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章 慢慢地陪著孩子學語文

  “過高期望,帶來孩子的無望;過度保護,帶來孩子的無能;過度賞識,帶來孩子的無奈;過分溺愛,帶來孩子的無情。”教育不僅要幫助孩子走向成功,更要獲得幸福。

  與其說孩子是一張白紙,不如說是一顆種子,種子是有花期的,有的遲開,有的早開。雖然有的孩子很平常,付出很多也得不到回報,家長也不要著急,因為這很可能隻是成功前的緩行,此時你的孩子正在厚積薄發,突破隨時就會到來,語文學習也是這樣。

  在所有的學科中,語文完全能夠做到鹹魚翻身,多年的教學中,遇見了很多這樣的例子,所以,對孩子的語文學習,我們家長一定要耐心,再耐心,做到不拋棄,不放棄,永不言敗。

  家長要放平心態,慢慢地引導著孩子走進語文的殿堂,感受語文的魅力。

  一)語文學習是個慢功夫

  也許孩子是一棵參天大樹,你應該把每個孩子都看成是正在不斷進步的個體。其實他們的成長就像竹子一樣,在花園裏栽種下之後,4年間你辛辛苦苦的給他澆水,他隻長了幾厘米,到第5年,不經意間他卻一下竄高了將近1米。每個孩子的成熟速度也是不一樣的。但是一定要耐心,要給他們時間。如果孩子正在冬眠你非要搖醒他,醒來後他就會走得跌跌撞撞。

  小學,甚至初中,沒有真正的學業落後,也不存在絕對的成績優秀,一切都是可逆轉的,尤其是語文的學習,隻要努力,完全可以功到自然成,即使將來到了高中,也會有翻身的機會,隻要把語文知識點理順了,多努力,語文的成績也會有很大的飛躍。

  但語文能力的提高,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孩子慢慢地打好基礎。

  現在很多語文學習的輔導班如雨後春筍一般,到處都是,這些急功近利的輔導班對孩子提分確實有一定的幫助,但孩子語文素養的提高,卻並不是輔導班所能速成的。

  我認識很多聰明的學生,由於家長重視,他的數學,英語非常優秀,但文學修養,語文的成績卻拖了後腿,那個學生曾經問過我:“老師,你告訴我,語文成績的提高需要平時大量的閱讀,和積累,需要多看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需要多讀,多寫,多練,還要多體驗。但我覺得這樣太浪費時間了,有沒有什麽辦法,通過一種特殊的訓練,能快速提高語文的成績?”

  “快速提高語文的成績?”

  “是啊,用最短的時間,快速把寫作能力,閱讀能力,古文能力提高上去。”

  “語文能力的提高,是一種積累,應該不靠速成。”

  通過交談,學生告訴我,他和很多同學一樣,很少看課外書,對於那麽厚厚的中外名著,多數隻聞其名,根本不了解其內容,更不曾讀原文。

  “你小的時候,家長沒有告訴你多看古今中外的名著嗎,沒有給你買很多書嗎?”

  “沒有,家長給我報了提高寫作的輔導班,看見我經常偷偷地看小說,說看小說影響學習,就很少給我買小說,但經常給我買作文選。”

  聽完這些後,我非常感慨,真是欲速則不達啊,這個家長本來是想著快速提高孩子的語文素質,但方法不對,反而卻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不叫孩子去吸收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卻叫孩子看一些質量不高的作文選,結果自然見不到孩子實質性的提高。

  其實,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最需要家長陪著孩子慢慢地走。語文的培養在於平常的日積月累,並不在輔導班的快速提分,要想提高語文能力,必須要多讀,多看,多思考。

  詩窮而後工,悲憤出詩人,外界的事物對人有所觸動,心有所感,寫的東西才是真實的。古人也說過: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此話非常深刻。讀書,行路完全可以開闊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的休養,從而提高孩子的語文能力。

  行萬裏路,不僅僅隻是行走,而是要多見識平時沒有見識的生活,多接觸平時接觸不到的人,多經曆一些沒有經曆過的事。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從生活中獲得豐富的寫作材料。

  因為我們寫文章,無論是寫人,寫事,還是描寫景物,都需要現實的生活情景和生活細節。這些是不能憑空捏造出來的,隻能通過多方麵觀察和感受生活才能獲得。

  即使是合理想象的那部分,也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的。隻有走出書齋,與現實生活有較多的接觸,我們才能得到不同的體驗,對事物有較深切的感情體驗,才能寫出思維意義深刻的好文章。

  很多家長不知道該給孩子看什麽樣的書,會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其實,叫孩子閱讀時,一定要找到涵蓋古今中外的書,隻要是能開眼界的,啟發思維,豐富心靈的書都可以閱讀。這是提高語文能力,提高寫作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大部分孩子都喜歡看有趣的書,對閱讀非常有興趣,家長一定要多鼓勵孩子閱讀,對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孩子喜歡的書,隻要不是有害的,都鼓勵孩子去讀,隻有多讀書,孩子才能體驗到不一樣的生活,他們的視野才會開闊。

  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猶有神。魯迅也說過:隻看一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麵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這些經驗之談,是有很深刻道理的,很值得我們認真借鑒。

  家長必須要重視泛讀,找到各種文章進行閱讀,讀的時候不必做詳細分析,對文章的思想意義和寫作技巧有個大致的了解即可,使自己獲得多方麵的營養。

  從小養成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不但可以豐富孩子課外知識,還能教會孩子如何做人,給孩子一個觀察世界的廣闊視角,隻要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孩子就會熱愛讀書,把讀書當成一種享受。

  在孩子還沒有享受到讀書樂趣的時候,家長要會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首先要經常帶著孩子進書店,去圖書館,給孩子一個閱讀的環境,孩子去的次數多了,也就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常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我們可以這樣教育孩子“常在書店逛,哪有不沾書香”。書店琳琅滿目的圖書,很快就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書店肯定能發現喜歡的書,也許這些書不是學校老師要求的,但隻要是孩子喜歡的都鼓勵他們去看,家長要給孩子選擇喜歡圖書的充分自由。

  隻要孩子樂意看,就讓他盡情地看,家長不要過多幹涉。買書也是這樣,隻要孩子喜歡的書,無論是漫畫書,還是各種小說,都可以購買,至於買多少,可以根據家長的經濟情況來決定,事先告訴孩子,可以選出幾本最喜歡的書帶回家。

  有的家長說,漫畫書字少,不能提高孩子的閱讀水平,一本書有時不到半小時就看完了,買了劃不來。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孩子的閱讀水平是多方麵的,並不僅僅由書內有多少字來決定的,而是根據書中所傳達的內容所決定。作品的藝術魅力,並不以其中的文字多少來決定,而是以作品中所傳遞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所決定。

  有些經典的漫畫書,雖然字少,但卻通過圖畫,給讀者傳遞了深刻的內容,因而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對孩子產生影響。

  比如說德國著名漫畫家卜勞恩的連環漫畫《父與子》,半個多世紀以來,風靡了整個世界,這是一本非常經典的漫畫書。上麵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麵閃爍著智慧之光,無言地流瀉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其藝術魅力征服過無數讀者的心,小讀者們尤其喜歡。

  還有張樂平先生的係列連環漫畫《三毛流浪記》,濃縮了當時中國流浪兒和廣大民眾的現實,在讀者中間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更是小讀者喜愛的讀物,可以說它影響了幾代人。

  當孩子還沒發自內心地喜歡閱讀的時候,家長的任務應是想方設法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保護孩子們剛剛萌發的興趣。絕對不能用該讀什麽,不該讀什麽約束孩子。

  有些家長在孩子的閱讀興趣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時間,竟想當然地叫孩子閱讀一些孩子們根本不喜歡的大部頭名著,完全不考慮孩子的接受水平,這完全是拔苗助長。有些家長還炫耀孩子在很年幼的時候,就讀過什麽樣的名著,這樣做更是背離了閱讀的本質。

  真正閱讀的主動權應該在孩子的手裏,而不是在家長的手裏,應該叫孩子選擇他喜歡的書,真正地讀進去,體會到閱讀帶來的興趣。當孩子因為讀到一本好書,忘記了吃飯,忘記了睡覺的時候,甚至在被窩裏打開手電,偷偷讀書的時候,說明他是真正地體會到了讀書給他帶來的興趣。

  為了進一步加深孩子對書的理解,家長還可以和孩子經常談論書中的內容,這樣對孩子的影響更加深刻。

  我們都曾有這樣的經曆:人們共同經曆過一件事後,就有許多可以交流的話題,也更加容易在交流中相互認同,親子共讀中大人與孩子的關係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書中的內容,從讀書中獲得決樂。通過交流使雙方獲得認同,家長對讀書的理解可以自然而然地傳導給孩子。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讀書,有些家長為了考察孩子對書中內容掌握的程度,喜歡向孩子提問,有些家長要孩子複述故事。這絕對不是什麽好辦法,因為孩子很不喜歡這樣的提問,經常用沉默不語,表示反抗。有的孩子甚至因此對共讀活動感到厭煩,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換一種輕鬆愉快的方式進行,那就是像平時閑聊那樣,一起聊書。

  家長還可以幫助孩子去發現可能被忽略的精彩之處。家長要求孩子用再讀一遍的方式,很難取得好的效果,但家長讀後,再與孩子開心地聊一聊,孩子可能就會去重讀。

  在聊天的時候,家長不能高高在上,而要蹲下來,做孩子的朋友,用平等的態度和孩子一起討論。家長有豐富的社會閱曆和閱讀經驗,在理解的深度上遠遠超過孩子。但孩子沒有那麽多思維定式,特別善於發現細節。在對故事的理解上,家長並不總比孩子高明。

  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會增加很多和孩子聊天的話題。和孩子討論書中的內容的同時,受益的不止是孩子,家長也會受到很多啟發,孩子也會給家長敞開心胸,談很多書本之外的東西,比如說學校的生活,同學之間的關係,以及一些奇思怪想,孩子不再對家長設防。

  我們談過很多書,尤其是孩子喜歡的作家沈石溪所寫的一係列的動物小說,這些小說在表現動物自然習性的同時,還描寫了動物的人性和情感世界,通過曲折多變的故事情節,營造了一個個發生在動物世界中蕩氣回腸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個令人難忘的充滿人性的動物形象。

  其中,最令人難忘的是是《狼王夢》中的那隻狼,這是一隻可以為了夢想付出生命代價的狼,和傳說中的惡狼完全是兩個概念,他有情有義,有愛夢想,分明就是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為了心中的理想不惜犧牲自己,在她的身上看見了人性的魅力。

  你讀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你知道得越多,就會變得越聰明;你變得越聰明,當你表達思想或做出選擇的時候,你的聲音就越有力量,這就是泛讀的魅力。

  廣泛的閱讀還可以彌補孩子體驗生活的不足,現在孩子的生活經驗實在太狹窄了,大量的泛讀可以間接地獲得許多生活材料及對生活的感受。另外,也可以使我們博采眾長,多方麵地學習別人的寫作方法和技巧。

  泛讀的同時,也不要忘記精讀,尤其那些思想深刻,優美的文章,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小的收獲,通過精讀,可以獲得好的寫作方法和技巧,給我們更多的熏陶和影響。

  語文是一門工夫在課外的課,如果家長不急功近利地盯著孩子的考試成績,而是從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的角度出發,引導孩子大量地閱讀古今中外的各種小說,書籍,孩子的語文成績就會漸漸地提高。

  除此之外,還要多背誦一些古代的文學詩歌,領著孩子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把生活感悟隨時記錄下來,寫的多了,句子篇章的寫作水平,自然就上去了,即使不上任何輔導班,不找老師開什麽小灶,語文的讀寫能力也會達到相當的水平,哪裏還用上什麽輔導班?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現孩子們對語文的學習有兩極分化的傾向,有些孩子非常喜歡語文,喜歡優美的詩歌,喜歡優美的散文,更喜歡閱讀各種小說,讀的津津有味,廢寢忘食,有些學生對寫作到了癡迷的程度,自稱是文藝青年,經常拿出自己的習作給我看,叫我點評。

  當然也有很多學生對語文非常頭疼,每次寫作就像吃藥打針一樣渾身難受,看古文,一竅不通,連文章都順不下來,更不要說去解釋文章中的語法現象和詞法現象了。

  看閱讀隻看熱鬧,但卻找不到文章中的重點,提煉不出主旨。寫作文更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就像擠牙膏,使勁擠壓也說不出幾句話來,寫出的文章叫人感覺幹巴巴的。

  其實,仔細分析,這些感到學習語文很吃力的孩子,主要是沒有掌握語文學習的正確方法,沒有一把打開語文之門的金鑰匙。

  隻要稍加引導,孩子的語文水平會有所提高。很多家長很重視語文課堂的學習,但對孩子課下的學習卻相對忽視,要知道,語文學習不同於其他學科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教師的教不會直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而隻能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多讀多練,才能有所提高。

  語文是一種整體休養的提高,而不是僅僅隻把課堂內的課本學會,僅依靠課堂教學的那些知識,就想學好語文,是不現實的。

  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作文非常發愁,有些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寫出的作文,照樣句子不通,有很多錯別字,即使有些學生的句子通順,但絞盡腦汁寫出的文章,卻沒有文采,更談不上生動。

  除了有些天生具有寫作天賦的人,一般的孩子要想寫出好的文章,沒有足夠的練兵是不行的,寫作水平高的孩子,大多數不是短期上去的,而是多年的日積月累,長期的努力。他們經常練筆,有些孩子一直堅持著寫作,雖然不是一天一篇日記,但也是每周都寫幾篇,至少不少於一篇。在不斷地寫作中,孩子的思維,組織語言的能力,遣詞造句的能力和寫作的能力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提高,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也會潛移默化地提升。

  所以,要想提高寫作的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寫,堅持寫日記,要是沒有足夠的時間,每周至少也要寫兩篇。不要求日記的長短,也不要求日記的內容,哪怕是個流水賬,也要把所見,所聞,所思都記錄下來,隻要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質的飛躍很快就會出現。

  提高寫作的另外一個技巧是模仿一些成功之作,模仿的目的是為了超越,先求神似,然後再求形似,最後自成一家,寫出好文章。

  二)語文的學習是開心快樂的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功論導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標準,都促使父母更加盡心盡力地培養孩子。

  周末,節假日,父母讓孩子趕緊吃飯,吃完飯趕緊做作業,然後奔波於各個輔導班之間,很多家長為了使孩子的作文快速提高,給孩子報了作文輔導班,他們以為隻要交上錢,把孩子送進了輔導班,孩子的成績自然就會提高了,但他們卻沒有想到,這樣做是否能夠如願。

  很多時候,孩子的付出卻沒有獲得收獲,寫作的水平依舊在原有的位置上靜止不動。甚至很多孩子上完枯燥的輔導班後,不但沒有提高寫作的水平,甚至還產生了厭學的情緒。

  真可謂勞民傷財,人才兩失,最後還白白地搭上了時間,精力,費力不討好。

  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孩子不努力,而是家長的勁,沒有用對地方。家長完全可以靜下心來,把周末,假期的時間還給孩子,不強迫孩子去做自己所不喜歡的事。周末的時候,叫孩子睡個懶覺,放鬆休息一下,因為孩子正處於長身體的年紀,保證孩子的睡眠,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

  如果孩子不願意寫作,那麽家長也不要逼孩子去寫,家長要知道,寫作的提高,並不是非要坐在課桌旁,拿起筆來去寫,而是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處處留心,皆學問,隻要家長用心,隨時都可以發現提高孩子語文修養,語文能力的辦法。

  記得以前,我曾叫孩子寫讀後感,觀後感之類的文章,孩子非常抵觸,因為這類文章並不好寫。

  如果強製孩子去做他不喜歡的事,他會抵觸,效果也不會好,於是,我就考慮著換一種,叫孩子能夠接受的辦法,經過思考,我想出了不錯的辦法,換成另外一種輕鬆的方法引導孩子去寫作。

  如果孩子喜歡看哪類節目,或者是電視劇,或者是動畫片,或者是動物世界,我就蹲下身來,平等地把自己放到相同的位置上,和孩子一起看這個節目。

  享受著開心時光,不再有輔導班,不再有作業,叫孩子開心做著想做的事,沒有壓力,處於完全放鬆的狀態。

  這個時候,孩子可以隨意地和我談論故事中的情節,人物,還可以隨意地表達對節目的看法。在交流的時候,孩子精彩的火花會隨時閃現出來。

  家長的參與和傾聽,不時的提問,可以使孩子的思維更加活躍,表達更加流暢。

  此時可以問孩子,你為什麽喜歡這個節目,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或者說這個故事的主角為什麽會成功。或者問孩子,要是你也經曆了同樣的挫敗,你會怎麽樣?

  由於談話很輕鬆,又引起孩子的興趣,他會很認真的思考這些問題,孩子經常會給家長一些非常精彩的回答。

  這個時候,孩子即使不去動筆寫日記,語言的組織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會有不小的提高,所以說,語文寫作能力和綜合能力的提高,是平時生活中家長有心的積累,並不是花錢,上所謂輔導班所能解決的。

  其實,提高寫作的辦法有很多,隻要家長用心去想。曾經領著孩子看過一部非常有趣而又具有教育意義的印度電影,名字叫做《三傻大鬧寶萊塢》,主角是印度有名的男演員。影片主要反映的是印度現代填鴨式的教育帶給學生的壓力,恐懼與不科學,也反映了學生時代的友誼情比金堅。

  整部電影以輕鬆、幽默的風格延展開來,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緊緊抓住觀眾,最精彩的就是三個深入人心的傻瓜的形象。但這又不是一個單純的喜劇,鬧劇,而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電影中的很多精彩的台詞叫人難忘,“無論遇到什麽阻力,相信自己,做你最喜歡的事,並努力追求卓越,因為當你追求屬於自己的卓越的時候,成功離你就近了。”

  “一出生就有人告訴我們,生活是場賽跑,不跑快點就會慘遭蹂躪,哪怕是出生,我們都得和3億個精子賽跑”。

  “噪鵑從來不自己築巢,他隻在別人的巢裏下蛋,要孵蛋的時候他們會怎樣?他們會把其他的誕從巢裏擠出去,競爭結束了,他們的生命從謀殺開始,這就是大自然——要麽競爭,要麽死……”

  “知道我為什麽第一名嗎?因為我熱愛機械,工程學就是我的興趣所在,知道你的興趣嗎?這就是你的興趣……跟工程學說拜拜,跟攝影業結婚,發揮你的才能,想想邁克爾傑克遜的爸爸硬逼他成為拳擊手,拳王阿裏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後果多可怕?”

  “考一百分又如何?這能證明什麽嗎?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興趣!”

  孩子很喜歡這部電影,前後看了很多遍,看完後,不用我說,自己就主動談感想。

  他說這部電影很勵誌,對他很有啟發,他講了班裏同學之間的友誼,講了學校發生的各種故事,也講了同學之間的競爭,更講了如何正確麵對成功與失敗的關係。

  還談了成功時,如何麵對嫉妒,失敗時,如何麵對挫折,他都有很多獨特的見解,雖然有很多地方還不成熟,但卻是經過思考後的結果。

  “成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來的,就像每次考試,如果想有好的成績,需要不斷的努力。有些時間,即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發現並沒有取得想象中的那些成績,很多平時成績一般的,考試竟然能超過自己,心裏很不平衡,有的時候看見老師偏心某個學生,心裏也不舒服。誰也不希望有挫折,但也不需要害怕,因為挫折能夠督促自己上進。人生是不會沒有挫折,所以幹脆就去坦然麵對吧。”

  聽了這些話,我感慨很多,在某些時候,孩子也是大人的老師,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我們應該多傾聽他們的聲音。

  家長采用正確的辦法引導,寓教於樂,在不知不覺中教育孩子,慢慢地走進孩子的內心,定會有著意想不到的收獲。這樣孩子在快樂中寫作,他的思考能力,寫作能力都能獲得提高,這種收獲,何止僅僅隻是寫作上的?

  寫日記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不受題材的限製,想寫什麽就寫什麽,真實地寫出自己內心的思想。在日記裏,人的思路可以不受任何限製,可以超越於生活,大家都知道,真實的文章最容易寫,因為都是發自於內心的,有說不完的話,根本不需要偽裝。越是真實的文章,越會打動別人。

  記得我曾經參加過孩子班裏的聯歡會,小學生的聯歡會有孩子表演的節目。那些性格活躍,喜歡表現,深得老師喜歡的伶俐孩子,自然是聯歡會上的主角,但大部分孩子都很羞澀,由於有不少家長坐在一邊,所以坐冷板凳的孩子還是多數。

  我發現孩子也和幾個男孩在一起無聊地聊天,並沒有加入進來,他對聯歡會的興趣不大,但是對到學校不用帶書包,也不用寫作業很開心。

  聯歡會上那些自娛自樂唱歌跳舞同學的表演,他興趣不高,但對幾個同學魔術表演時候穿幫的鏡頭卻很開心,剩下大多數時間就是坐冷板凳。

  學校每次聯歡會後,都有一篇作文,題目是《快樂的聯歡會》,我看孩子的作文,他說今天太開心了,因為我們班的聯歡會實在太精彩了,有的同學唱歌,有的跳舞,還有的表演樂器,每個同學表演的都很精彩,叫人歎為觀止,參加了這樣一場聯歡會,我們真開心啊。

  整篇文章寫的幹巴巴的,因為他在聯歡會上並沒有多少快樂,節目也不精彩,所以,文中根本沒有孩子自然流露出來的那種開心快樂的情緒。

  他是千辛萬苦,絞盡腦汁,為了交作業,為了應付老師,為了寫作文,孩子不得不無病呻吟地湊出文章的字數,使勁地擠出來的一篇文章,編造的痕跡很重,讀不出文章中的真情實感,所以這篇作文寫得非常一般。

  但我看見孩子日記裏所寫的聯歡會,卻是另外的一番天地,讀起來非常開心。

  在日記裏,孩子如實地寫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和當時的心情。他說之所以喜歡開聯歡會,並不是因為同學表演的節目有多好,而是因為不用早起床上自習,還可以不用穿校服,老師也允許大家從家裏帶各種飲料,點心,糖果到學校去吃,這點叫他很高興。

  聯歡會的表演,真沒有什麽意思,他對那些唱歌跳舞的節目不感興趣,因為孩子平時看電視也不看這類節目。他感覺有趣的是節目之外的小花絮,有幾個非常有趣的小插曲。

  有個男生唱歌,唱到一半,忘記詞了,他隻好站在教室中間使勁地想,但最後什麽也沒有想起來,他不知道是該走回去,還是繼續表演下去,急得滿臉通紅,惹的幾個孩子偷偷直笑。

  還有幾個同學表演魔術,結果不小心把錢還有手絹都掉出來,因為事先沒有藏好,有幾個調皮孩子竟然還給他鼓倒掌,結果魔術沒有變成,氣的眼圈都發紅。

  他開心的還有一件事是,到了節目的最後,老師發給每個同學一塊棒棒糖,他說這塊棒棒糖是最好吃的一塊。聯歡會結束的時候,他竟然又搶到了一個紅色的大氣球,他的同位看見後也要搶,兩個人你追我奪,打鬧半天,最後氣球爆炸了,這下好了,誰也撈不著,世界也就和平了。

  這篇日記孩子寫的很長,語句非常流暢,文筆也真實生動,真情流露,完全是孩子內心思想真實的記錄,沒有任何編造的痕跡,所以讀起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我告訴孩子,這是一篇少有的佳作,難得你能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把孩子們真實的想法寫出來,充滿了稚氣。而不是那種為了完成學校作業的千人一麵,千篇一律的八股文。雖然孩子很多時候的日記還都是一些很平常的文章,但好的思想,好的文章也漸漸地開始出現了,這些都說明了孩子確實在進步。

  所以,家長期待孩子真正從實力上提高寫作的能力,一定要叫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自己的嘴說話,自己的大腦進行思考,自己的手,寫出真實的文章,那就是孩子的日記,日記由於沒有壓力和任務,最容易打開孩子的思路,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

  將來孩子長大了,家長可以多翻翻日記,看到孩子成長的腳步,回想起和孩子在一起的點點滴滴。要知道,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長期的積累,隻要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質的飛躍隨時都會出現。

  三)好文章是誇出來的

  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鼓勵孩子,用欣賞的眼光看著孩子的成長。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對學生一視同仁,但有些學生憑著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我的賞識。其中有個學生很喜歡寫作,文筆也很好,我在班裏讀了她的幾篇文章,從那以後,她對寫作的熱情越來越大,專門準備了一個硬皮本子,隨時記下生活的感悟。

  周圍的同學都認為那個學生具有寫作天賦,因為她總是能從新穎的角度觀察問題,她的文筆也非常流暢,優美,經常能寫出文筆俱佳的文章。

  我和學生的媽媽交流過,她媽媽告訴我,孩子在小學的時候,作文非常一般,使她感到欣慰的是,孩子遇見了一個好的語文老師,那個老師,總是鼓勵孩子。即使孩子的作文很一般,她也能找出文章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段話,一個句子寫得不錯,老師總會寫出很好的評語,叫孩子知道老師很關注她,也非常喜歡她的作文。

  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孩子漸漸地喜歡寫作了,因為在寫作中,孩子有種成就感。

  孩子的媽媽知道行萬裏路,讀萬卷書的道理,為了開闊孩子的眼界,經常利用假期,帶著孩子旅遊,每次出行,她都叫孩子帶上一個日記本,把當天的見聞記錄下來,開始的時候,孩子的日記就是一下流水賬,裏麵錯別字很多,更不要說文筆美了,孩子寫了很長時間,也見不到任何長進,雖然日記的長度有了進步,但整體效果還是不明顯。

  孩子媽媽說,那個時候,真感覺孩子是隻走一步退三步,行動緩慢的大蝸牛,叫人感到非常的焦慮,我們踢過他,打過他,拉過他,拽過他,扯著他。但是蝸牛畢竟是蝸牛,最終不能變成兔子。

  孩子的成長有其內部的客觀規律,不以大人的心思為主宰。雖然大人總是想著背著它,替它往前走。可他依舊懶洋洋的,看不出絲毫的進步。

  孩子的寫作水平的提高也是這樣的,剛開始的時候,進步很快,可是很快就會遇見一個平台期,怎麽努力也看不見進步,任憑家長怎麽著急,但孩子的學習依舊我行我素,折磨著家長的進取心。作為家長應該懷著一顆平常心,學會享受孩子學習的平台期。

  孩子媽媽心裏很著急,但她並沒有把這種負麵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因為她知道,語文水平的提高是個慢功夫,作文水平的提高更是個牽著蝸牛去散步的過程。

  她也很注意孩子的閱讀,她引導孩子大量閱讀中外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她非常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讀他喜歡的書,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速度。

  學校推薦的一些晦澀難懂的世界名著,有些孩子很喜歡,她就引導孩子去讀,但有些故事情節緩慢,說教氣息太嚴重,文字也很艱深,連大人看起來都有些頭疼,況且孩子。

  於是,孩子表示不感興趣,不願意看,她也從不強迫孩子去讀,她知道,每個人的欣賞水平完全不同,所以,不能強迫孩子看不喜歡的書,那除了浪費時間,沒有更多的好處。

  至於所謂的作文指導技巧書,和所謂的作文選,她隻是有選擇地買一兩本,因為大部分都是一些急功近利的文章,思想性,藝術性有限,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她經常領著孩子去書店,叫孩子選擇,隻要孩子想看的書,她都會買。同時,她還領著孩子去圖書館借書,在不長的時間裏,孩子讀了很多書,在這段時間裏,孩子的閱讀速度,詞匯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漸漸地孩子的閱讀麵也增加了,開始喜歡讀一些社科,曆史,人物傳記,科普等方麵的書,後來一些武俠小說也開始喜歡讀了。

  有些家長認為,花那麽多時間叫孩子去讀與考試無關的閑書,雜書,有些浪費時間,精力,其實這些家長的想法很急近功利,沒有了解到閱讀對孩子的思想和寫作所帶來的巨大收獲。

  要知道,隻有量的輸入達到一定的水平,質的提高就會顯現出來,漸漸地孩子的文章越寫越有話說,遣詞造句都有不小的提高。

  寫作能力上去了,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越來越大,語文的能力和水平上來了,平時考試的成績自然是水漲船高。

  學生的媽媽還總結了自己的經驗,第一,永遠沒有笨孩子,隻有笨家長。孩子都是天使,資曆差距不小,但在同樣的情況下,由於家長的眼界和培養方式不同,孩子最終的結果將會是天差地別。如果家長能用心培養,孩子自然會有不小的收獲。

  第二是堅持賞識教育,不批評孩子要多鼓勵。家長要知道,對語文這門課來說,即使基礎不是很好的孩子,隻要去下工夫肯努力,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隨時都有翻身的可能,關鍵是要找到合適的點。

  在多年的教學中,我教過很多寫作基礎非常一般的學生,發現隻要方法得當,用心指導,一樣可以點石成金,教他們寫出優秀的文章。

  記得我剛接了一個新班,我叫那個班的學生寫篇感恩的作文,等著學生交上作文後,我發現班裏學生的文章幾乎是千人一麵。

  大部分寫的都是老師努力教學,帶病堅持工作,最後累病了,叫人非常感動。也有寫家長的,小時候,我生病了,媽媽或者爸爸半夜裏背著我去了醫院,看著父母彎曲的脊背,我感到心酸。

  要不就是放學了,沒有帶雨傘,正在著急,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原來那就是父親,或者是母親。

  看得出,孩子們的題材非常狹窄,缺乏發現美的眼睛,所以寫出的文章毫無新意,叫人讀後如同嚼蠟。必須用心引導,才會使他們有所改進。

  於是,我就單獨輔導學生,首先叫姓王的學生到辦公室,說句實話,她的作文幹巴巴,一看就知道,大半都是從網上抄下來的,剩下的也是胡編亂造,這樣的文章必須要重寫。

  她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辦公室,“老師,不是我不願意寫,而是我不會寫,我的作文也就是剛剛及格,我最怕寫作文了,真的不知道些什麽。”

  我沒有批評她,而是和她隨便聊天,叫她放鬆心態。先和她談談她的家庭,她的父親,不是為了寫作文,隻是隨便聊天,拉家常。

  小王的眉頭皺起來,說最近她和父親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張,因為她偶然的機會結交了一個男朋友,家裏堅決不同意,父親狠狠地打了她一頓,告訴她要是不和那個男孩子斷交,就不讓她進家門,因為父親最近脾氣暴躁,她就躲到了親戚家住。

  “你恨父親嗎?”

  “不恨,我愛父親,他是個好人,為了叫我上學,他整天幹著最辛苦的勞力活,繁重的工作,把他的腰都壓彎了,嗓子還不好,經常幹咳,本來他的身體就不好,現在更加衰老了,都是因為我聽不進他的話,叫他動怒了。”

  “但他打你,把你攆走了,還要斷交父女關係。”

  “開始我也很生氣,感覺他不了解我,對我很苛刻。現在冷靜下來後,我想明白了,他這麽做也是有道理的,他是因為害怕我交友不慎,影響學習,耽誤將來的前途。要不是因為關心我,他也不會生這麽大的氣,原來父愛是一種非常嚴厲的愛,現在我終於明白古人為什麽說打是疼,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了。雖然他管教我的方式不對,但不能否認他是為了我好,我對不起他,正想著找機會回家認錯。將來我一定要找個好工作,多掙錢,孝順爸爸,叫他衣食無憂,再也不去做這麽辛苦的工作了,每天都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出去打工,渾身上下一股難聞的味道,還遭別人的白眼,我發誓,一定會做到的。”說完眼淚流出來,哭了起來。

  “將來找到好工作,多掙錢?報答父親。不錯,有孝心,是個懂事的孩子,知道感恩父母,知道父愛深四海了。我相信你會如願以償,但需要腳踏實一步步努力走到那一步,對嗎?”

  她點點頭。

  “你的話,說的情深意切,打動了我,叫我知道,原來你的性格中有這麽多美好的品質,知道感恩,知道上進,知道有錯必改,我非常感動。請問你能不能把剛才跟我談的話,構思一下,寫出來?”

  “可以。”於是,小王奮筆疾書,接著就寫出來一篇非常生動的文章。

  “這不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嗎?看完以後,我非常感動,誰說你不會寫作文?要記住,要想打動讀者,一定要注意觀察生活中美事物,學會觀察,學會提煉細節。”

  我又叫她修改幾次,最後幫她推薦到報紙上發表了,通過這次談話,小王對寫作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開始變得自信,以後再寫文章,知道如何構思了,而且越寫越好。

  她說:“原來生活中有很多美的事物,隻不過是我缺乏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以後,我要做個有心人,用心靈去寫作。”

  接著,我又叫小張到辦公室輔導,她的文章幹巴巴,大部分是編造的,裏麵的人物上綱上線,也麵臨著重寫的命運。

  我先叫她談談自己的家庭,小張說自己來自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母親賣菜,父親在建築工地上幹活。由於工作繁重,爸爸經常生病,家裏的經濟條件不好,所以經常想著退學回家掙錢,養活自己,同時也給家庭減輕負擔。

  “反正我的成績也一般,將來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好工作,還不如早點工作。”

  “你們家裏什麽態度?”

  “家裏堅決不同意,說一定要讀書,隻有讀書將來才會有希望改變命運,所以,他們寧願自己受累也要我去讀書。”

  “你怎麽發現父母在受累的?”

  “以前我也不知道,可是那天我看見爸爸在建築工地上,頂著烈日,弓著身子拚命地幹活,可是監工還嫌他幹的慢,大聲嗬斥他,看著爸爸被人如此對待,我的心裏非常難受,像針紮的一樣,從那個時候,我就發誓,一定要努力學習,改變命運,將來叫父母不再過得如此艱辛。”

  “那你是怎麽做的?”

  “我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比別人多,為了給家裏減輕負擔,假期我出去工作,我想經過努力,會叫父母過上不錯的生活,但對作文確實沒有信心,因為不知道怎麽編。”

  “幹什麽要去編?你把剛才說的那些事和心裏的想法如實地寫出來,不就是一篇充滿真情實感的文章嗎?”

  小張寫完後,我幫她修改幾次,最終這篇文章,獲得了全省一等獎,也在報紙上刊登了。

  這件事對小張觸動非常深刻,她說自己對寫作一直都不自信,從來都沒有想到文章竟然能獲獎,還登報,從此,她知道,原來真正的好文章,不是那種千篇一律,千人一麵的八股文,而是從心底流露出來的,充滿真情實感的文章,隻要把生活中感動過自己的感情和事例寫出來,打動別人,文章才會有生命力。

  從此,她開始喜歡上了寫作。

  當然,要提高語文,還需要背誦一些古文,尤其是一些古代的名家名句,比如說唐詩宋詞,還有名家散文,這樣優美的文章,對孩子文學修養的提高,對孩子寫作能力的提高都會起到一種促進作用。要知道,隻有多讀古詩,才能做到腹中自有詩書氣,有些家長很注意培養孩子的古詩閱讀,從幼兒時就開始了,但也有很多家長沒有注意孩子這方麵的培養,現在孩子已經開始上小學高年級了,學校的功課很多,課外的輔導班也不少,留給孩子的時間也不多了。

  但隻要想讀,想背古詩,什麽時候開始都不會晚,要知道,學習是件終身的事,尤其是語文的學習,隻要用心去努力,進步是可以看出來的。

  俗話說:“熟讀古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家長可以買一些正規出版社出版的,有完備注釋的古詩,古文讀本用心去讀,讀的時候,遇到不懂的地方,也沒有關係,隻要能意會就可以,到時間讀多了,其中的意思很快就會明白。

  有些家長非要孩子背過這些古文,古詩,如果孩子願意還好,但如果孩子不願意,不要給孩子布置背誦的任務,那樣會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叫孩子多讀,多欣賞就可以了,反複地讀,慢慢地陪著孩子去讀,叫孩子明白其中的意境,懂得去欣賞文中的魅力,讀多了,自然也就記住了。

  隻要家長能經常和孩子一起去讀,慢慢地引導著孩子去背,孩子這方麵修養自然會加深。如果家長能培養出孩子這方麵的興趣,叫孩子真正地喜歡,那麽收獲將是不可限量,語文的學習,興趣永遠都是最好的老師。

  結語:

  世界上有無數的人,傑出的人總是少數,如果有幸我們的孩子也是其中的一個,那是件開心的事,但如果我們的孩子隻是個很普通的人,家長也不用失落。

  隻要能夠培養出心智健全,健康自信,開朗向上,多才多藝,有社會責任感,知道感恩的孩子,有個健康快樂的人生,有著自己喜歡的工作,這也是一個成功。

  要孩子,隻是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參與意味著付出與欣賞,也意味著耐心與細致的教育。不求孩子完美,不求孩子為我們爭門麵,隻希望他的人生有自己的目標,踏踏實實地努力,過上理想的生活。

  我們要做的隻是慢慢地陪伴著他成長,認識我們身邊這個美麗的世界。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