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子貢評論別人的短處。孔子說:“端木賜啊,你真的就那麽賢明了嗎?我可沒你這樣的閑工夫。”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譯文”
孔子說:“不要憂慮別人不知道自己,隻擔心自己沒有能力。”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譯文”
孔子說:“不預先猜測別人欺詐,也不臆測別人不誠實,但又能及早覺察的人,這就是賢人了。”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譯文”
微生畝對孔子說:“孔丘,你為什麽要這樣四處奔波遊說呢?莫不是要顯示自己的口才?”孔子說:“我不是成天花言巧語,隻是痛恨那些頑固不化的人。”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譯文”
孔子說:“用驥來比千裏馬不是稱讚它的氣力,而是稱讚它的品德。”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譯文”
有人說:“用恩德來回應怨恨怎麽樣?”孔子說:“用什麽來回報恩德呢?應該是用正直來回應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譯文”
孔子說:“沒有人了解我呀!”子貢說:“為什麽說沒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說:“我不埋怨天,也不責怪別人。學禮樂而達天命,了解我的隻有天吧!”
公伯寮訴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誌於公伯寮,吾力猶有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譯文”
公伯寮向季孫告發子路。子服景伯把這件事告訴孔子,說:“季孫氏己經受到了公伯寮的蠱惑,我的力量能夠把公伯寮殺了,讓他陳屍街頭。”孔子說:“道能夠得到推行,是由天命決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由天命決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麽樣呢?”
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譯文”
孔子說:“賢人逃避動蕩的社會而去隱居,次一等的人逃避到另一個地方去,再次一點的人避免看別人不好的臉色,再次一點的人回避別人難聽的話。”孔子又說:“這樣做的已經有七個人了。”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譯文”
子路夜宿石門,看門的人問:“從哪裏來的?”子路說:“從孔子那裏來。”看門的人說:“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的人嗎?”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譯文”
孔子在衛國,一次正在敲擊磬,有一位挑著草筐的人從門前走過說:“這個擊磬的人有心思啊!”一會兒又說:“聲音的,真鄙薄呀,沒有人了解自己,就自己了解自己好了。水深就穿著衣服趟過去,水淺就撩起衣服趟過去。”孔子說:“說得真幹脆,沒有什麽可以反駁他了。”
子張曰:“書》雲:‘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塚宰三年。”
“譯文”
子張說:“尚書》上說,‘高宗守喪,三年不談政事。’這是什麽意思?”孔子說:“豈止是高宗,古人都是這樣。國君死了,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職事,聽命於宰相三年。”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譯文”
孔子說:“在上位的人喜好禮,那麽百姓就容易服從了。”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譯文”
子路問怎麽才算君子。孔子說:“修養自己,態度恭敬。”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上層人物安樂。”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樂。修養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樂,堯舜也難於做到吧?”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譯文”
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孔子罵他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麽成就,老了還沒有死,真是害人蟲。”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譯文”
闕裏的一個童子來向孔子傳話。有人問孔子:他是求上進的孩子嗎?孔子說:我看見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見他和長輩並肩而行,他不是追求上進的人,隻是急於求成的人。
“大意”
本篇包括四十二章,其中著名文句有:“無為而治”;“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小不忍則亂大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當仁不讓於師”;“有教無類”;“道不同,不相為謀”。本篇內容涉及孔子的“君子小人”觀的若幹方麵、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麵的言行。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嚐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譯文”
衛靈公向孔子問陣法。孔子回答說:“禮儀方麵的事情,我還聽說過;用兵打仗的事,從來沒有學過。”第二天便離開了衛國。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譯文”
孔子一行在陳國斷了糧食,跟隨的人都餓病了,沒有人能站起來。子路怨怒地來見孔子,說:“君子也陷入困境嗎?”孔子說:“君子雖遇困境,但還是堅持著;小人一遇困境就無所不做了。”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譯文”
孔子說:“賜啊!你以為我多學習就可以一一記住的嗎?”子貢答道:“是啊,難道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個根本的東西把它們貫穿起來了。”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譯文”
孔子說:“由啊!懂得仁德的人太少了。”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麵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能夠無為便能治理好天下的人,大概隻有舜吧?他做了些什麽呢?隻是莊嚴地坐在王位上罷了。”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幫,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裏,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譯文”
子張問怎樣才能使自己到處都能行得通。孔子說:“說話要真誠可信,行事要篤敬,即使到了異族地區,也可以行得通了。說話誠信,行事不篤敬,就是在本鄉本土,又能行得通嗎?站著,就仿佛看到這些原則顯現在麵前,坐車,就好像看到它們刻在車轅前的橫木上,這樣才能使自己到處行得通。”子張把這些話寫在腰間的衣帶上了。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譯文”
孔子說:史魚真是正直啊!國家政治清明,他的言行像箭一樣直;國家政治黑暗,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樣直。蘧伯玉真是一位君子啊!國家政治清明就出來做官,國家政治黑暗就把自己的主張藏在心裏。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譯文”
孔子說:“值得同他交談,卻不同他交談,這就是錯過了可交談的人;不值得同他談的話,卻同他交談,這就是說了不該說的話。有智慧的人既不錯過可交談的人,也不說不該說的話。”
子曰:“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譯文”
孔子說:“誌士仁人,不會因貪生怕死而損害仁,隻有犧牲自己來成全仁。”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譯文”
子貢問怎樣實行仁德。孔子說:“工匠想把活兒做好,必須首先使他的工具鋒利。住在這個國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那些賢人,結交士人中的仁者。”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譯文”
顏淵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實行夏代的曆法,乘殷代的車子,戴周代的禮帽,奏《韶》《舞》。禁絕鄭國的樂曲,疏遠讒佞的人,鄭國的樂曲淫靡,讒佞小人危險。”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文”
孔子說:“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眼前的禍患。”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譯文”
孔子說:“算了吧,我從來沒有見到像喜好美色一樣喜好德的人。”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譯文”
孔子說:“臧文仲是一個不稱職的官吏吧!他明知道柳下惠是個賢人,卻不舉薦他做官。”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譯文”
孔子說:“多責備自己但少責備別人,就可以遠離別人的怨恨了。”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譯文”
孔子說:“從來不憂慮地說‘怎麽辦,怎麽辦’的人,我對他也不知怎麽辦才好。”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譯文”
孔子說:“整天和大家聚在一起,說的都沒有道理,專好賣弄小聰明,這種人實在難有什麽成就。”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之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譯文”
孔子說:“君子做事以義作為根本,用禮來實行,用謙遜的語言來表達,用忠誠的態度來完成,這才是君子。”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譯文”
孔子說:“君子隻擔心自己沒有才能,不擔心別人不知道自己。”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譯文”
孔子說:“君子擔心自己死了以後名字不為人們所稱頌。”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譯文”
孔子說:“君子依靠自己,小人求助於別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譯文”
孔子說:“君子自重而不與人爭執,合群但不結黨營私。”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憑一個人說的話就舉薦他,也不因為一個人不好而否定他的好話。”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譯文”
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說:“那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譯文”
孔子說:“我對於別人,詆毀過誰?讚美過誰?如果讚美過誰,必定是考驗過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譯文”
孔子說:“我還能看到古書上存疑的地方,有馬的人(自己不會訓練)先給別人使用。這樣做的人今天沒有了。”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就會敗壞德行,小事不忍,就會敗壞大事。”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譯文”
孔子說:“大家都厭惡他,一定要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歡他,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譯文”
孔子說:“人能夠使道發揚光大,而不是道能使人的才能擴大。”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譯文”
孔子說:“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才真叫過錯。”
子曰:“吾嚐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譯文”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飯,徹夜不睡,左思右想,結果沒有什麽好處,還不如去學習。”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譯文”
孔子說:“君子隻謀求道,不謀求衣食。耕田,也常餓肚子;學習,可以得到俸祿。君子隻擔心得不到道,不擔心擺脫貧窮。”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譯文”
孔子說:“聰明才智可以得到官職,但仁德不能守住它,即使得到了,也一定會失去。憑借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守住它,但如果不用嚴肅態度來對待它,那麽百姓就會不敬你;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守住它,能用嚴肅態度來對待它,但如果不照禮的要求行動,那也是不完善的。”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譯文”
孔子說:“不能讓君子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讓他們承擔重大的使命。不能讓小人承擔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讓他們做那些小事。”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譯文”
孔子說:“百姓們對於仁的需要,勝過對水火的需要。我隻見過人踏進水火中而死的,卻沒有見過實行仁而死的。”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譯文”
孔子說:“麵對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譯文”
孔子說:“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於小信。”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譯文”
孔子說:“侍奉君主,要認真辦事,然後再考慮俸祿的事。”
子曰:“有教無類。”
“譯文”
孔子說:“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類。”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譯文”
孔子說:“主張不同,不在一起商議。”
子曰:“辭達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言辭隻要足以表達意思就行了。”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譯文”
樂師冕來見孔子,走到台階邊,孔子說:“這兒是台階。”走到坐席旁,孔子說:“這兒是坐席。”大家都坐下來後,孔子告訴他:“某某在這裏,某某在這裏。”師冕走了以後,子張就問孔子:“這就是與樂師談話的方式嗎?”孔子說:“這就是幫助盲樂師的方式。”
“大意”
本篇包括1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生而知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本篇主要談論的問題包括孔子及其學生的政治活動、與人相處和結交時注意的原則,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用,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幹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譯文”
季氏將要討伐顓臾。冉有、子路去見孔子說:“季氏將要攻打顓臾。”孔子說:“冉求,這不是你的過錯嗎?顓臾從前是周天子讓它主持東蒙祭祀的,而且在魯國的疆域之內,是國家的臣屬啊,為什麽要討伐它呢?”冉有說:“季孫想去攻打,我們兩個人都不想。”孔子說:“冉求,周任有句話說:‘盡自己的能力去擔任適當的職務,實在做不好就辭職。’有了危險不扶助,跌倒了不攙扶,那還要輔助的人幹什麽呢?而且你的話錯了。老虎、犀牛從籠子裏跑出來了,龜甲、玉器在匣子裏壞了,這是誰的過錯呢?”冉有說:“現在顓臾城牆堅固,而且離費邑很近。現在不把它攻奪過來,將來一定會成為子孫的憂患。”孔子說:“冉求,君子痛恨那種不實說自己想法而是一定要找出理由來為自己辯解的做法。我聽說,對於諸侯和大夫,不怕貧窮,而怕財富分配不均;不怕人口少,就怕不安定。財富平均了,也就無所謂貧窮;大家和睦,就不會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沒有傾覆的危險了。如果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用仁、義、禮樂招徠他們;既然來了,就讓他們安心住下去。現在,仲由和冉求你們兩個人輔助季氏,遠方的人不歸服,也不能招徠他們;國內民心離散,而不能保全,反而準備在國內使用武力。我隻怕季孫的憂患不在顓臾,而是在自己的國家內!”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也,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譯文”
孔子說:“天下有道的時候,製定禮樂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決定;天下無道的時候,製定禮樂和出兵打仗,由諸侯決定。由諸侯決定,很少有經過十代不垮台的;由大夫作決定,很少有經過五代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國家政權就不會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會議論政事。”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譯文”
孔子說:“魯國失去政權已經有五代了,政權旁落在大夫之手已經有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孫也衰微了。”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譯文”
孔子說:“有益的交友有三種,有害的交友也有三種。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誠信的人交朋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朋友,這是有益的交友。同慣於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於阿諛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慣於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這是有害的交友。”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晏樂,損矣。”
“譯文”
孔子說:“有益的喜好有三種,有害的喜好也有三種。喜好以禮樂節製自己,喜好稱道別人的好處,喜好結交許多賢德之人,這是有益的。喜歡驕傲,喜歡閑遊,喜歡大吃大喝,這都是有害的。”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譯文”
孔子說:“侍奉在君子旁邊,要注意避免犯三種過失:還沒有問到你的時候就說話,這是急躁;問到了你你卻不說,這叫隱瞞;不看君子的臉色而貿然說話,這是瞎子。”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譯文”
孔子就:“君子應戒除三種事情:年少之時,血氣還不成熟,要戒除對女色的迷戀;等到身體成熟了,血氣方剛,要戒除與人爭鬥;等到老了,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譯文”
孔子說:“君子有三件應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貴的人,敬畏聖人的話。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不敬畏天,不尊重地位高貴的人,輕侮聖人的言論。”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譯文”
孔子說:“生來有知識的人,是上等人;經過學習以後才有知識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難再去學習的人,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難還不學習的人,就是下等人了。”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譯文”
孔子說:“君子有九種要思考的事情:看,要思考是否看清;聽,要思考是否聽清楚;自己的臉色,要思考是否溫和;神色,要思考是否謙恭;言談時,要思考是否忠誠;辦事要思考是否謹慎;遇到疑問,要思考是否向別人詢問;憤怒時,要思考是否有後患;獲取財利時,要思考是否合乎義。”
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誌,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譯文”
孔子說:“看到善行,就擔心達不到,看到不善的行為,就好像把手伸到開水中一樣趕快避開。我見到過這樣的人,也聽到過這樣的話。以隱居來保全自己的誌向,實施義來貫徹自己的主張。我聽到過這種話,但沒有見到過這樣的人。”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譯文”
齊景公有四千匹馬,他死的時候,百姓們覺得他沒有什麽德行值得稱頌的。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下,百姓們到現在還稱頌他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嚐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譯文”
陳亢問伯魚:“你從老師那裏聽到過特別的教誨嗎?”伯魚回答說:“沒有呀。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庭中,我快步走過,他問:‘學習《詩》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會說話。’我回去就學《詩》。又有一天,他獨自站在庭中,我快步從那裏走過,他問:‘學《禮》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就無法立足於社會。’我回去就學《禮》。我隻聽到過這兩件事。”陳亢回去高興地說:“我問一件事,得到三方麵的收獲,聽了關於《詩》的道理,聽了關於《禮》的道理,又聽了君子不偏愛自己兒子。”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譯文”
國君的妻子,國君稱她為夫人,夫人自稱為小童,老百姓稱她為君夫人;但對他國人則稱她為寡小君,他國人也稱她為君夫人。
“大意”
本篇共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一篇中,介紹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對仁的進一步解釋,還有關於為父母守喪三年的問題,也談到君子與小人的區別等等。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譯文”
陽貨想見孔子,孔子避而不見,他便送給孔子一隻熟小豬,想要孔子去拜見他。孔子打聽到陽貨不在家時,便去陽貨家拜謝,卻在半路上遇見了。陽貨對孔子說:“來,我有話要跟你說。”陽貨說:“把自己的才能藏起來而聽任國家迷亂,這能叫做仁嗎?”孔子說:“不能。”陽貨說:“喜歡參與政事而又屢次錯失機會,這能說是智嗎?”孔子說:“不能。”陽貨說:“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歲月不等人。”孔子說:“好吧,我將要去做官了。”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譯文”
孔子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於環境不同才相互有了習性的差別。”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譯文”
孔子說:“隻有上等的智者與下等的愚者是不能被改變的。”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遊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譯文”
孔子到武城,聽見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笑著說:“殺雞哪裏用得著宰牛的刀呢?”子遊回答說:“以前我聽您說過,‘君子學習了禮樂才能愛人,小人學習了禮樂才容易被使喚。’”孔子說:“學生們,偃(子遊)的話是對的。我剛才說的話,隻是開個玩笑而已。”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悅,曰:“未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譯文”
公山弗擾在費邑叛亂,前來召孔子,孔子準備前去。子路惱怒地說:“沒有地方去就算了,為什麽要去公山弗擾那裏呢?”孔子說:“他來召我,難道隻是一句空話嗎?如果有人任用我,我就要建設一個東方的周王朝,複興周禮。”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譯文”
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說:“能夠實行五種品德的,就是仁人了。”子張說:“請問是哪五種。”孔子說:“莊重、寬厚、誠實、敏捷、慈惠。莊重就不會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才能得到別人的任用,敏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慈惠才能足以使喚別人。”
佛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係而不食?”
“譯文”
佛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說:“從前我聽您說過:‘君子是不去做壞事的人那裏的。’現在佛占據中牟反叛,你卻要去,這怎麽解釋呢?”孔子說:“是的,我是說過這樣的話。不是說堅硬的東西磨也磨不壞嗎?不是說潔白的東西染也染不黑嗎?我難道是個苦味的葫蘆嗎?怎麽能隻掛在那裏而不給人吃呢?”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譯文”
孔子說:“由呀,你聽說過六種品德和六種弊病嗎?”子路回答說:“沒有。”孔子說:“坐下,我告訴你。愛好仁德而不愛學習,它的弊病是會受人愚弄;愛好智慧而不愛學習,它的弊病是好高騖遠;愛好誠信而不愛學習,它的弊病是危害親人;愛好直率卻不愛學習,它的弊病是說話尖刻;愛好勇敢卻不愛學習,它的弊病是易犯上作亂;愛好剛強卻不愛學習,它的弊病是狂妄傲慢。”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譯文”
孔子說:“學生們為什麽不學習《詩》呢?學《詩》可以激發誌氣,可以觀察天地萬物及人間萬象,可以使人合群,可以使人懂得怎樣去諷諫上級。近可以用來侍奉父母,遠可以用來侍奉君主;還可以比別人多知道一些鳥獸草木的名字。”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麵而立也與?”
“譯文”
孔子對伯魚說:“你學習《周南》《召南》了嗎?一個人如果不學習《周南》《召南》,就好像麵對著牆壁而站著吧?”
子曰:“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鍾鼓雲乎哉?”
“譯文”
孔子說:“禮呀禮呀,隻是指玉帛之類的禮器嗎?樂呀樂呀,隻是指鍾鼓之類的樂器嗎?”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譯文”
孔子說:“外表威嚴而內心虛弱,用小人作比,就像是挖牆洞的小偷吧?”
子曰:“鄉願,德之賊也。”
“譯文”
孔子說:“那些表裏不一的偽君子,就是破壞道德的人。”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譯文”
孔子說:“在路上聽到的傳言到處去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譯文”
孔子說:“可以和一個一心想當官的人一起侍奉君主嗎?他沒有得到官位時,總擔心得不到。已經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擔心失掉官職,那他就沒有什麽事情幹不出來了。”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從前的人有三種毛病,現在恐怕不是原來的樣子了。過去的狂人不過是不拘禮節,而現在的狂妄者卻是放蕩不羈;過去驕傲的人不過是不可觸犯,現在驕傲的人卻是凶惡蠻橫;過去愚笨的人不過是直率一些,現在的愚笨者卻是欺詐啊!”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譯文”
孔子說:“我討厭用紫色取代紅色,討厭用鄭國的聲樂擾亂雅樂,討厭用伶牙俐齒來顛覆國家的人。”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譯文”
孔子說:“我不想說話了。”子貢說:“你如果不說話,那麽我們這些學生還能傳述什麽呢?”孔子說:“天何嚐說過話呢?四季還是照常運行,百物還是照樣生長。天說了什麽話呢?”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譯文”
孺悲想見孔子,孔子以有病為借口推辭不見。傳話的人剛出門,孔子便取出瑟邊彈邊唱,故意讓孺悲聽到。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譯文”
宰我說:“服喪三年,時間太長了。君子如果三年都不講究禮儀,禮儀肯定會敗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就會荒廢。舊穀吃完了,新穀登場,鑽燧取火的木頭輪過了一遍,有一年的時間就足夠了。”孔子說:“隻一年的時間,就吃大米飯,穿起了錦緞衣,你心安嗎?”宰我說:“我心安。”孔子說:“你心安,就那樣去做吧!君子守喪,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住在家裏不覺得舒服,所以不那樣做。如今你覺得心安,你就那樣去做吧!”宰我出去後,孔子說:“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來,到三歲時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服喪三年,這是天下通行的喪禮。難道宰予對他的父母還沒有三年的愛嗎?”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譯文”
孔子說:“整天吃飽了飯,什麽心思也不用,真是太難了!不是還有下圍棋的遊戲嗎?幹這個也比閑著好。”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譯文”
子路說:“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答道:“君子把義作為最高的品德,君子有勇無義就會作亂,小人有勇無義就會偷盜。”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譯文”
子貢說:“君子也有厭惡的事嗎?”孔子說:“有啊。厭惡宣揚別人壞處的人,厭惡身居下位而誹謗在上位的人,厭惡勇敢而不懂禮節的人,厭惡固執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又問:“賜,你也有厭惡的事嗎?”子貢說:“厭惡竊取別人的功勞而認為自己聰明的人,厭惡把不謙虛當做勇敢的人,厭惡揭發別人而自以為是直率的人。”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譯文”
孔子說:“隻有婦人和小人是難以教養的,親近他們,他們就會不恭順,疏遠他們,他們就會報怨。”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譯文”
孔子說:“到了四十歲還被人厭惡,他這一生也就這樣了。”
“大意”
本篇共計11章。其中著名的文名有:“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退”。這一篇中有如下內容: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張,孔子弟子與老農談孔子和孔子關於塑造獨立人格的思想等。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幹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譯文”
微子離開了紂王,箕子成了奴隸,比幹屢諫被殺死了。孔子說:“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譯文”
柳下惠當典獄官,三次被罷免。有人說:“你難道不會離開魯國嗎?”柳下惠說:按正道侍奉君主,到哪裏不會被多次罷免呢?如果不按正道侍奉君主,何須離開本國呢?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譯文”
齊景公講到對待孔子的禮節時說:“像魯君對待季氏那樣,我做不到,我用介於季氏孟氏之間的禮遇對待他。”又說:“我老了,沒有作為了。”孔子離開了齊國。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譯文”
齊國人贈送歌女給魯國,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孔子於是離開了。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譯文”
楚國的狂人接輿唱著歌從孔子的車旁經過,他唱道:“鳳凰啊,鳳凰啊,你的德運怎麽這麽衰微呢?過去的已經無可挽回,未來的還可以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執政者很危險!”孔子下車,想同他談談,他卻趕快避開了,孔子沒能和他交談。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譯文”
長沮、桀溺在一起耕種。孔子路過,讓子路去詢問渡口。長沮問子路:“那個拿著韁繩的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說:“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的。”長沮說:“那他知道渡口的位置。”子路再去問桀溺。桀溺說:“你是誰?”子路說:“我是仲由。”桀溺說:“你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子路說:“是的。”桀溺說:“不義之事像洪水一般到處都是,誰能改變它呢?你與其跟著躲避人的人,還不如跟著我們這些躲避社會的人呢。”說完,仍舊不停地做農活。子路回來後把情況報告給孔子。孔子悵然地說:“人是不能與飛禽走獸合群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打交道還和誰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會與你們一起從事改革了。”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譯文”
子路跟隨孔子出行,落在了後麵,遇到一個用拐杖挑著鋤草工具的人。子路問道:“你看到我的老師了嗎?”老丈說:“你不愛勞動,分不清五穀,誰是你的老師?”說完,便扶著拐杖去除草。子路拱著手恭敬地站著。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並殺了雞,做了小米飯給他吃,又叫兩個兒子出來與子路見麵。第二天,子路趕上孔子,把這件事向他報告了。孔子說:“這是個隱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裏,老丈出去了。子路說:“不做官是不對的。長幼間的秩序是不能廢棄的;君臣間的關係怎麽能廢棄呢?想要清白自好,卻破壞了根本的君臣倫理關係。君子做官,隻是為了實行自己的義務。至於道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誌,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誌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譯文”
古來被遺落的人有: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孔子說:“不降低自己的誌向,不屈辱自己的身份,這是伯夷叔齊嗎?”說柳下惠、少連是“被迫降低自己的誌向,屈辱了自己的身份,但說話合乎倫理,行為合乎人心。”說虞仲、夷逸“過著隱居的生活,說話很放肆,能潔身自愛,被廢置不用也是自己的權變之術。”“而我和這些人不同,可以這樣做,也可以那樣做。”
大師摯適齊,亞飯幹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鞀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譯文”
太師摯逃到齊國去了,亞飯幹逃到楚國去了,三飯繚逃到蔡國去了,四飯缺逃到秦國去了,打鼓的方叔逃居於黃河邊,敲小鼓的武逃居於漢水邊,少師陽和擊磬的樂師襄逃到了海邊。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譯文”
周公對魯公說:“君子不疏遠他的親屬,不會讓大臣們抱怨不被任用。舊友老臣沒有大的過失,就不拋棄他們,不要對人求全責備。”
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
“譯文”
周代有八個賢士:伯達、伯適、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
“大意”
本篇共計25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見危致命,見得思義”;“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君子之過,猶日月之食”;“其生也榮,其死也哀”。本篇中包括的主要內容有:孔子學而不厭、不恥下問的精神;孔子對殷紂王的批評;孔子關於學與仕的關係;君子與小人在有過失時的不同表現,以及孔子與其學生和他人之間的對話。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譯文”
子張說:“士遇見危險時能獻出自己的生命,看見有利可得時能考慮是否符合義,祭祀時想著嚴肅恭敬,居喪的時候想著悲痛哀傷,這樣就可以了。”
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譯文”
子張說:“有道德而不能發揚光大,信仰道但不忠實堅定,這種人多了他又能怎麽樣?少了他又能怎麽樣?”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譯文”
子夏的學生問子張怎樣結交朋友。子張曰:“子夏怎麽說的?”答道:“子夏說:‘值得結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值得結交的就拒絕他。’”子張說:“我所聽到的和這些不一樣:君子尊重賢人,又能容納普通人;能讚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夠的人。如果我是賢良的人,那我對什麽人不能容納的呢?我如果不賢良,那人家就會拒絕我,又怎麽談拒絕別人呢?”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譯文”
子夏說:“即使是小技藝,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過於沉溺就會妨礙遠大目標,因此君子不從事這些事情。”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