,也都忍不住誇獎她,炎帝視女娃為掌上名珠。
炎帝不在家時,女娃便獨自玩耍,她非常想讓父親帶她出去,到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為父親忙於公事:太陽升起時來到東海,直到太陽落下;日日如此,總是不能帶她去。這一天,女娃沒告訴父親,便一個人駕著一隻小船向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劃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風大浪,像山一樣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終被無情的大海吞沒了,永遠回不來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小女兒,但卻不能用太陽光來照射她,使她死而複生,也隻有獨自神傷嗟歎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隻小鳥,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所以,人們便叫此鳥為“精衛”。
精衛痛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她要報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從她住的發鳩山上銜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飛,一直飛到東海。她在波濤洶湧的海麵上回翔闃,悲鳴著,把石子樹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騰著,咆哮著,嘲笑她:“小鳥兒,算了吧,你這工作就幹一百萬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衛在高空答複大海:“哪怕是幹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幹到宇宙的盡頭,世界的末日,我終將把你填平的!”
“你為什麽這麽恨我呢?”
“因為你奪去了我年輕的生命,你將來還會奪去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我要永無休止地幹下去,總有一天會把你填成平地。”
精衛飛翔著、鳴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發鳩山去銜石子和樹枝。她銜呀,扔呀,成年累月,往複飛翔,從不停息……
精衛填海的故事,仍在繼續,同時她那鍥而不舍,矢誌不渝的淨勝,也將一直繼續下去,我們始終堅信著。
6.解卦
--瞄準機會,果斷出擊
“原文”
解:利西南,無所往,其來複吉。有攸往,夙吉。
彖曰:解,險以動,動而免乎險,解。解利西南,往得眾也。其來複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時大矣哉!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初六:無咎。
象曰:剛柔之際,義無咎也。
九二:田獲三狐,得黃矢,貞吉。
象曰:九二貞吉,得中道也。
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
象曰:負且乘,亦可醜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象曰:解而拇,未當位也。
六五:君子維有解,吉;有孚於小人。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上六: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字詞義”
坼(che):此處指果實裂開。
過:此處指沒有犯意的過失;宥:是寬恕、減輕的意思。
義:在此當宜解。
黃矢:指的是裝有黃金箭頭的箭。
解:原義是用刀將牛角切離,在此當解決困難來講。
而:與爾通用,是你的意思;拇:是大腳趾的意思。
維:是唯,思的意思。
孚:是信,有驗證的意思。
隼(sun):鳥類的一種,翅膀窄而尖,上嘴呈鉤曲狀,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黃色。飼養馴熟後,可以幫助打獵,被人們認為是是惡鳥,在此象征小人。
高墉:原意是高的土牆,在此象征身居高位的大人,與小人相對。
悖:是叛亂的意思。
“釋義”
解,利西南,無所往,其來複吉。有攸往,夙吉。
解卦,是與蹇卦形象上下相反的綜卦,困難必須解除,但解除後又容易耽於安樂,產生困難,難與解相反相成。《序卦傳》說:“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
這一爻,內卦“坎”是險,外卦“震”是動,行動走出困難之外,使困難解除;所以,命名為“解”。
解卦來自升卦,升卦的“三”與“四”交換,就成為解卦。升卦的上卦“坤”,方位在西南,九三升人西南的“坤”,成為困難解除的解卦;所以說西南有利。亦即解除困難,應當用柔。又西南的“坤”是地,大地平坦寧靜;當艱難解除之後,就應當一切簡易寧靜,與民休息,不可再繁瑣擾民,才有利。當困難解除之後,不宜再有任何行動,應當回到原來的地方休息,才會吉祥。解除困難,應當立即迅速解決,不可使紛擾延續過久,才會吉祥。
《彖》曰:解,險以動,動而免手險,解。解“利西南”,往得眾也。“其來複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坼,解之時大矣找!
解卦由下卦“坎”是險,與上卦“震”的動構成,是行動而能脫離危險的形象,所以稱作解卦。西南是坤卦,性格平易,以平易的方法,解除困難,可以得到大眾的擁護。又,升卦的“九三”與“六四”交換,上升進入西南的坤卦,成為解卦;坤卦象征眾,所以說得眾。如果沒有前往的去處,回來吉祥;由於“九二”在內卦得中,以中庸之道,才能夠解除困難。有前往的去處,則愈快愈好,因為前往可以成功,也是指“九二”。這一卦,下卦“坎”是水,上卦“震”是雷,象征雷雨。依大自然的法則,由秋至冬,凍結閉塞;當閉塞到極點,春天到來一切解除,發生雷雨,各種植物的種子,堅硬的殼破裂,再度萌芽。所以,解除困難的時間因素,太偉大了!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雷雨發生,大自然的閉塞現象解除。君子應當效法這一精神,赦免不是故意犯過的人,寬恕減輕故意犯罪的人。《後漢書陳寵傳》中說:“到除夕,如果死刑還沒有執行完畢,春天已經到來,就要延遲到第二年的冬天才執行。”亦即人的行為,必須與大自然因應。
初六:無咎。
《象》曰:剛柔之際,義“無咎”也。
這一卦,是解除困難的時刻,“初六”柔爻,在最下方,柔順,位置不顯著,所以安全。而且,“初六”與上卦的“九四”,陰陽相應,雖然不會大吉,也沒有災難。
《象傳》說:“在初六”與“九四”剛柔相應的狀況下,應當不會有災難。這一爻,說明當困難開始之初,就應當迅速解除。
九二:田獲三狐,得黃矢,貞吉。
《象》曰:“九二”“貞吉”,得中道也。這一爻的象征意義,不容易了解。一說是狐,即使人中邪的動物,象征小人。這一卦有四個陰爻,除了在君位的“六五”之外,還有三個陰爻,所以說三狐。
“九二”陽爻剛毅,在內卦的中位,因而中庸,又與君位的“六五”相應,得到信任,能夠驅逐迷惑君主的小人,所以說獵獲三隻狐。射狐如果被逃走,就會損失黃金的箭;但射中獵獲,就會得回箭。“黃”是地的顏色,在木火土金水的五行中,是中央顏色;箭是直的,象征在驅逐小人時,須用中庸、正直的方法。驅逐小人,是為了使正義伸張,須堅守正道,才會吉祥。這一爻,說明解除困難,須把握中庸、正直的原則。
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
《象》曰:“負且乘”,亦可醜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
《係辭傳》對這一爻的說明:背負物件,是卑賤小人的工作,車是貴人乘坐的器物。卑賤的小人,乘坐貴人用的車輛,強盜就想奪取了。
“六三”是陰爻,象征小人卻位於下卦的最高位,而且陰爻陽位不正,品德與地位不相稱,必然會招致想盜取這一地位的人的出現。就是堅守正道,也難以免羞。
《象傳》說:乘坐超越自己身份的車輛,也不慚愧。自己招來強盜,又會是誰的過失呢?後世用“負乘”形容地位與身份不相稱的人,就是出自這一爻辭。這一爻,說明解除困難,名實必須相符。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象》曰:“解而拇”,未當位也。
這一爻中,“九四”與“初六”,位都不正;亦即以不正相應。不過“九四”是陽爻,象征君子;“初六”是陰爻,象征小人;雖然相應,卻不能成為同誌。“九四”斷然將“初六”切除,朋友才會到來,對自己產生信心。亦即,切斷與小人的關係,才會得到君子的信任。
《象傳》說:這是由於位置不正的緣故。因為“九四”應當得正卻不正,含有惋惜的意思。
這一爻,說明除惡務盡,才能得到君子的信任與支持。
六五:君子維有解,吉;有孚於小人。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這一卦,有四個陰爻,陰爻代表小人,其中隻有“六五”的君位,是君子,但容易與其他三個陰爻的小人混淆。君子應當隻與君子交往,必須遠離小人,結果才會吉祥;所以,君子在思考是否已經切斷不良的交往時,應當以小人是否已經退去來驗證。這一爻,說明君子勢長,小人必然勢消。
上六: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係辭傳》對這一爻說:“隼是獵物,弓箭是打獵的工具,是人在射。君子將獵具藏在身上,等待時機行動,怎麽會不利呢?”
“上六”是這一卦的最高位,但不如“五”的君位,所以稱公,公爵的意思。這一爻,是解卦的終結的一爻,必然一切困難都已經解除。“上六”對貪想高位、不相應的小人,“六三”在他飛上來的時候,就像站在高牆上射隼般,將其射落,不會有不利。
《象傳》說:公爵將隼射落,以解決叛亂。這一爻,說明對邪惡應采取斷然手段。
“總結”
每個人在成長和仕途發展的道路上,都無法避免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然而,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