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孩
進入三月,北京的大蔥突然漲價了。等到三月二十日前後,竟然漲到了十元錢買兩棵蔥的地步。我平常做飯少,對柴米油鹽的價格幾乎不問津。便問妻子:大蔥真的十元錢買兩棵了嗎?妻子說:沒那麽邪乎,不過確實漲得高了些。我說:自古至今沒人規定炒菜必須用蔥熗鍋,不行咱們改用花椒吧。
本來一句隨便的話,竟然促成了我的一次四川漢源之旅。前些日,雅安市文聯的朋友給我打電話,說春天不讀書,你三月下旬到漢源縣采風來吧。到時會有成千上萬的梨花仙子歡迎你。我說莫非這裏也要搞個梨花節嗎?朋友說你說對了。這幾年,我陸續參加過河北趙州的梨花節、山東煙台的萊陽梨采摘節、河南洛陽的牡丹節等多種節慶活動。平心而論,作為一個作家、記者,或者是詩人、畫家、攝影家,生在中國,真是天大的福氣。不論走到哪裏,都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這些都無疑會成就藝術家的創造。我敢說,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比中國會造節的。我們無法統計,全國會有多少個節,但每個節都會讓當地的老百姓喜上眉梢、幸福無比。
我們參加的活動叫“大渡河之春文藝采風”,實際上是來觀賞梨花的。說來有趣,和我同行的一位青年詩人,我們在北京曾經共同居住在通州區梨花園小區。因此,在漢源一見麵我就說,我們倆前來,真的是梨花園人賞梨花啊!其實,我們居住的那個所謂的梨花園小區是沒有梨花的,不過是小區所在的鄉鎮叫梨園鎮罷了。或許在幾十年前,甚至在幾百年前那裏確實產過梨,隻是那梨不像趙州梨、萊陽梨以及這漢源金花梨那麽有名而繁衍至今吧。
在漢源,自古就有清溪貢椒九襄梨之稱。由於是初春,花椒樹還沒有吐芽開花,但雪白的梨花已經開遍了山間屋後庭院。人置身於花的海洋,感覺空氣新鮮,步履輕盈,好像年輕了許多。尤其是再有幾片黃黃的油菜花的映襯,你不會懷疑此刻你已經到達仙境了。這不由讓我想起四川詩人張新泉曾經寫過的兩句詩:“桃花才骨朵,人心已亂開。”據說這兩句詩在四川很流行。至於我們前來采風的朋友,麵對眼前的千樹萬樹梨花開,是不是也已經“人心已亂開”,我不好推測,但我的心早已被這南國的春色陶醉了。
兩天的采風中,負責接待的導遊小姐小萬和小歐兩個小姑娘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們不是專業的導遊,小萬是縣中醫醫院的護士,小歐是環境監察局的幹部。在二〇〇八年汶川地震中,漢源是重點受災縣。看著天真爛漫的兩個小姑娘,我一直不敢直接問這個敏感的話題。我怕我的冒失再一次引發她們的傷痛。倒是小萬姑娘很大方,在經過瀑布溝水庫(當地人叫漢源湖)時,她說:“汶川地震時,老縣城的房屋幾乎全部被震倒了。後來政府出資在更高的地方重建新城,老縣城則被大水淹沒。你們看,瀑布溝水庫的下邊就是原來的老縣城。”我問:“老縣城被大水淹沒時,場麵是不是很悲壯?”小萬回答:“我當時在外麵上學,沒有親眼看見。但我從家人及鄰居的表情裏,看得出還是很懷念老縣城。那裏畢竟是我們曾經的家啊。我們從小的記憶都在那裏。還好,我們家是第一批搬到新縣城的。”
漢源新城不可謂不漂亮。譬如我所看到的由湖北省援建的文化大廈、清溪襄樊學校,特別是在花鄉果都文化節開幕式上,我見到了設計時尚、大氣典雅,能容納七八千人的體育館時,我的心受到強大的震撼。試想,如果不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不是社會主義公有製的優越性,不是億萬中國人民的眾誌成城,一個遭遇毀滅性災難的汶川、漢源等地震重災區,何以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又奇跡般地獲得新生?
開幕式表演的節目,不失地方特色。最讓我欣賞的是梨花仙子的走秀表演。閃亮登場的十名女子是參加選秀的幾百人中勝出的。她們身形款款、表情清純,落落大方,你很難看出昔日地震給她們帶來的傷痛。相反,你自始至終感到的是她們對現實和未來生活的熱愛與憧憬。演出結束回賓館的路上,我問小萬:“你沒參加梨花仙子選秀嗎?”小萬說:“當時工作忙,實在騰不出時間。”我說:“你這兩天的導遊很專業,也很熱情周到,如果明年你參加,我們車上的人都投你一票!”我的話引起大家的一陣共鳴,有的人還高喊:“我投兩票!”
到四川不能回避麻和辣。由於調養身體,我已經基本不吃麻辣食品。但漢源的朋友說,你還是吃一點吧,我們這裏的清溪貢椒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曆史。吃一粒能醒腦,吃兩粒能通氣,吃三粒能寫出天下文章。我知道這是朋友在鼓勵我,可我還是有些發怵,不吃花椒體會不到漢源的麻,可吃了花椒,誰又能知道我腸胃的刺激呢?
在清溪鎮茶馬古道山下,有一溜販賣當地特產的農民。其中,一位老農專賣花椒。我問多少錢一斤?他說五十元。我說怎麽這麽貴?老農底氣十足地說:不貴,我們這是漢源貢椒,在城裏至少六十元一斤。我又問:有小包裝的嗎?老農說:有十元、二十元的,也有四十元、五十元的。你要多少?我對老農說:我叫你一聲“花椒大哥”,我出一百元,三十元的你給我四包吧?“花椒大哥”思忖了一下說:看你的樣子真心想買,既然這樣,我就給你四包四十元的,不過回北京你可要給我們漢源貢椒揚揚名。
付完款後,我要離開時,幾個同行的詩人對我說:你買那麽多花椒幹嗎?我笑了笑答曰:沒聽說嗎?北京的大蔥又漲價了。以後炒菜熗鍋我準備改用花椒了。我的回答引得“花椒大哥”和周圍的農人們發出燦爛的微笑。那微笑很清脆,順著茶馬古道仿佛飛出了漢源的崇山峻嶺,幻化成了一幅綿長瑰麗的山居富民圖。
選自《中國文化報》2012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