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

  5.

  那天,我猛然醒悟,才懂得知識的重要性。我恨自己為什麽不是高中畢業生呢?

  我知道,盡管我的學習成績不錯,招考也考到了前十名,因文化層次低,電子廠那些難以琢磨的線路圖、集成塊、電阻、電容等,我們隻能留在東莞的鄉鎮。即使輾轉進了常平這家中型的建達玩偶廠做流水線員工也改變不了我們苦難的命運,而有高中學曆的姐妹就有幸分到了廣州和深圳,並都有不錯的職務。她們那個廠絕對的八小時,聽說她們的待遇也比我們東莞的要好,業餘文化生活豐富,還經常保送員工去深圳大學進修呢!

  縣領導和勞動局的幹事們來看過我們幾次,除了番禺區市橋送了人,還告訴我們深圳特區的京華電子廠招去的高中生個個都有不錯的職位,說我們文竹鄉芝田村的王小鳳一去就做了財務文員,負責一個公司的會計工作。

  我們學校的段惠娟也一去那裏就坐進了寫字樓,她們都是高中學曆,比我們後一批來廣東,工資待遇和生活條件都比我們在東莞和番禺的老鄉要好,我心裏不服氣,不就是一張高中畢業證書嘛,她們兩個在學校的成績不太好,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1987年的7月底,一批高中學曆的女子,永新縣第一批走向深圳京華電子廠的女孩,浩浩蕩蕩地跋涉千裏之旅,從井岡老區永新縣城進發,兩天兩夜風塵仆仆地來到深圳特區,被廠家像接待貴賓一樣接待這群女子,又安排她們的食宿,姑娘要吃什麽好的盡管說。

  也是那個7月,據《深圳特區報》記者陳秉安的紀實作品《來自女兒國的報告》一文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文字:深圳的龍崗,一批井岡山妹子二百五十人的妹子,從寧崗出發,分別乘坐七部大客車,從寧崗到龍崗,龍崗經濟開發區的負責人劉其昌在酒家包了十二桌,請領隊和姑娘們一道先開了洋葷,又安排全鎮所有的招待所敞開大門,政府把他們送到賓館,並說願意住哪就住哪,並告之鎮上所有的賓館,井岡山來的都一分錢也不能收。並對這批人作好了就業安排,準備第二天讓十幾家工廠來鎮政府門口領人,誰知晚上有人悄悄地報告說:“那些女娃偷偷躲在房間裏哭鼻子!”“誰欺負她們了?”“誰敢呀,在山溝裏呆習慣了,想家唄。”

  第二天領隊的同誌回去,哪些女孩哭著問:“劉伯伯,你們會經常來看我們麽?李書記,你們仍下我們不管了?”送行的姑娘個個哭得很傷心。那段文字,記錄著一個打工時代的崛起。

  那段時間,整個井岡山地區都在勞務輸出,永新、寧崗、安福、萬安、泰和等,整個吉安地區以致整個江西省都加入了勞務輸出的大軍,這是一種趨勢,珠三角需要大量女工。我們注定要過漂泊的生活。她們這些人,比我們第一批來東莞的女孩強多了。我們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挺累人的。

  我知道,自身的文化素養太低,繁華的都市並沒有接納一廂情願的我,這個社會需要文化和技術,我一定要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也給自己長一次臉。

  6.

  就這樣,知識第一次在我麵前耍夠了威風,我多想在大都市的氛圍中熏陶自己升華自己啊,但受挫的心也明白了,要在百川匯海的人流中挺直自己的腰杆,就必須努力學習文化,並擁有一技之長。

  從此,業餘時間我如饑似渴地學習高中課本,閱讀中外名著,並訂出了“五個一”計劃自學,流水線作業每天12小時,有時還得突擊加班,每次歸來,人就像散了架似的,姐妹們倒在床上便能呼呼大睡,唯獨我不行,我強迫自己坐下來寫一天的感受和生活浪花。11點半過後,宿舍要熄燈,我隻好躲進衝涼房甚至是女廁所內看書,每次站著或蹲著到午夜兩點多,這樣就不會被查夜的女保安或宿舍管理員逮住罰款。

  好在,我一直感激我們蓮花縣的老鄉加文友嚴小榮,她是宿舍管理員,跟我有著共同的文學愛好,她不但不查我,每天查完房就來陪著讀書寫作。後來,也就是我們兩人能在一些大刊物上發表稿件,這是後話。

  看書有地方可找,可是寫東西就沒有地方了,同住一室的姐妹有12人,僅有一桌一椅,大多數人並沒有寫作愛好,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搶占桌椅與親好友寫信,我天天要寫,所以也就不想去搶,就每次趴在床上寫作,時間長了隻覺渾身酸痛,後來終於找到了飯堂這個好地方,我在別人的咀嚼聲中拿出了紙和筆,有時幹脆來到洗衣房,把一塊硬紙板墊在水池邊,在嘩嘩的流水聲中刷刷而寫……

  姐妹們有時想不通,為什麽該玩的時候我不玩,該樂的時候不樂,你一個農村來的初中生能寫出什麽名堂?我隻是笑笑,而後繼續我行我素,有的人幹脆以為我是神經有問題。其實,我就喜歡呆在那漂著淡淡書香的洗手間和衝涼房裏麵看書寫作而沒人打擾。我就這樣,孜孜不倦地學習、充電、在忙碌中找尋自己的另類快樂!我一直堅信:有文學的地方就有希望,特別是工廠。

  7.

  獨在異鄉為異客,漂泊他鄉,經常有一種漂流的感覺。

  第一次在東莞過中秋節,我們十幾個人中隻有兩個是男的,清一色的女老鄉,相聚在異鄉的天空下,廠裏發了一盒月餅,我家裏還寄來了五斤家鄉風味的月餅,三斤雪花餅,買了瓜子、花生、香蕉、桔子等。大家都買了好多吃的,圍坐在朗貝村南埔工業村宿舍靠近路邊的花埔旁,邊吃邊聊,為什麽選這裏,為了親情。因男老鄉們和幾個女孩還沒有搬進新宿舍,我們要一起過,女生宿舍進不去。

  她們都說還是家裏的月餅好吃,不但口味好,還有思念,父母那份濃濃的牽掛,遙遠的祝福。正開心時,不知誰提議讓大家講故事、唱歌,一時間熱鬧非凡,《思念》、《十五的月亮》,歌聲響徹雲霄,點綴著美麗迷人的夜。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月亮,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歌聲飛揚,透過寂靜的夜,飄得很遠,很遠,還夾著抽泣的聲音。我們發現,小梅哭了,無聲地哭泣,小青哭了,忍不住放聲大哭,其他人像得了傳染病似的,石英、小翠、海珠都哭了,哭聲淹沒了歌聲,唯一的兩個我們後介紹進廠的家鄉男孩明生和月生兩人都忍住沒哭。有思念、有辛酸、有委屈、有傷心、唯獨我沒哭,我有父親寄來的家鄉月餅,我對自己說,我是堅強的,東莞不相信眼淚,生活不相信眼淚!

  這裏我要重點描寫的是小青,小青是文竹鄉成江村的,跟我是校友,十九歲,就大我一歲,可她比我懂事,能幹多了,離我們村三裏路,她母親和我外婆家還是一個村的呢?算是占親帶故吧。反正聽我母親提起過,說她沒出嫁時,跟她母親有過甚密的交往,小青在家是最小的孩子,兄姐都結婚了,很受父母器重,隻有她,與我們在一起上過學,一起吃過她家裏或者我家裏帶來的幹菜,她在家挺能幹,是塊做生意的料。

  她比我早一年初中畢業離開學校,經常看得到她起早貪黑的去趕集,一天也能掙些辛苦錢。小青的父母年事已高,超六十的人了。好在家裏有個姐姐嫁在本村,可以照顧父母親。

  小青出來打工,掙錢隻要每月給五十元父母。其它的,她全部存入銀行賬戶。小青很愛打扮,手腳麻利,手工活做得很快。組長很喜歡像她這樣的女孩。小青長得小眼睛小鼻子,挺對稱的,也不錯,唯一的不足是胸圍扁平,像個未成年少女般發育不良。

  她不但手巧,而且口才也好。每次我和海珠兩人都爭辯不過她。這是小青的優勢,工資卻總是比我等拿得高,她做貨又快又好。組長喜歡的小青還可以偶爾拿到點單價高的貨來做。每月二百六十多元穩拿穩賺,諸君,這是公元1987年的工資,算高的了。她的錢除了扮靚,全存進了小金庫,小青平時卻很節儉。一個月就留五十元吃飯,四兩的飯票才四毛五一張,夠我們吃的了。外麵的零食也很便宜,消費水平很低。小青對生活有自己的追求,她懂事早,也能幫著姐妹做點針線活,因為小青畢業後到江蘇學了一年的刺繡,可以用機器縫製毛線衣,她有一個嫁到江蘇的姐姐,對她挺好。小青的社交和處事能力,包括手工活,都是數前幾名的。

  小青幾年後跟一個海南的男孩談戀愛,他們都是包裝部五車間的組長,那個男孩年齡比她小幾年,又長得帥,因為這個客觀條件的存在,加上世俗的看法,我們這些老鄉和同一車間的同事們都沒看好他們的這份感情,大家都認為他們現在一定是頭腦發熱,不會有結果的,終有一天,他們定分手的,不會善始善終的,可我們的小青姑娘卻對他傾注了全部的感情,他們兩人每天一下班就呆在一起,談工作,談學習,談對未來的打算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設想,小青還經常給他買這買那,把他打扮得很帥,事實證明,旁觀者清,這份感情確實靠不住,隻有一年多,男孩就變心了,跟另一個比小青大好幾歲的有錢女人好了,對此,我們並不感到意外,認為他和小青告吹是遲早的事兒,沒什麽大驚小怪的。他們本來就不是一路人。小青這人實在,肯吃苦,也能幹,那個男孩表麵看上去挺不錯,其實是個吃軟飯的花心男人。小青因為這事,痛定思痛,把自己封閉起來,不再接受別人的愛,也不主動與人談戀愛,可能她已經心碎了吧,家裏一直為她的婚事擔憂,好心人處處為她張羅對象,她看上的,人家跟他合不來,別人看上她的,她不喜歡,就一直擱著沒嫁,小青把每年打工攢的錢,都存起來,小青說她沒遇到合適的,就不嫁,說她存夠錢,將來可以過自己的小日子,近三十歲時,小青終於等來了一個好男人,把自己嫁掉了。在她的眼裏,女人嘛,嫁得好比什麽都重要,男人就是我們鎮上的,也是小青同學呢!她現在的小日子過得挺舒心的。這是後話,這裏就不細談。

  小雲跟小青、小梅三人姓劉,但卻一個在縣城的西部,一個在北部,一個住縣城,中間隔著五十多裏的路程,小青和小梅做的是同一道工序,她們兩個湊到一起工作居然很融洽。小梅訂毛玩偶的腳趾、手指,工資也較高,直抵小青了。

  22歲的小雲是養路工人的女兒,人長得高大,估計有一米六八吧,連初中都沒讀完,來的時候也是有縣城戶口的優先來的。否則,在我們農村,是輪不上她來的,連考試的機會都不會有的。她們待在家也沒什麽事做,正好招了來。小雲能吃苦,做事也踏實。她在家裏,在縣城做剪縫,掙一份小錢,因為是郊區人,所以,小雲是以城裏人自居,但小雲也跟我們這些鄉下來的孩子挺合得來,這就夠了。在她的眼裏,就是掙錢,開眼界,而後過個幾年,回家找個城裏人,把自己嫁掉,嫁個如意郎君,在她眼裏,女人的一輩子,這樣,就是幸福的。

  23歲的小梅是東裏鄉的小學代課老師,在家裏教書好幾年。還有一個讀大學的弟弟,聽說有個機會出來工作,她也跟著來了。小梅長得胖胖的,天然的卷發,一米五的個兒顯得更胖。聲音尖而細,有點女人味。聽說她家裏日子過得還行,不用整天為錢發愁,父親是村長吧,又離縣城很近,可以做點小生意之類的掙點錢添置家用,日子過得還富足。她說從來沒想過要出來受這份活罪,更沒想過有一天要出來打工。她說:“我在家的日子過得多輕鬆,現在我出來了,也不後悔,至少我見識過這個花花世界的速度和快節奏。我沒有枉來一次。”她還說她做不長,做兩年找個男友結婚就再也不外出打工了。生活對她來說,是很幸運和寬容的。

  回妹的身材也長得也有點兒像小梅,矮矮的,胖胖的,圓圓的臉上笑逐顏開,把回妹跟小梅比,回妹太虧了,回妹的漂亮是小梅望塵莫及的,她是一朵曬黑的黑牡丹,黑代表著健康,這句話用在回妹身上好極了,正合適呢!回妹是高溪鄉的,離我們鄉近,十裏路不到,能走到一起,多虧了這次縣勞務輸出招工,回妹熱愛生活,活潑可愛、熱情大方,笑起來兩個深深的酒窩,很美很迷人。她是那種耐看型的美人胚子。回妹在另一條生產線上訂腳趾、手指,一月收入也不錯。回妹有望夫相,我們都猜測她的將來一定能找到一個很會掙錢又很會疼她的老公,這話當時當笑話講了,今天回過頭來再看,果真如此,也許,回妹命裏注定,有個幸福的未來吧。

  那一晚,我寫下了一首這樣的歌:“記得那天天剛蒙蒙亮,手提行李走四方……一步一個回頭哦,我難舍的故鄉,父親為我準備行囊,母親為我備了滿袋的嘮叨,把所有的祝福和叮嚀帶到南方……”

  這首歌當年唱得我熱淚盈眶,十多年後的今天再想起,我居然隻記得一些片段。

  8.

  金秋十月,正是豐收季節,一地的秋風笑了。

  可玩具廠裏卻是沒貨做的時候,我們這個本來就搭建起來的臨時車間,一百多人全放假回家了,隻留下小青、小雲、小梅、還有一個湖南女孩,分到別的車間去幫忙。其他人,放三個月的長假後回來就有新車間的了,新建的高樓都用來做車間的,年底全部要完工。我買了幾件新衣,買了一些糖果,大家相互贈送了一些糖果,買了一些錢夾之類的小飾品,打算帶回家送給村裏玩得好的姐妹,回了老家江西。

  家鄉是美麗的,純樸的,親情是溫暖的,幸福的。

  走了近半年,一點沒變,村子還是那個村子,山還是那座小山,沒有絲毫變化。

  村裏人聽說我回來了,全跑來我家看稀奇,還有我兒時的姐妹。他們說幾個月沒見我,長高了,人也懂事了,皮膚白裏透紅,跟出去時的黃毛丫頭我判若兩人。我拿出糖果餅幹,分給村裏近距離且有來往的人家每家一包,算是我對大家的一點心意。桌子上放滿糖果,前來賀喜的七姑八姨,村裏叔伯,都說廣東的飯養人,說我長得白白胖胖,比呆在家時好多了。話舊成了開心事。所有的村人都誇我能幹,別人都出來了,做不了三五天或一兩個月就跑回家了。而你,一個黃毛丫頭,硬是憑著頑強的毅力堅持了下來,並且過得很好。

  回到家剛好是晚稻收割期,我跟母親去割稻子,偶爾一個不小心,被稻草割破了手上的皮,媽卻說:“你現在很難做家裏的事了,真是裝了桐油很難再裝清油,做了幾天工人就做不了農民,手被割出血來了,一邊笑一邊心疼我。”以前我可是很少出這樣的狀況的。家裏人見到我,個個都開心。特別是爺爺,他平時最疼愛我這個長孫女,我偷偷地給了爺爺50元。我知道,爺爺就好喝茶,飲酒,有時還玩骨牌。這些都得花錢,靠兒子要,也是有的,不過少得可憐,作為賺了錢回家的長孫女,我當然是要給爺爺用的了。爺爺逢人就誇我:懂事、心眼好、能吃苦、是塊闖世界的料,說以前沒有白疼我。

  看著滿頭銀絲的爺爺,我心裏樂開了花。難得爺爺有個好心情。因為爺爺的生活方式母親看不慣,爺爺說母親是小輩沒權利說他管他。因此,經常家裏有些磕磕拌拌的事,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以前我們做小輩的,隻有哭,勸架也隻有我才行。父親老是受夾板氣。因為我的歸來,一個月了,我都沒見他倆吵架。最開心的莫過於我。左鄰右舍都問什麽時候再去,順便帶他家的女兒一起去南方闖闖,他們最愛聽我講南方流水線上的故事。我成了村裏最受歡迎的人物。

  居然還有伯嬸家要宴請我吃飯,在我們那裏,隻有出嫁了的女子回娘家,或常年在城裏工作的人回家,才有人宴客,這種宴請很正規,還請人作陪。沒想到她們也來宴請我,搞得我一時之間不好意思起來。生活裏天天充滿了陽光。村人看我的眼光也很新鮮、熱情起來。把我當客人般待之。

  那天,我和母親、小妹幾個人在學校的曬穀場上打稻穀,輾過的稻草放在一邊,我望向旁邊,卻見一個男孩在教室門口望著我發呆。我想,這也許是學校的老師吧。

  沒幾天,妹妹就告訴我,你知道嗎?我們老師今天向我打聽你,說從來都沒見過你還有這麽個水靈的姐姐。說要改天一起打羽毛球。

  好歹我都是見過大世麵的人,找了幾個我們村的女子陪他們一起打網球、下棋,在家一呆就是三個月,不經意地就度過了整個假期。

  收廢品出身的我,居然走進了熱火朝天的南方特區,在家鄉父老的眼裏,說我是命裏注定,這輩子一定會與眾不同,與村人比較有著一些不同凡響。

  直到春節前夕,廠裏來了一封慰問信,並告之我正月初九回廠上班,我的心都飛了,早就飛回去了。我在家裏實在呆得很無聊。這封信,我等了很久了,我恨不得馬上飛回去上班。小青和小雲還有小梅她們三個回到家過完春節,就會晚一點回去的。

  我希望回廠裏上班,我需要到南方東莞,東莞也需要像我這樣勤勞的打工妹。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