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毛澤東詩詞賞美

  毛澤東同誌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馬上帳中,桌前窗下,揮筆吟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給中國當代文學留下了一份閃光的遺產--毛澤東詩詞。已發表的四十三首詩詞,藝術風格獨特、審美理想、審美視角獨具魅力,給人以審美快感,人們從中得到了無限的美的享受。

  一、舊瓶新酒,獨樹一幟--個性美。

  有人說:“毛主席於1942年發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了文藝必須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而他自己為什麽寫古典詩詞?這不是有悖於自己的‘兩為’方針嗎?”這個問題看似尖銳,實質卻很虛弱。他忘了創作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創作個性!沒有個性的創作是蹩腳的模仿;沒有個性的作品是沒有生命力的。《講話》解決的是方向問題,並不框定文藝創作規律。在文學創作中,審美感受、藝術眼光、思想特色是受作家的精神個性而製約的,對於詩人來說,每一首詩都是詩人精神個性滲入其中的產物。每一個詩人都有,而且應該有自己的個性,即使他的作品尚未形成風格。當我們的審美觸角探及毛澤東詩詞中的每個作品,我們便可以清晰看到,在詩歌的形式方麵,毛澤東同誌的審美理想傾向於中國古典詩詞極為顯著的形式美。

  高爾基告誡說:“擺在人們麵前的任務是找自己,找到自己對生活、對人、對現實的主觀態度,把這種態度體現在自己的形式中,自己的字句中。”又說:“他並善於用自己的形式表現自己的觀念。”(均見林煥平編《高爾基論文學》第六頁)魯迅的貢獻,不僅在於他的作品的深邃的內涵,而且也在於他的獨特的藝術表現。毛澤東這位偉大的革命家,象他將馬克思主義真理運用於中國革命實踐創立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一樣,他在詩歌創作中,大膽地繼承中國古典詩詞的傳統,把古老的詩詞形式用來表現豐富多彩的革命內容,舊瓶裝新酒,推陳出新,獨樹一幟。

  毛澤東同誌在詩歌創作中選擇了古典詩詞這一形式,以之反映革命現實,正是精神個性在創作中的體現。一位詩人,一位作家,其精神個性是由他的才、氣、學、習諸方麵的因素構成的。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指出:“夫情動而形言,理發而文見;蓋沿隱而至顯,因內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氣有剛柔,學有深淺,習有雅鄭,並性情所鑠,陶染所凝,是以筆區之譎,文苑波詭者矣。故辭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風趣剛柔,寧或改其氣;事理淺深,未聞乘其學;體式雅鄭,鮮有反其習。各師成心,其異如麵。”(《文心雕龍體性》)毛澤東同誌的才能與膽識、氣質與素養、學識與智慧以及他的地位與天職,使他選擇了以古典詩詞的形式來表現革命內容,雖然古典詩詞在聲韻、對偶、句法、辭藻這些可視聽的外在形式和氣脈、結構、用事、用景等內在形式方麵,都有無比嚴格的限製。然而,他就這樣地“戴著枷鎖跳舞”,風流倜儻,顯出卓異灑脫的大腕氣質,這正是毛澤東詩詞的個性美。

  文藝批評、文藝評論一度總是帶有濃厚的“運動”色彩,而充滿個性美的毛澤東詩詞,點鐵成金,複活了已經成了曆史的舊體詩詞形式,為當代文壇增添了一朵奇葩。今天如雨後春筍般的詩詞學會,不能說不是受其恩蔭而得以茁壯成長起來的。

  二、史詩的題材,深邃的思想,雄渾的風格--崇高美。

  毛澤東同誌的詩詞之所以被人們尊崇為無產階級文學的絢麗瑰寶,形式上的推陳出新固然是原因,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真實而生動地記錄了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戰鬥曆程,描繪了我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美麗畫卷,詩詞擷取的是史詩的題材。在毛澤東詩詞中,有人民空前的覺醒,有深沉的曆史思索,有壯烈的血與火的鬥爭,有暫時的挫折與迂回,也有波瀾壯闊的進軍和改天換地的勝利,概括了革命戰爭時期的戰鬥生活,反映了風雲變幻的嚴重時刻,歌頌了人民的曆史性勝利,抒寫了革命者的崇高品質和豁達胸懷。從這些詩詞中,人們可以觸摸到跳動著的朝代精神的脈博,可以諦聽到激蕩著的中國人民前進雄步的曆史回聲。

  1925年,革命航船遇到了旋頭風,曆史進入關鍵時刻,毛澤東同誌寫下了《沁園春長沙》。麵對“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大千世界,作者思緒萬端,“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接著作者筆力縱橫,描繪了風華正茂的共產主義者的戰鬥風貌,“書生意氣,揮斥方道。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候。”最後以“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作答。這是一首抒寫革命青年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誌,投身於革命大風大浪中激流勇進的詞作,這裏麵包含著一個極其嚴肅的命題:青年人當以天下為己任,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和前途的大任。這個深刻的思想,不是一般的抒情詩所能比擬的。毛澤東同誌的另一首《沁園春》,與這首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更加壯美、豪放、博大和高遠。這便是曾經在國民黨統治下的陪都重慶人們爭相傳抄,引起轟動效應的“詠雪詞”。這首詞是作者長征到達陝北後的1936年春寫的。作者以神奇雄偉的雪景為起動契機,抒發愛國者的宏偉抱負。詞中紅日與白雪映襯,色彩與豪情交融,氣勢遼闊曠遠,景象蒼茫壯麗,樸素雄偉,優美動人。作者縱覽千古,站在曆史唯物主義者的高度,歎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斯汗,隻識彎弓射大雕。”曆代風流人物都為我中華“競折腰”,我們怎麽辦?感情的潮汐激蕩,豪情滿懷,氣衝霄漢,一聲“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有如催動華夏子孫為民族崛起而奮鬥的戰鬥號角。其中豐富的內涵、深邃的思想,使詩詞的感染力、鼓動力和號召力達到了頂峰,無數愛國者前赴後繼,為我中華獻身,其中不少人是《沁園春雪》給了他們雄心與大誌。

  高亨先生於1964年在一首詞裏寫到毛澤東同誌的詩詞,毛澤東同誌對其中的兩句頗感興趣,這便是“細檢詩壇李杜,詞苑蘇辛佳什,未有此奇雄。”(見陳晉《詩雄不一般》)毛澤東同誌無心成為詩人,但他卻確實成了風格獨特的偉大詩人。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作品形成了雄渾、凝重、挺拔、奔放的藝術風格,上麵提到的兩首詞可見一斑。而《念奴嬌昆侖》當是這種風格的代表之作。作者“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開篇吟道:“橫空出世,莽昆倉,閱盡人間春色。”神來之筆點染出昆侖昂首天外的不凡氣概。正是這座橫亙天際的昆侖山,“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詩人如同一位屹立蒼穹的巨人,以淩駕一切的氣勢對它發話:“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從世界大同的共產主義理想出發,深沉思考,要抽出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讓“太平世界,同此涼熱”。渾莽的山,在毛澤東同誌的筆下,成了富有靈性的有情之物,作者高尚、宏偉、雄闊的審美意境得到了寄寓。

  正如古人所雲:“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毛澤東同誌的修養、素質,使他的詩詞思想深邃曠遠,感情昂揚奮發,格調高致,精工而不纖巧,豪放而不粗俗,脫盡前人窠臼,因而毛澤東詩詞給予鑒賞者的又一饋贈是它的崇高美。

  三、創新與繼承,理想與現實,誌、情、意和諧統一,哲理蘊藉--辯證美。

  毛澤東同誌詩詞的雄渾風格,繼承了我國曆史上的李、杜、蘇、辛的傳統,然而又不同於曆史上豪放巨子的風格。古代詩人詞家往往沉醉於懷古、遊仙,麵對惡勢力總是被動應戰,因而他們的豪放是冷色調的。作為革命家的毛澤東同誌,他麵對舊世界、麵對困難、麵對自然等等,總是以一個挑戰者、改造者的高大形象出現,他在詩詞中表現出來的,是博大、奔放,是奇偉、勁麗,因而高於古代豪放派的豪放,其豪放是暖色調的。

  繼承是開拓的起點,開拓是繼承的目的,毛澤東同誌正是如此辯證地處理了這一問題。中國詩歌,《詩經》開創了現實主義創作傳統,而屈原的《離騷》則開浪漫主義之先河。幾千年來,華夏大地詩人輩出,作品紛呈,或以現實主義為宗法,或以浪漫主義為師承,各展風采。毛澤東同誌的詩詞創作,既接受了我國古代的現實主義詩人們的藝術傳統,深刻地反映特定的曆史時期的社會生活風貌,也吸收了浪漫主義大師們的藝術創作方法,以誇張、象征、想象的獨特構思與語言,描寫革命豪情。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在他的詩詞中和諧結合,革命實踐與革命理想辯證地統一。《蝶戀花答李淑一》描寫了一幅虛幻境界,美好瑰麗,但抒發的是懷念,讚揚戰友之情,逼真感人,給人以強烈的真實感。這是一首以浪漫主義為主的詞作。而《沁園春長沙》、《浪淘沙北戴河》等,如實描寫現實生活,場景生動鮮明,但不乏理想光輝,仍然有著浪漫主義色彩。這自然是以現實主義為基調的作品。《水調歌頭重上井崗山》、《七律二首送瘟神》,有從現實出發的描繪,又有濃鬱的浪漫主義的氣氛,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現實與理想結合,天衣無縫。

  毛澤東同誌在詩詞中處處展現著一個思想家對生活認識的深厚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方式的功力。毛澤東詩詞蘊藏著巨大的思想力量,富含感情,既有感情的濃度、強度,也有感情的深度、純度,意境高遠深曠,誌、情、意和諧地融合為一體。在毛澤東詩詞中,誌、情、意結合,哲理蘊藉的典範是很多的。《七律和郭沫若同誌》巧妙地以白骨精、唐僧、孫悟空三個神話人物作精當比喻,提出了分清敵、我、友的嚴肅命題,詩人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科學地分清敵我友,號召人們加強團結,堅持原則,結成統一戰線,驅除“妖霧”,澄清“玉宇”。詩中飽含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哲理。《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生動地記錄了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城那威武雄壯的曆史一幕,詩人根據事物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規律,高瞻遠矚,在歡呼勝利的時刻,提出了繼續革命的觀點:“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同樣是詠梅,在陸遊的眼裏,梅花是孤芳自賞的象征,而毛澤東同誌筆下的梅花,有摧不垮的堅韌性,又有謙遜博大的胸懷,成了共產主義戰士的光輝形象的寫照。辯證法中的“揚棄”,在這裏得到了運用,毛澤東同誌的《卜算子詠梅》也隨之進入千家萬戶,成了人們生活的準則。

  和諧就是美。在毛澤東詩詞中,動靜相應、虛實相濟,闊大中求取流麗,奇崛中求取豔美,緊張中求取舒緩,內容與形式,創新和繼承,理想與現實,誌、情、意都和諧統一,哲理蘊藉,可以說,處處流露著詩詞的辯證美。

  毛澤東詩詞是一個美麗的海,隻要揚起探美的風帆,你的心時時都會產生審美心理的共鳴,產生美感,得到美的享受。毛澤東詩詞是當代文學史上的一座富礦,有誌於探求,發掘,具有美學價值的東西,將會不斷地開采開來,提煉成社會的財富。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