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六節 作文須下三種功夫

  不少人都在思考著同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把文章寫好?許多學生與家長也常常問教師:“作文如何寫好?”通常的回答是:多讀多寫。回顧自己作文教學的過程,看看學生學習作文的得失,我覺得要寫好作文,當下三種功人:慢功夫、苦功夫、巧功夫。簡而言之,要練就一枝好筆,須有決心磨、熬、創。

  寫作首先要去除浮躁心理,別想一蹴而就,一步登天。作文不同於做數學題,背英語單詞,學一得一,學二得二,立竿見影。練寫作當遵循寫作規律。作文是一種慢功夫,沒有捷徑可走,欲速則不達,唯有耐著性子慢慢“磨”。許多大作家,大詩人就是這麽磨出來的,“吟安一個字,撚斷數根須”,“百煉成字,千煉成句”。晉左思構思十年,寫出《三都賦》,於是傳抄者源源不斷,以致“洛陽紙貴”。現在社會上有許多快速作文的教科書出售,那是對付考場作文的,對於從根本上去提高寫作能力,沒有多少效益。我說的這個“磨”字有兩層意思。一是作文要天天寫,天天練,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二是作文須反複地思考,反複地修改,通過自改摸索出規律,提高作文的能耐。寫作如同燉東坡肉,慢火才能燉出沁人心脾的香味,燉出終生難忘的鮮味。

  寫作是苦差事,舍得下苦功夫才有望學好,才能有所建樹。郭沫若流亡日本,尚且每日堅持寫三千字文章,江西作家楊佩瑾每日寫五千字文章。有個心儀作家桂冠的青年拜在巴爾紮克的門下,學習寫作。一天午夜,巴爾紮克因為作品中的一個人名難以定奪,要連夜到巴黎街上去查看門牌,他讓這位青年隨同上街,青年懶覺睡得正酣,死活不肯起床,氣得巴爾紮克拿出手槍他逼他。想當作家舍不得吃苦,第二天巴爾紮克便把他趕走了。在我的學生裏,有人成了作家、總編,有人卻句子也寫不通順,這種差距是怎麽形成的?就是有的學生舍得“熬”,有的學生以應付的態度對待作文。

  寫作要“磨”要“熬”,還要講究一個“巧”字,文章是智慧的花朵,思維的結晶,作家王蒙每當看到好作品都會驚歎道:“虧他想得出來!”文章是生活的反映,但不是生活在鏡子中的影子,讓生活變成文章,必須下一番巧功夫取舍、裁剪、組合,無巧不成文。“巧”字如何體現?體現於創新。一篇文章要感動人,必須達到“五新標準”:材料新、命意新、觀點新、構思新、語言新。從靈魂到血肉到表現形式,通體嶄新,人們才會喜聞樂見。老生常談,滿篇套話、俗話,內容與形式都似曾相識,令人生厭,這樣的文章無論是出現在報刊還是出現在考卷上都不會有好的收效。初學寫作可以模仿,但想以此為捷徑,人雲亦雲,拾人牙慧,長此以往斷不能學得好。寫作雖然也是技能,但不是一般手藝,師傅教你車螺絲、倒模子,你照著幹便算出師了,學習寫作必須學會創出自己的“東西”,學會以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思維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東西”,而不是那些曾經學過的“東西”。這便是“巧”之所在。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