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論校長形象

  隨著知識時代的駕臨,校長,這個曾經不起眼的職位越來越顯赫。校長備受尊崇。加強自身形象建設,名實相符,責任重大。

  校長是學校的法人代表,對外代表一所學校;校長處於學校行政的中心地位,指揮學校的各項工作,主持學校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麵的教育,是黨政的核心。校長的形象即學校的形象。

  形象的美醜高下,事關工作的開展,學校的建設、發展的快慢與成敗。形象不光是儀表,儀表堂堂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內涵。作為校長,應該從外觀到氣質,從知識、才幹、品性、作風、胸襟、到個性、健康、衣著,從各個方麵著手,修煉自己,美化自己,提升自己的形象。

  校長應具備怎樣的形象呢?

  一、道德人

  校長首先必須是個道德人,以德立身,以德立事,以德立學,以德立校。

  鑄造高尚的公德。如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為了苦孩子,甘為駱駝;於人有益,牛馬也做”,服務社會。朝著“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動”的境界挺進。用寬容之心待人,用平常之心對己,以執著之心對待事業,修養真善美德操,公正、愛心、同情、善良、溫和、真誠、勇敢、仁慈、廉潔、專一、節製,兩袖清風,一塵不染,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樹立篤誠的職德。“教育是事業,其意義在於奉獻”(呂型偉語)。熱愛教育事業,博愛師生員工,懷著使命感、責任意識、奉獻精神,勤勤懇懇工作,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樂於奉獻,不做看守校長,不滿足於上傳下達,不沉迷於文山會海,不追求社會兼職,不忙於種種應酬。不做明哲保身、碌碌無為、策馬候權、追名逐利、才職不稱、德不服人的校長。用道德來統照學校各種製度的建構、職能劃分、管理方式、人際關係、課程設置、績效評價、人員培訓等,將學校建設成一所道德學校。

  修養清高的個人私德。做真人、善人、美人。節欲,慎獨,寵辱不驚。遠離喧囂,擺脫功利,平平淡淡,安安靜靜,返璞歸真,不追求時髦,不落俗套,不以浮躁心、虛榮心對人對事,守住心靈的純潔、清靜。不以成績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固步自封,也不以挫折而意誌消沉,一蹶不振。抑製欲望,消除錢欲、權欲,日三省吾身,保持工作的執著和熱情。崇尚自由平等民主,同情社會弱勢群體,勇於與邪惡作鬥爭。保持前進態勢,不甘落後,做一個智慧校長,勇於超越自我的校長。

  二、師者

  校長,是一個身份符號,校長的內質是師者。

  縱觀曆史,早在春秋時代,孔孟辦學,言傳身教,後世拜為“至聖先師”。“漢代孔子”董仲舒,獨創教義,人稱“名教”。唐代的韓愈著《師說》、《進學解》,時人以“韓門弟子”為榮。宋代的朱熹,倡導“學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教育思想影響千載。蔡元培主持北大,“循思想自由原則,以兼容並包主義”,史譽其為“近代教育體製締造者”。

  世人敬“師”,未必尊“長”。師表萬世景仰。

  人的職位有級差,但人的高下在於品位。校長與教師,除了分工的不同,工作的性質本質毫無二致。師者的勞動是生產生產力的勞動,是為民族生產希望的勞動。作為校長,義不容辭當修師德、精師藝、鑄師魂,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和飽滿熱情,為教育奉獻智慧和力量;關注人類進步,洞察社會發展,堅定地追求真理,誨人不倦,敬業樂業,奉獻青春,奉獻畢生。

  師者不同於一般教師,是教師的旗幟、教師的教師。有學者的風度、專家的才學,藝術家的風采,引領師生學習、工作、探索、實踐,參與教育教學,研究教育教學,促進教育教學。

  師者高於一般教師,但必須謙虛謹慎,融入師眾,做師生的良師益友,不分貴賤高下,將愛灑給每一位下屬的心田。千萬勿置身於神壇佛龕中,屍位素餐,要有心有肝有肺,將示範性和親和力融為一體,讓師生打心眼裏視你為導師與戰友,與你同呼吸、共命運,共赴明天。

  三、性情中人

  套用一句古話,“無情未必真丈夫”。無情必定不是好校長。校長應該有血有肉有情,敢喜、敢樂、敢怒、敢哀,心係國家人民,情牽教師學生,有海納之懷,有敦厚之風,有正義之感。愛才、惜才、育才、重才,是學生的“慈愛的父親母親”,是教師的“貼心貼肺的兄弟姐妹”。踏踏實實做事,堂堂正正做人,點亮人生的光輝,用大寫的“人”激發師生閃射出生命的光華,高揚生命的價值,共創事業的繁榮、個人的幸福。實踐以人為本,並棄以我為本,追求學生成才,教師成就,學校成功。

  四、思想者

  校長應該有自己的思想。沒有思想是空殼。即使一時還成就不了思想家,但必須是個思想者。

  學校工作千頭萬緒,校長日理萬機,就如同一位交響樂團的指揮,憑借手中的一支指揮棒,讓濟濟一堂的樂師用各種各樣的樂曲奏出和韻,奏出進行曲。這是一場隻有主題沒有樂譜的演出,優美的旋律得從校長的思想裏汩汩流出。

  帶領學校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獲得更加廣闊的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創造出春色滿園的境界,校長有必要成為思想者。在校長的大腦裏,應有全新的理論、全新的理念,見地獨特、思維不同凡響,擁有深邃的思想。

  思想不可能與生俱來,思想滿是智慧。因循守舊,原於懶惰,原於自滿,原於宴安,更原於沒有自己的思想。其結果是必然坐失發展機宜,損害個人聲譽,也損害教育事業。

  思想在博采書本之長、博采同仁之長、博采古今中外教育之長、博采教育科研前沿之長中孕育,在樹立民主意識、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及法律意識中生成,在探索規律、發現規律、遵循規律,不斷反思,不斷思考中成熟。唯有如此,思想方能如新荷出水、旭日東升,源頭活水滔滔不絕。

  一旦有了深邃思想,便獲得了自由,能以大視野、大思維運籌工作,大無畏地去創造、開拓,大踏步前去迎接挑戰,獲取勝利。

  五、精神領袖

  校長是一校之長,其領導的最高境界,就是讓自己成為學校師生的精神領袖。

  作為管理者,校長當然可以用製度、規章、督導、檢查等來約束手下;作為領導者,校長還可以靠目標、願景、激勵來調動部屬。但師生更企望校長的感召力。人管人,得罪人--有的校長曾這樣哀歎;製度管人,管住了“人頭”,管不住“人心”--有的校長是這般無奈。最好是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氛圍,以精神引領,不辱使命。

  人不可以使自己偉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把握了崇高,就走進了精神引領的風景區。

  精神領袖手中有權力,但不崇尚權力,講究影響力。以德感人,以才學服人,以人格魅力吸引人,將人心緊緊地凝在一起,自覺地去衝鋒陷陣。精神領袖有權威,但不憑借權威,施展感召力。用智慧與情感、理念與理想、創造與開拓、示範與榜樣,點燃師生追求卓越與光榮的熱情,讓校園星光燦爛。精神領袖以超乎權力與權威的精神力量,作為推動教育教學的原動力,推動學校的各項工作。師生信服、擁戴,響應景從。校長因此而引領學校走向成功。

  德國哲學家、美學家席勒說:“他的生命就是形象,而他的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具有可感性,人們往往通過所見所聞所觸來判斷美醜。形象具有生動性、豐富性、深邃性,因此特別感人。樹立和維護形象,對開展工作意義十分巨大,既是無形資產,也是有形資產,對學校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良好的形象也是自己的無字名片,憑借這張名片,就會增加師生的向心力、凝聚力。校長多麽需要一張如此的名片!

  學校工作的複雜性、知識性、前沿性,學校裏知識分子成堆,學校肩負民族整體素質的提升,這一切都決定了校長的形象不能是一個單純的平麵圖。校長形象必須是一個多元複合的活生生的立體形象,前後左右上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都是完美的,感人的。因而,他是道德人,他是師者,他是性情中人,他是思想者,他是師生的精神領袖。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