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是成功之母--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識?
“成功的父親是誰?”這一問,恐怕要難倒許多人。其實,成功之父也是一位公眾人物;幹事業的人誰能不跟成功之父打交道?成功之父是奮鬥!
一場較量,一場血戰之後,你失敗了,敗得極慘,但你不會一無所獲。當你打掃戰場的時候,你也許會發現你的所得頗豐;你由熱昏變得冷靜了,你由單純變得清醒了,你開始知道自己姓甚名誰;你開始反思,尋找自己的錯誤與不足;你從負反饋中獲得再戰的寶貴經驗,吃一塹長一智,你增長了智慧、能力;你體會到,自己一下子長大了許多,成熟了許多。這些都是下一個回合不可或缺的。失敗痛苦地為成功鋪就基礎,孕育勝利。失敗不愧為成功之母。
然而,事業的成功到此為止就夠了嗎?差遠了,要成功,還得奮鬥。失敗不可能直接產生成功,成功不是單親家庭的子女。成功有一位充滿陽剛之氣的父親,他就是奮鬥。是失敗之後與奮鬥聯姻,才有後來的成功。隻有失敗,那越王勾踐即使臥爛了天下所有的柴薪,嚐盡了天下所有的苦膽,又有什麽裨益?隻有奮鬥,才能讓人重新站起來,撣去一身塵土,擦去傷口血汙,從痛苦、寂寞中奮起;隻有奮鬥,才能讓人重新振作,象火山一樣爆發,以壓倒一切的氣勢,漠視重重磨難,衝開地獄的牢門,踏上通往天堂的五彩之路;隻有奮鬥,才能讓人迎來希望,擁抱輝煌。
鐵木真死裏逃生之後,效法漢法,擴充智囊,一生征戰不已,終成一代天驕--成吉斯汗。這是帝王的成功。洛陽蘇秦,從學鬼穀子,遊說數年,無功而返,備受奚落,奮起苦讀。重返遊說之路,終成六國之相。這是相國的成功。莫臥兒全軍覆沒,藏身馬槽之中,目睹一隻螞蟻頂著一粒大於自己身體數十倍的玉米,翻越槽牆,失敗了六十九次,第七十次成功了,他的心靈震顫了,於是再次起兵,終於從黑海打到恒河邊。這是將軍的成功。愛迪生為了製作一隻小小的白熾燈泡,連續失敗了數百次,屢敗屢試,終於發明了電燈。這是科學家的成功。鬆下幸之助瘦弱矮小,家庭經濟拮據,三次謀職都被電器廠拒之門外。負責人說:“關於電器方麵的知識,你懂得太少,我們不能要你。”鬆下幸之助沒有灰心,他發奮鑽研電器知識終於擠進了工廠。之後,又以超人毅力把自己磨煉成非凡人物,榮登鬆下電器公司總裁寶座。這是企業家的成功。一個學生,高中三年做錯過五千道習題,每錯一道題就重做一遍,做出了十餘本《錯題集》,終於在高中畢業那一年考入了人人向往的清華大學。這是莘莘學子的成功。
失敗錘煉了人,提高了人,其價值在於探明了未來的征途,但其中也不乏累累傷痕與滴滴血淚。要反敗為勝,因辱成名,隻有躍起奮鬥。成功的軌跡清楚昭示人們:剛性的衝刺,雄性的拚殺,韌性的戰鬥,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子。成功需要母親,更需要父親;母親孕育成功,父親給成功以成功的基因。
幹事業不是作客赴宴,不是去新女婿家認親,沒有人會尊你為老泰山,然後畢恭畢敬把你延入上座,讓你舒舒服服享有現成的一切。不要存在幻想與奢望。特別是經受失敗之後,身處逆境,人情冷漠,世態炎涼,征程經曆低穀,人生進入暗夜,說不定“屋漏偏遭連夜雨,行船又遇頂頭風”,不生則滅,隻有奮起一搏,從根本上去扭轉敗局,奪取勝利。不要因一噎之故,絕穀不食,一蹶之故,卻足不行,要以大丈夫的氣概膽略,堅毅地沉下身子,忍受孤獨與清苦,耐住寂寞與無助,果敢地挑戰地獄!霜雪寒風凋葉摧花的季節,菊梅迎風傲霜鬥雪,終將贏得滿園香豔;激流湍急,溺人殞命,隻要勇立潮頭,搏擊風浪,便可抵達勝利的彼岸。
一帆風順,一蹴而就,是理想境界,但離現實是有點遠。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幹事業的時候,把失敗尊為“成功之母”,請別忘了再把奮鬥尊為“成功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