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條件好的有書齋書房,條件差的亦有書櫥書架。我屬於後者,房間裏擺著兩個大大的書架。藏書不多,但幹幹淨淨,整整齊齊,精品名著,赫然架上。往來朋友稱讚說:“你這書架真衛生!”
對,人就是要講衛生,不講衛生就會生病;讀書亦然,不妨講究衛生讀書。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作家曾告誡人們:“當你讀錯一本書的時候,不要以為你隻是讀錯了一本書,因為同時你也失去了讀一本好書的時候和機會。”這算式不是1--1=0,而永遠是--1--1=--2.
說實在的,我購書是很挑剔的。曆史價值、科學價值、教育價值、藝術價值,都是我考慮的首要問題。然而,“好讀書不求甚解”的舊習,“開卷有益”的慫恿,還有輿論的誤導,趕潮流的誘惑,常使一些不幹不淨的東西有機會落入書架。曆史又總是那麽鐵麵無私,時間會無情剝蝕一切美麗的外衣,經不起實踐檢驗的,終究成了灰塵。及時打掃這些灰塵,是保持書架衛生的最好的辦法。
讀書的目的在於豐富自己,壯實自己,讓自己進入理想境界、美好天堂。如果讀書不講衛生就會玷汙精神、醜化靈魂,把自己導入苦海地獄。這非危言聳聽,生活的教訓比比皆是。初涉書海的老手又怎能掉以輕心呢?
書是精神糧食,它與裹腹的食品畢竟有異。食品不幹不淨,一個人吃完了隻一個人受害,不會累及第二個人。而書,有傳播功能,如果不及時處理,將危及親朋好友、父母子侄,貽患無窮。書架幹幹淨淨,沒有黃色的、灰色的,或者黑色的灰塵,大家都不犯病,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