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十一節 彌補情感的缺失

  孩子的“智商”曾被炒得沸沸揚揚,其實,單憑“智商”一生很難有所成就。人的社會性決定了一個人必須有較高的“情商”。哪一位真正的成功者不是“胸懷國家社會,情牽親友人民”的?

  情感培養是教育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知、情、意與真、善、美是教育的雙翼。教育者的任務就是促使學生在知識、情感、思想領域都發生變化,進入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教師把知識和思想觀念融進他們的情感,內化為價值觀和信念,產生正確的行為,這是人們經常看到和體味到的人的才情、才智和韻味。

  情感這一塊,我們似乎還未曾精耕細作,惹了不少麻煩。有的孩子見人不會打招呼,顯得平板淡漠,缺乏足夠的人情味;有的孩子對集體活動,公益事業缺少熱情,獨來獨往,天馬行空。人人需要感情,教育缺失情感,有的孩子感情需求得不到滿足,到三室一廳發泄,鍾情於電子遊戲機室,上網聊天,有的孩子為了尋找情感補償,與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打得火熱,稱兄道弟,滑向泥坑或深淵。

  愛因斯坦說:“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知識教育,他可以成為有用的機器,但不夠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理解,並產生熱烈的感情。”(《培養獨立思考的教育》)未來社會是道德、智慧和情感融合一致的社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1世紀教育委員會認為,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是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以此為參照,全力推進教改。四個“學會”,哪一個都蘊含著很高的情感指數,特別是共處與做人。一個人缺失情感,用一位名人的話說,不是上帝就是野獸。我們培養的人不能單純是為了掌握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更重要是解決做什麽人,怎樣做人的問題。情感是做人的基礎,無情未必真人才。

  教育缺乏民主,師生關係不平等,封閉式管理,學生缺乏人際交流,很少“悅山水之靈氣”,很少到社會生活的海洋中去泛泳,都是無益於孩子情感的培養和提高的。但阻礙情感教育的主要因素,還是觀念的模糊。有人把情感等同於“老於世故”,隻要處處不得罪人,處處以老好人麵目出現,這就有情了;有人心頭還殘留著極左思潮以為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才講情感。何必談情色變?馬克思主義的祖師爺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就十分注重情感。沒有情感何來執著的追求?沒有情感何來那麽多同誌和朋友?具有高級情感的人,行為、舉止、意念、興趣以及其他情感體驗,都具有高尚的道德感、清醒的理智感、正確的審美感。

  新世紀需要人格健全的人才,情操高尚,情懷清淡,情致優雅,情愫蘊藉,情意深厚。彌補情感的缺失,在提高孩子的“智商”的同時,提高孩子的“情商”,讓未來的人才更加完善無缺。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