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告訴我們,人生立足社會得有點看家本領。啟蒙教育之後,小學畢業,父親指定一所中學報考,隻有考取此校方能繼續讀書。這是故鄉一所最好的學校,學子人人翹首。如何敲開學校的鐵門,進入其中的殿堂呢?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嗅到了人生的火藥味,第一次體味到實力的重要。實力意識,從此在腦海中植根。
物競天擇,這是自然發展的規律了,優勝劣汰,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再從高中到大學,哪一次不是實力勝出的根據,不過,文革跟國人開了個玩笑,“知識越多越反動”思想風行,交白卷的小子成了時代驕子,我“兩耳不聞妻兒怨,一心隻讀專業書”受到嘲弄,然而曆史車輪很快駛入正道,嘲弄者更被曆史所嘲弄。
當然,個人的經曆不足以說明規律。規律必須是具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性的。還是讓我們的目光從點旋向麵,看看曆史,看看廣闊的社會吧。
同是一個蘇秦,同是遊說六國這一件事,實力不足之時,無功而返,受盡奚落。一旦學問爐火純青之後,大功告成,榮登六國相位。這隻能用實力二字加以詮釋。
我常想,牛頓是第一個被樹上掉下的蘋果砸了腦袋的人嗎?我相信,此前此後,蘋果砸頭的事件肯定上演了億萬次,為什麽隻有牛頓才能從中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呢?結論應該是:牛頓懂得物理,具備有研究的實力。砸在不具備這種條件的腦袋上,跟砸在泥土上是一回事,除了“撲”的一聲之外,不會有別的反應,更不會有一個偉大的物理發現。
實力,可以帶來事業的轉機,可以使弱小變為強大。實力,是一種競爭優勢,保持是關鍵,一時落後了,強勢會轉化為弱勢,最終使得人生於競爭中走向窮途末路。
社會越發達,越知識化,人生越需要實力。實力具備,如同一顆珍珠,即使塵蓋土埋,也有放射異彩的機會。在那知識貶值的時代,有一個大學生被分配到一所學校工作,學校讓他去管理廁所。他默默忍受,運用所學的知識,實行了一套與眾不同的管理方法,使髒亂差的廁所,麵貌煥然一新。市裏組織人員前來參觀,召開現場會。全市的廁所管理因此爆發了一場管理革命。這個被棄置在廁所邊的大學生,最終改變了命運,得到了重用。
機會是為有實力的人準備的,沒有實力,再好的機遇隻能與之擦肩而過。現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實行雙向選擇。有一位大帥哥每去一個單位,目察時單位想要,考試時就被淘汰了。這位大帥哥平常學習,覺得“八十分太累,五十分太虧”,他的口號是“60分萬歲”。擇業時屢屢碰壁,實在是“內因在起作用”。“唯賢是舉”、“優則用”,這是政治清明時代的用人標準,古今中外,無不如此。
實力,在不同時代不同行業有不同的內涵。在遠古時代,為了戰勝猛獸,體力就是人的實力。工業革命興起,“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響起,知識成了衡量實力的標準。教師的實力在於專業知識與教學藝術,領導者的實力在於組織才能與管理藝術。對於工商業家來說,資本也是實力的一個方麵。隨著社會的發展,智慧、思維、理念、心理素質等,將成為人生實力的主要元素。
實力,首先要“實”,真實,否則便是“虛力”,於人生無補,濫竽充數,蒙混過關,難以守恒。可惜現在有人害怕修煉實力艱苦,於是尋找捷徑,追求“虛力”。假文憑、假證書、假論文滿天飛,上廁所都能碰見假博士、假碩士、假大學生。造假成了熱門行業,老外也參與造假,街心、路旁、電線杆上、廁所牆上,到處是“辦證”廣告。坐在家裏,一天能收到十幾封國內外寄來的賀信、邀請函與通知,告訴你“已經入選國際名人”、“學者”、“專家”,讓你寄相片、自傳,把你登上“名人大詞典”、“專家大詞典”、“學者寶鑒”。我們的國家剛剛進入“學曆社會”,高級文憑、證書尚屬鳳毛麟角,以文憑、證書衡量人才實力雖有一定依據,但給濫竽有了充數的機會。我們國家每年都在培養大批高學曆人才,不久將人才濟濟,社會將會很快進入“學力社會”,到那時,拚的不是“文憑”而是“實力”。不管白貓黑貓,捉到老鼠的就是好貓,不會下蛋的母雞隻能作肉雞處理。沒有實力,到頭來還是要吃虧。人不能活在虛妄與夢幻之中,要活得真實些,有力量些。
實力人生是踏踏實實有所作為的人生。人類的發展史,是每一個實力的人生的聚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