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十七節 高考逸事

  一、猜題的尷尬

  恢複高考那年,我有個教語文的同事鬥膽給學生猜題。他說:“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必定是《難忘時刻》,同學們請認真準備。”到了考試那天,試卷打開,我們江西的高考作文題果然是《難忘時刻》,一字不差。第二年高考之前,他家的門檻幾乎被人踩爛,求猜題者絡繹不絕,盈門塞屋。他自己也頗覺有點神通,常常是謙讓幾句之後,便有求必應,從中得些別人的誇獎,也得到一些酬謝。然而,自此之後,屢試屢敗,害苦了不少考生。第三年,門庭就冷落多了。到了第四年,偶爾有人微笑著問他:“老師,你說今年是個什麽作文題呢?”問話者也許無意,但他總覺得話中有話,有一股辛辣味兒,於是漸漸感到無地自容。第五年高考前夕,他竟然不願意出門。偶爾出了門,遇見人總繞著彎兒走,生怕人家再問:“今年高考什麽作文題?”

  大千世界,萬事萬物,林林總總,盡管紛繁複雜,但還是有規律可循的。教學也是如此,也有自身規律。不按規律辦事,就要受到規律的懲罰。然而,人們總盼望走輕鬆的捷徑,結果使自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考前作文指導也有一套基本規程,足以用來完成教學任務,我的這位同事卻選擇捷徑,還把偶然性當成必然性,遭人恥笑。如果把功夫下在按教學規律辦事之上,對那些想走捷徑的學生,首先明白告訴他,隻有踏踏實實學習的人,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然後不辭辛勞地按教學規律施教,便安然無事了。

  當然,我的這位同事仍然是位好老師,他很快就後悔了,自慚了,回避了。怕的是有人不後悔,不自慚,不回避,他們教學不肯下苦功,卻到處打聽“信息”、搞資料、猜題、押題,做當今的守株待兔者,蹲在那個樹樁子上不肯起來。

  二、補?

  小李子在校成績很不錯,假如發揮正常,考上大學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天有測風雲,變化難料。

  媽媽為了保險,要讓兒子精神抖擻走進考場,能超常發揮,特意托人買了一支上等人參,考試的前一天晚上,媽媽看著兒子喝下一大碗參湯。喜滋滋地,如同看見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吃過人參,這一天晚上,小李子精神特別好,看書一直看到十點,毫無倦意。為了第二天有飽滿精神應考,他還是按時上了床。躺在床上,眼望帳頂,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就是不想睡。他不時拿出手表,觀察時間,看著那指針從十點轉到十二點,從十二點轉到二點,從二點又轉到四點。窗外的月亮,從東窗繞到西窗,五點鍾,他隻好起床漱洗,準備上考場的事項。在考場裏,大約上午十點左右,漸感渾身疲軟,很想睡覺;眼皮沉重,思維力便再也難以集中。

  可憐天下父母心!本想為兒子加油添勁,結果反而害了兒子。人參是中樞神經興奮劑,用錯了時間與份量,不該興奮的時候很興奮,該興奮的時候,即藥力已過,再也打不起精神來,這真是“買眼藥錯進了石灰店”。

  進補,這是考前很多家長對考生天天在做的事情,他們總把希望寄托於補藥,以此來為孩子強體補神。其實,不是大病初愈,年輕人用不著進補。隻要生活規律正常,胃口好,飯食菜蔬合理搭配,加強營養就足夠了。不吃飯或少吃飯而去進補,這是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再好的藥也不能當飯吃。進補不當,後果不堪設想,小李子的母親後悔莫及。

  三、嚴須有度

  潘煒第一次高考,心理十分緊張,接連兩個晚上失眠,他隻好吞服大劑量的安眠藥。第二天上午數學考試,感到昏昏沉沉。好在做數學題是他的拿手好戲。試卷發下後,他想先安靜一下,伏頭桌上。為了避嫌,臉朝牆壁。“26號,幹什麽?”

  威嚴的一聲叱喊,使他全身一震。他站起來想說明一下。緊張起來便有口吃的毛病,使他嘴唇翕動半天沒有吐出一個字。監考老師一看,舉起一個指頭,威嚴地說:“第一次警告!”

  處分?意外!但是,有什麽辦法呢?他清醒了一些,開始解題。無奈藥力過於強大,一會兒又感到昏昏沉沉。這一回,他接受教訓,臉再也不朝牆壁了(盡管他還不知道為什麽臉朝牆壁是違犯考紀的)。他雙臂抱頭,埋頭桌上。

  “26號,又搗什麽鬼!”

  同上次一樣,不容分說。監考老師伸出兩個指頭,高聲說:“第二次警告!”

  交卷之後,來到監考老師麵前,想作最後一次說明。監考老師說:“不嚴,何以治考?還想抵賴不成?”得到的是“第三次警告”!

  高考評卷結束,考分公布,他的數學得了120分,全考區第一,然而因三次警告被取消了。假如這120分沒有取消,他就是重點大學的錄取對象。

  考試是擇優錄取新生的工作,監考老師肩負選才重任,兼有“生殺予奪”大權,確非一個“閑職”。監考要嚴,不嚴不足以維護考紀。但是,怎樣才能嚴得對、嚴得準、嚴得恰到好處呢?恰當地掌握一個標準度,無疑是一種藝術。有了這個度,才能維護考試的客觀性、公正性和權威性。潘煒是個人才,他在數次警告擾亂了心境,頭腦又被安眠藥弄得昏昏沉沉的情況下,仍然獲得數學滿分,多麽難能可貴?可惜由於監考嚴得失度,在這場選拔考試中被刷,這不能不令人遺憾。

  人們常說“嚴師出高徒”,看來,對這句話應當辯證地看待。嚴須有度,並非越嚴越好。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愛,嚴也是為了愛。沒有愛的嚴是傷害心靈的一把刀子,會給人留下終生的遺憾。為師者不能沒有愛心。

  四、虧在“滿紙龍蛇飛動”

  《古今譚概》中有一則笑話:張丞相得句疾書,滿紙龍蛇飛動。其侄代其抄錄,難以辨認,隻得去問張丞相。張看了許久,竟然自己也認不出來,於是責備其侄說:“為什麽不早點來問?”這“滿紙龍蛇飛動”的情況,在高考作文卷裏也時有出現。如果找到作者自己來辨認,恐怕又是一個“張丞相”。

  閱卷室裏,一位贛南來的評卷老師眉頭緊鎖多時,最後把試卷推到鄰座的我麵前,說:“這哪裏是字啊,是花,是符,我看了多時了,也隻能猜出百分之六十,而且,還不知是否猜對了。”我一看,果真如此。隻見那墨跡龍蛇飛動,不分筆劃,不講筆順,間或還有一些多餘的圈點,麵目十分可憎。由於實在不明其文意,兩位老師隻好判給最低檔次的考分。

  寫字不分筆劃、不講筆順,隨便改變字的結構,不規範,是一種流行病。不規範的字哪裏來的?從主觀上講,是學生不認真學習書法,不嚴肅看待祖國文字所致。從客觀上講,是環境的影響,環境不衛生,“病從眼人”。一是部分教師寫字亂圖亂畫,使學生耳濡目染,以訛傳訛;二是社會上不規範的字自由泛濫,大家習以為常,不以為過。教師如果真心希望學生成才,學生如果也真心希望自己成才,應當重視正確書寫祖國的文字。須用文字表述的考題是所謂的“主觀題”,凡主觀題是由閱卷老師根據標準主觀給分的,這裏麵便含有閱卷者的感情分。讓人一看頭就暈的字當然會使評卷者產生厭惡心理,分數自然也就低了。何況“寫字”自古以來被認為是讀書人的“長衫”(外套),在今天這樣講究外包裝的時代裏,當更為重視才對啊!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