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被人結結實實地綁起來,然後塞入大木箱,再將箱子捆上繩子,套上鐵鎖。箱內的人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逃脫,不然箱子落入大火焚燒,後果不堪設想。結果是:箱子裏的人“勝利大逃亡”。這是外國人的一次逃生表演。表演者的逃生技藝固然值得一看,但我更看重的,是他們將逃生搬上台去表演,讓世人思考緊急情況該如何應對。
自我保護是一個很嚴酷的問題。現在許多孩子,今天扭傷了腳,明天撞破了頭,今天被人打腫了臉,明天摔斷了胳膊。一個喬裝問路的人販子,可以把一個小學生騙去。甚至一個大學研究生班的女班長被人賣了,幸虧學校把她救了回來。某城市的一座大樓失火,幾個外國小孩及時逃生,而中國孩子隻會等待消防戰士上樓,將他們一一救出。
我們的孩子現在確實不缺少保護。早晨上學,不是爺爺奶奶便是父母親自擔當保鏢,送入校門,而學校則實行封閉管理,生活起居都有生活老師照料。除此之外,國家還有從《青少年保護法》。然而,這能徹底解決問題嗎?孩子需要健康成長,須走向社會,須獨立生活,光靠別人保護,法律保護,自己不懂、不會自我保護,事故總是難以避免。一個在籠子裏呆慣了的小鳥,一旦放了單飛,如何應對山高水低,風寒雨驟?家庭也好,學校也好,社會也好,以悉心保護代替自我保護教育,會使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淡薄,自我保護能力降低。
中國孩子是聰明機靈的。《童區寄傳》中的區寄,我們早就熟悉。抗日戰爭中,一個放牛娃能把一群鬼子引向地雷陣,然後自己脫逃。這樣的傳統我們不能丟,即使是太平盛世,國泰民安,自我保護教育依舊不能缺失。居安思危,未雨稠繆,方能萬無一失。不妨領著孩子到社會上體驗體驗,提高他們的免疫能力,領著孩子去涉險,給他們麵對危急時有該具備的沉著與機智。多想有一天,能看到中國孩子與眾不同的“逃生”表演,被搬上舞台,讓四座皆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