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四節 房之戒

  我喜歡溜街。

  沿著街道慢慢踱著,與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眼光左閃右掠,欣賞著兩邊櫥窗的琳琅。踱著想著,品味著社會大百科。對我來說,這也是一種享受。

  踱著踱著,我來到了中大街。這兒曾是以往的榮光,今天什麽都不複存在。推土機隆隆地吼叫,挖掘機揮舞巨臂,深深剖開土腹。力大無比的吊車,有序地挪動鋼筋水泥,攪拌機飛旋,調合砂、石、水泥,澆鑄高層建築的框架。那些老房子早已蹤影無覓,百噸大卡將它們的粉碎殘骸送往垃圾場。在老房子的宅基上,這兒正在打造新一代的挺拔與靚麗。

  我沒有戀舊的癖好,但我還是忽然可憐起那些老房子了。中大街,這是一個多麽震撼的名字,中,中心也;大,街寬樓高也。那商業局的百貨大樓,曾是六十年代的驕傲。那郵電大樓,無愧於八十年代的標誌性建築。那工會大廈,高聳、敞亮、壯麗,進城的鄉下人看了一眼,回去都會做一夜好夢。可是歲月無情,十幾年過去,它們全都成了老房子,往日顯赫的高樓,是今日猥瑣的侏儒,往日的高頻回頭率,今日隻換得不屑一顧。中,再不是中心了;大,變成狹窄的低矮。四周崛起的博山路、豐溪路、裕豐大道,八九層十多層的樓群,不無驕傲地矗立著,獨領風騷。

  那些老房子真不是個東西,如果有些些人性,懂得些些與時俱進之理,學會壯大自己,更新自己,怎麽會有被夷為平地、被當作建築垃圾,清出繁華的街市呢?

  我不由得想起我的朋友胡鬆柏了。一個梘底山鄉的農民,別人田間休息,坐在田埂上抽老旱煙,打嘴皮仗。他掏出他的書,如癡如醉地默默讀著,或者掏出鉛筆頭,放飛他的思想,寫他的詩。命運是公平的,恢複高考了,他,一個初中生,由農民變成了大學生。他的步履依然匆匆,畢業時留校當了大學老師。有了大學老師的桂冠,該心滿意足了吧?不,他的火箭發動機照常工作。他考研,在廈門大學取得碩士學位;他考博,在暨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被聘為上饒師範學院中文係的係主任。

  “朋友啊,功成名就,該歇歇腳喘口氣了吧?”

  他的腳步依然加速行進。南昌大學請他去做博士生導師。他夜以繼日,寫出了一百多萬字的方言學巨著。

  年介知天命了,然而天命又怎能奈何他?

  老房子的悲劇在於它的固定,在於它的不求變。它的美隻有剛出爐的那一刻,此後便隨著日出日落一天天老去,直至被人推倒,被人作為建築垃圾,用大卡車運往垃圾場。老房子的悲劇實在是禍起蕭牆,自己不爭氣。

  說實在的,我可憐老房子,但不同情老房子,新陳代謝,這是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

  我踱著,從南向北慢慢地踱著,耳邊響著雄壯的建築工地的交響,建築牆外鋪天蓋地的廣告,搜羅了現代漢語詞典裏一切美妙的詞匯,描述著將又一次崛起的中大街,黃金商城、鑽石廣場、華麗世家,應有盡有。不知不覺,我脫口誦出了劉禹錫的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溜街歸來,我還在想著老房子,想著永葆青春活力的鬆柏。晚上躺在床上,我想到了我自己。一路辛辛苦苦走來,不曾迷戀路邊的花花草草,不曾迷失於風光旖旎,披一身風雨,緊走慢走,一直走到今天。我慶幸,至今還沒有推土機、挖掘機朝我駛來。一個人如果是一幢兩腳房,盡管剛出爐時擁有金字招牌,那牌子早晚還是要陳舊的。個性決定命運,懂得發展這個硬道理,就會明白太陽為什麽天天都是新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