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一輩子無所喜好,唯有對金子情有獨鍾。兒子決定把她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來,給她買上兩套好一點的衣服,然後再給她買一條純金項鏈,讓她舒心愜意地怡養天年,不枉她一輩子任勞任怨,克勤克儉為兒女奉獻的深情與厚恩。
真不湊巧,正當兒子打算接母親的時候妻子快要臨產了。兒子怕閑不住的母親會累垮,對母親說:“媽,現在不時有沙塵暴,等天氣暖和些,我再回家接你。”可母親卻神不知鬼不覺地在妻子臨產前趕來了,大包小包,帶來了許多女人坐月子、嬰兒出生要用的東西。
“媽,你是怎麽知道的?”
“我生了你們兄弟四個,還不會推算預產期!”
母親到來之後,一兩天之內便把家務全接管了。有點淩亂的小家庭生活,仿佛進入了電子計算機操作程序,有條不紊。每天早晨五點多鍾母親起床,散步兼買菜,七點鍾開出早餐。大家上班之後,打掃衛生,洗刷衣被。十點鍾開始準備菜蔬,十一點半做出中飯,飯香菜鮮。中午稍稍休息,燒水給嬰兒洗澡,做產婦餐,整理內務,準備晚餐。象車輪一樣,不停的轉動著,直忙到晚上十點多,大家都睡下了。
“媽,你這樣會累壞的!”
“哪有這麽嬌氣?多動動筋骨,能消災去病!”
家務事是平庸而乏味的,媽媽總是盡心盡力,做得那樣地有開拓性。做月子的兒媳,少吃多餐,一天吃七餐,一個月下來,腰圓體胖,不等產假期滿就上班了。小孫女嘛,當地人說“北方風硬”,嬰兒關在房子裏養,她卻趁風和日麗的時候,抱出去曬曬太陽,到小區園子裏轉轉,惹的周圍的老太婆都來看奇。後來大家發現,弁棄房養的孩子就是不同,整天關在房子裏的孩子眼珠子都是呆滯的,而母親的孫女,眼珠烏黑靈動。小區的園子裏從此熱鬧起來了,孩子們開始出來曬太陽、吹風,觀察自然了!
兒子和媳婦選了個日子,把母親帶到王府井超市,給母親買衣服,買她最喜歡的金子首飾。在金首飾的櫃台前的母親是那樣興奮,不斷的發出“嘖嘖”的讚歎聲。末了母親還是不肯買。她說:“我心儀金子,並非想占有金子,用它來裝飾自己。我隻是仰慕金子的金燦燦的光輝。不可能每個人都像太陽、月亮、星星那樣高懸中天光照大地,但人的一生總是得有自己的亮點,就像金子那樣,永不鏽蝕,無論何時何地,都保持著自己的光彩。”
“媽,你簡直是一個哲人,想不到你水平這樣高!”兒媳驚歎了。
兒子告訴媳婦,母親二十二歲就當化工廠的車間主任了。後因公公被劃為右派,受牽連下放農村。一九七九年落實政策可以回城,然而他們兄弟四人正在讀書,準備高考,而父親日夜忙於教學,就這樣母親放棄機會,繼續為兒子,為丈夫轉鍋台,替一家人縫洗漿補。是母親犧牲自我的抉擇,使丈夫獲得曾憲梓優秀教師獎。四兄弟相繼考上大學,現在老大老四經管企業,老二是中學高級教師,老三是大學的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真正的金子,鑲嵌在佛首上亮光熠熠。時間流淌磋磨,空氣氧化鏽蝕,甚至烈火的鍛燒,也難以改變它的亮色。仔細想想,母親不就是這樣一塊金子嗎?母親現在老了,然而一切依舊,她的金子人生不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