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五節 作文教學之學理推定

  作文教學的改進,有賴於作文教學思想的提高,更新教學理念是很關鍵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作文教學的桎梏源於作文教學思想的桎梏;當思想桎梏解放了,教學桎梏也就沒有了。我想,對於作文教學實踐上的一些問題,提到更原則、更根本的高度去思考,會獲得更深刻的認識。

  一、人文整合

  文與人的關係,人是第一位的。“文如其人”、“詩者,誌之所之也”。“文以載德”,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從教學角度看,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加了人的發展,發展能力,發展智力,發展人的全麵素質。作文教學亦不例外。作文是能力、技能的訓練過程,也是自我教育的過程。為人的品位決定了為文的層級,反過來,為文活動又促進為人品位的提升。我們必須為人的發展而作文,把作文教學過程與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升華學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學生的為人品位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作文追求人生真諦,完善自我。經由作文這一特殊的教育方式,提高作文的人,然後又從“為人”這一根本上去提高作文能力。人文整合,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是改變作文教學麵貌、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出路。

  把作文作為進身的工具,古已有之,其結果是八股文盛行。當作文成為升學的工具,作文教學就從根本上迷失了為文與為人統一的方向,作文也就成了俗套、擺設和語言遊戲。從事語文教學的老師都有體驗,學生的信函比作文寫得好,日記比作文寫得好,甚至檢討書也比作文寫得好,有血有肉有情感,真實感人。寫出來的文章好一些差一些,從作文本身來說,並非問題很大,其嚴重性在於:空話、套話、假話、謊話說多了,久而久之,將使我們的培養對象成為雙重人格的兩麵人!當今社會,在台上是一副嘴臉,在台下又是另一副嘴臉,這樣的人還少嗎?

  有一次這樣的作文教學獲得巨大成功。教師首先布置學生回家給媽媽洗一次腳,然後讓學生把經過、聯想、體驗寫出來。這次作文,內容豐富,情感真切,平常蒼白無力的語言也變得多彩優美了。為文與為人合璧,可以改進作文教學,這便是一個有力例證。

  二、作文自主

  作文教學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擺正教與學的位置。作文教學不同於一般的知識傳授,“放羊式”不行,“填鴨式”更難奏效。作文教學是一種準能力與技能培訓。在作文教學中,應該是“教師搭台,學生唱戲”,把舞台讓給學生,讓學生唱主角。教師不做保姆做導演,不教模式教把式,不做“法官”做“法律顧問”。一句話,不把學生教“死”,而要把學生教“活”。

  在多種考試中,作文的分值不斷提高,教師抓作文的力度也隨之不斷加強。這種強化,使學生在作文中越來越被動,教師提高作文教學的願望因此變成:努力與效果成反比。作文教學的規律是:“師傅帶進門,修行在個人”,隨年級、年齡的增高,教師的主導作用應該逐漸弱化,而學生的主體性應該逐漸強化,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自主作文境界,學生在作文教學中由被動轉化為主動。

  自主作文應該是全過程的。首先是自主參與活動,豐富生活,開闊思路。教師積極提供寫作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其次是自主選擇表達內容。教師鼓勵學生說真話,寫實事,抒發真情實感,營造寬鬆的作文環境。學生自主確定表達方式,寫出個性與特長。教師放寬文體要求,減少學生寫作的心理負擔,讓學生放膽地選擇個性化的表達角度。學生自主評改自己的作文。學生作文讓學生自改或互改。教師對此要教給方法,引導上路,由扶到放,然後培養習慣。教師辛辛苦苦又批又改,通篇作文改得一片紅,用自己的思想、手法取代學生的思想、手法,很不可取。指點是可以的,改頭換麵沒有必要;宣判更是有害的。允許學生對自己的文章“自吹自擂”,有利於樹立作文信心。

  三、推原開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家寫作是這樣,學生作文何嚐不是這樣?從信息論的角度看,作文是信息輸出,如果沒有生活積澱,沒有信息源,輸出什麽呢?沒有自己的生活經曆,自己的生活體驗,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認識與思想,寫什麽?沒有生活沒有思想,隻能玩文字遊戲,要麽胡編亂造,要麽人雲亦雲,拾人牙慧。當然,作文教學不是專門培養作家的,然而,既然培養未來人才少不了作文教學,那就應按作文規律辦事,從源頭抓起,從根本開始訓練。

  學生生活的單調、平板,天天“三點一線”(寢室、教室、食堂),束縛了學生作文的才能的發揮,是學生作文內容幹癟、行文呆板、語言枯燥乏味的根源。作文教學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生活,體驗生活,做生活的主人,然後讓學生在作文中表現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讓學生有話可說,想寫什麽就寫什麽,愛寫什麽就寫什麽,不管正確與否,寫出來之後,教師再進行啟發和引導。

  生活是廣闊的,社會生活是生活,讀書也是生活。社會生活是感性生活,可以身臨其境,經曆過程,可以從中獲取具體形象與教益。讀書是理性生活。它是別人生活、思想、知識的記錄,是經過別人咀嚼加入理解的理性的東西。讀他們的東西,神遊知識宮殿,曆史荒原,與古今名人進行心靈對話,實際上是間接的理性的生活。

  感性生活與理性生活都是作文的源泉。事物能親身經曆當然更好,然而,世界天長地久,林林總總,這決定了人不可能每一樣事物都閱曆一番,因而,既要感性生活,又要理性生活。在感性生活中,不能像油珠一樣浮在表麵,不懂生活的根蒂。有些學生寫不好自己的媽媽,就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沒有仔細體味偉大的母愛。在理性生活中,則應放出眼光,分出精華與糟粕,剔除糟粕,吸收精華,不照抄照搬。

  四、培訓創新

  文章的魅力在於新:材料新,立意新,觀點新,手法新,文筆新。

  文貴獨創。作文教學不同於師傅帶徒學藝,師傅教徒弟做一條凳子,徒弟隻能照葫蘆畫瓢做一條凳子。作文教學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創新,確立創新意識教創新方法,給予創新條件與環境,讓學生在掌握了語言工具之後,可以根據不同要求,做出多種多樣的“凳子”,甚至“桌子”、“櫃子”、“櫥子”等等。培養人首先培養大腦,大腦發達無往而不勝。作文是培養大腦的最好方式。作文教學應致力於創新思維的培養,教師不可設計出許許多多條條框框,讓學生在其中鑽來鑽去,把學生框“死”限“死”。

  模仿是初學作文者必須經曆的途程,但模仿是為了創新,不是穿舊鞋走老路,模仿是可以的,但模仿不是克隆,是為了創新。葉老說“課文隻不過是個例子”目的不是讓我們處處去照搬課文,而是要我們從中得出啟發,使創新有個基礎。模仿太多太濫,鬧出不少笑話。寫教師勤奮工作,必寫教師晝夜鑽研教材,批改作業;寫教師關心學生,必寫雨中送傘。且不說材料陳舊無新意,也不合邏輯。一個老師老是工作時間完不成教學任務,不是能力差,就是白天去搓麻將了。這樣的老師值得一寫嗎?我當過多年班主任,從未雨中送傘。我每天都給同學們通報一下天氣狀況,學生有備無患,不會著涼,也不會淋雨,還用得著那些多餘的“關心”嗎?

  創新不是與生俱來的。創新要有“物質基礎”,要有創新的前提。作文要創新,一是要有豐富生活,否則便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二是要有豐富學識,站在荒原上創不了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會有與眾不同的高度。三是要懂得一套創新的方法。創新不是螃蟹走路,不管橫豎。創新必須勤奮加方法。

  五、更新得失觀

  如同高考指揮棒,評價左右著作文教學。教學評價往往與評職評模、工資、獎金掛鉤,老師誰不怕?患得患失顯然不好,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超現實,不患得患失,天下能有幾人?行政管理與教師,教師與學生,是一條教育鏈,當教師受到某種壓力,這壓力必定傳遞給學生。如果處於教育鏈條中的人們(行政、教師、學生)能確立正確的得失觀,作文教學的麵貌將會有根本的改變。

  作文教學要排除急功近利觀念的影響。作文教學是慢效的,欲速則不達,不可能立竿見影。以考分的高下,獲獎數多寡與層次高低來評價作文教學有欠公允。寫作確實存在天才,而且,天才的顯露有早遲之分,有人五六歲就能讀能文,吟詩作賦,有人年過花甲方現才氣。作文也確實存在靈感,一次成功不等於次次成功,獲獎的機遇性很強,何況現在的許多獎是可以用錢買的,隻要交錢,就給你刊登、出版,給你寄獎狀。如果一個教師沒遇上早慧者或其它機會,那隻好自認倒楣了。現在很多學校都有重點班,實驗班,學生基礎相差懸殊,教普通班的老師有渾身解數也難名利雙收。

  科學的作文教學評價,應以學生為文為人發展的總體狀況為依據,全麵考慮,多一些必然性,少一些或然性。至少要調研調研:班級學生的作文信心是否樹立,是怕寫作文還是愛寫作文;學生的作文興趣是否激活,是滿園春色還是一枝獨放;學生是否自主作文;是表現自我生活還是寫葫蘆文、應景文;學生作文整體水平的上升度與學生個人作文水平的縱向速率狀況。既檢查教學效果,也看教學過程。隻看結果不看過程,將蹈入不講效率的誤區。要鼓勵探索,褒揚創造。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