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章 慢慢地陪著孩子學英語

  很多家長都明白不能給孩子有過多壓力的道理,也知道孩子的成長學習需要鼓勵,但看到孩子拿回家的成績,總是克製不住心裏的怒火,難聽的話,自然就會從嘴裏冒出來:“你怎麽這麽笨?為什麽別的孩子學會了,而且學的這麽好,可是你為什麽不會?”

  家長說的也對,但他們卻忘了一個客觀事實,比孩子成績的時候,也不要忘了比較一下孩子身後的家長,他們沒有看見其他家長所做出的努力,很多家長從孩子很小,就帶著孩子在遊戲中接觸到英語了。

  當學校老師開始教孩子英語的時候,孩子們已經不在一個起點,有些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已經走了很遠的路。其實你的孩子的智力並不比其他孩子差,班裏那些優秀的孩子,很多隻不過是起點高一些,學習知識比的別的孩子深廣而已,或者是他們的身後有一個支持他們,關注他們,懂得教育的家長。

  當孩子遇見問題的時候,家長也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在個人的身上找到不足之處,而不能僅僅歸結為孩子的笨,不爭氣,不愛學習。孩子是家長的鏡子,什麽樣的家長培養出什麽樣的孩子,罵孩子笨的家長,自己也不聰明。罵孩子不爭氣的家長,自己的教育方法肯定也會有不足之處,是家長的眼界決定了孩子的未來。所以,當家長要責怪孩子的時候,請問問自己為孩子做了什麽?

  作為孩子的領路人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成長。孩子的進步,對家長也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過程。優秀的家長從來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和孩子一起成長起來的。家長成就了孩子,孩子也成就了家長。

  很多成功的孩子身後,都會有一個好的家長,這些家長並不一定要有多麽多的知識,也不需要做出什麽成績。但他們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當孩子遇見問題,感到無助的時候,能夠和孩子一起把問題扛起來,引導孩子克服困難,不斷進步。

  一)牽著蝸牛慢慢走

  在所有的早教中,英語的早教是最應該加強,也最應該去做的。

  在所有的教育中,孩子的英語教育是自成體係的。英語學習,尤其是少兒的英語學習,是一件最簡單不過,而又係統的工程。在英語的教育中,不要完全以學校的教育作為核心點和出發點,而是把英語的學習作為一種獨立的體係,抱著終身學習的態度去學。

  英語的學習是細水長流,潤物細無聲的,就好比牽著蝸牛一步三搖的慢慢走,孩子已經走了很長時間,卻還是在原地踏步沒有走多遠,叫家長感到欲罷不能,必須拿出足夠的耐心和愛心,隻問耕耘,不問收獲。

  英語的學習不是急於求成的事,而是係統工程。也是一種長期性的沉澱和積累,這之間的過程是漫長的,最需要有耐心,很多時候,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發現孩子似乎沒有什麽收獲。但此時千萬不要輕易放棄,而是要堅持下去,每天堅持進步一點點,每天成功一點點,孩子的學習都會遇見平台期,隻要努力走過這段平台期,一定能等到花開的時候,看到孩子學習質的飛躍,獲得成功終究水到渠成。

  因為孩子學習的效果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看見的,需要有一個量的累積過程。這要求作為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和信心。很多時候,孩子學習進步很快,但他們忘記的似乎更加快,尤其孩子的學習到了平台期的時候,付出多少努力也看不出明顯的效果,這個時候,不要灰心,因為孩子的進步就是在潛移默化中出現的。

  這點我很有體會,在教孩子學習英語的時候,我已經非常有耐心了,有的時候,就教幾個單詞,他學的非常快,但是,忘記的遠遠比學習的更快。我發現用狗熊掰棒子來形容孩子的英語學習非常恰如其分,也許開心的時候,他會記住很多的東西,學的很快,但你會發現,孩子忘記的速度似乎比學習還要快。

  有時候,孩子似乎不太開竅,我教他的東西當時的時候,他會了,懂了,也會使用了。可是第二天再問卻答所非問,卻忘得一幹二淨。

  記得我教孩子學習英語:where are you come from?(你是哪裏人?)

  正確的回答是:I come from China。(我是中國人。)

  What is you name?(你叫什麽名字?)

  My name is XXX(我叫。)

  How old are you?(你多大了?)

  I am 4 years old。(我4歲了。)

  教了很長時間,我感覺他應該都學會了,於是便開始考試。

  第一個問題是where are you come from?

  他使勁的想了半天:My name is XXX

  “什麽?”我問道,心裏很失望,看來是沒有教會。

  啊,錯了?I am 6 years old。這次他有些自信,聲音也大了很多。

  “好像不是這樣吧?”我的心裏就像潑了一盆涼水。

  “是啊,那就是I come from China。”他倒是聰明,給了我三個選項,叫我去判斷選擇哪一個正確。

  原來他沒有聽明白,我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心裏很受挫,所有的努力都化為泡湯了?

  依舊不甘心,第二天又重新教了一遍,這次效果似乎不錯,教完後開始考試。

  How old are you?

  I am 6 years old。心裏一陣激動,看來是成功了,接著追問下去。

  What is you name?

  I come from China。

  where are you come from。?

  My name is XXX

  這次還不錯,勉勉強強的答對了一個,雖然正確率依舊不高。但是,最起碼還是看見了曙光,總是有點收獲了。

  再教的時候,和孩子玩個遊戲《送信》,先叫孩子在屋子裏,我扮演郵遞員,在另外的屋子敲門給孩子送禮物,事先告訴他,如果想得到禮物的話,首先需要回答正確我的問題,才有獲得禮物的可能性。

  敲門進去後,我第一句話是“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XXX。”答對了,心裏一陣激動,慶祝編排了這麽不錯的遊戲,吸引了他。

  “How old are you?”滿懷信心的再問一句,期待著奇跡的發生。

  “I come from China。”奇跡沒有發生,從終點又回到了起點。

  where are you come from?

  “I am 6 years old。”還是沒有什麽進步,有些失望。但是依舊不能放棄,沒事的時候,經常在他麵前嘮叨這幾個問題。雖然他沒有什麽反應,但是給他混個眼熟,耳熟。

  過了一段時間後,我聽見他自言自語,where are you come from。

  I come from China。

  What is you name?

  My name is XXX

  How old are you?

  I am 6 years old。

  心裏很激動,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看來以前的時候,還是輸入的少,所以腦子裏沒有足夠的積累。其實孩子的學習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必須要有多次的重顯,隻有當量變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孩子自然就理解了其中的含義,才可以使得他順利的掌握這些的知識點。

  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限,很多知識點並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接受了解的,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能怕孩子犯錯誤,家長應該一次次的糾正孩子的錯誤,當這個知識點的內容積累到了一定程度時,或者當孩子的理解力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在學句子的時候,孩子經常原地踏步走,很長時間看不見進步,還是要注意多給他進行練習,多次反複的重現,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學習的過程,需要潤物細無聲式的點滴熏陶。

  總之,在孩子語言的學習中,我們必須用愛心和耐心去成就孩子的學習,一點點學,慢慢來,隻要堅持下去,就會看見收獲。試想一下,孩子們都在飛速的長個,哪個家長能看見孩子的長個?一般情況下都是隻見孩子的衣服短,不見孩子的個子長,英語的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隻要堅持,孩子每天都會進步。

  孩子英語學習從量變到質變的例子很多,我的不少朋友也給我講過,孩子學英語的經曆。

  在美國的時候,我遇見一個優秀孩子的家長王夫人,她的孩子口語非常流利。

  我向她請教如何帶著孩子度過語言關。

  王夫人告訴我,她當時來到美國的時候,條件很不好。當時她的工作忙,經濟壓力大,沒有時間過多的關注孩子的英語學習,雖然在休息的時候,也給孩子講一些英語,但那隻不過是最簡單的英語,但要達到用英語交流,還需要一定的距離,所以她的孩子也算是零基礎的來到了美國。

  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在學校裏也是一直不開口,雖然有老師給他單獨輔導英語,但似乎卻見不到什麽效果,英語的考試的成績自然慘不忍睹。

  由於王夫人剛來美國的時候,經濟條件不好,她和老公既要上學拿博士學位,又要出去打工掙錢交學費,每天都要忙到很晚,幾乎沒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孩子。

  大約來到美國已經有一年的時間,有一天,她稍微清閑下來,發現兒子的英語依舊沒有任何進展,她到兒子的學校找老師,得知兒子在學校裏幾乎也不開口。平時和小朋友們也不多說話,她很焦慮,孩子一直不開口,叫她心裏很不踏實,不知道兒子是不是在語言上有什麽功能性的障礙,不知道兒子的語言關是否能過去。

  大約又過了一段時間,王夫人發現兒子在沒有人的時候,經常自言自語的說一些別人不明白的話,既不像英語,也不像漢語,到底是什麽,王夫人也不知道。由於她比較忙,也沒有過多的探知,但隨後沒有多少時間,王夫人發現兒子終於開口說英語了,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驚人,因為兒子開口說的是非常流利的英語。

  王夫人告訴我,那個時候,她非常的激動,原來孩子這麽長時間,都是在做積累,中間那個階段的亂說,胡說,看似浪費時間,其實是孩子大腦調理語言的一個過程。即使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沒有開口,但並不表示他沒有進步。就好比嬰兒雖然不能說話,但是很多時候,卻能夠理解父母話中的意思。嬰兒能夠理解父母的意思後,就意味著離他們開口說話的時間很近了。這好比孩子吃第三個饅頭的時候飽了,不能說前兩個饅頭是白吃了。

  二)沒有速成的英語

  有個朋友和我聊天,說最近有個高端輔導班,研發了一種非常好的教材和教學法,讓孩子用最短的時間就能記住大量的單詞,句子,語法。隻要孩子經過他們的訓練,就能快速地提高孩子的英語水平,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但價格不菲,問我有沒有必要給孩子上這種輔導班。

  我告訴她,英語言和漢語言一樣,都是個巨大的海洋,要想掌握這種語言,我們必須沉浸在海洋裏,潛心的學習它的文化,學習它的語言,學習它的思維,所用的功夫遠遠不是一套教材和簡單的教學法所能快速解決的。

  “你的意思是,這隻不過是一種招生策略?”朋友問道。

  我說,這就好比家長想要孩子長高,長壯,體重增加,真正的辦法應該是叫孩子多吃有營養的食物,多鍛煉身體,多呼吸新鮮的空氣,按照孩子自己內在的節奏去成長,而不能急於求成。

  但是有這樣的輔導班對家長說,我可以幫助你的孩子用最短的時間,快速增加體重,快速長個子。

  如果家長把孩子送到那個輔導班,結果這裏的老師給孩子吃大量的激素,叫孩子一動不動的躺在床上,絕對不允許有任何的運動,像飼養肉食雞一樣,24個小時用燈光照射,如此這般飼養的孩子,他們的體重和個頭的水平都會迅速提高,輔導班也順利地完成了家長花錢所期望的結果,可從孩子長遠的發展來看,這種身高體重的增加,對孩子個體的成長有幫助嗎?

  英語的學習和孩子身體成長的道理完全一樣,一定要符合它的規律,切忌用各種揠苗助長的辦法去催熟。英語的聽說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突擊和衝刺上去的,隻有踏踏實實的多聽和多說才是真正的硬真理。隻要認真的投入時間去聽,去說,當積累了足夠的量之後,英語的聽說能力才能獲得質的飛躍。

  所以,我告訴朋友,千萬不要相信什麽一個月就能輕鬆開口說流利英語的說法,這隻不過是癡人說夢而已。很多輔導班以此作為高收費的幌子,有些在短期內還真有起色。但即使在短時間孩子的語言水平突擊上去了,可是輔導班過後,語言的水平很快就會又回到了起點,因為他們真正的實力沒有上去,量的累積不夠。

  所以,陪著孩子學英語,一定不能著急,切記做到隻問耕耘,不要急於問收獲。

  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時候,並不要僅僅滿足於精講某個教材,除了教材之外,還需要和孩子一起大量的閱讀相關的原版英文書籍,比如說英語的人文社科地理曆史,多收聽收看相關的英語新聞和廣播,多看相關的好玩有趣的電影電視,在日積月累中,提高孩子的語言水平。

  這些閱讀材料一定要選擇孩子們感興趣,可以快樂接受的讀本,這樣孩子的進步也是飛快的,目前教育界所提倡的中文親子閱讀,包括精讀和泛讀的理念,完全適合於孩子的英語親子閱讀。隻要孩子的英語水平,真正的英語實力上去了,孩子的考試分數一定是最優秀的。同樣的道理,想要突破英語聽說,需要有足夠的英語輸入才可以,語言的學習需要大量的聽說讀,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況且,以我的語言教學經驗和跨國生活經曆,我認為,真正的親子英語教育,不是所謂昂貴的雙語幼兒園和輔導班,而是家長本人。蘇聯的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全部奧妙就在於愛兒童。”

  最愛孩子的當屬孩子的父母,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親子教育正是充滿了愛的教育,孩子在家長的教育中,會成長為一個健康快樂全麵發展的人。隻要家長知道了英語教育的精髓,就能變成孩子的老師,孩子的玩伴。由此可知,家,是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課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英語老師。

  孩子是英語學習的主體,在正確的教育引導下,孩子會主動的學,學得入迷,而不是被動的學習。所以,英語早教的方法要適當,要適合孩子的心理。在快樂的遊戲中進行。

  適合於孩子的英語教育可以促進孩子身心的發展。不適合孩子的英語教育,會損害孩子的快樂生活,使得他們對英語產生逆反心理。

  家長與孩子一邊做遊戲,一邊學英語,孩子開心,家長也放鬆。把英語的學習變成一種遊戲,在愉快的遊戲中進行。

  在親子英語教育中,家長要做的隻不過是開心的陪著孩子玩,愉快的給孩子講英語故事,經常的領著孩子做英語遊戲。在這樣的英語環境熏陶之下,孩子的英語就會像母語學習那樣輕鬆愉快,他們會慢慢的養成說英語,讀英語的能力。孩子在輕鬆的遊戲中,就能玩著把英語學好。

  三)不懂英語的家長如何進去親子教學

  和家長提起輔導孩子的英語學習,經常會有家長說,我們的英語水平不高,怎麽能在家裏進行英語親子教學?

  的確,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的英語水平非常一般,很多家庭的家長對英語不熟練,他們不敢張嘴說英語,生怕出錯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甚至有些家長根本不會英語,對英語一竅不通,她們對親子英語教學更沒有信心。

  其實情況完全不是這樣,即使是不懂英語的家長,隻要方法對路,用正確方法指導孩子,就完全有能力輔導孩子的英語學習。

  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我遇見了很多孩子的家長,她們從事各行各業的工作,英語水平相差很大。但是孩子的英語水平和家長並不成正比,很多母親本身英語並不好,有些甚至不懂英語,但是她們孩子的英語水平卻很高,因為她們知道如何去引導孩子,知道如何督促孩子去學習英語。所以,即使家長感覺自己的英語水平不夠輔導孩子,也應該努力去掌握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中,媽媽起個引導的作用,孩子能否走上正確的軌道,和媽媽的引導有關,和媽媽的方法有關,更和媽媽的堅持有關。

  在交流中,我發現這些英語水平一般的家長,都有共同點,就是非常的有愛心和耐心,為孩子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她們能夠做到每天堅持讓孩子聽英語故事或者讀英語讀物,而且非常關注孩子的興趣和進步,鼓勵孩子們重在多說,多練。這樣,孩子的英語就能突飛猛進。

  當然,英語不好的媽媽,培養出的孩子讀寫能力都很不錯,但她們有個共同點就是對孩子的讀寫和語法很擔心,因為聽讀,這些方麵有了多媒體做輔助,孩子會很容易做到,但是,她們擔心孩子的語法。其實孩子的語法反倒是沒有什麽必要去擔心。

  因為語法很抽象,小孩子也不需要過多掌握,他們最應該做的是積累聽說和閱讀,培養語感,到了一定的階段就會有突破,孩子有了足夠的語言積累就會有飛躍。

  況且孩子對於最簡單的語法現象,也會進行簡單的概括。

  輔導班的老師也比較注重語法的講解,他們會在單元接受後,對語法進行歸納整理串講。這些對孩子的語法累積也足夠了,家長們所要做的更多是引導孩子多聽,多看,多讀,多給孩子進行輸入的累積,多準備吸引孩子的各種音像資料和吸引孩子的圖書資料。

  其中有一個不會英語的家長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孩子在參加少兒英語劍橋考試的時候,我在考場外和一群家長閑聊等孩子。在閑聊之中,我認識一個啞巴英語的媽媽,孩子的爸爸也是同樣的情況,但是她孩子的英語卻是非常優秀的。

  這位家長告訴我,她的孩子在全國小學生英語競賽中獲得過最高獎項,而且英語一直都是孩子最得意的學科,基本上都是最高分數,孩子非常喜歡學英語,這次劍橋少兒考試,沒有怎麽複習就去考試了,因為孩子很自信。後來分數出來後,果然她的孩子考了一個非常好的成績。

  我和她交流,發現她所說的方法非常簡單,任何一個不懂英語的家長都可以做到,而且會做得更好,她是這樣引導孩子學習英語的。

  首先,開始早,在孩子還沒有開始說話的時候,她就開始給孩子播放相關的英語字母歌,兒歌,英語故事,對孩子進行英語的輸入。

  其次,家裏的音響設備準備齊全,給孩子創設好的人工的英語環境,因為英語就是個語言,既然是語言就需要學習環境,具體的說就是語言環境。

  雖然她不懂英語,但是她會利用各種資源,她買來錄音機,各種光盤,磁帶,然後又買來各種有趣的電影,動畫片光盤,各種英語圖書,然後見縫插針的給他播放各種英語故事片,電影,她為孩子創設了一個不錯的人工英語環境。

  雖然現實生活中見不到真正的老外,但是各種光盤音響資源中,到處都是發著最純正標準英語的老外。給孩子培養了非常好的語感,至於英語的語法,句法,在孩子小的時候,不用操心。因為很多不識字的文盲,照樣可以會說話。

  再次,各種音響資源反複聽,聽無數遍,她說咱們學中國話的時候,也是聽了無數遍日常用語,最終才會加思索脫口而出。孩子反複聽,反複看音像教材,經過反複無數次之反複後,他就會可以經常用英語自言自語了。

  在孩子聽的過程中,這個家長非常有耐心,孩子在家的時候,不管他幹什麽,媽媽都會將英語音像設備打開。但並沒有強調孩子必須聽,而是叫孩子隨心所欲的該幹什麽就幹什麽,讓他在不知不覺中學英語。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會發現,這位母親雖然不懂英語,但卻是個教育家。

  所以說,孩子的英語好與不好,孩子的英語學習能不能走上正確的軌道,是和家長的英語教育理念,方法有很大的關係,和媽媽的耐心和愛心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家長英語水平一般,但也是可以彌補的。

  由此可見,不懂英語的父母隻要掌握教育的技巧,照樣能把孩子引上正確的軌道,培養和教育出一個雙語孩子。

  家長教英語的時候,要注意的幾個原則:

  家長在平時陪伴孩子學習時,一定要知道幾個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叫孩子取得成就感,同時也要給孩子一定的物質鼓勵。

  首先要重視培養孩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為人們所熟悉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常常被家長們所忽視。

  家長都知道,隻要孩子對某一件事感興趣了,那麽這個孩子就會全力以赴的去做,甚至忘記周圍其他的事。

  所以要想叫孩子學習英語,首先應該讓他們覺得學英語是件好玩有趣的事。就像科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的父母未必都是科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一樣,很多學者的父母隻是非常一般的人,但是他們卻懂孩子,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

  由此可見,不懂英語的家長,首先最應該做的是培養孩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叫孩子們知道英語的學習是件好玩有趣的事。用英語能交流是非常有用的,隻有當他們不斷地被學習英語中的樂趣和成功吸引著時,才會堅持學下去,才能學好了還想學得更好。

  不懂英語的家長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買一些市麵上常見的,最受孩子們歡迎英語電影,動畫片,英語故事書,英語兒歌,英語故事光盤,首先叫孩子接觸到純正的英語音響聲音。

  孩子的聽力辨音能力的積累和提高是一個內化的過程。做家長的,隻要提供孩子喜歡的東西即可,孩子能看進去能聽進去,積累到了一定的量,自然就會有收獲。所以說,媽媽英語好不好,照樣可以找到好的幫手。

  這個階段,媽媽可以叫孩子們對異國文化,異國故事,產生興趣,對純正的英語發音有所了解,這個階段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好奇心強,好動。孩子們的模仿性,記憶力好且快。他們對那些色彩鮮豔的畫麵,有趣滑稽的故事非常感興趣。他們喜歡提出問題,新鮮的內容,新鮮的說話方式容易把他們牢牢的吸引住,他們喜歡根據畫麵人物做動作,並學著畫麵人物的語言說出相應的英語,這樣在無意識中,他們會學到很多口語。在以後的英語學習中,就不會有陌生的感覺。

  孩子看完那些動畫性強,有趣的經典英語故事片後,或許似懂非懂。這個時候,家長完全可以給孩子們用漢語講一下這些故事,孩子們再看的時候,懂的就會多一些。孩子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對喜歡的故事,會反反複複的多看很多遍,這時,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看,孩子看的次數越多,他大腦裏所接收到的輸入會越來越多,那些標準的英語單詞句型就會印在孩子的腦子裏,孩子在開心的玩耍中,會無意識的學到很多英語。

  孩子稍微大一些的話,家長可以給孩子找個不錯的英語輔導班,叫孩子接受到係統的英語學習。

  找不錯的英語培訓機構,這個很容易就能做到,家長可以向高年級同學的家長,親戚鄰居打聽一下,周圍有哪些不錯的英語學習的教育資源和培訓機構,叫孩子及早的接受到英語的啟蒙教育,接受到全麵係統的英語學習。

  孩子上了輔導班後,家長不能就聽之任之,而是要多與輔導班的老師交流,叫孩子的英語輔導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關注孩子,多給孩子一些回答問題的機會。

  孩子的表現欲強,喜歡受到表揚,喜歡成功,也喜歡爭強好勝。如果在英語學習中,老師能夠多關注一下孩子,平時多表揚和鼓勵孩子,那麽孩子在課堂上就會認真聽講,在老師課堂提問的時候,他們就會舉手回答問題。組織的個人或小組之間的競賽時,孩子會特別積極和投入。

  孩子很單純,他們的學習帶有明顯的情緒色彩,容易感情用事,因而,他們對喜歡的老師,喜歡學的內容感興趣。如果老師經常鼓勵孩子,多給孩子回答問題的機會,每次孩子回答完問題,都給孩子表揚。他們會全身心地投入;否則,就一點不給麵子,坐不住、學不進,甚至還會搗亂。

  如果家長能夠與老師多交流,叫老師多關注孩子,那麽就會調動和保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孩子向著成功前進。

  家長在孩子那裏也多讚揚老師,增加孩子與老師之間的關係,這樣孩子也願意去輔導班學習。

  珍惜孩子得到的小獎品,把孩子在班上得到的小紅花展示在家裏最顯眼的地方,家裏來了客人,可以給客人看,這會有很好的鼓勵作用。

  如果孩子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家長一定要給孩子鼓勵,無論是物質鼓勵還是精神鼓勵都可以,孩子就是孩子,有了鼓勵他們就會更加開心的學下去。

  家長千萬不要拿自家孩子的缺點同別人家的孩子去比,每個孩子的基礎、身體、愛好、特別是語言能力是不同的甚至是很不相同的,隨便去比隻會降低他的學習興趣。

  家長也可以向孩子學習,拜他為師,可以告訴孩子,“媽媽不會英語,孩子你在學校一定要好好聽講啊,回到家裏一定要把老師講的英語告訴媽媽啊。”

  這樣孩子真會很認真的學習,孩子很願意做小老師,他們回家後會很開心的教媽媽學英語,教爸爸學英語,甚至教爺爺,奶奶學英語。

  家長要有誠意,安排好時間,每天都拿出一刻鍾,半個小時的時間陪著孩子學英語,最好能夠堅持下來。這樣,孩子在教的過程中,又輕鬆愉快開心的把課堂上的內容複習一遍。

  家長要是做到這些,孩子的英語不好都難。

  四)英語學習老子英雄,孩子未必是好漢

  俗話說的好,老子英雄兒子好漢,某種情況下是這樣,但是在學習上未必是老子英雄兒子好漢。

  我認識很多英語係的教授,她們的英語水平很高,但是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英語學習規律,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孩子的成績一般,沒有如願的達到家長的水平。

  而很多英語水平一般的家長,由於她的教育方法符合孩子英語學習的規律,采取適當的教育方法,反倒是培養出了優秀的孩子。從某種意義上看,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不一定要有多高的學識。

  我有一個好朋友,她的父母從小天資都是過人的聰明,他們自身的條件好,學習成績一直都非常優秀,是老師和家長的寵兒,學業事業一帆風順。

  考大學的時候,沒有怎麽費勁就如願以償的進入國內最有名的大學。即使在強手如林的大學裏,他們也走在前麵,畢業後留校,時間不長就成為教授,在學術上很有成就,他的父母一心忙於事業,年過30才得子,自然對她的學習非常上心。

  由於她隻是一個很普通的孩子,沒有父母那種超人的資質,所以學習成績非常一般,於是,她的媽媽對她非常不滿,總是很奇怪的問她,你是不是我的親生孩子,要不就是我和你爸爸的變異,因為我們都不知道你那裏像我們,學習不好,長相也很一般。

  其實,我的朋友在班級裏的成績還是不錯的,在中等之上,隻不過不像她的父母那樣一直走在所有學生的最前麵。

  她媽媽對她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表情,這種表情每次對她都是一種很深的傷害,雖然她臉上沒有表現出來,但心裏像針紮一樣難受。

  由於她的媽媽從小經常對她說這句話,於是她開始變得對自己不再自信,總覺得自己在很多方麵不如別人。

  在她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天,她的媽媽感覺她的英語成績非常一般,突然之間想起來要加強她的外語學習,於是給她定了一個目標,每周必須把一篇英語課文背過,在背課文的時候,不能有一點錯誤,要是有一點錯誤或者是背不過,就要體罰,或者是罰站,或者是其他的懲罰措施。

  於是,她就開始了英語課文的背誦,雖然她拚命的背英語課文,但每次給她媽媽被課文的時候,看見她媽媽那種嚴肅的,如臨大敵的表情,心裏就感到害怕。有的時候正在背著課文,她媽媽的拳頭就打上來,因為她背錯了。

  沒有辦法,於是她再重新背,由於剛挨了揍,再加上她媽媽用嚴厲的目光盯著她,所以,她的心理壓力非常大,哆哆嗦嗦的背著,冷不丁的又背錯了,於是,又是一頓訓斥。

  結果,那段時間,英語課文的背誦成了她的一個揮之不去的噩夢,她媽媽把她的英語抓的越緊,越嚴,她就越討厭學習英語,而且對英語有一種本能的抗拒心理。

  後來她的英語成績每況愈下,她的媽媽對她也就越來越失望。

  “你為什麽這麽笨,英語不是很簡單嗎?怎麽到你那裏就變得這麽難學?”她的媽媽對她失望之極。

  結果她也對自己開始失望了,信心全無,很多時候,明明是她能幹成的事,她也不再自信,英語的成績越來越慘不忍睹。英語學習的對她信心的打擊,直接影響到了她的其他功課,以至於,在其他的一些方麵,她也開始變得不再自信。

  她的媽媽非常奇怪,不知道自己下了這麽多的精力,為什麽孩子的成績總是沒有起色,而且還對英語產生了厭倦的情緒。對於她的媽媽來講,英語的學習不是一件難事,而自己給孩子付出這麽多,卻收獲甚微,可見孩子有多麽笨。

  不可否認,我朋友的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想叫她多學一些英語。但是她的媽媽卻忽略了最為重要的一點,她的孩子並不是和自己一樣是個非常聰明優秀的孩子。她拿出自己學習的方式去培養孩子,這就相當於拿出培養尖子的方法去培養一般水平的學生,把一般的孩子當作天才去培養。而且又急功近利,這樣做最直接的後果是孩子充滿了壓力和受挫的心理,容易變得焦慮,孩子對英語學習產生了厭倦的態度,而且一看見英語就頭疼。

  我朋友的母親在各個方麵都非常出色,個人的能力也很強。但她卻沒有掌握兒童語言學習的規律,也沒有掌握兒童心理和智力的發展階段,而且教英語的方法也不對,違背了兒童語言學習的規律。

  這樣,花費的時間精力越多,給孩子造成了厭學英語的心理越大,最終孩子天性中語言學習的興趣就被全部抹殺掉了。

  其結果是她對英語學習沒有自信心,也厭倦了英語的學習,因為她媽媽給她留下的陰影太多。

  “我真不理解,我的媽媽為什麽不早看一些關於早教的書,為我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她采用一些想當然的方法,這些方法對我英語的學習完全是揠苗助長的,使得我今後的人生做很多事情都沒有自信心。”

  她這麽說並沒有埋怨她父母的意思,她長大後,她知道父母對她的期待和所下的苦心,但她也知道,父母所采取的辦法根本不對。

  首先在學習上總是打擊她,而不是采用鼓勵的方法,其次,學習語言應該在語境中學習,而不是這樣采用死記硬背,一字不拉的學習方法,這是最痛苦,也是最折磨人的方法。

  她的媽媽越是努力,越是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在學習上的高壓措施最終使得母女關係也變得非常的僵硬。

  所以,她在自己孩子的英語學習中,不能再采用這樣的方法去教育孩子,而是根據孩子個人語言的學習規律,采用順其自然的方法去教育孩子,結果獲得不小的成功。

  五)以鼓勵為主的英語教學

  語言的教育一定要注意以鼓勵為主,一定要記住:“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及時恰當地進行鼓勵、讚揚,可以提高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周圍自信聰明的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對少兒學習英語來講,更需要來自家長的讚美。孩子的心是敏感的,當他們在聽說的過程中獲得表揚肯定的時候,學習的熱情興趣,肯定會隨之高漲。

  無論我教孩子學習英語的時候,還是在學校裏教學生的時候,非常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對孩子和學生采取鼓勵的教學方式。孩子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非常寶貴,作為家長和老師要保護好他們的自尊心,盡量不去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對學生鼓勵式的教學,在美國教育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教師對學生一直采取鼓勵的措施,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下,才會不斷的進步。即使學生有了錯誤,老師最好能夠用不傷害自尊的話語,及時的批評指正。

  我給學生分析作品的時候,經常告訴學生,受到孩子歡迎的童話作家,都是好的心理學家,他們善於觀察孩子,知道孩子容易犯哪些錯誤,然後巧妙的為孩子開脫。

  作者可以把孩子犯的錯全都安放在小貓,小狗的身上,通過指出小狗小貓的錯誤,委婉地告訴孩子,這些事是不能做的,叫孩子愉快的,開心的改正錯誤。這樣,在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把孩子的錯誤糾正過來。

  同樣的道理,孩子的學習,也需要用委婉的方法糾正孩子的問題。語言的學習一定不要怕孩子犯錯誤,作為語言教師,我常給學生說的一句話是,在語言的學習中,你所犯的錯誤越多,說明你說得越多,學得越多,最終你進步得就會越快。

  如果你沒有犯錯誤,那就證明你沒有說一句話,這樣你也不會進步了。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千萬不要怕孩子犯錯誤,最怕的事是孩子不犯錯誤。因為沒有犯錯誤,就意味著孩子沒有進步,孩子的進步都是在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中獲得的。

  我在教學的時候,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有位年輕的新老師曾經問我,你的課堂氣氛為什麽這麽好,學生們為什麽都願意在你的課堂上發言。同樣是一個班,為什麽在我的課堂上他們就那麽死板,有些人幹脆就不聽課,偷偷地看起小說,還有的學生做得更幹脆,直接趴在桌子上進入夢鄉,找周公去消遣去了。

  其實,其實以前我的課堂也很一般,我經常站在講台上,講上一節課,台下無人喝彩,內心深處也倍感孤獨,於是,我就和同事們一起罵學生不學習,叫人失望。

  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原來一個巴掌拍不響,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除了學生的責任之外,老師也有責任,不能把責任僅僅推給學生,這是最不負責的辦法。

  在美國教學的時候,我聽了幾位最優秀語言教授的課,開闊了眼界,感覺收獲很多。他們淵博的知識,飽滿的熱情,還有對學生的尊重,以及對課堂氣氛的調動,給了我很深的印象。

  他們非常注意課堂是以學生作為主體的,重視學生的參與,不像中國老師那樣,自問自答,提出問題,接著就把答案告訴學生,一個人唱起了主角。而是提出問題,不給學生答案,啟發學生思考,叫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麵看問題,尤其是對學生回答問題上,鼓勵一些有見解的答案,即使這些答案有很多的錯誤,教師也不去指責學生,更不會一下就把所有的答案給學生。我經常反思,為什麽我們的課堂不活躍一些,即使學生犯了錯誤,也要多鼓勵,因為學生犯錯誤,至少說明了他們在聽講,在和老師互動。

  很多老師課下經常談論學生的不是,遇見學生睡覺,玩手機,就會大談大道理,“不好好上課就不能考好成績,不能考好成績就不會找到好工作,不能找到好工作就不能……。”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教學方法上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作為老師的思路應該與時俱進,做到因材施教,並且在課堂上隨著學生興奮點的調整而調整,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始終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人,這樣在教學中,教師才會有成就感。

  於是,我也開始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的時候,經常和學生互動,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己找出問題。我不要求什麽舉手回答問題,沒有必要搞這些花架子,也沒有必要搞什麽形式。

  結果是我的課堂反倒是不亂。很多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即使回答錯了,我也是先鼓勵,然後再指出錯誤的所在。

  即使經常回答錯問題的學生,他們也有種雖敗猶榮的感覺。因為我給了他們足夠的鼓勵。他們自己也會開玩笑,“失敗是成功的媽媽,現在已經有了這麽多失敗的媽媽,還怕沒有成功這個孩子?孩子很快就會來的。”

  學生們也會開心的說,我馬上就會有成功的孩子了。

  同樣的道理,在親子教育的過程中,家長也應該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把孩子所學的內容變著花樣的講得生動有趣,緊緊抓住孩子的興奮點,叫孩子開開心心的學習,並在學習中找到快樂,找到成就感。

  即使家長沒有當過老師,沒有教學經驗,也能做到這一點,因為家長對孩子有愛,家長對孩子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深刻的愛,而教育的本質就是愛,所以,每個家長都是最好的老師,會把對孩子的愛融入親子教學中,把孩子的英語教學設計的生動有趣。

  孩子犯了錯誤,家長應該鼓勵,而不是批評,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問題,正是有了這些錯誤,孩子的語言才會進步。孩子說錯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用鼓勵的態度去對待他。失敗不要緊,重要的是知道錯在哪裏,以後,就會走上正確的道路,對於語言的學習尤其重要的。

  有些老師似乎更加主張批評,用放大鏡去找學生的缺點,即使學生有一點小錯誤,教師也會發現。一些以教學嚴謹著稱的老師,對學生的錯誤都有一雙火眼金睛,發現學生一點錯誤,就把整個答案否定了。雖然他們的動機和出發點是好的,可是她們卻忘了,水至清則無魚,這樣作對學生的傷害也是很深的,以後在她們的課上,學生就不再敢輕易回答問題了。老師們沒有意識到給學生造成了打擊,卻埋怨學生上課回答問題不積極,不和老師一起互動。

  在語言教學上,過多的批評對學生的語言進步非常不利。我在教學的過程中隨時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尤其對孩子,除了在語言上的激勵外,還增加了物質鼓勵,比如說買一些孩子喜歡的東西,隨時的獎勵,可以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孩子在看電視,聽錄音的時候,經常會即興的說出一些剛剛學會的英語單詞和句子。

  比如說,他看了美國電影《警察學校》後,會開心的表演裏麵的滑稽場麵,嘴裏還念念有詞的說著電影裏的台詞,一下子流利的說很多,發音也很準確,裏麵的動作也學得惟妙惟肖。我很開心,孩子看得多了,聽得多了,完全可以潛移默化的培養他們的英語能力。

  我給孩子買的錄像裏麵,也有一些教孩子的遊戲,比如說英語單詞歌:

  Clap your hands。

  Shake your head。

  Raise your arms。

  Wiggle your fingers。

  Twist your shoulders。

  Bend your legs。

  Touch your toes。

  Stamp your foot。

  And sit down,please

  中文大意為:拍拍手。搖搖頭。舉舉手臂。扭動手指。扭扭肩。彎彎腿。碰碰腳趾。跺跺腳。請坐下。畫麵上的孩子邊說邊做動作,配合著音樂,孩子看的很開心,於是也跟著做遊戲,唱英語歌。

  當然,他跟著學的時候,有很多單詞的發音卻不太準確,同時在說的時候,也漏掉了很多單詞。這個時候,我一般是不去糾正他的發音的,而是用鼓勵的方式去讚賞孩子,非常欣賞的態度告訴他,“太有意思了,再來一遍。”

  孩子會開心的再表演一次,甚至會把電視中學到的另外的一些單詞說出來,當然孩子說的一定不是十全十美,會有不少的錯誤。

  作為一個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我認為,孩子在說英語的時候,很多時候,雖然在發音上有些小錯誤,在不影響到表達他意思,不影響到孩子交流的時候,最好不要過多的指責。如果過多的指責的話,孩子下一次說英語的時候,就不會當著你的麵,對你有了戒心。

  我在美國工作的時候,包括在美國大使館遇見了一些號稱了解中國問題的中國通,他們說的漢語,叫中國人聽起來也是不倫不類的。

  所以,即使個人認為自己的發音標準,但是也不是真正的美語。就好比加拿大的大山,雖然號稱在中國生活了很多年,學會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但是大山說出來的話,咱們中國人一聽就聽出來是舶來品,並不是真正的漢語。這樣的老師,再用嚴厲的態度指責學生,其結果學生是越來越不敢開口。

  記得我就遇見這樣一個以嚴厲著稱的教師。在美國的時候,遇見一個來自大陸的訪問學者,如果誰用英語交談和她交談,發音有些不清楚的地方,她就會一本正經的糾正,她非常喜歡給別人挑刺,結果,他的朋友們再在她麵前再說英語的時候,就變得不再自信。時間久了,她非常不受歡迎,以至於別人就沒有任何和她交談的興致。

  而她本人的發音,其實也有很多的地方口音。出於禮貌,人們並不好意思直接糾正,後來幹脆就和她少說為妙。

  相比之下,其他的華裔朋友,即使是那些口語非常好的華裔朋友,總是很注意交談,即使有些留學生的口語不準確,她們也會用委婉的方式糾正,比如說裝作沒有聽清楚,再次的重複一遍,用這樣委婉的態度,糾正別人的發音。而不是像那位國內教師那樣,直接指出來。這樣新來者會在大量的交談中,不斷的糾正自己的發音。同樣,在孩子的教育中,也是應該采取這樣鼓勵的,委婉的方式。

  即使一個口語不好的母親,也完全可以多對著錄音機多多練習以後,放下包袱去教孩子,和孩子在一起進行對話和互動,給孩子一個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我用鼓勵式教學的結果是,孩子和學生在我麵前可以放開的說他們學習到新的語言,而且他們也願意在我麵前說,好像在我麵前說的越多,就越有成就感。

  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知道,孩子的語言接受能力是超級強大的。孩子是一塊海綿,吸收能力非常強,語言的接受能力遠遠的超過了大人。

  如果母親沒有時間,或者是沒有能力教孩子,把孩子送到輔導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如何為孩子選擇輔導班,是個不容回避的問題,目前的輔導班質量高低不齊,另外也不是所有課程,所有的老師都適合所有的孩子。上輔導班一定要給孩子選擇合適孩子的老師,教師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師的知識不是最主要的,老師和孩子的關係非常重要,作為老師重要的是對孩子有愛心和耐心,能夠經常鼓勵孩子,給孩子學習的信心。

  我非常注意和學生之間的關係,非常注意給學生製造一種輕鬆的氛圍,活躍課堂氣氛,所以學生也比較喜歡上課,他們的成績叫我很滿意,並不是我的知識比一些老師好,所有的老師的知識都是一樣的。甚至有很多老師的知識非常淵博,但是卻在教學中遇見了不順利,因為他們沒有注意到與學生的交往,沒有注意到對學生們的鼓勵。他們對學生過於嚴厲的批評,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卻引起了師生之間的對立,這樣非常不利於教學。學生會因為不喜歡這個老師,最終連這個老師所教的課都不再喜歡了。

  教學多年,這樣的故事我遇見的太多了。有些孩子就是因為不喜歡老師,連老師交的課也不喜歡了。有些孩子因為喜歡老師,也會喜歡老師教的這門課。

  記得有個朋友告訴我,當時她的英語老師訓斥了她幾句,正處於青春期的她,非常反感她的老師,最終連英語也不學了。

  所以,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創造出師生之間良好和諧的關係。我非常注意和學生的溝通,在溝通中一直采用鼓勵的教學方法。雖然對學生的錯誤,我也會批評,但是,更多時候,還是以鼓勵為主。學生們喜歡老師不斷的鼓勵,所以,學生也認可我,她們很支持我的工作,對於我教的課學習很認真。

  我感覺,在教學工作中,我最大的成功就是采用了鼓勵的教學法,這點是我教學工作順利的根本點和出發點。同樣,語言的教學,尤其是對於幼兒的語言教學,采用鼓勵教學法是學生學習關鍵的關鍵,核心的核心。少兒英語的學習和成年人完全是兩個概念,很多孩子本來對英語感興趣的,可是被一些所謂的老師教的對英語興趣全無了。一些知識淵博的老師,未必能夠教出英語好的孩子。

  所謂好的教師,教授知識是一個方麵,更加重要的是有親和力,能夠使孩子對英語感興趣,喜歡英語,這點對於孩子學習語言至關重要。記得我小學的英語老師是一個以嚴厲著稱的老師,她非常認真,教學也很嚴謹。在她的課堂上,如果學生說錯了一個發音。她會立刻去糾正。本來有些學生還敢張嘴說話,在老師的嚴厲批評之下,變得不再敢張嘴了。如果哪個學生沒有背過課文,就叫他在教室裏站上一節課。所以班裏誰也不喜歡上英語課,一到快要上英語課的時間,大家都皺眉頭。

  時間一長,學生讀課文都是一件頭疼的事,她的課堂氣氛非常的死板。因為她對學生過於打擊,她認為語言的教學就應該是一絲不苟的,卻不知道口語的教學,應該以實用為主,叫學生可以在特定的語言環境進行交流。至於學生的一些錯誤,隻要不是過分的影響到交際,就不要過多糾正,而是應該采取鼓勵的態度。有了這樣的老師,大家的學習積極性都不高,因為不喜歡這個老師,所以也不再喜歡這門功課了。到了後來英語也一般,直到升學的時候,為了考試,才不得不硬著頭皮攻下英語,其中的艱辛,其中的苦,隻有自己才知道。所以,有了這麽多教訓,我非常注重孩子的英語啟蒙教育,以免將來重蹈覆轍。

  孩子最大的幸運就是找到一個好的英語老師,知識未必淵博,但是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知道孩子學習英語的心理,在玩中學,在遊戲中學,而不是在課堂上一本正經的學。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要過於嚴厲的批評和打擊,應該多采用鼓勵的教學方法,要是遇見嚴厲老師,遇見不懂孩子心理的老師,孩子的英語還不如不學,這樣的老師不但不會把孩子教好,而且會把孩子本來對英語的好奇心全都打擊了。

  我的鄰居小男孩就是這樣,他本來沒有上學的時候,還喜歡哼哼一些英語歌曲,但是在學校裏英語考試成績總是不理想,經常被老師訓斥,結果現在是一見到英語就跑。

  本來快樂的英語學習變成了一種壓力,一種負擔。如果老師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快樂的教孩子學習,那麽至少這個孩子還不會對英語產生厭倦的情緒。但是老師卻打擊了孩子,會給孩子的英語學習造成嚴重的挫折。糟糕的老師,雖然自己滿腹經綸,卻把學生教的信心全無。

  作為教師,我有必要勸告家長,要是孩子遇見這樣的老師,應該毫不猶豫地對老師說再見,寧願不學,也不要對孩子產生厭惡和抵抗的心理。

  同樣的道理,我們家長在教孩子的時候,也不能打擊孩子的信心,孩子英語學習的初期,如果把興趣培養好了,遠遠比學到一些簡單的知識更重要。

  家長可以想象,如果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一開始學習英語就是從語法,句型開始,可以想象,這個孩子一定以為自己在聽天書,不知道所雲。

  要是老師每次學習都是給孩子講小故事,做遊戲,叫每個孩子都積極的參與,可以想象,孩子慢慢的就會受到熏陶,語感慢慢的就出來了。當一定的量變達到質變的時候,你可以看見,孩子們是多麽的快樂,富有成就感啊。

  但是孩子在英語學習中出現的一些比較大的錯誤,還是要糾正過來的,如果不糾正,孩子就不會及時的改正錯誤,影響孩子的進步。

  我發現男孩子普遍存在粗心的現象,叫孩子寫英語小作文的時候,他不是複數後麵忘記加上S,就是把her寫成she,把his寫成he,還有動詞的過去式忘記加ed,大錯沒有,小錯不斷,如果隻是簡單的筆下誤,倒還好說,有的時候,一些語言點,他沒有掌握牢靠,這個時候一定要及時給他糾正過來,隻有改正這些錯誤,他才會進步。

  但是怎麽糾正孩子的錯誤,是個技巧性的問題,要是太嚴厲,會打擊他的信心。孩子的信心很重要,即使是在母親麵前他也有自尊心,所以用糖衣炮彈的戰術比較好。就是把對孩子的批評,用孩子可以接受的辦法進行。

  一般我首先是鼓勵,“你的小作文太好了,比上次有了很大的進步,表揚,表揚。”

  孩子這個時候,會非常開心,有成就感,體會到學習英語給他帶來的快樂。

  看見他情緒好的時候,我就趁熱打鐵,“要是你再心細一下就會更好,比如說這裏,為什麽沒有加複數形式?還有這裏,明明是過去發生的事,你幹什麽用現在時?要是你寫完後,稍微檢查一下,就不會有這些小問題了。”

  這個時候,孩子一般都會虛心接受。

  當然指出問題後,千萬不要忘記鼓勵孩子,“非常好,又有進步,我想著下一次的作文,你肯定會注意這些小問題,寫得非常精彩。”這個時候,他一定會對下一次的作業充滿了期待。

  六)讓孩子在遊戲中獲得英語的啟蒙教育

  蘇聯的一位教育家在研究幼兒行為堅持性的時候,曾經采用了一種有趣的方法,他叫參加實驗的兒童扮演站崗的衛兵,組織孩子們玩衛兵站崗的遊戲。

  這個遊戲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孩子們都讀喜歡玩這個遊戲,結果這個教育家發現,參加這個遊戲的兒童,竟然能夠在原地不動的保衛大門很長時間,站崗的時間幾乎超過了大人,其超常的表現叫他驚歎。如果孩子們不參加這個遊戲,隻是把站崗當作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叫孩子們去做,這個好動調皮的孩子,P股上就像長了尾巴一樣,要是叫他坐一秒鍾的時間,就像會殺死他一樣。叫他們站這麽長的時間,是根本不能想象的事。但是今天,他表現的卻是超出了人們的預料之外。

  教育學家對此進行了反思,為什麽孩子們能夠對這個遊戲玩了這麽長的時間?而且他們發揮的如此出色,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其根本原因就是,這位教育家采用了一種符合幼兒心理特點的訓練方法,即角色扮演法,告訴了孩子所扮演角色應該具有的品質,告訴了孩子遊戲規則,孩子們就進入了角色中的狀態,把遊戲當作了現實生活。

  孩子小的時候,分不清現實和自己,他們在玩某個遊戲,感覺自己就是遊戲中的人物。剛才說的那個哨兵,在心裏,他認為自己就是哨兵,他們的遊戲玩的非常投入,而且能夠按照哨兵的標準要求自己。

  可見,遊戲對幼兒有很大的影響力。問孩子最喜歡什麽,所有的孩子的回答幾乎都是遊戲。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也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就像人體的維生素一樣必不可少。對孩子來說,遊戲是他們最喜愛的一種活動,也是孩子生活中的主要活動,它在孩子的成長中有重要的作用。在遊戲活動中,兒童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品質發展能夠得到更好和更快地發展。

  遊戲是兒童最好的學習方式,也是家庭教育最好的形式,對於英語教育來講,也可以在遊戲中進行。因為遊戲在幼兒英語的學習中占有巨大的位置和作用。

  雖然很多家長知道孩子的英語學習是能學多少就學多少,但是他們卻期待看見立竿見影的效果,其實他們不知道,當輸入沒有達到一定量的積累的時候,孩子是不可能會輸出出來的。

  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身心發展水平和年齡特點,采用與孩子發展水平相適應並能及時有效促進其發展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對於12歲之前的孩子,英語學習的方法與成人有著天壤之別。

  孩子的英語學習不能成人化。家長們一定不能用針對成人學習英語的方式來衡量孩子的學習標準。孩子的特點決定了孩子的英語學習和成人的英語學習是完全不同的事,孩子的英語學習最好可以在遊戲中學習,不求學多學少,能說一點是一點就好。在幼兒時期,應該更加關注的是英語的輸入,並不是輸出問題。

  家長可以不懂英語,但不能不懂英語教育,還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學和教育學,了解孩子語言發育敏感期和關鍵期。知道孩子英語學習的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關係,知道輸入的量的變化最終會導致輸出。尤其重要的是要知道遊戲中,孩子會做出超出大人想象的事。

  17世紀捷克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論的奠基者誇美紐斯說:“遊戲是發展多種才能的智力活動,是擴大和豐富兒童觀念範圍的有效手段。”蘇聯教育家,作家馬卡連柯認為:遊戲在兒童生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具有與成人活動,工作和服務同樣重要的作用。

  可是很多家長卻沒有意識到遊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作用,認為好孩子不應玩,而應學習認字,作算術題或者學琴繪畫,他們沒有認識到遊戲在孩子發育中的作用。把本該屬於幼兒的權利給剝奪了,這是不對的。

  家長應該知道,不怕孩子玩,就怕孩子不會玩。遊戲是兒童的權利,是學齡前兒童全麵發展的重要手段,家長要重視幼兒的遊戲,在遊戲中,幼兒會發揮很多他所不具備的潛能。

  我國六歲的心算神童李剛就是和父親在遊戲中練習心算的。他們玩“三八二十四”的撲克遊戲,每人各出兩張牌,用加減乘除法將四張牌上的數計算得出24,看誰算得快。通過遊戲的練習提高了李剛的心算能力,使他成為中國珠算學會年齡最小的名譽會員。

  我們在做英語家庭教育的時候,一定不要忽視遊戲這個最好的教育方式。在遊戲中,孩子會做出超越成人預想的結果。活潑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他們年幼,由於心理和生理的特點,孩子們都不願意一本正經的坐著,尤其是叫孩子坐下學習更是難上加難。這個時候,家長不能叫活潑的孩子像個老氣橫秋的成年人那樣一本正經的學習,這是對孩子純真天性的扼殺,要是這樣做,隻會使得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是一個最好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順應孩子的內心,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在遊戲中學習英語。尤其是和孩子一起玩一些生動有趣的有些,使孩子沉浸於其中。在孩子的遊戲中,家長會發現孩子的語言速度會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家長不是如何逼迫孩子學習,而是巧妙的為孩子多設計一些有趣的,在平時生活中隨時可以玩的遊戲。最好沒有第三者存在,不會影響會產生的效果,而且是在孩子們非常放鬆的情況下進行的。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本身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很大,那麽孩子會走的很遠,高中生,大學生學習英語完全是為了學習和未來工作的期待。而培養孩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再加上父母的鼓勵,會使他從內心喜歡英語,學習起來會更加迅速。

  很多時候,孩子的英語在平台期,家長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就是看不到孩子的進步,這個時候,不要泄氣,堅持下來,從量變到質變,孩子會有一個飛躍性質的成長。

  單詞應該怎麽學,句子應該怎麽學?我認為對於家庭中的英語教學,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隻要順應了他們的興趣點,將會有事半功倍的結果。

  家長可以在生活中,隨時隨地的教孩子學習英語,如果家長帶著孩子去公園的時候,看見汽車,直接告訴孩子汽車的英語怎麽說,劃船的時候,講講劃船怎麽說,講講水的浮力,通過這樣輕鬆的教育方式,給孩子一個英語學習的環境。

  當然家長在設計孩子的遊戲的時候,一定要知道,小孩子的玩,很少空著玩,手裏都拿著一些東西來幫助他,才能玩的起來,才能滿足玩的欲望。比如說給孩子一些玩具,孩子們才會玩的開心愉快,這樣孩子才可以在遊戲中輕輕鬆鬆學英語,孩子們玩起來甚至可以“廢寢忘食”。在親子遊戲教育時,家長抓住時機,孩子在開心玩的時候,對孩子進行英語教育,一定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記得孩子小的時候,坐了一次公共汽車,發現開車很有意思,從那以後就開始喜歡坐大汽車了。回家的時候,似乎還意猶未盡,回味著剛才坐車的情景。於是便玩起了開車的遊戲。他的前麵放置著一個大盤子,孩子把它想象為開車的方向盤。他坐的椅子上還插著一個小筷子,開始我沒有想到這是什麽,隻是感覺那個筷子太尖了,生怕傷害他,於是想把筷子趁孩子不注意的時候藏過來,結果他一看找不到筷子了,就要哭。於是便停下這個遊戲,到處找那根筷子。

  沒有筷子孩子就不玩遊戲,我對他的這個行為感到奇怪,後來發現,原來孩子的觀察非常精細,他發現司機的手裏還拿著一個刹車的閘,所以他把筷子想象為刹車的閘。在他的腦子裏,要是少了刹車的閘,那麽遊戲就沒有意思去玩了。

  找到了筷子,孩子就開始投入的玩起遊戲了,嘴裏還嘟囔著,滴滴。

  他玩得有神有色,惟妙惟肖,叫人歎為觀止。

  有的時候,我還扮演乘客去做他的車,這個小小的司機做事非常遵守原則,不買票,不叫上車,很敬業。

  麵對這樣敬業的司機,我隻好交上錢,再上車。我用英語問他,“多少錢一張票?”

  “八十元。”這個司機要價很高,用英語喊出了一個叫我心疼的價位。

  “我聽不明白,請你再說一遍。”我故意叫他重複一遍。

  “八十元。”司機在錢的問他上寸步不讓,我隻好交上錢。

  “給你錢。”我用英語說道。

  “好的,開車了。”司機嚴格按照國際慣例行事,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這個遊戲孩子玩了相當一段時間。

  於是,在家庭親子英語的教育中,我有意識的利用各種遊戲對孩子進行英語教育。

  當然我得先看孩子的心情,如果在孩子玩的開心的時候,抓住時機,對孩子進行英語教育,一定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遊戲活動中教孩子學英語,這種親子遊戲化的教學方法會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之中,學到很多的知識。當然遊戲中的對話和內容依據孩子的心情,可以隨時變化,任意增加一些新的內容。

  上麵的那個遊戲,也可以這樣玩。

  孩子玩開汽車遊戲的時候,我用英語告訴他,我們一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