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徐建西,是當骨幹教師培訓班主任之時。記憶深處刻下的第一印象:他是一位師心純正的好教師。交往日久,於是又有了第二印象:他是一位詩心高遠的青年詩人!
建西已經出過兩本詩集了。一本是情真雋永的散文詩《繽紛的落英》,一本是散發著家鄉泥土芬芳的詩集《泥土吟》。如果隻是我喜愛建西的詩,也許是個人的偏愛。然而,誰能不喜歡呢?建西題贈與我的兩本大作,常有親朋前來借閱,不久便被識貨的朋友連根一起拔走了。
老詩人臧克家曾對詩歌提出過綱領性的意見:詩要三新,即思想新、感情新、語言新。又倡三美:看來順眼,聽來順耳,賞來會心。建西的詩,字少味多,精美含蘊。在煉字、煉詞、煉句方麵,字裏行間可以讀出他的刻意追求。憑著執著與智慧,達到了字清、句健、意圓。因而詩意、詩味、詩美,莫不通過詩的外在形式顯現。觀照老詩人對詩的要求,實有三新、三美之好處。
建西說,在物質喧囂的塵世上,他總是帶著累累傷痕不屈不撓地尋找神聖的家園。對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對家鄉的深情,對人民的熱誠,本身就是一首詩。作者寫詩,用的是自己的一顆鮮紅的血性的心。他把生活中的思考、感悟、智性和情韻凝聚在詩美的創造中,展現那令人耳目一新的奇麗風景。他有時從生活到想像,從想像再升華到哲理,有時則轉實如虛,化真象為空靈,引入幻美,從而化為生命的律動。攝影不是詩。詩中的隱喻、象征、意象、意境,是詩人情感、心靈、生命的體驗。
純正的師心是偉大的,高遠的詩心是瑰麗的。用純正的師心和著那顆瑰麗的詩心譜就的《泥土吟》,是值得一讀的。詩是能淨化靈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