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九節 告別不文明的“習慣用語”

  今年六月,江西師大附中高二學生梁峻放學騎車回家,差點與一輛橫過校門的伏爾加撞上。坐在助手位的小車司機的母親伸出頭來隨口道:“找死啦”“找死啦”似乎是某些司機在緊急情況下的“習慣用語”,司機的母親也司空見慣,無師自通。可就是這樣一句不文明的“習慣用語”,釀出了驚動中央領導的“梁峻事件”。在這一事件中,梁峻丟了一隻右眼,而司機胡曉陽被判賠償醫藥費伍萬伍仟餘元,並判有期徒刑五年。隨口而出的“找死啦”,真夠要命的!

  習慣用語如口中唾沫,生活中常常隨口而出。有些習慣用語是職業所形成,很多習慣用語是曆史的遺留。由於用者、聽者都“習慣”了,對其是否文明,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如普通話裏的“操你的媽的×”,廣東話裏的“吊老媽×”,南昌話裏的“娘賣×”,上饒話裏的“你娘的頭”等,就十分不文明。廣豐人的“吵罵腔”,更是不堪入耳。這些習慣用語,有的粗俗,有的汙穢,野性十足,是語言的垃圾。然而,長期以後,說的人照說,聽的人照聽,雖然不時引起爭鬥,但還是將它看作常事,讓其“習慣”下去。

  語言是傳遞信息的,但它與電波有本質的不同。語言除了傳遞信息之外,還富含感情,是感情的載體。喜怒哀樂,好惡愛憎,一經入耳,涇渭分明。言者也許無心,聽者卻各有想法。當伏爾加中的閔大娘隨口漾出一句“找死啦”,梁峻一聽便覺不是滋味,於是據理力爭:“誰找死?車輛經過我們校門必須慢行!”因此“梁峻事件”隨之發生。如果當時雙方能使用禮貌用語,一方道一聲“對不起”,而另一方回一句“沒關係”,便皆大歡喜、平安無事了。

  在進行精神文明建設、大力推行禮貌用語的今天,不文明的習慣用語與時代格格不入。想起“梁峻事件”中梁峻那隻不幸丟失的眼睛,想起胡曉陽要在鐵窗裏度過近兩千個日日夜夜,還要以十年的工資支付賠償費,使人為之痛心。痛定思痛,我想,每一個有良知的人,必須誠懇告誡自己:告別不文明的習慣用語吧!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