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龍從一九八一年開始從事音樂文學創作,短短的十多年中,先後在省級以上電視台、電台、刊物發表700餘件作品,其中70多件分別在國家、省級以上獲獎。這位生長在紅土地、崛起於機器旁的青年詞人的作品已被收入《中國當代百家歌詞選》和地方誌等書籍中。最近,《夢的歌唱》由廣西著名編輯、詞人曾憲瑞編輯出版,齊羽同誌寫了序言。
俞明龍的歌詞跟俞明龍的人一樣,充滿年輕活力、嚴謹、無懈可擊、正派、漂亮而無輕佻,傳統、繼承而不乏創新。可以說,《夢的歌唱》是俞明龍心靈的歌唱,思維的創造,智慧的結晶。《夢的歌唱》選入作者的歌詞104首,這裏邊有“祖國情”、“水鄉情”、“大山情”、“相思情”四個構成部分,從祖國到水鄉,從大山到情侶,處處都是那樣的情真意切,纏綿而不能排遣。作者對祖國的讚美,滿懷激情,對水鄉的吟詠,一腔濃情,對大山的歌唱,充滿熱情,對情侶的傾訴,飽含柔情,真摯熱誠的情,撥動著讀者們心靈的琴弦。
歌詞是長著翅膀的詩,這就是說,歌詞首先必須是詩,有詩的情感,詩的意境,詩的語言,詩的韻味,然後才能借助於或優美、或雄壯、或低沉、或激昂的旋律飛起來,使之婦幼皆知,老少吟詠,成為皇宮殿堂、山鄉裏巷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夢的歌唱》中的那些歌詞,雖然那麽通俗,但詩味欲滴,深刻雋永,喬羽同誌說:“歌詞最容易寫,歌詞最難寫好。”所謂最容易寫,指的是歌詞的短小與通俗。之所以最難寫好,是因為歌詞的寫作,要求作者必須“知天時,懂地理,諳人文。”俞明龍同誌原來隻有小學文化水平,但勤奮、進取、孜孜以求,使自己具備了這樣苛刻的條件,因而當他提筆從事歌詞創作,終於“玩得轉、玩得神”了,他於是一發而不可收,那樣地投入。
《夢的歌唱》是俞明龍同誌十多年來的“斷代史”,這裏麵有他的奮鬥與進取,有他的艱辛與成就,當我們捧起《夢的歌唱》欣賞其中的精美藝術的時候,我們同誌也領略到俞明龍同誌的人生之歌的第一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