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新聞:某個體戶夫婦出遠門了,沒有一月半載不會回家。一對兒女,打開父母的房間,找出父母“私下”看的光碟,也“私下”看了起來。兄妹倆竟然不能自已,模仿影中鏡頭,玩起了床上戲法……家中老祖母嚴守“家醜不可外揚”的舊道,聽其自然,直到難遮難掩,學校追查,事情於是曝了光。
哀歎之餘,人們不免責問:“何不掃黃出門?”
在現實生活中,如此典型的事情當然是少有的,然而,在一些家庭中,容“黃”、看“黃”甚至傳“黃”並非絕無僅有。在一些人的腦子裏,他們知道黃色書刊、影碟、錄像帶有害,但也覺得看看無妨。正像知道尼古丁的厲害,卻不想戒煙一樣。這位個體戶也是如此,因此私藏黃牒,隻是夫婦倆“私下”看看而已。誰知黃毒不比黃煙,倒是更像放射性汙物,一旦泄漏,後果不堪設想。這位個體戶終於吃了大虧,遺患後代,害了子女,自己也落了個“好說不好聽的名聲”。
掃黃打非,社會上已經形成規模。如今矛頭直指窩點,剿斬黃根。如果要除惡務盡,那麽家庭也應掃黃出門。一切有良知的人都明白,這不僅有利於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保證家庭的和諧、溫馨、安寧,也有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家庭的美德建設關係著整個社會。一個有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心的人,在社會上開展掃黃打非的浪潮中,也應起而動之掃黃出門。
警鍾在耳,振聾發聵。麻木的,應該覺醒;糊塗的,應該清醒;疏忽的,應該檢點。既為己,也為人;既為家庭,也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