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研究目標
在股權高度集中、公司內部治理機製薄弱的情況下,控股股東與中小股東的衝突(第二類代理問題)LaPortaetal。(1999)認為,在股權高度集中的上市公司中,公司治理的主要方麵是控股股東之間的問題,即第二類代理問題。以及與此相聯的大股東製衡機製對公司主要方麵可能存在相當強烈甚至主導性的影響。大股東製衡機製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所在。然而正如研究者(Claessensetal。1999a,LaPortaetal。1999,Claessensetal。1999b,etc。)所注意到的,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國家公司治理的主要問題是控股股東和中小股東之間普遍存在嚴重的利益衝突,“隧道效應”正在不斷損害公司的利益,而相關法律製度卻依然處在建立健全之中。因此,本書圍繞大股東製衡機製這一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主題,主要采用博弈分析、實證檢驗、實驗研究等研究方法,運用委托-代理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行為金融理論、網絡治理理論等,對大股東製衡機製進行深入研究,探討大股東與小股東的衝突、多個大股東的製衡、大股東製衡機製與外部監管約束、利益相關者治理等其他公司治理機製之間的互動,進而討論大股東製衡機製所引致的大股東行為以及所謂的互動效應對公司盈利與收益分配的影響。具體地,本書的研究目標如下所列:
(1)分別采用博弈分析、實證檢驗、實驗研究等研究方法,探討大股東與小股東的衝突、多個大股東的製衡,大股東製衡機製與外部監管約束、利益相關者治理等其他公司治理機製之間的互動。以前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對大股東與小股東的利益衝突,多個大股東的製衡作用等方麵。在此基礎上,本書在博弈分析、實證檢驗和實驗研究環節,不僅探討大股東與小股東的衝突,多個大股東的製衡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且進一步討論大股東製衡機製與其他公司治理機製的互動,以求較為深入地分析作為轉軌經濟國家公司治理核心的大股東製衡機製對大股東的行為以及外部監管約束、利益相關者治理等其他公司治理機製的影響。
(2)較為全麵和深入地以大量的實證數據檢驗大股東製衡機製對公司盈利與收益分配的影響,大股東製衡機製將直接影響大股東行為,同時波及外部監管約束、利益相關者治理等其他公司治理機製,而這將進一步影響公司盈利與收益分配。本書基於來自中國股市的經驗證據和中國公司治理指數(CCGINK)的利益相關者治理(CCGINKSTH)部分,以實證模型檢驗大股東與小股東利益衝突,多個大股東的製衡,大股東製衡機製與外部監管約束、利益相關者治理等其他公司治理機製之間的互動對公司盈利質量與收益分配的影響,為構建科學合理的大股東製衡機製提供參考,以求提升中國等轉軌經濟國家的公司治理水平。
(3)從控製權結構出發,認識大股東製衡機製形成與發揮作用的機理。本書試圖借鑒實驗經濟學(ExperimentalEconomics)和行為金融理論(BehaviorFinanceTheory)的研究方法,引入公司治理實驗,對大股東製衡機製進行深入研究,探討大股東製衡機製形成與發揮作用的機理。這是一項新的、富有挑戰的嚐試。這使得可以在預先控製的實驗環境中,多次重複觀測大股東行為及其效應,從而以實驗證據解析大股東製衡機製形成與發揮作用的機理。
總之,本書進一步研究論證大股東製衡機製在轉軌經濟國家公司治理模式中的核心地位,以期有利於中國公司治理相關政策、法律的製定者以及市場監管部門有的放矢,在政策、法律以及監管層麵抓住問題的症結所在,為實施有效的股東製衡特別是大股東製衡,奠定政策基礎、法律基礎和市場監管基礎,改善中國公司治理環境。
1.2.2研究方法
本書主要采用博弈分析、實證檢驗、實驗研究等多種研究方法,相互映襯,形成階梯式互為基礎的研究進程,以期較為係統地討論大股東製衡機製這一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
(1)規範研究主要通過相關研究文獻回顧與邏輯演繹,對大股東與小股東的衝突,多個大股東的製衡,大股東製衡機製與外部監管約束、利益相關者治理等其他公司治理機製之間相互關係進行理論分析與概括,討論作為轉軌經濟國家公司治理核心的大股東製衡機製的內涵與特征,以及大股東製衡機製對大股東行為、公司治理、公司盈利與收益分配的影響。
(2)博弈分析本書試圖以靜態博弈簡單分析大股東與小股東的衝突,多個大股東的製衡,大股東製衡與其他公司治理機製(外部監管約束)的互動關係。其中,先簡單考慮一個大股東和一個小股東的情形,進而分析存在多個大股東時的情形,最後在博弈模型中引入除大股東製衡機製之外的其他公司治理機製的作用,這使得對股東行為的分析可以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係統,同時為實證研究和實驗研究做理論分析上的準備工作。
(3)實證研究本書基於規範研究中的理論回顧與邏輯推演,同時根據博弈分析得出的結論,構建回歸模型,以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大量經驗證據和利益相關者治理指數(CCGINKSTH)檢驗研究假設。首先探討大股東製衡機製對外部監管約束、利益相關者治理等其他公司治理機製的影響以及其間可能存在的互動,然後集中討論大股東製衡機製對公司盈利質量與收益分配的影響。
(4)實驗研究實驗研究方法源自自然科學。本書借鑒實驗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的做法,嚐試將其引入對大股東製衡機製的研究,提供相關的實驗證據。我們在絕對控股、相對控股和股權製衡三種控製權結構下,同時區分不存在外部監管約束(第一輪)和存在外部監管約束(第二輪)兩種情況,以三組實驗參與人員分別進行兩輪總計180期實驗,多次重複觀測大股東行為及其效應,以實驗證據解析大股東製衡機製形成與發揮作用的機理,驗證博弈分析的結論,並和實證研究相互輝映。研究方法的目的與邏輯,本書所采用的博弈分析、實證檢驗、實驗研究等多種研究方法,旨在共同獲得一個科學有效的研究結論。文章的論證體係從基礎理論到經典博弈分析;進而基於中國市場的經驗證據,層疊性、多角度地檢驗不同控製權結構下的大股東製衡機製及其影響,在實證層麵回應規範研究和博弈分析;最後嚐試引入公司治理實驗進行過程探察,在實驗環境中多次重複觀測大股東行為及其效應,以實驗證據解析大股東製衡機製形成與發揮作用的機理,再次回應規範研究和博弈分析,同時和實證研究相互映襯。以此形成多角度、階梯式、互為基礎的研究進程。
1.2.3邏輯框架圖
正如前文所述,在市場機製較為有效的、成熟的市場經濟中,如在股權較為分散的英、美公司治理模式中,董事會在某種程度上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但是,在市場經濟剛剛起步,市場機製缺失或者疲弱的新興轉軌經濟國家,特別是在股權高度集中、公司內部治理機製薄弱的情況下,公司高管層往往聽命於公司的大股東(控股股東),大股東左右了公司的主要方麵,因此大股東製衡機製才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所在。
從股權結構出發,大股東製衡機製影響了大股東和小股東的衝突,多個大股東之間的製衡與監督,同時大股東製衡還將影響外部監管約束、利益相關者治理等其他公司治理機製發揮作用的程度,而這都將進一步影響公司盈利水平與收益分配。也就是說,大股東製衡機製不僅通過大股東和小股東之間的衝突,多個大股東之間的製衡與監督直接影響公司盈利質量與收益分配,而且通過對其他公司治理機製的影響間接地對公司盈利與收益分配發生作用。當然,外部監管約束、利益相關者治理等其他公司治理機製對大股東製衡機製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反作用,而且長期看來,它們之間將會越來越走向互動。
1.2.4研究內容
第一章為導言部分,包括問題提出、研究設計以及主要創新,其中研究設計部分分別討論了研究目標、研究方法、邏輯框架圖與研究內容。
第二章為相關理論回顧,本部分試圖通過相關研究文獻的分析與評述,建立本書的理論基礎。首先對大股東以及大股東製衡機製概念的界定,然後,分別從大股東與小股東的衝突、多個大股東的製衡、大股東製衡與其他公司治理機製的角度進行相關研究文獻的梳理。
第三章引入博弈論的分析方法,以靜態博弈模型簡單分析大股東與小股東的衝突,多個大股東的製衡,大股東製衡與其他公司治理機製的互動關係。先從一個大股東和一個小股東的情形入手,進而分析多個大股東時的情形,然後在博弈模型中引入其他公司治理機製(外部監管約束)的作用。這為其後的實證分析以及公司治理實驗研究提供了堅實、深入的理論基礎。
第四章是關於大股東製衡機製與以外部監管約束和利益相關者治理為代表的其他公司治理機製的實證研究。根據博弈分析,構建回歸模型,以中國股市的經驗證據和中國公司利益相關者治理指數(CCGINKSTH)探討大股東製衡機製對外部監管約束、利益相關者治理等其他公司治理機製的影響以及其間可能存在的互動。其中外部監管約束主要以對公司違規行為的監管、外部審計約束和ST政策來度量,而利益相關者治理則主要包括利益相關者參與(CCGINKSTH1)和利益相關者和諧(CCGINKSTH2)。
本書結構圖第五章是關於大股東製衡機製與公司盈利質量,大股東製衡機製與現金股利的“隧道效應”的實證研究。基於理論回顧與邏輯推演,同時根據博弈分析,構建回歸模型,以中國上市公司的大量經驗證據檢驗研究假設,首先討論大股東製衡機製和大股東對不同類型盈餘指標的選擇偏好對公司盈利質量的影響,而後探討大股東製衡機製對現金股利的“隧道效應”的作用。
第六章借鑒實驗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的做法,嚐試對大股東製衡進行實驗研究,以期提供實驗證據。在絕對控股、相對控股和股權製衡三種控製權結構下,同時分不存在外部監管約束和存在外部監管約束兩種情況,以三組實驗參與人員分別進行兩輪總計180期實驗(包括60期預備實驗),多次重複觀測大股東行為及其效應,以實驗證據解析大股東製衡機製形成與發揮作用的機理。
第七章為本書的總結,包括研究結論、研究建議與研究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