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步雲,就要天天向上,向高處攀升。學會讀書,學會做人,長大後,出色工作,做一番事業。我一生沒人指導,瞎闖,走過不少彎路,經驗教訓都不少,現撿掇十條,祝你平步青雲。
一、認識學習是生存與發展的需要,自覺學習,努力學習,愉快學習。不好好學習,在未來的競爭中就要出局。
二、從小養成好習慣。
在學校學習中,要有規矩。預習:掌握大致內容,找出學習的難點、疑點,奠定聽課基礎,不打無準備之戰。聽課:集中注意力戒分心,在課內五十分鍾內弄懂授課內容。複習:及時複習,戰勝遺忘,鞏固知識。練習:把知識轉化為技能。總結:每單元、每階段逐一總結,理清頭緒,抓住重點、難點,並延伸知識使知識係統化。必須建立學習的錯誤檔案,做到孔子所說的“不二過”(不重犯錯誤,同類題目不錯第二次),真的使錯誤成為成功之母。
自覺尊重規律。分類讀書,有選擇地讀書,動腦子讀書。大多數書瀏覽即可,擴大知識麵。經典精讀,不動筆墨不讀,借以提高素質,立身創業。磨利眼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全信書不如無書。
生活的習慣比學習的習慣更重要,許多諾貝爾獎獲得者都說,他們得益最多的學習場所不是大學、研究所,而是幼兒園。幼兒園培養了他們按時作息、吃飯洗手、禮貌待人、友好相處等良好習慣。科學嚴謹的生活習慣是成就人生的基礎。
三、講究學習方法,提高效率。讀書的方法很多,各家有各法,
最好的方法是適合自己的方法。總觀各種方法,關鍵在於:(1)巧用時間,不虛度時光。學會吹笛子,有序支配,讓時間流成一首樂曲。(2)讀得進去,鑽得出來,不在一棵樹上吊死。(3)讀的時候,聯想、貫通,把薄書讀厚,讀過之後,歸納、概括、吸納精華,把厚書讀薄。(4)學用結合,學以致用,戒除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變成書呆子)。(5)質疑、求證,但不鑽牛角尖。
四、培養正確的專一的興趣。不做什麽都不感興趣或什麽都感興趣的人。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人生是灰色的。興趣太多,等於沒有興趣。錯誤的興趣導致失敗與犯罪。正確專一的興趣,讓人對事業入迷。
五、發展思維。古代人比體力,現代人竟腦力。如果沒有思維能力,人比不上豬,求生的本領還不如一隻蒼蠅。發展思維能力有多種方法,但智慧歸根結蒂來自於知識。知識的獲得方法也很多,首先要有工具,這工具便是語文、數學和外語。語言本身就能發展思維,而且是思維的物質基礎。
六、學會遺忘與放棄。世界越來越紛繁複雜,可學、可做、可求的東西太多。宇宙是無限的,人生是有限的;事物是無限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想有所建樹,必須抓大放小,不耍小聰明。發明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外出散步,找不到回家的路。中國一位著名化學家,記不住自己的年齡、出生年月日,但能流暢背出幾百個化學數據。學會選擇與放棄,是成功一招。
七、韌性的戰鬥。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之父是誰?許多人忘了父親。成功不是出生於單親家庭,他的父親是奮鬥。失敗教人不去重蹈覆轍,奮鬥教人戰勝坎坷,直進目的地。奮鬥不可淺嚐輒止,必須以強大毅力支撐到最後,要像吳運鐸說的那樣:我們對困難的回答是戰鬥,我們對戰鬥的回答是勝利,我們對勝利的回答是謙遜。
八、曆練快節奏生活,適應現代化生活方式。現代化講究速度、效率。什麽都在提速。人的時間空間觀念已經改變,做事不能磨洋工、拖拖拉拉,必須說幹就幹,雷厲風行。不打疲勞仗。
九、不妨自討苦吃。磨難教育正在國外興起。許多有見地的富人,也在引導兒孫做體力勞動,把兒孫送到艱險地方去吃苦。倒是一些剛剛脫貧的人,天天講究吃喝玩樂,與人攀比奢侈。弱者與庸人常常歎息活得累,強者與有誌者永不言苦累。吃苦耐勞、艱苦樸素,永遠是人的精神財富。這與苦行僧無緣。
十、做有心人,不要沒肝沒肺。有心才有靈魂。
要有信心。設定一個目標,滿懷信心去奮鬥,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要有善心。待人接物,以善為主。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與人為善,朋友多了路好走。但不做東郭先生,不要懼怕與狼共舞。
要有責任心。對自己負責,不偷懶不放縱,保持進取心。對家庭負責,給父母與家庭創造榮譽幸福,而不是與此相反。對社會負責,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不做多餘的人、蛀蟲。
我一輩子從事基礎教育,一輩子在苦難中奮鬥,閱曆不少。這十條建議對你和你的弟妹不會沒有教益,慢慢咀嚼,細細體味。千萬不要迎合社會潮流。社會潮流是由庸人構成的,不足為訓。要創業,要成為精英,就要尊重成長規律,走自己的路。不要辜負大家的冀盼!切記!
§§第二章 思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