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卷 彥通詩錄(六)

  第二百節 辛巳春杪招試院同人小飲花盝岡寓廬肅初有詩見枉依韻酬之

  總非遊踨猶在目,江湖重見倍情親。龍頭家世丁元榜,玉尺文章碧落人。漸斂毫芒歸致用,知藏敝帚庶同珍。青春璅院垂簾坐,澣我中腸十斛塵。

  亂後何緣賞洛花,居奇猶傲野人家。寧辭迂轍勞車馬,卻媿登盤祗筍茶。屋角藤蘿低結子,門前畦水亂鳴蛙。真成塵久忘朝市,過我知君興未涯。

  “注”陳方恪遺稿;另載《新東亞》雜誌;民國三十年(1941)4月作於南京。

  第二百〇一節 暮春過劍丞丈吷園賦贈

  世傳短主簿,手筆爾許大。肩肩溫漢南,詞豔更雄誇。公才千載後,奚啻二子亞。顧惟斂鋒鍔,善藏不露杷。蘊真得拙長,偶出一抵罅。時謂或過之,及見終伏胯。冷眼取都官,雋味若啖蔗。要自謬聖處,正色不假借。西江頷下珠,佩公光照夜。頻年倦遊還,脫官如脫赦。竿頭有新功,不複思衛嫁。卜築滬西瀼,簡僻類莊稼。用意廢繚垣,風軒歡。我來雖已遲,野薇頗壓架。麥氣熏罘罳,鳴禽弄驕詫。信疑塵坱中,享此淳樸化。君言少歡悰,十日不整駕。隨踵叢棘荊,變生在欲灸。哦詩倚搪,亦頗遭辱罵。人生如遽盧,盍任閉僧夏。自非肥肚皮,那枉蒼梧射。結習有在處,寧使口變嗄。不容暫釋管,何如勤報謝。慎莫效坡翁,魂煮湯雞怕。一笑百難解,擎盞出春醡。相從醋頭師,甕裏打天下。

  “注”載陳方恪遺稿《鸞陂草堂詩》、散頁(一);又見《同聲月刊》第一卷第七號;民國三十年(1941)春作於上海。

  散頁中:“要自謬聖處,正色不假借。”句作“要自無所遺,正色不假借。”;“我來雖已遲,野薇頗壓架。”作“我來值春遲,野薔猶壓架。”;“哦詩倚搪,亦頗遭辱罵。”作“戲詩儻冒失,亦得遭辱駕”;“用意廢繚垣”中“廢”作“費”;“野薇頗壓架”作“薇”作“薔”。

  《同聲月刊》載時:詞名為《暮春過劍丞丈吷園賦此戲贈即彷其體》;“要自謬聖處”為“要自無所遺”;“佩公光照夜”作“摘佩光照夜”;“信疑塵坱中”中“信”作“頗”;“享此淳樸化”中“享”作“有”;“人生如遽盧”中“如”作“始”;“那枉蒼梧射”作“那枉東昏射”。

  劍丞即夏敬觀(1875--1953),字劍丞等,號吷庵、吷廠,江西新建人;早歲中鄉試,應禮部試不售,遂從皮錫瑞遊,後入張之洞幕,辦兩江師範,任複旦和中國公學監督,民國後任浙江省教育廳長;工詩詞、繪畫,係陳散原好友。

  第二百〇二節 賈亦山六十冥壽其家人為設奠滬上寄賦一律

  無端宿草已彌阡,謦欬音容儼目前。世亂幸供君一瞑,羈愁誰與我能憐。平生陰德今茲驗,裕後諸昆足繼賢。悲喜相兼逢此日,遙慿蚃薦芻筵。

  “注”見陳方恪遺稿《鸞陂草堂詩錄》、《屯雲館行卷》;民國三十年(1941)作於南京。

  賈亦山南京人,為陳方恪舊友,兩人在南京、上海時都有來往。

  第二百〇三節 無題

  薄海寒生夜氣孤,遠愁衣費妻孥。盡教狂語成名士,何似行吟伴澤臒。世味飽嚐甘蔗味,親知空枉荔枝圖。

  “注”見陳方恪遺稿散頁(二)。

  第二百〇四節 冒鶴亭世叔六十壽詩

  深翠風流燭後塵,提撕紀作斯人。文章阿士餘瀾壯,湖海通家宿誼親。早托高名鉤黨外,晚傳清恨水雲鄰。龍遊春滿仍高奧,且博滄桑侑酒巡。

  “注”見陳方恪遺稿《禽犢萃編》。

  第二百〇五節 和曹靖陶

  卅載情懷黯澹同,祗欲洗塵煩皂筴。何當聽雨種梧桐,故人江上橫秋興。令節尊前老病翁,銀河終古傍簾櫳。

  “注”見陳方恪遺稿《鸞陂草堂詩錄》。

  曹靖陶即曹煦宇(1898--1975),安徽歙縣人,字靖陶,號倜生,別署看雲樓主,室名看雲樓;肄業於暨南大學,工詩,為許承堯弟子,後從陳散原學詩詞;其祖父曹振鏞為乾隆朝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為林則徐、梁章钜之師;其父曹輔欽宣統己卯拔貢,官按察使,參加過同盟會。

  第二百〇六節 秋夜有懷次太疎韻

  門對屯雲咽暮笳,生還猶喜問西家。釣遊經眼渾如夢,得喪臨歧詎有涯。筋力漸衰慚老馬,親知遙替數寒鴉。長欃托命他年願,何處青山挽鹿車。

  “注”見陳方恪遺稿《鸞陂草堂詩錄》、《屯雲館行卷》。

  太疎即李宣倜(1883--1958),福建閩縣人,字釋戡,號太疎、蔬畦,室名磨詩廊、詩病樓;其為閩中望族。祖母為沈葆楨之女,其妻為林則徐之曾孫女;光緒三十三年(1907)由清廷陸軍部保送日本士官學校留學,回國後欽授舉人、步兵副軍校;北洋時期任段祺瑞高參、將軍府文威將軍;後與黃秋嶽、曹鑲蘅等為國民政府行政院簡任秘書;後落水,為偽維新政府和汪偽行政院印鑄局長、陸軍部次長等職;工詩、善詞曲,精書法;解放後聘為上海文史館館員。

  第二百〇七節 癸未清明口占

  頹懷寂曆向誰傾,為待花開蹔賞情。不識人情抑天意,閉門寒雨過清明。

  “注”見陳方恪遺稿《鸞陂草堂詩錄》、《屯雲館行卷》和《禽犢萃編》;民國三十二年(1943)清明節,陳方恪未去杭州牌坊山為母、兄祭掃,在南京金陵刻經處寓所作。

  第二百〇八節 謝景吾贈裘氅

  薪米何曾隔宿謀,每臨一飽荷天庥。綢繆敢侈終年計,窹寐翻多後世憂。難得故人憐羸病,頓教生意發輕柔。從今衝雪尋梅去,烏帽筇枝逐處留。

  “注”見陳方恪遺稿《鸞陂草堂詩錄》、《屯雲館行卷》。

  第二百〇九節 羅靖丞贈詩索和君嚐知吾鄉修水

  年來杜跡絕親知,衰俗何期識紫芝。前輩舊聞誰與說,故園風物者偏思。每傾豪概忘羈旅,更有閑情付酒卮。又是江南春意動,清茶苦筍及歸時二物吾鄉土宜。

  “注”見陳方恪遺稿《鸞陂草堂詩錄》、《屯雲館行卷》;此詩作於南京。

  羅靖丞曾任江西修水縣知事,與陳散原父子向有來往。

  第二百一十節 靖丞過談卻贈

  昏昏醉夢駛駒光,老去心情祗退藏。能事端應資伯始,癡頑猶許著長康。偶談鄉裏神為爽,欲吊艱虞鬢已蒼。何日一瓻雙井水,拚教詩思繞羊腸。

  “注”見陳方恪遺稿《鸞陂草堂詩錄》、《屯雲館行卷》;此詩作於南京寓所。

  第二百一十一節 簡答常裏卿泰州一絕

  清詩應過楊明叔,自得何須殉彼聰。莫道爭光向蒲葦,起君深複醜涪翁。

  “注”見陳方恪遺稿散頁。

  第二百一十二節 題金西厓刻竹拓本冊子

  老可落筆初,成竹在胷臆。此語殊雋玅,要難一槩百。畫竹理或然,刻竹意適逆。何如庖丁坦,目不見牛跡。又似淮陰軍,所向無堅壁。捎錐畫紗,曶霍火摧荻。冷然以神行,不受物閡隔。物手冥相忘,精質兩渙釋。方稱畢能事,此境那易識。在昔三代初,六職森井曆。百工革木金,設色與磚埴。惜哉考工篇,刮摩供雕楖今周禮考工記闞雕人楖人二篇。致令千載下,不複睹徽纆。士夫鄙不為,寖資俗匠役。至唐稍中興,名輩漸踵舄。迄明乃光大,雅藝擅簡籍。要其所專精,類多玉與石。至以攻竹名,眇若晨星爍。顧論石堅剛,終遜玉縝緆。瑩膚盡纖致,翻易蹈厥隙。豈如渭川君,天生若挺戟。縱理無一斜,絲絲勁以直。故當奏刀初,神聳意為惕。浸淫入無間,恤削導其。反之失豪黍,罔不遭磔泐。其難較玉石,何啻過尋尺。自來數作家,張濮推巨擘。張力允純湛,猶嫌礙拘蹐。濮才信恢張,惜未計工飭。晚出西厓君,遠攬兼眾得。妙趣盡縱橫,陰陽間虛實。世間之所有,靡不可摩勒。洞精積久勤,不受能事迫。甘固與苦入,任意惟所適。篆嚴岣嶁碑,書續流沙磧。山川李龍眠,雲峰堆崱屴。人物吳道玄,翾翻見裠屐。昆蟲雜鱗鬣,一一紛粲皙。最愛菡萏苞,婑媠仍未坼。下有兩鴛鴦,含情對脈脈。微風吹氄毛,水色上翎翮。何來造化手,對之真舌咋。千載起熙荃,猶難托楮墨。君祗手铓錐,驅遣琅玕碧。愕眙惟傾倒,遑敢加評摘。固宜拓萬本,裁翦付卷冊。晤賞可窮年,況複拜先澤。作歌質高賢,其毋謂阿溺。

  “注”載陳方恪遺稿《殢香館詞》、《鸞陂草堂詩錄》;此詩作於寓居蘇州期間。詩中“張濮推巨擘”句中的“張濮”指張希黃、濮仲謙;“況複拜先澤”句指金西厓所藏刻竹拓本中有陳寶箴同治六年題詩。

  金西厓(1890--1979),浙江湖州南潯人,名紹坊,字季言,號西厓,著名刻竹藝術家;著有《可讀廬刻竹拓本》、《西厓刻竹》、《刻竹小言》等。當代著名的文物鑒定家王世襄係其外甥。

  第二百一十三節 墨巢主人屬題還棔軒圖卷

  秋風偃溟渤,槭槭吹庭棔。下有矍鑠翁,沉吟抱雙膝。江山發文藻,盛槩攬登騭。下土渺高丘,何因寄遐覿。縹緲寫靈襟,閉門對嘉植。杜陵許稷契,曲江資柱石。自昔惟詩人,與世係猶戚。時來薄忠憤,虞淵挽寒日。授命無悔尤,那恤計長物。平生乞榿心,婉孌未忍斥。殷勤還主人,庶免俗匠。主人屋烏愛,培撫逾趙赤。一朝從化盡,物我相感激。雖滴淚徹泉,何由到。豈似田家荊,區區殉廬室。圖成貯餘哀,留與考故實。

  “注”見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散稿(一);又名《題李拔可還棔軒圖》。

  第二百一十四節 爰居閣主人屬題韓蘄王西湖翠微亭石刻拓本

  盱衡於世運,建炎極屯否。南北與強弱,早若判楩梓。泈竭宗李忠,無救兩河弭。其間大儀捷,功許晉淝比。朱遷繼郾穎,舉朝屐折齒。大廈勢已傾,豈恃條枚底。徒召柳棼憂,何益城濮喜。唾手複燕雲,豪語聊快耳。罷和即得計,雖聖莫敢揣。瓦全寧玉碎,那足責諸此。永陵果有為,十檜安足俾。昧於知人心,醴泉禍以始。殺嶽乃其罪,罪和容有儗。承嗾致使然,斯言或近俚。溫溫紫陽翁,亦嚐發厥旨。忠武得機先,掛冠如脫屣。憂危懸臥榻,窹寐縈湖水。恩讎與國論,坐想胸生痞。卜築翠微顛,寄愁聊自詭。煙雲付公案,湖上靜嶷嶷。詎知千載下,憂患有同揆。深心撫摩岩,分涕濕殘紙。

  “注”見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散頁。

  第二百一十五節 庚辰重九國際飯店廿二樓登高和梅泉追悼庵

  寂曆河山及此辰,跡乖心苦欲誰親。偏逢佳節愁來日,端憶平生失若人。猶喜詩篇淩鮑謝,固應膠漆重雷陳。吾衰漫皷登臨興,別向萸邊數劫塵。

  “注”見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鸞陂草堂詩録》,又載《國藝》月刊第二卷第5、6合期,載時名《庚辰重九梅泉以滬上二十二樓登高詩屬和因憶曩年是日攜君及庵病樹諸子登此為例予歸跡殊耶而庵暮草已宿為之憮然成詠》;民國二十九年(1940)10月9日作於南京。

  第二百一十六節 辛已長至前一日

  辛已長至前一日招同社諸子小飲花盝岡寓廬寥士海鳴賦詩見視因次元韻奉答

  蠅鑽誰與記驢年,聊聚酰雞甕裏天。酒力澀時寢就老,釧聲多處故安禪。朋樽仗繼風流後,刀爼何知性命前。惟對早梅增意緒,微陽已作待春妍。

  “注”見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鸞陂草堂詩録》,又載《國藝》月刊第三卷,第五、六合期,載時名《辛已長至前一日招同嘯湖海鳴靖陶寥士諸君小飲花盝岡寓廬寥士賦年韻詩見視因次韻奉答並簡海鳴》;民國三十年(1941)6月21日陳方恪邀陳嘯湖、何海鳴、曹靖陶、陳道量等在南京花盝岡4號賃廡雅集時作。

  第二百一十七節 壬午春仲寄壽三舅母曾太君海南

  湘鄉聲伐籠天下,詩禮吾妗有別傳。吟絮才華歸澹泊,折夢儀訓寓蕭然。兩朝國論陪家乘,五福儒修首壽緣。頭白外孫猶苟在,待隨萊彩戲南天。

  “注”見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1942年4月作於南京。

  曾太君即曾廣珊(1872--1951),湖南湘鄉人,曾國藩孫女,陳方恪三舅俞明頤之妻,“時將就諸表弟迎養”。

  第二百一十八節 沈生宗威於冷攤得鹹豐刊

  沈生宗威於冷攤得鹹豐刊本網師園題贈錄一冊罕覯之書也餘昔嚐僑居蘇州覩此悵觸悲懷為題兩絕句

  天傾西北破鴻蒙,地盡東南道已窮。獨有閑情羨吾子,劫灰撩撥出殘叢。

  名園泉石幾流連,勝賞如煙賃廡年。逋跡敢誇流寓傳,故人情重寔難蠲。

  “注”見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民國三十五年(1946)冬作於上海。

  沈宗威(1914--1997),江蘇吳江人,號癡雲。上海正風文學院畢業,曾從陳方恪學詩詞;解放後在上海市文管會、上海市博物館任職。

  第二百一十九節 已醜亂後至滬癡雲賦詩見貽因答

  行跡年來百不堪,幾何顛倒化人龕。危炊劍米終長餓,穩坐針氈便亦酣。深溯艱虞憐晤對,頓回生意事幽探。他時老我東南去,天柱家風許共參。

  “注”見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民國三十五年(1946)冬作於上海。

  第二百二十節 戊子五月會家人安葬先君於杭州牌坊山生壙述哀一首

  當時先子親封壙,今日真成複坎年。家國幾經離亂後,弟兄翻以賤貧全。高名餘想終何補,往事留觀或儻然。天慘雲低江路回,待培宰木護風煙。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又見陳詒先《散原老人之家》,載《子曰叢刊》第三輯,民國三十七年八月三十一日出版;此詩是民國三十七年(1948)6月在杭州葬父時作。

  第二百二十一節 讀爰居閣詩集書後

  亦因人患抑天懠,同異元難世論齊。禍亂不常詩總好,交期如在意為淒。殺身畢竟真名士,行已終疑副品題。要是知君容未盡,請看擲筆小雲棲。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1949年10月在上海見冒孝魯所示梁鴻誌《爰居閣詩》後作。

  第二百二十二節 立春前四日大雪

  誦洛要集寥士及予凡三人於寓樓預作壽蘇之舉約同次海藏集中先君蒼虯雪中過訪韻並以原詩首句為起

  倚樓三士送殘年,重對江南暮雪天。先輩風懷嗟已遠,吾宗氣誼喜同堅。希心且坐初陽複,難日從知未朕前。濁酒豆幹修故事,鶴峰相視儻猶然。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

  第二百二十三節 重返金陵喜晤寥士

  咫尺三年別,堆胸萬感填。憂深翻自恝,禍極付天全。直以詩為命,何由酒作緣。特來同鮒轍,相與沐殘涎。

  “注”見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彥通詩稿》。

  第二百二十四節 立春和寥士

  為迓春陽複首東,長幹風味及初菘。天心不會關窮薄,鼓腹何妨羿彀中。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

  第二百二十五節 次寥士和誦洛贈韻

  平生長恨地,頭白我偏來。世亂知何極,討窮苦費才。招魂憐翦紙,如夢且銜杯。棄置相從蹔,青溪訊早梅。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

  第二百二十六節 贈薛兼到

  老懷何計掃榛荊,一接清輝意向榮。獨挈群流占世運,每從深語出人情。心願宗知交重,耳習朋遊過所名。氣類不孤天儻許,永言相與配平生。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薛兼到時為中學教師,常與蘇昌遼等參加陳方恪、胡小石、陳道量諸老的雅集。

  薛兼到為薛申伯之孫,時從陳方恪學詩詞。

  第二百二十七節 上元日偕誦洛兼到集秦淮茶社兼到詩先成因次和

  卅年遊釣地,一水尚含情。事逐前塵盡,愁看白發盈。春聲浮茗坐,月意帶江城。笑語遲歸路,詩壇已安兵。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

  陳方恪有去茶館飲茶的習慣,常道茶葉中以福建鐵觀音為佳;南京秦淮河畔的秦淮茶社是其常去之處。

  第二百二十八節 壽章行嚴七十

  渭陽門館舊從容,入洛聲華慷慨中。早構崎嶇過履虎,晚迎剝複望猶龍。津梁未覺疲孤詣,冰糵何妨劑聖功。長我十年清興在,論詩還喜一尊同。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

  章行嚴即章世釗(1882--1973),字行嚴,號孤桐,湖南善化人;早年就讀武昌兩湖書院和南京陸師學堂;後留學日本、英國;曆任國會議員、大學教授、北京農業大學校長,北京政府司法兼教育總長等。與俞明震有師生之誼,陳方恪諸兄弟與其有交往較密。

  第二百二十九節 題杜茶邨變雅堂集後即用集中泛秦淮韻

  與植梅二適誦洛兼到器伯諸子同作

  壘胸誰掬鬱伊情,猶及東林附後生。詩淑西台聊誌隱,禍征南學故銷聲。導冥自證澆茶訣,舉火翻成易世名。百載相憐石城下,孤呻空仰一椽橫。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1953年春作於南京。

  杜茶邨即杜浚,湖北蘄春人,清康乾年間著名文學家,室名變雅堂;長期居住江寧,卒後葬太平門外梅花邨。

  第二百三十節 櫻花和器伯

  閉門十日過春風,想見郊原爛漫中。對影幾曾憐嚲媚,映雲猶自倚瓏蔥。華鬘清恨沉沉覺,碧海瑤思冉冉通。已是醉醒付桃李,更堪遲暮惱牆東。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

  第二百三十一節 誦蔬畦悼亡詩病與貧謀死豈奇成灰苦恨

  不同時句為之淒感欲絕次和卻寄

  神恫氣盡語翻奇,恩紀平生及此時。錦瑟流塵淒獨坐,春燈隔歲愴新詩。百罹不累頻繁敬,一瞑何知日月馳。最是朝來赴閑矚,層隱如夢柳絲垂。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見李宣倜所寄悼其亡妻林衛嫣詩,有感而作。

  第二百三十二節 柬辟疆

  清詩道要回無儔,耄學商量幸決疣。待盡勞薪遑自見,不曾腐芥得相投。鉤沉全戴祛封蔀,轉益光宣殿勝流。撥亂藏山何日事,江湖滿地棹虛舟。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

  辟疆即汪國垣(1886--1966),江西彭澤人,字辟疆、笠雲,號方湖、展庵;畢業於北京大學;先後為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教授。

  第二百三十三節 墨巢翁以和荊公金陵懷古韻見寄撫今追昔嘅然成詠

  壯歲遊居意未降,石城花月灩春江。中興遺概猶能及,年輩論交自莫雙。白社巢荒同泛梗,定林鬆老孰題牕。義熙托始應難說,獨挈閑情付酒缸。

  “注”載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

  第二百三十四節 次韻墨巢碩果亭看花

  星周物極又春風,僅事猶傳勝賞同。溝壑等捐歸共命,章縫何補漫成翁。開樽笑口天終恡,鼓枻仙源夢已空。盡日攢眉聽繁吹,未緣著便坐詩窮。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

  第二百三十五節 早春白鷺洲茗坐雜詠同誦洛

  東風著意掃荒寒,淺水叢蘆引曲闌。原自背山應不取,春城留作畫屏看。

  幾時就石安廊榭,受月迎風亦可人。不似江亭愁葦海,蒼茫何處著吟身。

  宗英湖海早收身,來障江南劫後塵。莫泥坳涔儗佳麗,留連自有不言春。

  祗載萑菼不載蓮,閑有菱花弄晚妍。持似城坊如啖雋,大烹須上後湖船。

  巷窮彴盡野風涼,迤邐城陰接莽蒼。若向烏衣分景色,可憐終古帶斜陽。

  南岡自昔風流藪,闤闠千年雜草萊。世患已深蛟虎後,傷心重上讀書台。

  當年名刹亙崇墉,矮屋頹垣古鷲峰。不是南巡題碣在,何教葦浪沒吟筇。

  形勝六朝依北麓,朱明萬雉啟南城。祗憐開國中山第,廢圃寒煙識舊名。

  城茄法鼓自朝昏,卌載閭閻事忍論。釣石浣砧猶在列,舊人臨水幾家存。

  綠陰覆院木香香,四月河房買酒釀。猶是長幹舊風味,祗留些子未滄桑。

  鹽薤一甕抵家珍,菘筧東園最絕倫。先向擔頭占土色,何須入口諙酸辛。

  踈花獨樹豈宜春,點綴秋光或可人。近取不煩費腰腳,霜前遲汝數來頻。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白鷺洲係南京城南名勝。

  第二百三十六節 上巳日雨中寫懷用社集流字韻

  眼底春光漫不收,風懷老盡若為愁。儻知結習關榮瘁,早莫浮名謝勝流。四美難迸猶盛日,一陰連冱抵窮秋。翻憐此際紬塵稿,宿草平生映淚眸。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

  第二百三十七節 三月十三日展禊於薢後軒並作詩鍾之戲夜昏始罷分韻得堂字

  雨止寒消日照廊,一旬頹興競能償。天心終不辜吾輩,神契惟餘共此堂。入世畸蹤憐擿埴,填胸苦語若探囊。春光差老何須慊,換得明蟾伴舉觴。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薢後軒為陳誦洛室名。

  第二百三十八節 三月二十三日誦洛要再展禊於薢後軒分韻得閑字

  城南居士雙鬢斑,饑腸雷鳴偏耐閑。天窮不到有宗傑,每過談燕欣開顏。謂我上巳為雨敗,雖一展禊興豈刪。盍學古人下九例,佳題到手應牢跧。再展之議亦既定,複愁春盡無娛。我笑君豪奪造化,何須羯鼓摧天慳。因人成事罔敢後,行數列屋臨通闤。閉門促坐下幃幕,命意那計水與山。入林更喜過七士,滿隅寧複懷三孱。肥魚大胾屏不禦,獨取櫻筍光斕斒。俯首鑿句鬥兢病,耄荒已久難為嫻。有時意到不得赴,凜如駑馬頹函轘。正就安車趣夷坦,歘爾白足投榛菅。危辭臲逞巧譎,片言齟齬爭呶。千指不足振魯縞,一丸直欲封秦關。悠哉騁目送海鴣,終焉铩羽愁籠鷳。紛然入彀相拊掌,世間樂事由辛艱。餘思默默指畫肚,惜無香口傳阿蠻。吾儕氣類亦僅此,孤詣所殉知無還。永和往矣較今日,風流賞會殊難攀。苦中作樂抑何謂,聊蠲百慮甘冥頑。興闌燭跋一笑粲,天邊送客來銀彎。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

  第二百三十九節 吳湖帆畫哀江南圖卷為龍榆生題

  憤景搖天認石城,黃旗偃盡世族更。三年別館雲山夢,一曲清溪冷暖情。家國悲涼叢傳變,關珂提挈愴藍成。燈前撫卷應愁絕,恍有寒潮怒未平。

  “注”載陳方恪遺稿《屯雲館行卷》;作於1950年8月。詩後有注:“庚寅孟夏應榆生先生教。”

  龍榆生(1902--1966),又名沐勳、元亮,江西萬載人,著名詞人;先後在暨南大學、中山大學、複旦大學、中央大學等校任教,時在上海博物館工作。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